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编辑者:丘勒

这是我总结一个月才总结完,值得一说的是修辞手法的收集整理,网上就有十几种,多方结合书本才整理出28中修辞来,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方便,了解诗歌的一些特征对诗歌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 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经历和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3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表示的意见

(二)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和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和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以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4比拟(把物当作人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5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6夸张(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0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1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诗句两种,用事实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和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宇意外。
1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典型。
1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1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种。
1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17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1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的紧密,严谨。
2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
21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22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23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24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25顶真顶真也做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26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27回环(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28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三)表现手法

1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2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3拖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态。
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物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5意象(就是诗歌中蕴藏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6意境(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题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3 23: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