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微博编辑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派网微博每日荐读:2014(7月份)每日有更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22:46 | 只看该作者
7月21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张洁2014上半年诗歌选15首

《读经记》1

阳光灿烂,我在读经
我把自己放进盘里
我不祈求:
主啊,请从我唇边移去苦杯

我听见无花果从枝头滚落
我看见骆驼远去的背影
光从那里来
亲人呼唤着亲人的名字
场景,渐渐散尽

福音,长长的乐句
在旧址建起新房
从前的石头,一部分垫了屋角
弃于路边的一堆,等着垃圾清运
有人交谈时提到我
紫苜蓿旁,蓝色的花朵又开了一支

见证。你指给我黑色,说
火山的激情,并未全部化为灰烬
风,跨过你的指尖
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云团飘过,旷野的宽袍大袖接住了

一阵细密的雨,阳光般清脆
哦,谁已睡去,谁把头枕着旷野的肋骨?
一根肋骨就是一道关口?
这是天意。最后一扇门推开了
低头进来的,正是走失的那个,他疾步上前
眼中噙着神所喜悦的泪

《读经记》2

阵雨又敲响了树叶
这是新年
林鸟的晨祷间隙
插进一段熟悉的鼓点

枕边,昨夜合上的经书
愈发静默
一切触手可及
而不取

连同那些解不开的疑问
曾经迫切要寻求的答案
地毯陈旧的气息
把它们托得很稳,很稳

顶级的迷宫
高手布阵
它引来信徒、挑战者、窃贼和逃犯
每一个来者,都注定成为迷宫新生的部分
他者的新迷宫,新迷宫的助产士

这是高手事先的设计
部分之和,大于或小于整体,但永不等于
等于。存在的意义
旧年和新年的意义
夜晚和早晨的意义

一阵雨再次插进来,所寻找的意义

《新命令,旧命令》

“收刀入鞘吧”

当他从沸腾中泼向人道
当他两腮鼓出紫色的毒疣
当他抛出滴血的指甲和耀眼的暗器,抛出沟壑与深井
你低于自尊,低于自卑,低于脚下的泥,低于新旧交叠的痰迹

“收刀入鞘吧”

当你前途被堵,或左或右的抢行,叫声惊魂
踉踉跄跄站立不稳
当你的心脏在生理极限之外
经久难以复位
当虫豸从你头顶的枝叶间淋下又黑又粘的不祥之雨

“收刀入鞘吧”

当你患病、遭劫、被骗……失去所有
当你割掉自己的右耳
“收刀入鞘吧”
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你知道

“收刀入鞘吧!”

《突然》

毫无征兆
第二天就不再出现、不再联系、不再醒来
茶杯还冒着热气,柄上的指纹,杯沿的唇印
兀自张着它们圆圆的嘴
一句话刚刚落音
或者正要说出
谁在暗处挥刀,斩断了如斯流水?

风吹叶落,我早已熟悉
但你不是。他也不是
也并非因为我的贪玩,未能听见大海涨潮的声音
他喜欢抒发爱情。他着迷于推究命理
而你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完成。

我多么佩服你说出了朴素的真理,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我有多么佩服你,对你刮目相看我多么情愿多么开心
你已在原地消失。蒸发的泪。并且不多,仅仅一滴。
过程忽略不计。

突然地。

《医生就像我的爱情》

让我绝望,又给我希望的暗示
啜饮我的灵魂,又嘲笑我丑陋的身体
在他面前,我没有尊严,没有秘密
他习惯俯视我
我习惯以热爱追捧他的冰冷
并承认他,拥有永不融化的特权

他还有更多的权力
如果我向他请求一支止痛药或镇静剂
他拒绝,声色俱厉
他的一句话
足以让我哭到大厅空旷如沙城
在医院门前的冷风中
我哭到最低的尘埃里
身边的人侧目而视,而后匆匆离去
他们将寻找他们的医生,和爱情

《春天,谁来迎接桃花》

桃花最后一次梦见自己病愈的时候
春天到了

春天的青龙无影刀,一路斩杀
天堑、雾霾、铁桶、沉疴
春天的敌人太多

他并非女仙,而是壮士
统领着三分坚毅,三分隐忍,三分苍凉
还有一分摇晃

此时,桃花还在梦中
她不断地从远方借来风景
冰河的水,草场的花,教堂的尖顶
借得愈多,愈感觉自己还不起

她梦见去年的春天,坐骑的缰绳挽在桃枝上
温暖的鼻息,扑打着窗纸
悉悉簌簌的响

水声自檐角升起旗帜,像钟表急迫的喉音
呼呼呼呼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春天到了,谁来迎接桃花?
春天到了,桃花要回家!

《渐渐地》

渐渐地,我已不再想他
(我划掉了“时常”)
知了终于回到地下,大马哈鱼回到河里
阿曼达,我要重新诞生

海水不可能不咸涩
无意义的高唱,空洞,单调
当时爱过,当时很痛,当时必须抛开
阿曼达,我在脱壳,脱去
一件又一件影子

在一只烂掉底和帮的竹筐中,独自长大,变老
仅剩的筐圈,(阿曼达,告诉我
篮球怎样潇洒地穿过篮筐
并划出漂亮的抛物线)
我双手抓紧篮筐,抓紧稻草和自己
渐渐地,我习惯了缩颈,闭眼,咬牙,不说话
渐渐地,推磨的苦工,十指粗硬,骨节突出
……我身上遍布适应的证据
可我还是不适应

阿曼达,世上有太多事物我没有见过
(有的是奇迹,有的不是)
世上有太多我不理解的言行
也许它们是合理的,阿曼达
只是我不理解而已,但是我真的
不理解
并且,一点也不想费劲去理解它们
我是个懒惰的人,骄傲的人,阿曼达

重生后,我还是懒惰,而骄傲

《世界小》

疼痛。

世界不再虚无飘渺。世界是密的
灰烬堆积在嘴唇。世界凝固
令手缩回
令手当场缴出心的空白

世界小啊
一个圆圆的弹孔就覆盖了它

世界如果再小一点
该多好

《病毒》

我看不见它
它在
我听不见它
它在
我抓不住它
它还是在!像一缕风
但是风来时我的外面已经冷了!

它却在你的体内
藏得那么深
那么深
那么深
谁能赶走它?
我抱起你,连它一起紧紧抱在怀里!

亲爱的,爱分不开的东西
恨,也不能啊!

《我要》

我要后退
我要让我的献祭走在我的前面
迎接你,解除你的恨

我要分开我自己
两队,四队,八队,十六队……
一旦你出手击杀,另一半还可以逃

我还能活在另一半里

《潮汐》

我终于理解了潮汐,理解了
万物之中存在的节律,垂帘后
提线者
命你笑,命你哭,命你把神经绷紧
你,不得不寄居在一根钟摆里

你回来,又再次离开
自己和自己拉锯
海狮死了,在它爬到岸边的岩石上晒太阳时
命运袭击了它
它再也无法回到大海,再也无法回到
漂亮、优雅的泳姿

凶险早已埋伏在那里
在海狮和我们的身体里

《活着》

暮晚
支到半途的窗
一点点地凉
夕光单薄

屋顶
墙壁
树梢
草地
夜的画册,等待开封
金箔轻轻揭起

树木重叠着,向远处倾斜
树木有看不清的深重
我愈来愈看不清

一路向下,向海湾延伸
它们用阔叶,彼此交叠,交叠的
仅仅是,细枝末叶

海湾迫使它们和另一些事物一样
戛然而止。海湾
光的回收站

此刻,潮涨,还是潮落?
我知道得太少。不厌其烦地活着
因为我知道得太少!

虚弱到只剩下进食的力气
我仍没有看见自己身体里的光
它们一缕缕地浮出来,被一缕缕地收回

甚于灵魂,这肉体的黑夜
仍贪恋万恶的人世
屈从在它的鞭子下,爱它的淫威

《风中》

风声,在风中
呐喊,或者絮语
有时你听不见它,但你知道:
当你临窗而立
风,总会捎来些什么

日子一天天旧了,我们也旧了
但是有风
风吹一遍,就是一次更新

这是必然的:
山坡上有蜿蜒的小路,小路上有偶然的相遇
你看:
风过林梢,叶子压抑着微小的激动,如同按着小小的裙裾
一片叶子或者就是一只眼睛?噙着内心的光明
去年柔嫩的刺芽,如今黑铁般坚硬

这也是必然的:
槐花落时,伤感的诗句也落下来
洁白的字,在洁白的纸上
别的人看不见它们
打开窗,闪身进来的,是风
它停住脚步,仔细辨认

《星星》

那时,你听见了星星
它们叽叽喳喳,像你故乡的麻雀
从草地,一阵一阵地飞起

你们从灯光走出,踩着软绵绵的草
草地黑黝黝的,起伏着,在远方消逝
更黑的,是树木和人团团的影子
天光赋予它们凝重的封底

这样的夜晚,月亮缺席
月亮以缺席的方式,默许
星光訇然绽放
像花瓣撑裂金箍的皮裙
像忍不住的咳嗽,从胸腔深处喷薄而出

一串钥匙,在我手心闪亮
哦,万物彼此给予,相互成全
有心栽花的,无心插柳的,都收获了
被收获了
在它们的日子

圣诞花瓣落在车窗上,草丛里

《桃花庵,答元中兄》

花谢花开,桃已千年
果实熟透,任路人和鸟儿分食
何须问:谁播种,谁守护,谁记念
一个词语
在线装书深处,独自修行

放走风,放走一对一对的翅膀
豢养多年的“骄娇二气”,以及各种隐疾
和了泥,摁进墙脚。除了日月星辰,这里将不留下任何缝隙
桃花庵,白天和夜晚一样静
也许是悖论:炭炉上
水,总是沸腾着的

青灯如豆。剪掉一朵灯花,奶奶就亮了
再剪掉一朵灯花,四婆婆的黑布衫,倏忽消失
她们在故事里隐现
让我看见,然后看见自己
让我放弃,并由此开始懂得什么是爱情

掩上木门,桃花回到了庵里
一生回到了命里
“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
我只从亲手凿出的井中打水

发表于 2014-7-21 08:30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058-1-1.html

#流派评论#

楚楚读诗《回忆》文/秋窗无雨

那天的窗外没有风景,只有无际的远方
  播种着遐思。风吹散长发
  她假装在看孤独的天空,长满苍白的补丁
  而你灼热双眸正在炙烤着
  一块尘封多年的冰
  是几片碧螺春在杯子里
  荡开了那年秋天苦涩的心事
  两颗心像对雷的小鼓,穿梭在静止的空气里
  可那无形的距离,有高山矗立。有水流湍急
  有枷锁,有牢笼在等待时机
  白发已生,离不惑更近
  她有用不完的回忆温暖不肯停渡的光阴
  她耍赖你骂她泼妇
  她破涕为笑你喊她傻瓜
  她低眉顺眼,你说宝贝来我怀里……
  
  
  →楚楚读诗
  
  唯有安静下来,才可以进入一首诗的内核。《回忆》是秋雨和一个诗友的同题,在武汉东转西逛的途中收到她的信息,说让我也写写的。我说,好啊,回家了试试。这事一直撂在心里,几欲动笔,却苦于脑海一片空白,翻不出回忆的片段。
  生活一直忙碌,无序而烦杂。而诗歌,属于独我的,排他性的,心绪宁静的产物。浮躁,只能让诗歌渐行渐远。这是比较恼人的事情。待到夜深人静,无声无息流连在秋雨的一首首诗歌中,静谧的空间和对诗歌的兴趣,很容易让人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中,诗中给出的画面那么明晰动人。这让人心生感慨,有对自我的无奈感,更有对秋雨诗歌进步的欣喜感。而她,总是十分的谦逊,说自己的诗歌正在成长阶段,只有我知道,她的诗歌除了稳定性还欠一定的火候外,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外,她的诗歌是经得起读者挑剔目光的解读的。一直认为,优秀的诗歌,不是自吹自擂在小圈子中的酒肉文化,它最终的走向皆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检阅。说到这个话题,我会想起我生活的城市写诗非常有名气的诗童,他好象天生为诗歌而生,那么纯粹、善良、执着、义气。豪不夸张地说,他的诗歌是经得起时间和阅读者的检阅的。
  诗者与诗者之间是惺惺相惜的,在诗歌精神的殿堂,总觉得诗童应该大胆一些,再大胆一些,走出相互吹捧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怪圈,对一个优秀的诗者给予忠恳的评析和意见的交流。这样的话,诗童的精神境界应该又上一个台阶了。
  似乎闲扯得有些远了,我们还是一起进入诗歌的伊甸园吧。时光深处,或许两个人走散了,回望时,回忆过滤掉复杂的情结,留给我们的是简单的温暖。这首诗是一首“情”诗,但全诗没有“情”这个字眼。这个“情”不能狭义理解为男女之情,它也包含了长辈对小辈的溺爱之情,更有友谊的颜色填满了记忆的空间,这颜色还出现了跳色,层次感分明,线条简单生气。读这首诗歌内心会怅惘、小忧伤、记忆的温馨,总之了,是对时光深处走散的人,无限的留念。我以前就说过,一首好诗,在一百个人眼中,会有一百种理解。这与看读诗人所处的环境、心情、情态有着直接的关联。
  我个人将《回忆》作情诗解,俏皮而忧伤的诗语,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那天的窗外没有风景,只有无限的远方/播种着遐思。风吹散长发/她假装在看孤独的天空,长满苍白的补丁/而你灼热的双眸正在炙烤着/一块尘封多年的冰——很美的意象给予,“那天”直接将思维带入回忆场境中的时空隧道,窗外没有风景,这种无色感的描述也可代指人的心情是灰色的,纠结的。无限的远方,远方又在哪里呢,这是思绪的惘然。矛盾个体里分裂出的那个人,内心也充满了对远方的遐思,人总是活在一浪一浪的希望中的,就好象海浪,一个希望破灭,另一个希望会从心底升起一样。或许她只是祥装样子,给诗中“你”一个冰冷的背影,那双望着她的目光灼热而专注,是“冰”也会被融化了吧!
  细细地读秋雨的诗,沉浸诗歌的意境中感受那份小女人的心绪变化,是很有意思的。开篇情与景的描绘,一个任性、忧伤、俏皮、孤独、一个矛盾的复合体跃然纸上了。两个人这样的对峙状态,被时间虚化在碧螺春的杯子里。那是秋天吧,那时也许正当好年华,两颗相遇的心小鹿一样跳着,这样的叙述无不令人动容。谁没有过青葱的好年华呢,谁没有心仪的她或者他呢?是几片碧螺春在杯子里/荡开了那年秋天苦涩的心事/两颗心像对雷的小鼓,穿梭在静止的空气里/可那无形的距离,有高山矗立。有水流湍急/有枷锁,有牢笼在等待时机——人生的不确实性,决定了欢颜短,寂寞长。人心的距离又是由什么形成的呢,且读秋雨诗中的表达——高山矗立、水流湍急、枷锁、牢笼——这些词语的应用,其实不是理由的理由,在崇尚自由的现时代,所有的枷锁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可以说,聚散俩依依,其实是内心的抉择。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了。前面我说了,每个人读诗有不同的理解的。
  而回忆往往去糟留甜,记忆会过滤掉心灵屏蔽的一切。没有人会拒绝爱,尽管物景移换。当时光再次以温暖的面孔出现,已是华发已生,诗者除了感慨时光的飞逝外,也会唤起许多回忆的场景,觉得人生不是一段空白。最后的结尾,仅用三句就勾勒了时光烟树下的那份暖——她耍赖你骂她泼妇/她破涕为笑你喊她傻瓜/她低眉顺眼,你说宝贝来我的怀里……

