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作品] 纠缠中的诗意呈现——读姜了的诗集《纠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纠缠中的诗意呈现

开兵
  
  姜了是一个勤奋的诗人,在很多论坛上都能看到他的踪迹。但从不参与论争,他就像一个忙于播种的农民,只在埋头苦干,不说三道四。
  
  曾经有几个朋友和我说:姜了的诗风格太单一了。
  而我恰恰因为他的这种“单一”所以对他心怀敬意。他能凭着一招就能行走江湖,而那些懂得无数花拳绣腿的大都鼻青脸肿。其实,仔细看他的作品,我并没有“单一”的感觉,他的作品题材非常丰富,大都关注现实,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的手上的这本《纠缠》,收录了姜了将近200首作品,认真的读了很多次,好几次都想写一点文字,记录读后的惊喜。
  
  我想:那些朋友说姜了的诗风格单一,应该是因为看到他的大部分作品所使用的循环复沓方法,我曾和姜了说我在他的诗歌里看到了民歌的影子,甚至《诗经》的影子,他笑而不答。
  我在姜了的博客里看到寒枝先生对姜了的评论,其中对循环复沓有一段这样的阐述,我觉得很精彩,在此冒着被骂为抄袭的危险摘抄如下:
  “……,一种在形式上讲究双声叠韵,字数大致整齐,反复咏叹的诗歌形式出现了,其中,反复咏叹就是核心,它在诗歌中,以叠韵、顶针、反复、比喻、排比为特点,在结构上,以开首起兴手法首先言及他物,之间以比拟手法不断发散,又找来赋的手段不厌其烦地素描。这之间,都循环复沓地围绕。每一次循环都会给诗歌带来新的情绪波动,增加冲击力。它的反面是重复,而重复是一种语病,是诗歌极力要避免的东西。”(《也说说姜了的<小光亮>》----寒枝)
  
  再来参照姜了的诗,更能感觉到这中冲击力的强烈:
  
  擦玻璃
  0姜了
  
  玻璃一面擦到干净
  另一面越擦越脏,脏到玻璃布透亮
  擦玻璃意外擦出一面镜子
  玻璃擦到彻底干净
  干净以后继续擦,玻璃干净得要命
  玻璃越擦越干净
  看上去好像擦没了
  玻璃的裂痕被擦出来
  越来越多的裂痕擦出来
  对于玻璃来说很不好意思
  玻璃实在不好意思,就有突然碎掉的想法
  擦玻璃看看天,地里的棉花要是刚绽放
  摘下来擦玻璃
  
  
  
  他就像一个称职的石匠,一锤一锤地敲打那块石头,你开始看到的动作就是那样单调,但是你最后突然发现,他的锤下出现了一件精美的石雕。这首《擦玻璃》反复强调“擦”的动作和呈现“擦”的结果,将事物的本质逐渐显露出来。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在姜了笔下,都意外地被他捶打出深刻的寓意。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思考,这一切将无从谈起。在这首诗里,他冷静地描述擦玻璃时出现的种种可能,“玻璃一面擦到干净/另一面越擦越脏”,“擦玻璃意外擦出一面镜子”,“玻璃越擦越干净/看上去好像擦没了”……悖论中显现真实情境。干净的玻璃裂痕显露,“玻璃实在不好意思,就有突然碎掉的想法”,真实得显得近似荒诞,最后诗人荡开一笔,从玻璃转入“天”,看看天,又转到地里的棉花,中间不着痕迹地用了隐喻手法。玻璃——天空,白云——棉花。转而又进入擦玻璃的状态:“摘下来(棉花)擦玻璃”。
  
  
  姜了有很多关注现实的诗歌,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矿工的白》:
  
  矿工的白
  诗/姜了
  豆腐在碟子里白,酒在瓶子里白
  女人白晃晃在炕上
  吃下豆腐喝进酒把女人压进夜
  外面在下雪
  雪只管下不吭声,雪想下出力
  雪要把夜下亮堂
  进入身体的白,有豆腐的白白酒的白白米饭的白
  压在身下的,是女人的白。霜冻之前,大白菜还白在地里
  身外、家里
  眼
  常望的方向
  头发白在爹娘头上
  矿井外,地上面,日头可能在白天可能在白
  还有云的白。酒的白馒头的白不知道还
  能不能进入肚腹
  下个夜,还能踩碎
  几斤雪。锅里的水在开炕上女人等着再开
  地里大白菜再没人管
  它们就白到死心
  只要皮肉抱紧骨头,骨头就白的肯新鲜
  爹娘头发管不住地白
  
  当下,写矿工的诗歌不少,也有一些精彩之作。在人们的印象中,矿工的形象就是:黑。姜了这一首,紧紧抓住了黑的反面:白。罗列了一大堆的白,并没有给人以生硬,啰嗦,臃肿的感觉,相反,更让人觉得矿工的生存境况的凄惨。一系列白的细节铺排,一系列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琐碎的生活细节,很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在矿工心里,是那么奢侈。姜了像一个残忍的外科医生,他知道病根在哪里,但就是不急,慢悠悠地不动声色地解剖,最后真相和手术刀一起发出让人心寒的冷光。
  他的诗歌就像揭开一个结痂的伤口一样,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揭,破皮,流血,见肉,最后露出白森森的骨头。把一种现象或者事实慢慢呈现。
  
  
  在这个集子里,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诸如《父亲断章》,《示儿》,《大骨头情诗》,《种药材》,《春阳》,《姐姐》,《翻垃圾箱的人》,《木匠》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
  姜了很少在论坛上与别人争论,只是默默地写自己的诗歌,这种远离喧嚣的态度,也让我很佩服。他的作品产量非常高,质量稳定,也许和这种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吧!
  
  一些小感想,不足以完全解读姜了的作品的丰富内涵。在此祝愿姜了的诗歌之路越走越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5-22 2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石 于 2012-5-23 00:00 编辑

姜了的名字见得多,诗却读的少,看了你的这篇评论,我准备去他博客好好的读几首。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3 23: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两首确实好。开兵开评了。等俺有好的,给俺评一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28 08: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两首确实好。开兵开评了。等俺有好的,给俺评一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5 02: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