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三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2012.12.9

《固定工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题记

2012年3月30日
我的邻居
一个40岁的女人
终于有了一份工作
她告诉我
现在她是一名环卫工人
打扫一整条长街
她说她期待这座城市
多制造出一点垃圾
这样
她就不用担心
再次面临下岗问题

2012.3.30作
2012.10.9改

《造物主是干什么吃的》


“N月前,一个孩子自杀而死
老师把他批评了一下
他想都没想
就跳楼了
值得一提的是
和上次自杀的那个孩子一样
他们都是尖子生
脸皮薄”
当我看到
报纸上面的这则社会新闻时
愤懑之情
不能自己
仔细想想
在中国
那么多人的脸皮比城墙厚
他们中间
有的人的脸皮
甚至都超过了城墙的拐角
造物主难道是白痴吗
如果不是
他怎么就不知道把这些脸皮(厚的给薄的)
匀一匀
匀一匀

2012.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3 09:54 | 只看该作者
阿煜成长速度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3 12:59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也大概能体会小说散文笔法,看到过这类作品。
但是阿煜的这三首,岂止是小说笔法散文笔法,那还是文学技法,这简直更有记叙文章的特点,甚至就是新闻报道有感慨,或者是记叙文读后感。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更有批判力。
从主题与艺术效果上看,着重从文艺宣传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从社会生活对底层人认识的局限及社会问题对底层弱者精神的毒害,从社会道德的两极分化,揭露社会危机,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5:04 | 只看该作者
李飞骏 发表于 2012-12-23 09:54
阿煜成长速度很快

谢谢飞骏兄,还在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6 22: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