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30期:刘郎《多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羇旅情怀与诗歌写作
                       ——浅谈刘郎诗歌
乡愁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少小离家老大回,当然原因复杂。中国地大物博,古时候交通不便,战争频繁,割据常现,让人难窥家门。这种漂泊之情势必越来越浓,无法化开,唯有用文字一抒胸中块垒。

我把中国的乡愁诗分为三种,一种直接的乡愁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远离故土,无时无刻不怀念家乡的亲朋好友,山山水水以至一草一木,常触景生情,起而歌之,思乡之情脱口而出,深挚感人,直接干脆。一种是羇旅诗,诗人居于外地,却能与乡人互通音讯,诗句中有思乡之意,但表达却更为巧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觉得这也是乡愁诗之一种,但字面上却稍显隐晦。不提一句思字,但乡情却蕴含其中,无处不在。还一种游记诗。严格来说游记诗与乡愁诗看起来关系不大,但国人登临凭吊,往往以游乐起兴,寄托情思。有些诗作游玩与乡愁相杂糅,融合,交织,难以分辨。“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当代,以洛夫为代表的台湾诗人在这点体现得特别明显。

乡愁在个人身上的强烈表现,虽与时代有关,但也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使然。我把这种气质称为羇旅情怀。有羇旅情怀的诗人,他的每个细胞都储存着思乡的因子,不知不觉间就会在诗句中动用思乡的元素。在刘郎的大多数诗歌中,我都读到了这种情怀。《在深圳的暴雨中给李白改诗》,“那就改成/凤凰山的暴雨浇熄了我回乡的想入非非”,作者以帮李白改诗为题,抒写的却是自己思乡而不能回的惆怅,何等巧妙,何等新颖!我一直认为诗人可以没有学识,没有学历,但一定要有情怀。情怀是写诗之本。作为刘郎的老乡,和刘郎应该有大约相同的经历,我能深深体会作者在写此诗时的心中况味。“一个人在异乡的窗前/接着数少年时没有数完的星星”,有同样的心绪和感慨。而在另一首诗《清明悼故园》中,作者的手法堪称神奇,“芒果花落的时候,槐花/应已开了”,把乡愁表达得不露痕迹,却尽得滋味。一个优秀的诗人就是要在阅读中学习,在不断的练笔中积累经验,用坚持思考扩充触角,靠不懈感悟养成情怀。只有有了情怀,才能培育出诗意的眼睛,进而发现日常生活的感动与可思之处。刘郎在《醉酒。徘徊月下。得十二行》中写道:“孤独的时候,就看一看脚下的影子。/孤独的时候啊,/就看一看脚下的影子。”这种重复的一唱三叹式的回旋加深让诗人的感情近乎喷薄而难以抑制,这种独在异乡的孤独感也是羇旅情怀的体现。诗人,天生就是孤独的,这种异地处境又给诗人的孤独提供了恰当的理由和合理的注脚。而在《失眠记》中,诗人的表达就有了些许婉约,“对于这些过去的,或遥远的人啊/我总是——/像对待现在的自己一样,无话可说”,诗人实际上是自说自话,甚至自不说话。这是孤独的进一步加深,也是诗人羇旅情怀的深层次提炼。

当一个诗歌爱好者拥有了一个大诗人所应该具有的情怀,写诗就好像探囊取物,就变得简单,就能出口成章。在刘郎的诗歌中,我看到了这种情怀,因此我对刘郎抱有无限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2-9 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我的恨也是多余的一部分,这个写法上刘郎应该不是首创。有模仿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05: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