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诗歌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浪平 于 2013-1-10 14:48 编辑   e2 X' V; @) O3 m% d. n

4 @4 p5 Y. z8 ?! t" n
诗歌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网络文章)
" {3 Y4 f6 T$ d) L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诗经》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制周王朝,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

- }: ?" L$ A$ [$ V" I+ B
朴实的现实主义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载辗转,脍灸人口之风情歌语仍散发出一股幽情馥郁的芳香。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睢》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睢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尔后,诗人反复以荇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
    而《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
    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
    《诗经》的内容的确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刘操南在《诗经探索》中将其按题材和内容划分为五类:1、情歌婚姻诗2、劳动歌诗,3、卫国战争诗,4、政治讽刺诗;5、史诗和祭祀诗。由此可见《诗经》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尤以描写两性生活的诗章居多,譬如在《国风》一百六十篇诗中,就有超过一半是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充分彰显了人性最原始真实的一面,反映出奴隶制社会感情生活现实。其中既有君子思慕、少女怀春,也有薄情断肠、怨妇悲秋。悲欢恋情,如激弦回荡,犹幽曲和鸣,掩盖犹觉余音颤袅,其点缀的是香闺围笼的暧昧,描绘的是泪眼婆娑的唯美。
    诗三百,其中描写自由爱情的经典之作实在举不胜数。《蒹葭》就是一首谴绻缠绵的爱情小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多么优美的珠玉之声,它以一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朦胧地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苦苦追寻和深深思慕,委婉动人的格调抒写的是凄迷的孤独与幽远的浪漫。《静女》则是一首幽默逗趣的情诗。幽会之期,女子悄悄躲起来,急得男子搔首徘徊,而待她出来,赠予男方“红笛儿”和“茅荑”之时,他简直喜出望外。小诗营造出一种欢乐气氛,将情人幽会描绘得活灵活现。《子衿》则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丝丝情语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苦等情人不来那种焦急惆怅的心情。
    从这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多教条束缚,有一定的爱情自由,而婚姻又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社会,人们会把相当一部分精神寄托在感情生活上,进而以诗言志传情,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合理追求与美好祈愿。然而,随着阶级意识的发展,“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类的金科玉律开始逐渐形成,于是自由爱情与礼教法制矛盾由然而生,使得很多这种追求与祈愿都会遭到无情的扼杀。“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爱情自由更是弥足珍贵。可在那个等级观念日浓的社会,爱情自由也无可避免地逐渐被后来的封建礼教法制所打压,为金钱权势所侵蚀。一双双情侣被强行拆散,一对对鸳鸯沉溺于痛苦的海洋!
    《将仲子》就现了这一转变:“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此诗描写了女子害怕父母亲长的多言而不敢热爱仲子,同时内心却充满摆脱礼制束缚的强列愿望,矛盾而饱受煎熬。当然,也有不少情侣敢于起来反抗,如《柏舟》中女子就发出“之死矢靡它”的誓死捍卫真挚爱情的宣言。然而当礼教舆论家长制铺天盖地压下来时,又有多少真正的爱情能拥有这份幸运,在禁锢中突围,于迫害中重生?
