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李亚伟《中文系》及《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谈李亚伟《中文系》及《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

芦笛



    作为一个资深诗歌票友和李亚伟的同龄人(他长我一岁),我对于莽汉派诗歌自然是略知一二。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谓的略知一二,并不是自诩对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1984年创立的“莽汉”诗歌流派真的有什么见解,而是说,在我断断续续其漫长的读诗过程中,我对莽汉派及其旗手李亚伟的了解其实少得可怜,早年仅只粗略读过其代表作、写于1983年的《中文系》等。记得当时一口气读完,很震撼于其在语言上颇具川剧变脸艺术特色的独树一帜的诡异诗风。那时,英语系毕业在即的我却并不怎么操心毕业分配,而是整天与中文系几个“诗哥”打得火热,似乎还曾不无浅薄地向他们求证中文系是否果真如此,这自然是不能较真的,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说到底并不是一回事。

    记得,1986年,在诗歌界诸侯纷争、群雄并起的背景下,《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大展中李亚伟执笔撰写的《莽汉宣言》和其经典力作《中文系》振聋发聩,使莽汉从此卓立于中国诗坛。在我的意识中,“莽汉”诗歌,语言虽貌似粗砺,呈原生态“莽汉状”、不尚风雅,却十分注重幽默、讽喻、机智和陌生化,从而显得富有张力和趣味,而且,莽汉诗歌颇有人情味,与当时主流诗坛上大行其道的赞美诗大异其趣,其在诗歌语言、表现手法、意象经营、结构建设等方面对现代中国诗歌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开一时诗歌新风,对新诗建设和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印象中,八十年代有一个很红的江苏青年诗人曹剑,他应与莽汉无关,但其诗风和莽汉却颇相接近,我很喜欢。

    网友老酷曾这样状写莽汉诗歌,我觉得大体传达了莽汉的特色——“莽汉的身形常是粗旷的,像一个粗鄙的汉子,饮一罐烈酒,仰头豪饮之时,满面热汗的与对面的娇媚女子形成了对比,只把一种不规则的意境投射在诗歌的韵律中,没有了平仄和对称,只有简洁的线条里,勾勒出的平淡生活。”

    李亚伟的另一首力作《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写于1985年,彼时我大学毕业已经两年,在一家乡村初中教英语,关心及格率、优生率远胜于诗歌,所以《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直到多年后才有缘一读。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和《中文系》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把古典嫁接到当下中来,对古典进行重新书写,以古讽今,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以“莽汉”主义的诗歌手法表现苏东坡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便是具有反讽的意味。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全诗共7节,撷取了古人的七个典型人生场景(第一节表现古人的文学生活、第二节诗礼生涯、第三节历史观、第四节爱情观和人生观、第五节君臣观、第六节个人遭际和家国情怀、第七节跌宕的命运),以此概括苏东坡们的人生境遇和人文风骨,再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功立德立言、修齐平治的人生理想。应予注意的是,每一个场景里的出现的道具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精心设计的文化符号,是“别有用心的”意象,比如衣袖、毛笔、千韵脚的的意见、扁舟、右派等等。同时,诗中的每一个场景,看似轻描淡写,云淡风轻,其实,在故作轻松的文字背后,却深藏着攸关家国天下的大主题。诗以苏东坡为题,苏东坡在诗中却又只字未提,而只是以“古人”的身份出场,显然,诗中的苏东坡并非实指苏东坡,而应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群体,苏东坡是这个群体的象征或意象,由此可见,李亚伟写此诗不仅志在以诗提炼中国古代文化精英们的群体精神,其更深的意旨却在于以古讽今,为后世提供殷鉴。

    全诗以赋的表现手法,以蒙太奇的意象组合方式,以超常规的陌生化语言搭配,以随处可见的调侃、幽默和反讽的语气,以及其对当时诗坛平庸诗歌进行解构的艺术勇气,艺术地解剖了苏东坡们的历史命运和人格精神,莽汉主义倡导的诗歌理念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宣示。诗歌形象揭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多舛命运和精神风骨,同情赞美中讥刺揶揄。不仅是在诗歌写作的1985年,就是今天重读,也尤感发人深思深受启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正如某诗人所言,《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一诗“妥帖地把握和运用意象进行思维;现代诗歌的修辞技巧俯拾皆是;在语言上对日常用语的超越变形所酿成的精彩频仍,令人赏心悦目忍俊不禁。诗歌有小说的细腻精准刻画,有散文抒写的绚然神聚,甚至可见经过电影蒙太奇剪辑后整体拱成的种种美学效应。“意、象、情、言、韵”五美俱得,真是难得的经典力作。”

    莽汉主义诗歌雄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和丰富,至今仍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在当今中国诗坛仍有其一席之地,而其主将李亚伟先生的莽汉诗歌力作《中文系》、《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在今天读来仍然不失其艺术感染力,对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仍然不乏引人深思的启迪。

     (芦笛,本名卢大立,湖北作协会员,现居江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4 16:3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4 17:56 | 只看该作者
“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和《中文系》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把古典嫁接到当下中来,对古典进行重新书写,以古讽今,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以“莽汉”主义的诗歌手法表现苏东坡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从某种以上说,本身便是具有反讽的意味”。

——学习芦荻先生体验式解读,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中文系》及《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写作年代的历史背景;对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门。推荐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4 19:33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全诗共7节,撷取了古人的七个典型人生场景(第一节表现古人的文学生活、第二节诗礼生涯、第三节历史观、第四节爱情观和人生观、第五节君臣观、第六节个人遭际和家国情怀、第七节跌宕的命运),以此概括苏东坡们的人生境遇和人文风骨,再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功立德立言、修齐平治的人生理想。应予注意的是,每一个场景里的出现的道具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精心设计的文化符号,是“别有用心的”意象——

——————总结概括的好,学习!{:soso_e181:}就作者自己,只“莽汉”了三年。就他这里的两首代表作表现,货真价实,卖的是牛肉,当时“流派”挂的是马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5 11:50 | 只看该作者
意、象、情、言、韵”五美俱得{: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5 11:52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全诗共7节,撷取了古人的七个典型人生场景(第一节表现古人的文学生活、第二节诗礼生涯、第三节历史观、第四节爱情观和人生观、第五节君臣观、第六节个人遭际和家国情怀、第七节跌宕的命运),以此概括苏东坡们的人生境遇和人文风骨,再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功立德立言、修齐平治的人生理想。应予注意的是,每一个场景里的出现的道具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精心设计的文化符号,是“别有用心的”意象{:soso_e163:}

拜读,学习,欣赏{:soso_e1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08: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9 17:2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14: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