发表于 2014-7-4 10:53

http://www.zgsglp.com/thread-288437-1-1.html

#以诗为证#218【雨人《河流》/20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uy2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21:57 | 只看该作者
7月22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张无为的诗歌

                 树
   ——80级大学回响

               
那棵老树返青,繁花寻找各自的
蜜蜂与萤火,交换花粉
一粒嫁接一个物种,默默孕育
蝴蝶看见毛虫不再后怕
秋天留下冷冻自己的机会
夕阳在东方调节临产的位置

结果,孩子们开始失踪,如柳丝
为树的高度垂挂在陌生人嘴巴下
青春礼花面向阳光,散尽灰烟
彩色羽毛静静飘落
直到老人回旋青春的螺号
在路口徘徊,徘徊

归途中增设的碑,多次改写数字
像一片云反复擦亮天空,停在树梢
结果,在雾霾中奉旨加工诗意
将枯枝培植成常春藤
落叶返回树下,像孩子
走失三十年终于相拥而泣

树再次如老式天线,接收
风的频段,雨跟随而来
杂音中唯有鸽哨没有改变
在空中,在地下,真切如初
故事慢慢掀开不同页码
结果,树没有最后结果

发表于 2014-7-22 13:0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433-1-1.html

草帽的诗歌

《史学》

神安排我夜里读史记
他手里有卡片
我知道他早就计划好这个
从黄帝到汉武3000多年的大陷阱
那么多人死掉了才有史记
那些卡片是什么
飞一张给我看嘛,会有长寿诀吗
我迟早也会死掉
然后神会安排另一个人
在夜里读史记

《印第安人在美国》

美国的国土都是别人的
而美国是美国人的
我和阿满并排坐在麦金利山顶
世界发出风车的声音
他说有个印第安人
吹毒针让美国换了44届总统,第45届
是印第安人

发表于 2014-7-22 11:06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393-1-1.html

#流派评论#

【物我合一 《荡漾》之美——品读大卫诗集《荡漾》】

作者:冈居木

从大卫诗歌《荡漾》到大卫诗集《荡漾》,这由点到面、由外到内的阅读,让我作为一个诗歌“冲浪者”在诗意荡漾的旋流中,真切沐浴了一次荡涤心灵的艺术漂“白”,那就是大卫从诗集纸本到诗歌文本带给我的物我合一的诗意表“白”。

《荡漾》的诗意装帧

收到大卫诗集《荡漾》,打开快递包装,引入我眼帘的近似一本白皮书,封面设计十分简洁,大片的空白嵌进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寥寥数字,灰底黑字,如一片茫茫水域,远远的浮动着两朵水草,“荡”和“漾”两个字像是游动的水鸟,自然之美,赫然呈现,不由得让我在期待的那片“空白”中油然而生一种爱不释手的“荡漾”涟漪。急忙打开诗集翻看目录,令我惊奇的是目录里竟然没有找到《荡漾》一诗,惊奇中又不免使我纳闷:用“荡漾”做诗集的名字,却不选入《荡漾》一诗,大卫的诗“葫芦”卖的是什么“药”呢?当我正准备简略翻看书的内容的时候,一张活页纸张掉了出来,更令我惊奇的是这竟然是一页印有4首诗的微型诗辑,《荡漾》一诗醒目地占据着首席。此时,运用负负得正的原理,我脑海里的两个“惊奇”突然给我换来了一个“惊喜”。诗集层层包裹的诗意见面,如画外之音,不是大卫特意送给读者的一首无字的集外之诗吗?诗集营造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禅静之美,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向往。

大卫诗集《荡漾》分五辑《低处的苍穹》、《大地是一个字》、《一个人的节日》、《祈祷书》、《一半是玉,一半是兰》和一个包括《荡漾》在内四首诗的活页小辑以及代序《写给父亲》、代跋《写给孩子》共87首(组)诗。每个诗人结集出版诗集都有这样的分类,但是大卫根据诗歌内容、语言风格等不同以亲情、自然、自白、祈祷、爱情、情爱等归类的诗集《荡漾》,分类精细,主题突出,泾渭分明,整个诗集形式与内容浑然一体,由此可以看出大卫写诗和做事的用心认真、精益求精。从代序诗《写给父亲》到代跋诗《写给孩子》,他是在把做一本诗集当做对自己一生的考量,《荡漾》就像自己的孩子“最初的一句啼哭/把我的一生彻底完成”(《写给孩子》),他用《荡漾》之筛给读者以心灵的净化。

《荡漾》的诗情活力

俗话说,相由心生。如果说诗集的装帧是表相,那么,语言文本应该是《荡漾》之“心”。中午收到大卫诗集,下午我一口气读完全部诗作,掩卷静坐,我与《荡漾》心与心的碰撞,无法不心生荡漾之共振。

大卫诗集《荡漾》中,除了《荡漾》一诗和其他一小部分读过,其余诗作我都是第一次读到,但并没有陌生感,因为大卫的诗中共有的一种骨肉之情、自然之爱融为一体的大爱“磁场”,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大卫用一条看不见的主线将这些叮当作响、光彩各异的字字珠玑一一贯穿,这条主线就是“爱人之心”。如《祈祷书》一辑6首诗,有5首诗中含有“主啊……”句式,我不知道大卫是不是什么什么徒,但是,从大卫的这些念念有词中,我读出了他的虔诚和善良,因为他相信语言是有灵性的、诗歌也是有灵性的。很多诗人也写过类似的诗歌,但能写出如此“祈祷书”,无大卫对人性、对诗歌的虔诚之所不能。《一个人的节气》一辑23首诗、23个节气,像一个人的喃喃自语,语气平静,自然之物,顺序出场,让你感受春夏秋冬季节转换和人生色彩变幻,如天籁之手为你心灵沐浴。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一年有24个节气,但大卫“一个人的节气”里却只有23个,少了“清明”。我想应该是因为“清明”的特殊意义,让其具有了更多的私人性。特别是对于大卫来说,“清明”是他心底不能说出的“疼痛”(岁月中的“12”是他痛苦的刻度),这种“疼痛”谁也不能为其分担。就像《低处的苍穹》中写亲情的诗里那种刻骨的怀念之情和语言里悲伤的气息,你很难与其他内容风格的诗歌混杂一起阅读。这可能就是大卫诗集里没有一首以“清明”作题目的诗的缘由吧。我想肯定不是他写不出,他是把自己的“清明”之痛化作爱,播撒在每一首诗中,成为他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酵母”。

出生于徐州的大卫,有着李后主的才气和刘邦的浩气。他感情真挚细腻,胸有万壑。尤其在《写给父亲》、《母亲,我看你来了……》、《白露:致母亲》等亲情诗中,真挚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可以说,每一个诗人都写过亲情诗,但是有的人一下笔总是大词高蹈,以为声音高就是感情深,其实不然,,无真情,感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对于大卫来说,父母早逝,父母的爱对于他已是很远的记忆,但是,这种爱已经渗透到了他生命里,一旦诗情触发,对他来说,“万物皆灵性悲喜在于心”,此时世间的一草一木都被他物化为悲喜,他诗写中的这种力量不是每个人都能抵达的,除了他的才气之外,更重要的是真情所至。因为,父母就像地平线,之于他生命和诗歌是原点,也是终极之爱。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是写父母的,我想他的最后一首也应该是写父母的。否则,他“又到哪里去寻找故乡”。大卫的忧伤不哭天嚎地,却撼动人心,这是具有大卫特质的忧伤之美。

大卫诗歌的美令许多人赞叹不已,无论写喜悲、写自然,还是写爱情,他的语言总是那么别致,诗意精到。我不知道2011年的2月至9月,在大卫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一场“骨头的闪电与肉的紫罗兰相撞”,让他的心从此分成了两半——《一半是玉,一半是兰》,19首诗如19个电影片段为我们讲述了一场热烈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表现手法上,他将男女之爱置于天地之间,与大海、草木融为一体,营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然之恋,诗意荡漾有致,手法娴熟。诗中不时出现大海、天空等意象,仅玉兰、百合、玫瑰、紫罗兰、蔷薇、茉莉等植物花卉的名字竟达到10多种。他心中的玉兰是人,也是神,更是自然的化身,在百合、玫瑰及众花草的簇拥下,时而欢快、时而忧伤,为我们上演了一幕精彩的芭蕾舞风情剧,美感十足。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怎么会写出如此甜美的诗篇,我想问问大卫:你的心里该藏有多少蜜蜂?

大卫的许多诗作都得到了众多争议,如诗集《荡漾》中的《荡漾》、《一半是玉,一半是兰》等诗作。我认为,广受人们的争议,恰恰是诗歌具有活力的表现。大卫诗歌的活力,具体说诗集《荡漾》文本的活力来源于几个方面:大卫对诗写的孤独潜行,柔而不弱、曲而不折的诗歌秉性,诗歌语言极具弹力的思维跳跃和童言无忌的本真表达,这些构成了大卫诗歌文本的活力增长点。

大卫是孤独的,孤独是他“低处的苍穹”。“一直是一个人使用苍茫/你在与不在/我都有独立的幸福/悲伤”,在大卫的生命里,一定有一间孤独的小屋,那是他“金屋藏诗”的地方,孤独是他诗写的入口,也是他诗写的出口。“孤独”一词在大卫的诗歌里出现的频率极高,仅在他的组诗《一半是玉,一半是兰》中“孤独”就出现16次之多。对于大卫,“孤独才是真正的火焰”(《孤独中的玉兰》),美和孤独不可分割,“不把你造得像孤独那样大/把你造得小一点/以便孤独刚好把你包住//如果把你造得太小了/孤独就会卷起花边”(《花边,玉兰之一种》),孤独如花,没有深刻的体验,谁能把孤独写得如此怜香惜玉。“不曾抱过自己哭/没有资格谈论孤独”(《故乡》),可见,孤独之于大卫已经成为一种修行,坎坷的身世、生活的不断换位丰富了他的人生历练,让大卫心绑“沙袋”日复一日地作着剑走“偏”锋的孤独潜行,使他的诗写具有“放得下”的法力,练就了其诗意的禅静之美。

大卫对诗写的孤独潜行同时也给了他诗歌忍韧、禅定、精到、智慧的佛法超度,形成了他柔而不弱、曲而不折甚至有些决绝的诗歌秉性。他喜欢河流的弯曲,因为“一条河流一旦有了弯就不停地做梦”;他喜欢爱的柔美,“与一枝菖蒲对视/爱极了她摇晃的样子”(《正午的菖蒲》),他甚至从自然之美中不断省察自己,“一枝独自摇晃的菖蒲,让我羞愧/日日于尘世厮混/我到底错过了多少心疼、多少美”(《正午的菖蒲》)。但是,作为“动物型” 和“植物型”混血男人,大卫知道“大地就一个字”,“月亮像个脚印,肯定不是你一个人踩下的”,他也有决绝,“我一生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把自己全部抛弃”(《努力》)。从这些血性的诗歌表达中,我们与“行过医/获过奖/丢过钱//发过火/流过泪/失过恋//……现居北京偏东”的生活中的大卫相比,显然,他诗歌思想的硬度大于外表的坚强。

大卫的诗歌质地坚实而不粗糙,意象及物,可感可触。他写对父亲的思念,“我几乎就要站不住了/有那么三秒/万物因我而摇晃/不管一滴泪还是整个世界/凡是热的,我都得忍住”(《写给父亲》)语言不煽情,但掷地有声,足以给读者心灵带来强烈“地震”。他写千年的南唐后主李煜:“你是高大的常绿乔木,也是/低矮的落叶灌木”,将他的词艺高度与亡国的落差对比鲜明。大卫的诗思敏捷,路向跳跃,语言极具弹力,活性十足。这在活页诗辑的四首情爱诗《荡漾》、《我要的就是这带电的肉体》、《一个人的爱国主义》、《喜悦因过浓而产生盲目》中得到了充分表现。诗歌用词涉猎广泛、词域辽阔、词义突兀,决堤般的抒情制造了超核电的情感能量。

