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京现代 于 2013-1-5 14:43 编辑 # b; M9 Q9 U4 I# s; Q
: a; l8 ^6 R! U
麦客* m& p0 j% k h k; U2 u1 R1 D
文/北岸
/ x- k. |9 {8 V! c& Z) c- l7 c3 g2 J& n% j- D2 Y
) B" j# r1 Z/ U" z# q5 b) Z0 Y3 z, y3 U) F. {
日子,再一次
3 `" C+ @$ V Y$ @: M将镰刀磨的豁亮
- q: |+ \6 e; z& P" F. T: d草帽在骄阳下打捞
' ]8 i' w" Z+ }1 @生存的薄凉! |, k" o" ]- Z+ l+ u% v
% u/ C1 }( `! z9 v7 g/ n# u- L# ~
老骨头放下两捆鹅卵石# B3 z- B# W) f l [) W) z& M3 q
坐在天平上,盘算
" C. q5 o- p7 p7 n上帝赐予的时光/ T2 O) v$ {! q( D- Y6 X
) D7 I4 b: {% m/ ?0 i
妻子去麦场兑现希望
8 ~4 a9 W, |+ U( {# d* U4 T归路,黑夜
" J8 Z: Q6 k2 M手里攥着一枚薄薄的月亮
7 t( A1 @, z5 O( Q/ ?% T+ b
! o( v4 w8 C; C5 D2 t" m[创作小记]:画面都解释的不错,是雇主给雇工发工钱的场面,这是一件看似很正常的事,但是看看坐在石头上的老人,和硕大的镰刀有些不协调,画家给予老弱正面的镜头,就是为了表现一个不协调的社会关系。我把老人用老骨头做意象,意味着他的身衰志坚,为了补给生活所需,出卖自己的力气(坐在天平上)再就是两捆麦子,我用鹅卵石来借喻,既有沉重感,又有能看不能吃的意思。最后一段用一枚薄薄的月亮,暗喻微薄的收入,补给着生活的道路。
; H- c- _* X( z4 o. |2 f7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