    而尤其深受其害的是当时的女性,皆因父系社会的周王朝在形成封建教条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男尊女卑”这一产物。譬如《氓》中的妇女就受尽社会的多重蹂躏与伤害,诗中野蛮虚伪的“氓”与善良勤劳的“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重男轻女”等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
    这些表达两性间哀乐之情的诗歌流露出人性最真实的情感,可以说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分,然这也并不能覆盖生活的百态千姿。《诗经》的博大海量还涵盖了人民的远征之苦,劳役之怨,国难“黍离”之悲,羁旅怀乡之思,而爱国主义的战争诗与颂扬生活的劳动歌,以及不满黑暗政权官僚的政治讽刺诗,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精彩多面的内容,配以种种绘声绘色的写实手法的调味,使得《诗经》如一盘百味俱全的盛餐,在文学长桌上香远溢芳,无愧乎中国几千年现实主义艺术的源头。
# u1 i& R. ]+ z+ a8 p$ D$ x& m& \
唯美的艺术情调
    尽管《诗经》属现实主义诗风,然其语言形式灵动活跃,如山间奔涌的小溪,闪烁着睿意灵性,融合于浓淡有致的情感小画,使满卷书香弥漫着一种芬芳唯美的艺术情调,颇具匠心。
《诗经》丰富的内容大多源自传诵的民歌,就其性质而言,则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中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即诗三百,均可用来背诵咏读,乐器伴奏和歌唱伴舞。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歌诗自然也必须韵律优美,朗朗上品。连珠妙语,如甘泉涌动,似白露霜凝,读来真口角噙香。
    如《关睢》、《樛木》、《桃夭》等诗篇恰当地运用重章手法起了明显的强调造势作用,将求爱之情、祝福之心、出嫁之曲表达得强烈炽势而唯美动听。“明星煌煌”的闪烁星辰若呈眼前,“烨烨震电”的一瞬天光生动浮现,“雝雝鸣雁”的天籁之音萦绕耳边,叠字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使音调铿锵有力,更赋予诗歌以形象的灵魂,给人一种难以磨灭的烙印。以至于千年后不可一世的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接引用了《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由此可见《诗经》的艺术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鸳鸯”、“蟏蛸”、“参差”等双声之词及“辗转”、“窈窕”、“螟蛉”等叠韵之语的活用更赋予诗歌以巧律妙韵的音乐美。轻读口若含珠丹,冥想思如潮水涌,细细咀嚼,诗情画意随心翱翔。这两种手法巧妙利用了中华民族语言的音乐性,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智慧的中国人民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已开始追求学术创新,活化学术氛围,不再局限于四言方格,而是善用五言、六言形式进行无规律弯化,甚至骈散结合,给予诗歌一个灵动的生命。又因为《诗经》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石的,人民习惯于将花花世界的景物摄入诗中,常以某一物起兴,再言及中心,这样既可吸引读者的眼球,也给予我们一个由生活进入学术的台阶。起兴,时至今日仍是中国文学较为独特的艺术手法,而比喻,则是世界文坛的共有文化。中国的比喻造艺也丝毫不见逊色,由《诗经》可见一般。《诗经》中的比喻技巧如绚彩染料富含生活百色,如《月出》中以月比兴,以圆润皓月喻美人仪容,从而给诗歌披上一层虚幻朦胧的面纱,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扑朔迷离,唯美动人。
    林林总总艺术手法,形形色色表达技巧,融合于真挚诗情的人生感悟,将我们带进一片弥漫着唯美情调的诗海文苑;熏陶,冥赏,尔后豁然开朗。
4 W- y4 P3 Y% R8 E& s" G  l
水乳交融
    唯美点饰朴实,现实融解艺术。正如《风雨》中的“鸡鸣喈喈”与《鸿雁》中的“哀鸣嗷嗷”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听觉以惟妙惟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与艺术情调水乳交融,共冶一炉,不仅再现周王朝的历史画卷,更赠予我们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
    学术泉源,精神瑰宝,《诗经》以其独创先河的艺术张力,诗意的还原历史先貌,如一泓晶亮透彻的性灵之水,悠然流淌,绵延千载。诗经尤其是国风中的现实主义题材无外乎几个方面:
    1:劳动 2:反抗 3:爱情 4:战争诗经中有首叫做七月的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拨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名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贻及公子同归。他描写的就是描写劳动人民生活。而静女描写的是温馨浪漫的爱情。《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也有雄赳赳的战争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作于奴隶制社会奴隶们忍受着奴隶主与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诗经中也记载了关于他们反抗的诗歌,硕鼠硕鼠,务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中的诗歌都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织,男欢女爱这些人间最基本的生活。有一句话可以将他概括:饥者歌其食,劳者言其事。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它促使诗人关心国家命运与人民疾苦,而不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遗闲情的东西。受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颇深的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作。”杜甫也写过一些反映人民大众疾苦的诗歌。继承诗经现实主义诗风的汉乐府把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提高到了另一个阶段。虽然后来的中国诗歌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内容上也表现出了现实主义的特征:即以日常人物,日常事件,日常生活为素材创作诗歌。可见,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已经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15: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