有人称赞大卫的诗歌具有超拔的想象力,我认为,这种超拔来自他骨子里童言无忌的本真土壤,就像大地给予“安泰”的力量。那“白纸”一样童心赋予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那天真烂漫的好奇让他对自然之物爱不释手,那“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童性决定了他诗歌语言的率性表达。他的诗歌语言夸张而不虚浮、柔美而不媚俗,他的率性甚至都不顾读者对诗意理解的胆怯,而别用“蓝”与“兰”等词义的通假和错位来恣意涂鸦自己心里的诗中之画。他的诗歌里有蹑手蹑脚的调皮,他特别喜欢用“一点点”造句,好像他心中的美一碰就碎。虽然,他也有“饥渴的喉咙/可以喝下一万条江河”、“世界乃一碟小菜”的牛犊之勇,也时常把自己比喻成“老虎、豹子”,但“动物并不凶猛”。在他的诗歌里,几乎没有“凶狠”、“伤害”之词,因为他懂得选择写诗就是选择炼狱,诗歌就是他的“祈祷书”,他要让一切的不幸和恶物远离自己,远离世界,也远离任何人。他要将“美好”于“万物各得其所”(《美好》)。大海和天空、动物、花草就像他的朋友召之即来,在他心底一定有一个只属于大卫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玫瑰的芬芳。

活力来源于创新。大卫在诗写功夫和以情动人、诗意的营造、语言的运用、奇崛的想象等方面,都彰显了其非凡的创作活力。然而,他的创新点在哪儿呢?无论是从其表达亲情、赞美自然、描写情爱等诗歌题材上,还是叙事、抒情等表现方法上,以及诗歌本体中想象、感觉、意绪、语感、意象、张力等元素构成上,似乎任你如何挖掘都脱离不了诗歌创作的传统“窠臼”,和许多诗人的创作手法并无二致。但是,当我们品读大卫诗歌的时候,总有一种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它散发着大卫诗歌内部秘制的、带有“本地抽象”特质的诗歌气质。就像由汉字“大”和“卫”组成的“大卫”名字外溢的“译”质内涵,诗歌是另一个大卫,正是这种“异”质,成为他诗写的创新之源。穿过《荡漾》,我心里在想,大卫为什么叫“大卫”,他一定不是想做米开朗琪罗的一座雕像,他是普世中爱与被爱的化身,在诗歌的王国里,他集国王与战士于一身,率领着汉字的千军万马,纵横阖捭,战功卓著,以特有的激情和活力,赢得了诗神的拥戴。

物我合一的诗意《荡漾》

物我合一是指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的境界。在这里我把大卫诗集《荡漾》纸本和文本提到物我合一的层面,并非牵强附会、故弄玄虚。一是大卫对诗集《荡漾》的装帧设计一定是当作一首诗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二是诗集《荡漾》所呈现的诗性美意暗合了《荡漾》诗歌文本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形神与心神通透合一的诗意效果。

诗集《荡漾》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诗味纯正。封面封底的灰色纸,分别夹着32页特别有质感的牛皮纸,内瓤是155页不伤眼睛的专业阅读纸,灰白相间,印刷上没有半点鲜艳的色彩,整个主基调呈白色,一眼看去,就像是一份极具特质的三明治,秀而无色,高档雅致,整个一集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于一体的上品“食粮”。内容的版式设计大胆,每一页诗歌文字都是从纸张的一半以下排版,整页上部是一大半空白,天高地厚,顿生一种悠悠荡气。从装帧的用“白”到排版的空“白”,体现了大卫对“留白”艺术的诗意运用臻于高超精到的境界。这正像有人说的“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而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在大卫的诗歌文本中更是得到了充分表“白”。

“三千青丝,每一根都是我的/和大海比荡漾,你显然更胜一筹/亲,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荡漾》);“上邪!/我终于用一秒/把一生完成”(《玉兰:一种选择或者更大的填空》),这种利用数字之间的“留白”产生的落差,给人以冲击甚至震撼效果的诗作,在《给刘邦》、《立春,解冻的河流》、《我用半个身体爱你》……等许多诗中,都有独到的运用。特别是对数字反复运用,利用其量的落差形成的语义空白,给人以大开大合畅快淋漓之感。虽然在“一遍一遍地量你/用天鹅的直尺也用河流的卷尺”(《开得半疯的玉兰》)这样的诗句中并没有数量的比较,但在“留白”上作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卫的诗歌语言里量词很多,他对“一”似乎特别青睐,每一首诗中都有“一”的身影,从《大地是一个字》、《一个人的节气》以及包含“一种、一叶、一半、一次……”等字样的诗歌题目上,也能窥豹一斑。从象形上,“一”是破折号、是地平线,是辽阔无限的想象依托,是他诗歌里“玫瑰乘以百合约等于玉兰”的运算支撑;从字意上,“一”是原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万物之源,是从一而终,是“和”。而他诗句中经常出现“一个……,另一个……”这样的句式结构,他用“分分合合”的法则推演出句法空白,强化了诗歌语言的活力和张力。

“白”是大卫诗歌的“属相”,“我就是那个没有颜色的人”(《春日之晨》)。在《荡漾》中,大卫对“天空”、“百合”、“玉兰”等偏好几近达到精神“鸦片”的地步,因为“它在阳光下有灿烂的白”。在他的诗歌中用“白”手法可以说无处不在,物象的直观之白、语词不搭的词义空白、跳跃腾挪的距离之白、出其不意的诗意之白等,大卫把“白”赋予了更多的色彩。大卫是在用“空白”飞架诗人和读者,面对诗歌的“填空题”,他没有表“白”答案,他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读者的想象力。

其实,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绘画一样本身就是留白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白”就是“看不见”,是一种神秘。因为“空白”总能引发“多义歧生”、“‘空白’是无限开放的世界”(陈仲义语)。纵观大卫诗歌文本的活力来源,孤独、柔美、跳跃、本真,无不体现了大卫在诗写中的留白魅力。孤独对世界保持的距离、跳跃形成的落差、本真对世俗的盲点无一不是“留白”,也许正是这样留有余地的自由,活络了诗歌的筋骨,使大卫的诗写成为诗界预期的具有多元化、持续活力的“高增长股”。这不由让我想起中医有一个养生的八字秘诀“龟欲、蛇行、猴性、童心”,这长寿之道,恰恰对应了大卫诗歌特性,这不就是大卫诗歌生命力之所在吗?这是否与大卫学医出身深谙此道有关,我不得而知。

在这里,我特别提一下作为《荡漾》集外集的活页诗辑。我个人认为,活页的独特设计恰恰是大卫物我合一的诗意表“白”体现。活页小辑共有包括主打诗歌《荡漾》在内的四首诗,看上去都是情爱之诗,语言鲜美,激情奔放。这应该是他特意为诗集《荡漾》选拔的“诗歌模特”组成“特服”小组,让其扮演成活页书签,在诗歌《荡漾》的引领下穿行于诗集《荡漾》之间,产生笔断意连、若即若离的距离之“美”,制造了诗集主角《荡漾》别样的出场形式,在读者的秋波和书页的波浪间穿梭、跳跃,使《荡漾》的诗意自然呈现,浪花飞卷,拍岸有声。如果说,诗集是形体,诗歌是灵魂,而他们之间这种物我合一的美学呈现,又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古人云:“性之于情,犹波之于水,静时是水,动时是波;静时是性,动时是情”。大卫《荡漾》的诗意表“白”,充满了物我合一的悠远禅意,但绝不是死寂、浮躁,在《荡漾》轻若处子的外表下,潜伏着一颗动若脱兔的激情之心。他是在用真善的沉静之魂德润生命,用爱作画布,用情为色彩,用马良神奇的画笔,把大自然的刹那间斑斓物象拥入他的诗歌胸襟,以澎湃的诗情画意,荡漾起读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至美情怀。

发表于 2014-7-21 11:19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139-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21:57 | 只看该作者
7月23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周瑟瑟的诗歌

《静寂的守灵夜》

静寂的守灵夜,父亲睡在冰棺里,屋外蛙鸣带来寒意
那只流浪来的小狗睡在父亲的灵前,竹椅上的哥哥脸上滑出热泪

哭泣无济于事,孝道也挽救不了生命
一个人的离世打击了一家人,也打击了故乡的天空

倾盆大雨,天空好像开裂,通往故乡的道路不见了
雨中奔丧的车子有的迷了路,找不到雨水与闪电交织的道路

父亲:请听我讲,我陪您的时间太少了
现在让我陪您七天七夜,之后我们就要分别

父亲:请听我讲,栗山塘的雨水又涨起来了
那滚烫的野生雨水今夜却变得冰凉,像您的脸额与嘴唇

父亲:请听我讲,过年时您给我写的毛笔字现在还温热
朋友们看后说我有一个把字写得坚硬如刀削一样的父亲

父亲:请听我讲,鸡叫两遍了,再叫一遍天就要亮了
天亮了我们就送您上山,走过石子铺满的村路,抬您上山

父亲:请听我讲,我们守着您不发出哭声,只愿天不要亮
喧闹的人群晚些来,只愿静寂的守灵夜延长得再长久一些

《父亲的菜园》

虫子蜷伏在芹菜的根茎上。虫子一动也不动
我从北京回来,推开菜园的栅栏,我蹲下来

轻声呼喊:虫子-虫子
可是这夏日的睡眠无法叫醒,我的父亲也睡在了后山

如果我翻过这翠绿的菜园,就能看见父亲的坟墓
那是一座矮矮的坟,那是我亲爱的坟,在高高杉树的环抱下

从菜园飞过的鸟,他们如子女扑向我父亲
这里的每一只鸟都见过我父亲,都吃过我父亲种下的菜

我摘下苞谷,也摘下茄子,但今年的南瓜叶片肥大
没有开花,今年的辣椒也长得缓慢――悲伤影响了生长

父亲一个多月前还在菜园里徘徊,他倒背双手
从我拍摄的照片看不出父亲的病,只看见满园的温情

今天晚饭我只吃红薯叶,小时候我也吃过
我们围坐在一起,夏天的傍晚明月出现在山边

月光照着青菜在园子里窃窃私语
父亲把水撒在院子的地坪上,我们就睡在土腥气的夜里

母亲说:收了这一季青菜,菜园就空了
到明年你父亲的菜园要靠它自己生长了

《带父亲回北京》

我怎能舍得让父亲孤独地留在山上?
半夜我被雷雨惊醒,父亲一个人睡在山上的雨里

在异乡我失眠,我渴望梦见父亲
梦中父亲还像我小时候一样在池塘边劳作

那时他只有我现在这个年纪
只要听到他低沉的咳嗽,我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

我们父子的声音何其相像
我没有模仿父亲的咳嗽,那是同一个声带发出来的

我一路带着坟上一包黄土与父亲的遗像
飞机穿越云层,我带父亲回我北京的家

在长沙的君逸山水宾馆,夜里我起来看行李箱里的
父亲,他的眼神与嘴角的微笑在夜里传递给我力量

现在我的书桌上,新鲜的黄土没有了故乡的腥气
这是父亲的墓床的一部分,我将脸贴在上面

我感觉到了父亲的心跳,我闻到了父亲这一生的味道
头七二七三七,七七四十九天,母亲说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

父亲的魂去了哪里?他为何不回家看我们?
那一夜,母亲终于听到堂屋里有椅子在地上拖动的声响

母亲起床迎接我的父亲,可是什么也没有
父亲走了,一个教书匠,一个父亲干干净净走了

生前他来过我异乡的家,死后我只能带着他的遗像
与埋他的黄土、他戴过的眼镜、他的一件衣服回家

发表于 2014-7-22 14:39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460-1-1.html

#流派评论#

《生命的走向与命运的难于掌控》文/叶暮合

读这首诗,我们都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秋天里的无言孤独”。这种孤独体现在时光的深邃、变迁,和生命的浮浅与现实的不协调。这就造成了,在现实里“最容易站错了地方”,让自己的生命被时光冷落、剩下,不能和变迁同步。

1、时光的变迁和游离。“风声很凉”、“大雁就远走他乡”、“收拾芬芳”等,这里的变迁体现在由夏天转变为秋天、气候变换、自然生命的变化等。这种变迁造成了环境和生命的变化。而作为一个自然的人,却不会出现凋零和迁徙这些明显的变化,使自己感到一种“被剩下来”“被遗忘”的感觉。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和时光脱节的感觉。当然,这种脱节还包括心理预期上的不协调。都让诗人产生了一种“一个人的生命,怎样和时光同步的追寻”。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变化。

2、个体生命的肤浅与局限性。“最容易站错地方”、“蹉跎了太多的时光”、“我还没有老去╱大雁就远走他乡╱我还没有将秋天看透╱苹果园里的姑娘╱就开始收拾枯谢的芬芳”等等,无不表现了时光的深邃悠长、生命个体的局限性。其中,“最容易站错地方”表达了处境的危险性,及生命无法企及的愿望和梦想。“蹉跎了时光”和“我还没有老去”,分别从过往和现实检讨和追查,自身与时光隔阂的因素。

3 、生命的走向与命运的迷惘。在诗人的印象里,生命是“唐代的那只“孤鹜”╱没有飞到今天 ”。唐朝,当然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起点。而它消失得更无痕迹。这体现了生命的神秘、迷茫和无解。而在现实面前,诗歌起始部分就将命运和时光变换的脱节展露了出来,表达了个体命运的无措、失落,及难于掌控。

诗人对于生命的探索与追寻,是一种自省的过程,内心充满了对现实无解的苦楚。陷在时间和环境的黑暗里,感觉“一颗流星掉落下来╱没有说出自己的沧桑”的尴尬和失落。把人的短暂和有限性表达了出来。同时,通过仰望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空的敬畏性。



仰望秋天

诗╱江文波

仰望秋天
最容易站错地方,一辆破旧的马车
蹉跎了太多的时光
风声很凉,我还没有老去
大雁就远走他乡
我还没有将秋天看透
苹果园里的姑娘
就开始收拾枯谢的芬芳
是谁,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
放在湖边,但已找不到
当年坐过的客船
落霞依旧,唐代的那只“孤鹜”
没有飞到今天
何人看见它最后的孤单
一壶浊酒,能否邀来凋残的菊花
白发渔樵,能否钓起民国的月光
仰望秋天
需要适宜的高度
夜深了,一颗流星掉落下来
没有说出自己的沧桑

发表于 2014-7-23 10:58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677-1-1.html
#以诗为证#219【霜扣儿《抽烟的人》/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uyau.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1:00 | 只看该作者
7月24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90后 橙子的诗歌

《为陌生男孩洗衬衫》

为陌生男孩洗衬衫。从他兜里倒出
好多好多星星。搓搓领口的青草味
放十只小鱼游泳,吐泡泡
假如它们不溜走

咦,想想我对你
陌生时的样子
肌肤若水,特意绕好多好多弯
拐进你家草坪
那时我也为你兜了,好多好多星星
太阳和云彩,一律不许看

小哥哥我每天晚上十五岁
虽然影子有点起皱了~~~

发表于 2014-7-21 16:52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222-1-1.html

《老杏树》文/程洪飞

她是棵杏树,斜在篱边,衔朵朵春于枝上,疯了般的开
而恼人的东风日日的吹,你牵着牛咹咹地叫;流浪的红
逃向秋季,躲着谁?怀孕的老杏树,捂不住黑土地乳香
生下满院的孩子,染杏仁的青,爬满家中生锈的织布机

今年的七夕,天气预报夜里真的有雨。湿了翅膀的喜鹊
衔不起鹊枝;沉重的翅声,拍不响天河二岸。不要渡河
无桥的今夜,河水中浮游的星子湿了羽毛,变成了水妖
降落在空空庭院。老杏树擎着旧年的杏花,摇下了暗语

发表于 2014-7-24 20:50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120-1-1.html

  《堆雪人》

          文/燕子飞

       你的温度恰恰好
       你眼睛的温度恰恰好
       十年,36°到0°。我一无所有,冰冷恰恰好

       冰窟恰恰好。热浪是你的
       起伏是你的。手脚冰凉是我的
       她紧闭的心扉和嘴巴是我的

       冻伤是我的。 仁慈的,请一直继续
       不加一度也不减一度,视野之外
       季节之外,我堆雪人,活得恰恰好

发表于 2014-7-22 15:4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484-1-2.html

#流派评论#

《新诗俗语》文/李荣

1
诗歌是映像,我们把生活投射在上面,并让灵魂闪现其中。

2
诗,从语言开始,到意象结束。

3
先有诗人与语言的共振,然后才有读者与作品的共鸣。

4
自由是新社会和旧社会的本质区别,也是现代诗歌与旧体诗词的本质区别。但是,任何个体的自由都必须建立在公共秩序的基础之上,现代诗歌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公共秩序就是“诗”。
诗歌的散文化是现代诗歌自由进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5
为什么要拒绝修辞呢?只要你的修辞是新鲜的、创造性的,暗示也好,隐喻也罢,那都是一个风情万种的窈窕淑女。

6
我一直强调意象的逻辑性,形似或者神似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故弄玄虚或者不知所云。

7
语言艺术是所有艺术之源。音乐、绘画、书法、建筑等等等等艺术形式,都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皇冠。

8
词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词和物是一种对应关系,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及物”。但是,词可以大于物,词也应该大于物,进一步说,诗歌中的词必须大于物,而不能等于物甚至少于物。

9
诗歌维度的打开,靠的不是想像力,而是对词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10
如果说一首诗是一个乐队,那诗人就是乐队前面的指挥——他不发出声音,却能让读者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中陶醉。

11
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要么让你不屑一顾,要么让你死去活来。

12
写诗是一门高贵的手艺,且永远只能是个人手工作坊,无法以流水线的形式产业化。这是诗人为什么总觉得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诗歌是一种主观介入性更强的文学体裁,因此,诗人要更多地以“我说”的形式出现,尽量减少“你说”和“他说”。
“我说”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这是诗歌的抒情性决定的。

14
诗人是精神的贵族,曲高和寡才是诗歌存在的真实面目。全民皆诗的时代过去不存在,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可能。

15
贯通中西、融汇古今是为大气象,大气象需要大学识、大智慧、大视野作支撑,这正是大诗人与众诗人的区别所在。

16
诗歌是对语言的发展,是对词语的解放,是对灵魂的救赎。

17
诗歌的轻与重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一个历经沧桑的诗人是不可能写出质地轻盈的诗歌出来的,反之亦然。

18
诗人与诗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语言风格,而是写作立场。

19
诗歌的完整性其实是一个伪诗学命题,因为诗歌的魅力恰恰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残缺和出其不意的断裂来体现的。

20
口语诗不是诗歌的全部,也不是诗歌的敌人。
下半身和垃圾派是诗歌的敌人,同时也是诗歌的情人。

21
诗歌允许误读,没有误读就没有对诗歌的正确解读。

22
拒绝隐喻、拒绝修辞、拒绝意象、拒绝抒情……拒绝过来拒绝过去,其实这些都是诗人无法拒绝的,包括这些口号的倡导者。
诗歌应该拒绝也必须拒绝的其实只有两个字:平庸!

23
好的诗歌应该是一辆吊车,能够吊起远远超过自身重量的东西。

24
大诗其实与诗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诗的题材也没有关系,它只与承载负荷发生关系。譬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行,却是一首绝对的大诗。

25
一个世故圆滑的人是不适宜写诗的。诗人应当有棱有角,就像诗句长短不一一样。
一个过度依赖于灵感的诗人是不成熟的,换句话说,灵感是一个靠不住的伙伴,它随时会出卖你。

26
诗歌的先锋性同样是一个伪命题。诗人这一身份标识本身就包涵了先锋意识,而先锋精神则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质。

27
写什么考验诗人的眼光和胸怀,怎么写考验诗人的智慧和手艺。
从抽象事物中提炼出诗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诗人的高下。

28
我反对任何形式的主义、流派,却又常常身陷其中。

29
诗歌要像翅膀,不要像羽毛;要像河道中的暗礁,不要像河底的卵石。

30
诗人之死既不是对诗人的成全,更不是对诗歌的成全。它不过是一根诗人离经叛道的抛物线在大地上留下的阴影。

31
诗歌史并不完全是存照立传,它同时还是一面还原真实面目的镜子。
现在,你还一心想着往诗歌史里挤吗?

32
我特别喜欢勒韦尔迪的一段话:“诗人不必要充满灵感地升到天上,在大地上空飞翔;他的使命不在于离开大地,飞上天去摘取星星,他是永远也得不到它们的。诗人的任务在于从在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着的东西中创造新的星星。”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这段话,现再次辑录于此。
发表于 2014-7-24 12:1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983-1-1.html
#以诗为证#220【海湄《来不及伤感,你就没了——悼卧夫》/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uyl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1:00 | 只看该作者
7月25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纸上的风景(组诗)

                □阿 垅


屋顶上的猫

应该最早出现在这个早晨。
她移来一片云,伸展一下睡醒的腰
学着我的样子,下床洗脸。
像暗影里反着光线的柔软瓷片,
含着易碎干净的声音。

不可否认:
在古代,你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在丝线的花边,你是一针针展开的刺绣。
在少女的卧房,你是无话不说的闺蜜。
在美人无骨的膝头,你是类似于男人的鼾声。

而做为跃上屋顶的猫,躲过了邻居的谩骂
在慵懒的阳光里走出一条直线,
带动出颇有风情的雨水,也是属于
夜晚的一部分。

一树含苞欲放的樱花高过屋顶。
接二连三的猫叫声,软的像一团白棉
蓬松着身上的月光,
那可是离春天最近的地方?

青稞酿酒

青稞酿酒——
一首藏族民歌播下的种子
由一把惆怅的镰刀来收割
在日夜翘首的架杆上晾晒
最后以一个女人的名字贮藏于
陶瓷的罐中。

青稞酿酒——
在大风上酿酒。在石头里酿酒。
马蹄酿的酒。泪滴酿的酒。
心窝里的酒和刀尖上的酒。

入口绵软、涩雅的酒。
回味柔润、悠长的酒。
一碗敬天,一碗敬地
另一碗敬自己。

醉眼看整个高原的朦胧,
扶不起落在草地上的
一片片白云和蓝天……

白  马

看到我写的信了吗?
去年花草的清香就夹在里面。
落款的日子正映照着一轮满月的出现。

走过的草原,都已经定格了风景。
唯有那匹梦中的白马,闪忽不定。
在难以捕捉迅疾的间隙,飞鬃飘飘。
当空的一声嘶鸣,或悲或喜。
在山梁上承接爱的折磨,是要亮瞎谁的渴望?
是诸神也要顶礼膜拜。
闪电打开不再收回的光银。

有多少夜晚可以这样纵情的挥霍?
看到了吗——浮起的烟尘之上
马蹄生辉,那耀眼的白
正努力穿透纸背后的云层和祭坛。
一束光折射到了少女期待已久的眼里。

老虎,或女人

抱着泉水的石头不哭。
白雪的新婚正走在石滩的路上。
秋风吹乱了山冈,树叶献出了易碎的黄金。
这样的场面有些面熟:
日以夜继赶考的书生,在弃荒的宅院落脚。

如果可以重播,就让蹑手蹑脚的白狐退出。
在茶余饭后的傍晚,咂两口小酒。
讨论关于女人话题,男人们就有些心神不定。
作为一个动词,老虎会打断一个人正常的思维。
作为一个女人,她是美丽的化身。

惊艳的出现往往就在不经意的一刹。
能够加快一个世纪的心跳,那是百年之外的绝唱。
独霸整个夜晚的温柔,从灯火中滑落的梦
摆动色彩斑斓的皮裙。油然而生的敬慕之情啊
在被掩住的嘴巴里有些失声:
“我爱,我……喜欢……”

不知风从哪个方向来?
想征服爱情的猎手不惜翻山越岭。
而我时常被莫名的相思一枪击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从绿色的叩门声中接过一封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很恍惚的签收,很大意的把它摆在
下午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桌案上。

我只顾欣喜,转身遇到的这份久违了的问候
并且以书写的方式来传递
不远千里融化了冬季心头上的积雪。

从封皮上娟秀的字体可以辨认
那是握住纤细手指用心写下的地址。
工整的秩序讲究分寸。
出于礼貌和好奇,我没有急于冒然的去拆封
而是尽力回忆和捕捉她熟悉的面容。

想象之内,是在夜里还是早晨
她几度停笔,撩起额头滑下的几根发丝
光亮的指甲在空气里划出优美的弧线。
在想象之外,是江南梅雨的季节
信件寄出的城市很潮湿,
有些发霉的邮戳很抢眼,
她写信的心思和目的很模糊。

她应该是一个温存的女人。
充满爱并且喜欢享受生活的女人。
走路姿势让更多眼神去评判的女人。
她飘渺的美丽也许是一个错误。
从开始到现在。

是我的失神造就了白日一梦?
手里展开的一张信纸,空白着内容。
除了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人
只有投递的地址是对的。

蝴   蝶

给我一个晴天。你却不能给自己
一个始终开启的门。

能用一汪清泉梳头吗?
一件花衣裙洗了又穿,你的样子
每天都像是新的。

比起镜子里孤芳自赏的玫瑰,
你多出了燃烧的另一半:
灰烬是僵硬的翅膀,也是美丽的谎言。

是否必定要死于传说?
蝴蝶,凄冷的魂就在琴弦上作短暂的歇息。
背对着风口,那些凌乱的书信还没有写完。

雨夜包含了太多善意的泪水,
仿佛拖着一副无形的镣铐一直响彻到天明。

等待着残缺的美自葬身之地的又一次复生?

草   莓

雷雨点燃了整个山谷。
鲜红的浆果使人迷醉。
在上山的路上,是否己经准备好了
一见钟情的欢喜?
这可是爱情最初荫发的乳头?大胆且天真的秘密
被窃窃私语守护着,像年少时代胸前的徽章。
探出的手指,那嫩叶上的毛刺会划伤这样的梦境:
竹篮、小花裙和擦肩而过。

当记忆成为夏日某处的一片阴凉。
当初相视模糊的一笑,仿佛永远都长不大了。
空气里始终弥漫着初恋酸甜的味道。
坐在藤椅上的下午显然已经老了。
那声窄窄的轻叹,很是伤神。
珍藏起的那份欢喜,由多少年前的青丝
已逐渐变得花白。

落在纸上的雪

从很久以前就想着,是不是
推开朝南的门窗,还要隔着
一场雪的降临,去遥望你。

两只问路的鞋子,多像风中相依
相互取暖的孩子。
只听见摇摆的树枝
含糊的回应声里沾满了灰尘。

野地里的乌鸦,被风吹开的花
不知寒冷,不觉孤独
打着漆黑的灯,使陈旧的祷词浴火
跳舞给自己看。

雪花漫天飞舞。一夜激情过后
你胸前筑巢的两只白鸽,已日渐成熟
闪耀出了母性的光辉。
能否映照到一滴泪中的故乡?

雪落在纸上,浸透了这个世界的苍白。
再往前走,就是正在脱胎换骨的春天。
雷声如鼓,大路朝天。

我们已说好,在这个春天不读书
赶着牛车,重新恋爱,再次流浪。

发表于 2014-7-19 22:52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2650-1-1.html

#流派评论#

《路数与特色 ——夏寒散文诗管窥》

                                  作者: 张无为

夏寒的散文诗是近年来才大幅度展开的,而且他一起步就能够进入状态,一章又一章接踵而来,似乎有些停不下笔。是的,持续的激情与熟练的语言,促成了他的文思泉涌。
首先,他的散文诗感情真挚而饱满,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能够有机地凝聚在笔下,散文诗元素能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他擅于从景物的细微之处把握特征,接其形神兼备地刻画出来,例如在《塞外,梨花争春》中,“梨花摇曳,……站在枝头翩翩起舞,幽香涌动, 吸吮着每一滴露珠,沁人心肺。不时地饮缀着风中闪烁的露珠”,这样的描写以形写神,成为后面抒情的有效前提,自然地水到渠成。而“与风雨搏击,最后支离破碎,没有气馁颓态。要开,就大大方方地开;要开,就千娇百媚地开个漫山遍野”——这里所揭示的是一种生命意识,无论是对抗还是破碎,其洒脱的生命力都是难能可贵的。由此也可见,他的散文诗写作,路比较正,没有什么另类怪癖,是传统的散文诗脉息自然的延伸。        
其次,他生活在大草原,在他的散文诗创作中不仅明显地打上了民族符号,而且他的抒情语言已经超出了简单和平面。例如:《夏季,原野深处》,“天空,盛开了无限激情,把整个夏季燃烧。/云朵,追赶着塞外的梦,向着梦想的天堂挺进”,“小树,躲在山坡下四处张望,原野无人,石头也在隐藏。/只有,一颗大树傲然屹立,站成宣誓的姿势”等等,这样的描写是灵动、微妙的,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的简单描摹,而且它本身就已经包含了情志指向。在结尾,“画家,那张调色板上的意境,却有些急不可待”以简洁的画面丰富、深化了蕴含。
其三,他的散文诗也有专门写人的。例如在《一个少女,在静谧的湖畔等待》中,作者能够巧妙地确立切入点,基于此在外景与内心之间,互动性展开。“夜晚,睁开似醒似睡的眸子,从天边伸出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纠缠着一个怀春的少女”、“静谧,躲开若隐若现的城市,敞开心扉,裸露出满腹浪漫的情怀,翻译着少女那些许不愿道出的心事。晚霞侧起耳朵,似乎聆听到了一些秘密,于是,天边红了”,在这些描写中,你似乎分不清作者是在写景,还是在写人,因为他是以写人的方式写景,并且在写景中带出人,两者几乎到了混化的境地。从头到尾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结尾也颇具特色,“把时光揉碎,把夜晚的静谧揉碎,继而,却化作那花季的芬芳与渴盼”。
最后,他的散文诗也很讲究理趣,这是一篇文章最闪亮的思想之所在。《夏天,牛羊在草原享受着悠闲》中的“悠闲,是享受的一种解释/享受,总是带着悠闲的模样”,还是《风雪中,沙漠上骑骆驼的红衣女人》中的“梦幻在驼铃中飘浮,家园,听到了渐近的脚步”,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最后的深刻经营。此外,作者也有一些描写性的结尾,例如《绿野牧歌》中的“绿草,黄花,相依相伴/牧歌,在黄牛啃着青草的唇齿间响起”,显得意味深长。
我以为,文笔是文学写作的基础,不过文笔是有层次的,就像学绘画,临摹与素描是基本功,这是进入写作层面最基本的条件。基于此还要第二个层面是,即形成自己的一些个性,这就要求作者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与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其后一个层面才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在个性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散文诗也不例外。散文诗终究是诗意体裁,不仅有社会良知与担当,也应该有生命的独特感悟。在这些方面,夏寒是比较自觉的。
以上这些特点说明,夏寒的散文诗有对多家之长得的自觉继承,当然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感觉,其实每一个大家的成长,都离不开这两种因素的互动,最终一步步地登上新的台阶。在此也希望夏寒进入更高的层面。
                                         2013年12月5日19:25:17

附夏寒作品:

《草原上的诗情画意(七章)》
夏  寒


《红杜鹃》

春。遥望。
二月的剪刀,
剪出漫山红遍的春天留下的细语。
阵阵寒风吹过,红色羽毛随风颤抖,跳跃着鲜红欲滴的诗意。
红杜鹃的红,陶醉地与春天相约。
前世的鲜艳欲滴,缠绕着乍暖还寒的日子疯长。

飞雪,当头飘过,
一声殷红的独啼漫入深山,滴滴溅血。
喉咙早已嘶哑,嘴角溢出了血色。
太阳,赶到春风的脚下。红杜鹃,层层叠叠,蔓延到天际。

花的笑颜 ,在歌唱。
傲然怒放花心里一个春天的声音。
梦里, 你的灵魂在含情脉脉地升华。
你,虽然不语,但并不寂寞。
你把深情献给了这块土地,把香气播撒给人间。

亿万个姐妹手挽手,背靠背,
万枝花朵绽放白桦林里诉说着新的传奇,
灿烂得羞红了脸,微风走来,看着你如此醉意,
用一种艳丽把浪漫的故事驮起。


《一个少女,在静谧的湖畔等待》

夜晚,睁开似醒似睡的眸子,
从天边伸出一双无形的手,
紧紧地纠缠着一个怀春的少女,把思念化作一种等待的姿势。
静静地坐在湖之畔,
心中,装满的情愫,
在诠释着谁的脚步声声,还有那些缠缠绵绵的话语。

静谧,躲开若隐若现的城市,
敞开心扉,裸露出满腹浪漫的情怀,
翻译着少女那些许不愿道出的心事。
晚霞侧起耳朵,似乎聆听到了一些秘密,于是,天边红了。于是,映红天边的那些红,把湖水也映红了。

夜晚,静谧。
等待,总是无限漫长。
湖水,在静谧中平静着,却不知那一缕霞光照在女孩儿的心中,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把时光揉碎,把夜晚的静谧揉碎,继而,却化作那花季的芬芳与渴盼。



《秋天,迷蒙的白桦林》  

秋日。走进林间小径,红尘荡尽,疲劳无踪。
圣洁的黑土地,无限深情地托起金秋的日子。
静静的白桦林,挽起七彩的绚丽,跳跃着金黄的诗句。
白桦树的身姿,宛如童话中美丽的仙子。
婀娜多姿的身影撒着娇,轻轻摇曳着迷蒙,幻化成迷人的梦境。
白桦叶,脸庞绽放的笑靥如花,像是在喃喃细语,
一直守望着,寻找着圣洁的梦想。

走进寂静的白桦林。天空低语,把无奈洒落一地。
秋意暖暖,摇曳的梦  披一身欲作嫁衣的盛装。
是谁,迷蒙了大山的双眼?是谁,迷蒙了林中的鸟鸣?是谁,迷蒙了我彩色的思绪?
歌声的翅膀,在林梢上飞翔。
秋风,抚摸着身穿洁白连衣裙的白桦,听白桦树舞动的乐章。
秋日里,你的倩影与谁的目光相撞?看。白桦枝头上,一首首抒情诗在肆意生长。
我若是小鸟,必会在枝头欢唱。


《沙漠的金秋,流光溢彩》  

贡格尔草原之边缘,总有穿越季节的沙海、沙丘和沙山相伴。
八月,沙漠那份独有的流光溢彩化作温情,把大地妆扮。

浩瀚的沙漠,金秋的奉献。把大地形容成画家笔下的一张调色之板。
羊群,寻觅着生命中的动感。牧羊人,踏着浓妆艳抹的诗意。

牧羊曲,掠过了夏天的记忆。诗意,伴着秋风涌动。
树梢与叶片上的笑声,在天空中弥漫,把父老乡亲的喜悦描绘成七彩的丰收之曲。


《晨雾秋水,漫过沙湖、草原和山峦》  

静静的河水,丈量着雾的高度,
把脊梁弯成一座座起起伏伏的山峦,然后,把雾托起。
雾,舞着轻盈的身姿,在山间起舞,
飘渺成青山碧水,穿越唐诗宋词的韵律。

暮然回首,在平平仄仄的视线里,
不远处一簇簇秋天的树木迎来了一缕阳光,于是,
在三分朦胧七分诗意之中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

季节,打开一扇门扉,只见山和水相伴,天与地相依,
不问花开花落,悸动的心  曼妙着无限牵挂。


薄雾,却情不自禁地把绵绵的思念洒进河水里,
水和雾交融,一如两颗心心相印的心,
见证着那种圣洁的爱情。


《大漠寒冬,雪与沙交融》

细沙,带着都市人的好奇和梦想,柔柔地漫过秋的记忆。
褪色的金秋在树枝上彰显着不屈的灵魂。
初冬的白雪,把金秋的金色沙地酿成银色的原野,
牧羊人放牧着羊群弹奏早出晚归的牧羊曲。
是谁,在天籁之外采撷了一串又一串如梦似幻的诗句?

雪瓣与沙粒,一个柔软一个坚硬。
躯体与躯体交织,灵魂与灵魂相融,
无限深情地抚摸着大地,亲吻着大漠边关的冬季,
顾不上朝阳冉起与晚霞生辉的旋律,也顾不上风云是怎样地迷失。
牧羊人只顾赶着羊群,用脚印在诗歌的意向里把生命无限延伸。

面对时常在风中奔跑、舞蹈、弥漫的沙尘,侵吞着绿色的生命
小草艰难地昂首,又无奈地低头,没有谁能把它守护。
雪,用无声的话语与它对话、交流并沟通。看,原来它是如此地安静。
只要  到了冬天,沙尘  就不再怒吼
羊群,化成了浓浓的诗意,形成一方流动的风景。


《阿斯哈图的冬韵》  

贡格尔草原的草,怀抱着一种思想,把思想放到了月亮之上。
让我的梦想一直都在思想,使我的思想在不断地仰望。
你敞开的胸怀一直都在敞开着,博大而又宽广。
在你的怀中,你把挚爱托起,托起了阿斯哈图的雄壮。

站在兴安岭的南端,你雄赳赳气昂昂,
威武雄壮成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蒙古汉子的模样。
你的  每一块筋骨中,都闪耀着顶天立地的光芒。
光芒万丈,使你身躯傲然挺立,头颅  高高昂起。

伴着腾格尔无限深情的《天堂》,你长出了一双翅膀。
穿过白云又划破蓝天,一种坚定的信念,撑起你的思想。
于是,你  开始起航。
于是,你  伴着《月亮之上》的旋律飞抵到了月亮之上。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那里,有你的梦想长了一双翅膀;
那里,有你的思想在自由地飞翔。                             
我也随着你的思想,站在了  月亮之上。

俯看你的身旁:白桦枝头素裹银妆,
一如圣洁的东方少女把你依偎,
若隐若现的白桦叶子,涨红成羞涩的秘密。
细细的枝条伸展着冰清玉洁,向你表露心迹,
正是白桦树,向石林表达发自心底的爱意。


夏  寒  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意文》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刊社及年度选本《中国散文诗》主编。

2014-7-18 23:23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2423-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1:02 | 只看该作者
7月26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玉犀  
   招小波
                            ——赠一位女医生


你独自闯荡非洲,
去的时候是一个白衣天使,归来时是一隻玲珑的玉犀。
你留下的犀角,不是诗人的酒器,而是令英雄汗颜的铜号。


                       2014.7.2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186-1-1.html

七月流火
老远


南方的城市。七月的三十一天。一条吐出万丈火舌的火龙。
刮着燃烧的风。下着燃烧的雨。连空气都变成液化气在燃烧。

楼房冒起燃烧的火把。烟囱举起燃烧的火炬。
农民工点起燃烧的火苗。一座南方的城市,一座燃烧的火海。
这火来自天上的八卦炉。这火来自地下的火焰山。
这火来自人间一族人的心中。这火来自一轮千古不灭的火球。

小别墅内唱小调子的人。小轿车里哼小曲子的人。
避暑山庄中执壶迷色的人。工厂笼子间苦做美梦的人。
脚手架上满脸滾落劳累的人。街道旁马路边拾捡最低生活的人。
这些人都是同一个“人”字的人啊!这些人都是同一个母亲的人啊!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016-1-1.html

《一些石子咬疼了梦魇》

时光空壳

我在一条通往死亡的路上捡拾命运的石子,丢弃在身后的是曾咬痛我的心事。
昨夜凌晨的睡梦中,梦魇强制了自由,我抓不到灯光和清醒。
承受没有风的屋子被诡异的声音充斥,诅咒或许在孤独的夜里容易翻身。

那些喊着疼的石头,不时咬我一口,一同梦魇都变得承重。
我被束缚着,包括手,包括声音,都在另一个国度的末端,直到种蛊的妇人出现。
我必须答应要求,必须履行曾经强加的承诺,梦才被打开,回到一个现实的世界。



                                                       J.K
                                             2014.7.23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3751-1-1.html

#流派评论#

          也批一批郑正西伪正统的奇文
                                                                                    
                                                                                                                ——作者:王法

读了郑正西的《批一批韩庆成的奇文 》一文,笔者十份清晰的看到了一副伪正统的面孔。其笔法亦是断章取义、强词夺理、混淆视听。

垃圾、废话、下半身是诗歌的现实,是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存在,亦是当今社会的真实折射,理论上应当也必须给以认真、严肃的探讨。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出现,一定是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深层原因的,而绝不会无缘无故从天而降。诗歌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而意识形态则来源于社会形态。当今社会道德论丧、奢靡淫秽,贪污腐败、巧取豪夺,物欲横流。“公平、正义和信仰严重缺失的生存现实。”(韩庆成)为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的出世打造了一个庞大而客观的温床。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的出现由此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果。就像腐朽的封建社会孕育和孵化出了《金瓶梅》、《水浒传》、《红楼梦》等等作品一样。当然“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再到《红楼梦》无疑是经典小说自身的一次次深化,是作者对所处社会的内质不断地深刻把握及对小说题材的不断开拓所至。”(张无为)但是,如果离开了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断然创作不出来那样深刻暴露和透视社会肌理具有强大的穿透的作品的。“文学就是介入”。(沙特)。如果说《金瓶梅》、《红楼梦》等作品是对腐朽的封建社会腐朽实质的揭露和批判,那么今天的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难道就不可以等同视之吗?

郑文给下半身诗歌是这样定位的:【下半身不同,它不仅败坏了诗歌,还败坏了伦理道德。而且容易让社会误为中国的新诗就是用来调戏妇女和强奸妇女作乐的肮脏文字。这等于是给本来不景气的诗歌伤口撒盐。】我们不仅要问一问,一首或一批下半身诗歌就败坏了伦理道德?那么一部《金瓶梅》、或者《红楼梦》是不是就应该把整个封建社会统统给败坏了?封建社会的败坏,不是本身肌体的腐朽,而是被一部小说给败坏了。按照郑先生的这个逻辑,那么当今社会的种种不堪和腐败乃至道德败坏并不是社会的问题,反而都要用下半身、垃圾、和废话诗歌来顶罪了?阿西一幅体制卫(伪)道士的嘴脸由此可鉴。“一批甚至一首下流诗歌可能会影响伦理道德,但“垃圾、废话、下半身”写作的理念并非下流。正如,退一万步,《金瓶梅》也没有错,错的是没有级别的出版法和那个时代。”(张无为)

一斑窥豹,透过垃圾、废话和下半身,人们将真真切切的看清一个社会腐朽麋烂的内核。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是以后现代的雷霆姿态出现在中国诗坛的,无不带有“后现代的鲜明特征。”“后现代”是指叫“非现代”,它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与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后”可以肯定地理解为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东西决裂,从旧的限制和压迫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说垃圾、废话、下半身以其后现代的绝然之态同传统的现代诗歌实行了一个彻底的决裂。尽管垃级、废话、下半身只是后现代诗写集团中的一个小小的支流,但它的决裂和反叛却是“后现代视野中的极端反叛。”历史上一切文学的革命无不始于“决裂和反叛”。可以断言,未来中国汉语诗歌的大师一定诞生于决裂和反叛的营垒。将来的诗歌史,不是绕开绕不开垃圾和下半身的问题,而是必将占有重要的一页。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的深远意义和其革命性,还体现在历史留证上。百年或千年以后,当人们再看到今天的垃圾、废话和下半身诗歌时,就会恍然,当年的社会原来竟是一个“下半身?”,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确实有过这样的论述:“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问题开始。”——真是天才的论述。请看,那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哪一个的身下不躺着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情妇和女人?头头带着下属开房,丢了手枪;校长领着小学生陪客人过夜;博导诱导女学生上床;新土豪们圈养二奶、三奶、甚至四奶、五奶。。。如此下半身的社会,产生下半身诗歌还不是历史的必然和(必经之路)吗?

“中国诗歌就是要口语化和“低俗化”。这一句也被郑正西抓住大做文章,并歪曲成【要由“屎诗”和流氓诗来替代?】这明明是在断章取义,却还要把“全国的诗人”都强行拉来为其助威。“问问大家答不答应”。韩文里的“口语化”和“低俗化”是明朗、通透、大众、易懂的意思,而非“屎”化和“流氓”化。这种攻击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蒙蔽视听的手法,我们在文革中那些御用文痞的雄文中领教的多了。

韩庆成先生说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改变了传统诗歌的面貌。没有错啊,这些诗歌无论其表现形式和内涵都与传统诗歌具有极大的不同,差异不就是改变吗?不承认、打压、咒骂甚至批判都改变不了拉级、废话、下半身存在的事实。况且,韩庆成先生并没有说要用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取代传统诗歌,而只是一个指认或者说指证。这一点是十分理性的,亦是客观的、唯物的、哲学的,和实事求是的。尽管体制门很不高兴,代言人门极尽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之能事,但是,也终究改变不了垃圾、废话、下半身诗歌存在的这一历史事实。就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用封、禁、焚等种种手段对付《金瓶梅》、《水浒传》。。。等等著作,借以掩盖自身的腐朽、没落和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一样,终归无效。

面对垃圾、和下半身诗歌,人们【尤其是善良的人们】一定会始而惊异,继而愤怒。但是,人们愤怒的对象不应当是这些诗歌的本身,和指证这些诗歌的斗士,而应当愤怒于产生这些诗歌的土壤和环境。就像人们愤怒于五花八门的毒品,更应当去愤怒种植和生产毒品的金三角一样。

郑文的结尾尤其荒唐。在【如果要我认可和赞成韩庆成这篇文章,那就除非:】这个题目下,郑正西先生列了两条设问。

其一、【1、如果韩庆成认为抢银行是拓展了发财致富的边界;】
其二、【2、或者韩庆成把他这篇文章拿回家,读给家人听。如果你的家人都说下半身有功,我放弃以上评论,拥护你的大作。】
明眼人一打眼就会看穿,其一,只是一个拙劣的偷换概念的把戏而已,简直不禁一驳。而其二更是令人满地找牙——如果韩庆成先生的家人真的说上一句:“下半身的确有功”,你真的会立刻举起白旗,降服于韩庆成先生吗?我们可在这里拭目以待啦。由此,我们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郑正西先生炮制的这篇文字,连他自己都没有十分的底气。其实,此乃体制卫(伪)道士们的通病。不是吗?(2014-7-23 于吉林。长春)来自群组: 干预主义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183-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1:37 | 只看该作者

7月27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杨景文


晨曦一层一层地剥去睡眠的外衣。
我蒙上眼睛,试图拯救另一场
梦境
——梦里的事物都长出了脚。
闹钟响起。

梦与醒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循着声音,脚的位置被找到
床伸出他的脚旋转了一百八十度
房间的一切重又恢复了秩序。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575-1-1.html


雨声在喊我回家
林国鹏

我想起一张相片
村民在雨中抢收稻谷
河水涨了上来
秋天还没被浇灭

窗外,雨越下越大
它蹦得很宽很高
而我只有出租屋
十几平方米的悲伤

它拍打在一株果树上
这青涩的雨声
好像在问我,先是有根
还是有叶

我试图打开手机的摄像功能
拦下这一片雨声
多少回,我将小小的体温
落在他乡

这雨声,是我在故乡
写下的欠条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348-1-1.html

#流派评论#
主持人语:
    前几天有小姑娘问我,明知我们会死,为什么还要活下去?我回答说是因为爱。为什么活着,这原本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存在就是存在本身,没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活着就去吃,去写,去爱。我回答说因为爱是想让小姑娘有所期待,毕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冰冷。不管怎样,在这里我还是想矫情地说几句:因为爱,我们坚持,我们用心写下每一行字;因为爱,我们一遍一遍读稿件,尽可能给作者们提出恰当的改进建议;因为爱,我们发出声音,并期待你的回声。
小易大人执笔
2014年7月25日于广东阳江

NO.1 《门》
诗/曹小 (1997年生)

我想在很久以前
那扇门是开着的
所有的门都是开着的
包括那扇牢门
我从里面进去——
又从里面出来

门关了
所有的门都关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门
只有窗子
我只能从窗子里来回进出
爬进去
跳出来

小绿叶:
    这首诗歌在门和窗两个意象上下了足够的劲,这挺好,也有一定的发散性效果,意象不多但重点突出,这种写作的思路、结构、大方向都不会有问题。诗歌的败笔就败在作者生怕他思考出来关于门和窗的大道理别人无法参透,所以忍不住去解释一番,恰巧解释的东西又看起来除了多几个字外毫无意义,反而造成了诗歌内容上的累复(主观上是作者生怕不够清晰总想解释,客观上也应该是作者对语言的把握不到位)。打个比方,其实第一段完全可以说:”很久之前/门是开着的/我从里面进来/又从里面出来”而第二段精简成:”后来门关了/来回进出的只有窗”。从我的个人感觉来讲,这完全是微诗可以达到的表达效果作者却扩充出普通诗歌的架势,让人觉得拖沓也影响别人的发散性思考。像这种意象稀少的小诗歌怎样让它不通过意象去突出诗歌的节奏感,简单干练的语言是根本,七分表达三分留白是捷径,这会让诗歌富有弹性和张力。
    关于诗歌表达的主题,没什么值得说的,有些诗歌就是典型的通过一个意象点向四处发散的诗歌,说多了反而会禁锢别人的思想。你觉得它说了什么,它就是说了什么,能引发思考诗歌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正是因为门和窗这个视角,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思考,所以这点上作者有成功。可是可能是我自己的缘故,我看过的关于门和窗的思考太多了,这让我很难对作者的视角感到惊喜。其实我现在时常感觉困惑:门关上之后,我出去又进来的意义在于何处?
    我特意问过小易作者的年龄,很小。所以我想说一些题外话。当诗歌还没有写出自己气质的时候,没有必要太去追求文本大方向大结构大主题的严谨,你先要做的是解放天性。诗歌写的稳而没有提炼和感受语言的能力(诗歌的基本语言功底和诗歌语言个性的培养)容易让你的诗歌没有魅力,更不要提什么辨识度。不谈文本,你在对诗歌大框架和语言语感的重视程度上,出现了失衡。这是我从这首诗歌里看到的你目前写作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和第二首互补,就太好了。

仕零:
    现实类题材最容易触动神经。作者笔下的门是梦想之门,是一朵内心世界的火焰。然而,随着文本的推进,梦想碎了,火焰熄了,只留下孤独的背影在太阳下默默地流汗。我写过一首《枯萎的橄榄枝》与这首诗异曲同工(附评后),回到这首诗中,作者的构思相当巧妙,结构紧凑,仿佛在说一个人的成长,少年时,梦想比天高,比海阔,认为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实现,哪怕跌倒了,也可以爬起来继续,或是犯了错,依然还有机会。
    可是,如今呢?所有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犹如从万米高空坠落,摔得是粉身碎骨。认命了,屈服了。也许梦想只是幻影,只是海市蜃楼。
“这个世界上没有门/只有窗子/我只能从窗子里来回进出/爬进去/跳出来”是谁把门关上了?还是前门太拥堵,别人都走了后门。作者悲情地感到门关了,没有门,这是何等的绝望。窗子意味着什么呢?另一扇门?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爬,跳,窗子竟是地洞,一个人在地洞下钻来爬去,这幅画面俨然使人目瞪口呆,是对时代某些诟病的有力抨击和极力嘲讽。
    在这里,用我的诗作为结束:“和平鸽照常从广场起飞/橄榄枝凋零后不再祈祷”,生活不断疲惫的上演,我们要靠自己活着。
附:
《枯萎的橄榄枝》
很久以前,理想高过天空
一抬头便能触及宇宙
一伸手便可摸到云朵
眼眸之中无限清澈高远

多年以后,生活压弯脊梁
我该怎样表达热爱
我又如何说出崇拜
喉咙之中仿佛卡着鱼刺

身体被逐渐掏空
有风的日子就会摇晃
美梦被乌云囚围后
至今下落不明

和平鸽照常从广场起飞
橄榄枝凋零后不再祈祷

——刊于《诗歌周刊》第61期 流派诗选


魔约:
    看见主持人选的这首诗之后我笑了,这是巧合吗?大家请看下面笔者两年前的一首诗——
《照片的裸体》
她从照片上脱光衣服
摆摊
白色的围巾
蓝色的袄子
郑州二七广场布下了她的陷阱
摆摊在喷泉的中央
甩卖了——
她一句话不说
甩卖了——
她不置一词
她的东西很快被抢一空
最后的丝袜
被买去上吊
她用那些零散的钱
急着到照片的外面买一扇窗子
她絮絮叨叨,
上帝,事实上,开了很多扇窗子
上帝没有……
没有留下一道门
这些小钱……
即使买很小的门
也远远不够
我只能帮忙上帝多开一扇窗子
    ——无论是巧合还是撞车,我们轻松地获得了没有门这一共识。但在共识以前我们并不相同,本诗作者认为那些门之前是开着的,后开门关上了,甚至他曾从那些门里进进出出——
    这是我不喜欢这首诗的地方,出现了太明显的成长与发展,或者故意地将之拔高提升?这完全是人工催长,破坏了诗歌原有的天然属性,一颗果子在树上成熟与在语言中成熟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作者对于门或者窗子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进去出来的层面——这是一首偏口语的诗,反反复复出现的也只有门这一意象,如果在思考与语言的方面弱下去,那么整首诗就毁了一半了。
    口语诗如果经不起读第三遍,那么就不要写了。单调的语言与不够深刻的思考,最终让这首诗走向平庸。


NO.2 《关于一个本子,及其他》
诗/文师爷 (1998年生)

仅仅是一本书。没错
这些从绿石板上掰下来的纽扣,像
火中一样往返于夜空中,飞
又无力地坠落。试想
明早醒来,封面上的一切该如何变化:
钻石被冰冻起来,还是玛瑙
融化,进失去的指尖
我眺望田野外,两个孤独的孩子
他们没有落脚点。他们
绰约的脚印在泥土里长出无数裂痕
当膻香再次自燃于某个时辰
破晓,或者夜过三更
江上就会凭空出现许多相同的船只
更多未翻开的书页就会凝固成岩
背靠背的人也背靠归舟
位子像往常一样,只坐一个人
或者空着,但也一样拥挤
满是脓水的小字爬得泪眼模糊
“自此,空的容器里面
就永远是空集”

小绿叶:
    仔细读完这首诗我真的有点累觉不爱,这是我本能的感受。若不是因为这个漂亮的结尾我真的不想再说话,好了,吐完个嘈进入正题。
    九零后的小诗人相比一些老诗人的油气有种青涩之美,有无畏无知产生的奇幻形成的新鲜之美。但是,在诗歌的严谨和定型上,功力太差。他们容易被一些眼花缭乱的情节和绚丽的语言所左右,思绪和场景跳得比兔子还快,诗歌乍一看超有趣,语言超有灵性,就是经不起推敲。像一座外面看很漂亮的房子,结果一刮风就塌了。比如作者。都说一个诗人的厉害之处就是他会不知不觉的吸引你往他心里走,走到结尾他不给你指路了你还是在走,根本没有发现陪同你的作者早停下来了。而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我刚进入钻石玛瑙的世界,它就换田野了;刚想到田野的泥土,它就换江边了(中间意象营造的场景太多,先忽略不计)。最后我好不容易停在江边了,它竟然用脓水收回去了。我要拼命地为这些乱跳的东西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它为何如此,我一定要被作者拉着飞速地无目地奔跑吗这有违我的初衷。我们之间没有共性我干嘛要去研究你无厘头的心理活动呢?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我无法说服自己这么做这太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
    其实这首诗歌没那么糟,而且撇掉诗歌本身,我觉得作者比第一首诗歌的作者更有潜力成为一个好诗人。但是我必须要花大量时间说前面这段话,这是诗歌方向性的问题,也许在作者现阶段不会有什么瓶颈并乐于其中,但瓶颈来了你会彻底无力解决。诗歌到语言为止会把自己一点点架空而无法接地气。其实这首诗歌是有结构的:看到本子,铺垫情绪——联想变化——回到本子加结尾漂亮的延伸,把整首诗歌提起来。这首诗歌的价值几乎就在最后两行,前面的内容都在减分。而且最大的失误在作者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联想变化中,可是这部分的文字几乎是支离破碎,而且给人一种死于诗歌文本的感觉。它在把整首诗歌往里收,而不是越写越开阔。其实如果作者能够把中间部分的各个“珠子”用线顺利地穿起来,结尾的爆发力会更大。另外,你的语感很好,我真心喜欢你的语言。从语言能看出你诗龄不会太短,有功底。

魔约:
    我很感谢本期主持人,本诗同类型的题材我也写过,不过我写的是散文诗,在这里了就不提了。——首先我要解释封面,我所理解的封面——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世界的话,那么封面怎么着也算一个象征意义的一扇门,最终表象的平面向形而上的立体国度过渡——这就是本诗的存在方式。
最明显的是本诗最后一句——自此,空的容器里面/就永远是空集——容器大家都能理解,学过几何的对空集这个概念也能很好地理解,而从容器过渡到空集,这里不仅仅是词语的变化,而是由具象向形而上的升华,诗歌也在这里获得了其最终的精神意义。
    这种形而上的能力就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当然只有这些空洞的概念并不能构成一首好诗,且看诗中精彩的语言部分,确切地说是精彩的想象与组织意象的能力。
    绿石板上掰下来的纽扣——绰约的脚印在泥土里长出无数裂痕——江上就会凭空出现许多相同的船只——满是脓水的小字爬得泪眼模糊——这些句子都无比精到,与主人的情绪藕断丝连,一步步发酵,最终导致形而上的升华也就顺理成章,除去了概念般的生硬与让人厌烦的情绪。
    别忘了——仅仅是一本书,作者开头故意强调,仅仅是一本书,仅仅是封面——但这作者的眼里可不止这些——诗歌何尝不是天才的变形与想象的能力?读这首诗的感觉如同在想象里种神奇的种子,很舒服。
    本诗我觉得唯一的缺点还是概念没有被完全地遮蔽掉,结尾有点故作。


No.3 《指路碑》
诗/若非 (1990年生)

一定要在十字路口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一定要在远处寻一块光滑平整的青石块
对了,还要有一只大红公鸡
几根篾芊
几刀纸钱
几柱香
几声老道士的吟唱
——一块指路碑才能立起来

刻字明晰,鸡血鲜红,竹签弯曲环绕
立起来的这块指路碑
往往要被成百上千的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念了一遍又一遍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
指路碑,都说得一清二楚
把出发的人,指向远方
把归来的人,指向归所

年年岁岁,指路碑
遭遇过寒风吹,烈日晒
终于,破碎成大大小小的石块
散落一地
安放指路碑的地方,会重新长起杂草
好像,这块泥土上
除了野草
什么都不曾有过

小绿叶:
    这是一首好诗歌。它结合了第一首和第二首的优点,全诗分段明确,流线清晰,文本饱满,空间紧凑,又不乏诗歌语言的灵性。对于一块“路碑”,所有人都是生命中匆匆的过客。生老病死,春秋更迭。它的出生与死亡,又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而生命的意义又在于此,从它的“出生”,发挥作用,到破碎,这过程就是一种价值。及物及人,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写诗歌很成熟。唯一的遗憾是,结尾气势弱了。

仕零:
    这首诗是若非近期的新作,也是颇有力道的一首佳作,作者老辣成熟的笔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不忘给读者留下一丝启迪,让读者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继续有所深思和追问。
    我常常在想什么才是好的作品?即在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首诗鲜活的现场感征服了我,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我似乎从作者的笔下看到“宿命”轮回,从轰轰烈烈的竖起指路碑,到指路碑历经风吹日晒碎成石块,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后人并不一定知道它曾经存在,显得多么可笑,让人心寒,在这个过河拆桥,世态炎凉的社会不禁让人唏嘘“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作者在最后给了生活一巴掌,也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自身和当下环境。
    对于年轻的作者,保持独特的个性非常重要,洞悉且穿透生活,体悟及升华生命,写出不愧于时代的大篇章。

魔约:
    这首诗我在论坛看第一遍就很喜欢,这首诗与第一首诗正好相反,这一首诗就是属于果子在树上成熟的那种,清新隽永,读之淡而有味道。
第一段说是迷信也好,风俗也好,传统或者巫也好,在这里具有这古朴神秘的美丽气息,我想我们步入现代文明的同时丢掉了太多东西,而这里与文明无关,它代表着一种古老的精神,质感而富有神秘气息。
    第二段延续第一段,并写了指路碑的完成,方式同样是最朴实的方式——一遍一遍——最终众生共同意志的转移与指路碑达成了统一,指路碑获得了绝对的能指。给归来与离去的人指明了一种类似于绝对的方向。
    这种方向是多么迷人而浪漫,而今天哪里还有这么迷人的指路碑呢,取而代之的是地图,地图并不能代表方向不是吗?
    第三段在我意料之中,写的是指路碑的随风而散。第三段我预测了两种结果——作者选取的是与我相反的一个,让指路碑——什么都不曾有过——
    到这里是本诗的一个遗憾——指路碑即使碎了它依然指着,即使化成泥土,长满野草——它的能指依然在——作为一种指路碑的精神而存在——指路碑虽然碎了
    ——它依然指着,它绝不会什么都不曾有过——这是一种假象,诗人是有着抵挡风化的能力的——本诗作者从反面到达了这一点,与我的想法殊途同归。
    还是觉得遗憾,结尾一段太熟悉了,太正常了,语言与思维的惯性,自然的更迭——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俗气——不知道是否还存在更好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面对这样一首好诗的时候,我会变得更加苛刻——作者和读者们谅解我吧。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725-1-1.html

#以诗为证#221【保定老乐《两个影子》/20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uysk.html

#诗歌报道#中国诗人蓝蓝于7月19日在希腊举行的“荷马国际学术年会”上,被荷马故乡希奥斯市(Chios)授予“荣誉市民”,这是首位中国诗人获此荣誉。http://t.cn/RP5eO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24 | 只看该作者
7月28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夏卿诗二首
  
  梦里水乡
  
  月亮之上。我在开河,摇橹
  听雀儿唱情歌
  听说你筑水而居,侣鱼虾为友
  听说龙宫三千水兵归你调遣
  离城三十里,我系舟,放缆,安营
  有梦的地方,被我称作泽国
  有你的地方才配叫江南
  
  我途经此地,在你家的桃花坞
  卸下盐和长短不齐的句子
  剧终人散,风退场
  终将一无所获,一切都是徒劳
  我选择从水路离去,不带走忧伤
  今夜月落乌啼,霜降未降
  一片素心深藏,清江渔火,钟声暗递
  梦中之河,满眼映带恩光
  
  
  旷野中站立的枯树
  
  闪电来过,雷公也来过
  曾经的葳蕤,只有蓝天记得
  蝉鸣于树,风摧于林
  稚鸟的巢儿一片欢声
  绚丽的一生就此别过
  朽与不朽,都是肉身
  可以齑粉,可以供蚁穴安身
  要站就站立在旷野,与蓝天比肩
  把火焰藏于胸口
  只要划一根火柴
  便足以照亮整个夜空
  
  2014-7-2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5006-1-1.html
  
  
  无言(外一首)
  
  刘亚武
  
  我知道,对皇城根下一颗
  枯死的古树
  无法有过多置喙
  
  或许如众人言,他的步履的确老迈
  早该于他所效忠的朝代
  告老还乡
  
  或许他曾有过中年的的顿悟
  可是已不能
  回归旷野,散养天下
  
  或许他天性本不羁
  小法的自然
  哪里及得烟熏火燎的红尘隐
  
  无论做何说,我十次投胎
  也没有他吐的白云多,对于他的离去
  惟有惶恐与震惊
  
  树佛
  
  在宽阔的北方,我看到你暗下去的
  肉身
  多少年,和白云一起轮回
  
  怎样才能追寻你不死的幻象
  发芽开花,坚硬的榛果高过浮世
  像一粒一粒舍利
  
  此刻,只想用手轻轻触摸
  那些木纹
  一起穿越到岁月的原点
  
  哪怕只是停留一秒钟
  已经足够,我只想看看自己,在前朝秘境
  皈依的模样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5055-1-1.html
  
  
  #流派评论#
  
  诗歌到底是什么
  
  狄芦
  
  
  诗歌是什么,没有人回答得了!诗歌不是什么,人人都在回答!而我要说的的是:现时的人们给诗歌赋予了太多东西,她似乎承载不起那么多的粉饰之词。她的样子也似乎被人忘记了,人们只记住了她那华丽的外衣,华丽的裙子,华丽的衣袖子,华丽的发卡子,华丽的首饰,华丽的高跟鞋等等。至于她本初的样子和风貌,人们压根儿没留意,其实人们懒得留意,人们关心的不是诗歌的过去,而是诗歌的未来。所以,为了这位美丽的姑娘能够再美丽,人们大肆在动心机,耍手腕,甚至不择手段的给她润色再润色,然而人们总是觉得这与自己想要的美人似乎还很远很远。无奈之余,人们开始表现的力不从心,继而动邪念,走极端。给这位女人抹油,搞胴体;画妖媚,追尚风;搞夜游,走边缘等等,然而这样并没有达到目的,自然根本也达不到目的和企图。于是,诗人们开始臆想,呓语,耍癫疯,拽独白,自贱自虐,甚至痴迷意淫。其实早已走火入魔,病入膏肓。然而他们依然不自知,还自称名人,自立派系,立誓非要得什么大奖,进什么鲁班,留什么名传!真可谓是穷形尽相,煞费苦心,奔走于废名之中。真可谓是荒唐之至!
  
  可恨人们依旧还是向前走,向前看,找现代后现代感,效仿西方,苦钻存在主义。更有人大力引进北美学说,释义,结构,解构等等,搞得支离玻碎,完无体肤!然而,他们自视自己已得真经。天下鼓吹,一片混乱,诗民皆为震惊,纷纷弃就学而立意从新,于是西洋之术大肆盛兴。所谓诗者之徒,若道不出几句人们搞不清楚的诳语,便不是诗人。更有所谓的什么台湾现代诗派的三巨头、奠基人,以解构为由,把我们几千年的唐诗拆得样没样,意没意。还到处声称自己是什么经验超验。其实,一句话——你读一读唐诗和你的所谓的解构,试看那个给人留下的审美遐思,谁多谁的诗歌自然就是好诗!这无疑是唐诗,几千年得以流传的瑰宝,让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之徒彻底的糟蹋了。当然他们会说,你懂什么是现代乃至后现代主义,你懂什么结构和解构主义。我只想说一句,我只知道西方有主义,而东方根本就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主义这东西在西方是活的,在东方就是死的!至少我记得那句古人的遗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想,诗歌根本不能释义,诗歌在某种意义上是聚象。她不等同于哲学。只能是诗歌有点其哲思的味道罢了。要不寒山的诗中处处有佛语,但怎么就没有人看,而苏轼的词中微微而闪,人们怎么就广为流传!所以,说白了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边缘,只能是诗歌中融汇各种万物的影子,并把各种色彩调绘到均匀看不出原样的一种状态。这就是诗歌真正火候,多一点则多,少一点则淡,都不好!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诗歌首先必须得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即东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此外还得懂国人的文化心理,不要盲目照搬西方的东西来硬套!要真正懂得我们的国人需要什么,再来表现什么。说得是中国话,就请用中国话来给中国人道出最地道的中国诗歌!不要天天搞洋玩意,说实话,国人不爱,自己其实也不爱!没有必要追西方的后风。要不请问,世界上那个国家的诗人在拿东方思维东方的审美理念来写诗歌,没有!更多的时候,人家仅仅是融入一点东方的元素和符号!人家骨子里的东西,是人家整个西欧抑或北美自己的传统!可恨,我们的诗者还不自知!
  
  其实,不需要学习西方,看人家在走什么路,不要试图看是否能得到人家的一点关注和认同!这些也不过是虚荣,没有必要追求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试问当年西方还处在中世纪的时候是否也像咱们现在一样天天在追风吗,是在向东方学习吗?不是,人家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整个传统!最终,人家走出了困境!我希望我们也能借鉴人家的这种向本民族传统拷问的作风,真正找出适合我们诗者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复兴!这是正事,其余不过身外之物罢了!
  
  那么,我们再回到关于诗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探讨!其实只要人们肯向后转,大家都会发现诗歌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被附加的外在意义。其实诗歌就是那些发自于内心最为真切最为本真的声音!像《诗经》,像《离骚》,像《古诗十九首》,像唐诗和宋词,她们并不是深奥难以理解的藏在深沉大海中的瑰宝。相反,她们的声音内没有欲,没有望,没有名利,没有金钱,更没有得奖的冲动,也没有多余的奉承和赞美,更没有立传流芳的动机。她们更多的真心话,是剔透语,是情趣,是感伤,是失意,是咏怀,是山水,是哲思,是人生的体验,是历史的体悟,是生命的再现!她们不用更多的外物来诠释什么是诗歌,她们仅仅只会用自己的生命乃至一言一行,抑或一个眼神,一个脚步罢了!然而,这就诗。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4914-1-1.html

#以诗为证#222【鱼鱼《今夜,豹子的花纹像雨水一样》/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uz5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21:19 | 只看该作者
 7月30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自白书
  非飞马(土家族)
  
  总有一些汗水将付诸东流
  
  在生活面前,成功的人太少
  在时间面前,不朽的人太少
  在命运面前,逍遥的人太少
  一条河,是在大地上奔腾
  还是流入大海
  对于大地来说,都一样
  一个人是春风得意还是倒霉
  都不可能永恒,有时候
  我们需要在波峰上铤而走险
  有时候,又需要在浪谷间毅然崛起
  一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这个权利,既掌握在神手里,也掌握
  在你手里。你用不用,都会过期作废
  总有一些汗水将付诸东流,总有一些人
  成为另一些人的靶心,这情形
  和一些高山消失在地平线上,没有差别
  
  
  向一块石头学习
  
  生活中,需要向一块石头学习的时候
  很多。比如:
  学石头的冷静,冷到铁石心肠
  学石头的耐力,耐着千锤万凿
  学石头的硬度,硬到粉身碎骨
  学石头的圆滑,滑到八面玲珑
  ……
  面对一块石头,你可以把它当石头
  但你不能总把它当石头
  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一块石头,它可以是一座雕塑
  也可以是一块铺路石
  还可以是一块墓碑……
  一块石头是朴素的
  像大地怀抱中的一种真理
  一块石头是伟大的
  它是大地的肋骨
  近于不朽,象征永恒
  学一块石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比如,有时候,你需要走近它
  甚至变成它。而有时候,你恰恰需要
  背叛它,或者超越它
  
  
  好刀
  
  一把好刀
  不一定要锋利
  残忍,冷酷,杀人不见血
  这些冰冷的词
  其实最初与刀无关
  
  一把刀,无权决定自己的好坏
  就像一支笔,无权决定自己的学识
  就如一个人,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一把刀好与不好
  关键看谁握着刀柄
  关键看刀刃上,沾着谁的血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把好刀
  但冷静下来,我就笑了
  
  其实,我不是
  准确地说,我离一把好刀的距离
  还差很长一截
  
  
  起点
  
  抬头看天的人
  必然低头走路
  会飞的人和会飞的鸟
  都是神的孩子
  真正的翅膀不是用来飞
  真正的翅膀或许只是个装饰
  装饰是什么?装饰说不清道不明
  装饰就是一种东西,把握了另一种东西
  这个问题好比谈恋爱,好比结婚
  你爱上我还是我爱上你,都不是本质问题
  本质问题是你和我不分彼此
  本质问题是你和我最终被我们吞噬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
  让我们从终点走向起点
  让我修正我的观点:低头走路的人
  走着走着,就应该抬头看天……
  
  
  自白书
  
  他告诉我,他会好好地活着
  他不是别人,他是我自己
  他藏在我的笑脸和泪水中
  同时藏在我的沉默和睡梦中
  我爱他,偶尔也怨恨他
  当然,有时候,他更怨恨这个世界
  和操纵这个世界的那些巨手
  但恨归恨,恨过之后
  他又满怀心思地爱着
  他爱生活,爱世界,爱全人类
  这众多的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此安静
  
  为心跳
  找一个比喻
  多么艰难
  就像为流水
  找一个方向那样
  难啊,生活中
  意外总无所不在
  它藏在大地的胸中
  它藏在如此安静的静中
  
  
  让一片叶为我表白
  
  秋天的答卷
  我想让一片叶为我交
  生活的大树
  根深叶茂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让我警醒——
  我还尚未真正地
  扎根大地
  我还不属于
  这片什么鸟都有的树林
  我还无法向秋天
  交出一份完满的答卷
  那么,就让一片树叶
  代替我表白吧
  这一年,或者这一生
  我吸收过阳光雨露
  经历过风吹雨打
  见证过五彩缤纷
  春天陪衬过花朵
  夏天渲染过大地
  秋天遮掩过果实
  现在,请让我坠落
  请让我完整地坠落
  请让我飞
  像虚幻的灵魂离开肉身
  像虚构的蝴蝶停驻大地
  像虚拟的泪水轻轻破碎……
  
  
  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
  
  等待着一个人
  搬走
  做铺路石
  等待着一把刀
  雕刻
  成为一尊思想者
  等待着建起一座庙堂
  好做门前那座
  威风凌凌的石狮
  等待着
  一个个人死去
  然后在坟冢前
  站成人类最后的墓碑
  我从石头旁边
  走过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
  体验石头的热度
  感受石头的心跳
  我抚摸着石头
  长时间
  不言不语
  好几次,我想鼓起勇气
  和石头谈谈
  不朽的话题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5027-1-3.html
  
  
    
  李显的诗《穿旗袍的女子》4个
  
  
  @夏夜纳凉
  
  我牵着我的儿子
  她拉着她的女儿
  一个夏天再平常不过的夜景
  一次相遇
  因为一只滚动的皮球
  男孩跑过去
  女孩也跑过去
  她问我,你儿子几岁
  我说,你女儿真漂亮
  然后各自拉住自己的孩子
  
  女孩手中的皮球落在地上颠几下
  又跑远了
  
  
  
  
  @穿旗袍的女子
  
  
  茂业百货玻璃橱窗里
  穿旗袍的女子
  旁若无人地注视
  用大胆的近镜头
  来解析几枚雀斑的春天
  雪水般融化的声音由此及彼
  由她及你
  你的目光从不躲闪
  象深南中路的夜色
  被食色男女们一次又一次
  剥光又穿回现在的样子
  
  
  
  @背面
  
  他头发花白
  有含羞草垂下
  巷子幽深
  飘浮着一首低沉的歌
  “如果窗口开低点多好”
  忘了是从何时开始模仿他的脚步
  我走出小巷
  把石子踢成一个不完全的我
  
  
  @关于
  
  你用拇指按下门铃
  用食指品尝水晶盘里的酸草莓
  用中指编猜猜谁没来的谜局
  用无名指等待月光的降临
  用小指勾起往事
  等到
  它们集体失踪时
  却是你握住了自己热烫的手心


#流派评论#
  
  “黑夜里兀自汹涌的大海”
——黑光诗歌印象
  宫白云


  我是光
  在最黑的地方和你打招呼
  ——黑光
  
  好像诗人本质上都是哲学家,记得有句话说“诗是原初的哲学,哲学是实现了的诗”。但哲学最终不是诗可以解决的,那么诗要解决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我经常去思考的。小说家设悬念、讲故事;批评家写洞见、抽象思辨;哲学家写思想、写认识、写万物的本源,他们“思辨的水是按照精神方式建立起来的,不是作为感觉的实在性而揭示出来的”(黑格尔)。而诗人呢?诗人最重感觉,“任何东西都可入诗”,从这一点来看,诗人是无冕之王,在各个领域树起旗帜,这正是做为诗人的荣耀与难能之处。近来阅读诗人黑光的诗就时不时地感觉到这可贵的难能。
  他的诗涉及到很多的层面,特别是哲学与现实的层面,读他的诗总是让我的思维向着哲学的氛围靠近。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忠实于自己灵魂与感觉的诗人,始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予己予人引发启示。视野宽泛而敏锐,经验与哲思杂糅,心灵与生活融合,思索与现实纠葛,他总是意图拓展或突破(无论是思想还是灵魂),经常性地呈现个人和理想主义的焦灼。他的“诗语”哲味,禅思,智慧,偶而地挟带着那么点神性。而这些都是不可知的力量或上帝的幽光,我在诗人黑光的诗中时常感受到这种力量与光照以及诗与哲学的交融:“我不干了。/我跌倒在时间第七台阶上。/再上,只有空阶。”(《在时间第七台阶上》);“时光是一把锋利的铁锨/挖出多少又填进多少”(《我的身体里驻满了四季》);“路,瘦到骨头还是路/风,倒塌下来还是风”(《君子兰在诵经》);“我睁眼瞎已经很久了。/我看见的,/都是我不想看见的。”(《家国之咏》)。如此的诗写烛照自己也烛照他人。诗人总是以拳拳之心忧郁着众生。哲思和感悟,是黑光诗歌的基本音调,关于生命、死亡、灵魂、宗教、价值等终极事物的形而上探寻是他诗歌的意指,他通过它们完成对无限事物的认知与开掘。
  爱默生说:“在每一个深度,皆有更深的深度开放”。这大概也是诗人黑光的诗歌追求。“在人世间寄身,你获得/行走的机缘/行走:是风在行你,路在走你//风,本是你/内心的魔兽,/进进出出。路/却是双脚的寺庙,佛陀/就嵌在你的裸踝上//行走——/每一个脚印里,都有小僧禅坐/风过,每一次拂面,总有梵音回荡//天宇暗下来的时候,你/还在行走/从菩提花开,到银杏挂果/山门始终开着:候你——”(《行走》)。这是行与走的互为因果,某种意义上,“行走”其实就是获得,那些必然的万物生从行走的泥土中新鲜地喷薄而出,从这样的诗中我们能感觉到那从足底透射出的坚韧与力量。不管我们在人生中,走过了多少次弯路,经历了多少次黑暗,它们都是人生宝贵的经验,而诗歌经常要处理的正是这些经验,思想的、生活的、现实的、身体的、感情的、内心的,只有从经验中得来的诗才最能深入人心、浸入灵魂。
  一位诗人要写出那些前人或他人没有感悟到的东西是相当不容易的,大多诗人的诗歌潜伏着前人或他人的思想与脉络,或者干脆说是影子,而如何穿透这些影子,走出自己的独立之路?黑光如同在黑夜里走钢丝,他悬崖般地在诗性与哲性之间保持着平衡,以他的睿识,缜密从日常生活提取哲性并加以深化,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确及诗歌肌理的丰饶与深厚,让自己的诗歌慢慢地于不动声色中接近所言之物。“你有理由相信:凡表面/拒绝的,大多是内心所向往的/正如足与路的角力,树与根的背离/每一次完成都是一种丧失/每一座整体都是一个局部/循环往复,高塔举起低谷”(《高塔举起低谷》);“认识天道地理,是你的福/把身段放下,睡眠就赶着来了/可以裸睡,也可以和衣而眠/略微想事,数日子,默念几页书/万事顺遂:天黑,让它黑去/天亮,让它亮去,你只管鼾声枕雨”(《睡眠》)。这样的诗张力与质感就摆在那里,设境空间完全放开。在这些认知或者天道面前,生活充当着中介并以生命的坦诚打动人心。
  黑光的诗读起来如此与众不同,是因为诗人黑光始终对诗有种清醒的认识,有形和无形的品质结合,使他的诗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存在的深度和心灵的真实,肤浅的喜怒哀乐,无法满足他的境界,他希望去探索大海一样更深邃的东西,为此他执着于对深度的探究,在日常生活的常态与生存境遇中去发现蕴含的哲学内涵。生活中任何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发生都可能成为诗人诗写的由头,那瞬间的顿悟与领悟在诗歌中被转换成了类似于哲理或灵魂层面的东西。“总在好的面前任由坏的驱使/也总在登顶之后/向一湾溪水致歉//满坡的蕨类兄弟都是我的亲戚/上苍把奖掖它们的天光/也加冕在我的头上//伸开双手,蝴蝶就来了。仿佛/迷醉我的仲春只在/某个冬日下午呈现//路边的石楠已亮出花椒一样的/籽粒:我愿意就此睡去/听火焰被寂静淋湿”(《冬日加冕》)。整体上看,这首诗构成了人与万物的和谐之境。他悖论地打破了人与万物疏离的格局,使得诗人与“万物”之间的阻隔不复存在,而成为“兄弟”或“亲戚”。这意味着上苍对万物与人都平等地相待,人并不比“溪水”、“蕨类”、“蝴蝶”、“石楠”等高贵,诗人顺应天道,接通自然物华,与自然交融一起接受“天光”加冕,从而获得一种澄明中简单、简单中澄明的禅境,并以这种禅境去透视人类的终极意愿,而生命总是会在这样禅性的瞬间,取得实质。
  在当下风起云涌的诗界博弈中,黑光似乎显得过于老实,他一直在边缘处游走。他的诗没有宏大的叙事,奔放的抒情和蓬勃的诗意。他的诗是一个个案,在哲性与诗性的维度,来解构诸多的本相,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至理明晰,格言式的句子屡屡出现,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唯有诗歌可以应付现实,举起内心,黑光诗歌令人钦佩之处还在于此。他的一首《诗是一生腹稿》可谓是诗人对诗歌一生不离不弃的完美证词。“诗是一生的腹稿/有时要写出来/有时只需压在心底//诗是黑夜里兀自汹涌的大海/被自己撬动/被自己平复//海平面上站着安静的哈姆雷特”。(《诗是一生腹稿》)。这种“一生”的落笔表明诗人对诗歌的无怨无悔。尾句的“海平面上站着安静的哈姆雷特”也表明他也有过哈姆雷特是生还是死的困惑,但他最终在大海面前安静下来。当诗在黑夜的大海兀自汹涌,无论写出来还是压在心底,都是诗人不能割舍的血脉。因为诗就是他的人生,人生就是他的诗。它们像大海一样兀自汹涌,他“撬动”,他“平复”,它们将在诗人的生命中永存!
  2014-7-28于辽宁丹东
http://www.zgsglp.com/thread-295366-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7 19: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