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项原来不读书”系误解 项羽曾著兵法传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项原来不读书”系误解 项羽曾著兵法传世
2011年06月26日 10:09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姚小鸥

图为项羽
图为项羽石雕
“文革”“批林批孔”时,盛传过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一诗,全文如下: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那时候,人们对“文革”初期“破四旧”还记忆犹新,这首诗能够得到传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章氏这首诗为毛主席所喜爱,1945年,还将此诗书赠访问延安的傅斯年先生,解放后又先后两次书写过它,这是本诗能够在“文革”这一特定时期中得到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现在提到这首诗,不是为了谈毛主席或其他人对它的评价,而是为了辨明历史上人们对项羽评价的一个误区。
“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诗的前提,是认可刘邦与项羽都是不读书的粗人。刘邦年轻时的确是一个不读书的无赖,但认为项羽是一个不读书的粗人,乃系误解。从文献依据来说,这一误解来自《史记·项羽本纪》的一段记述,《项羽本纪》在叙述项羽年轻时的学习经历时说: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按:“去”字后的标点通常不加)如果仅从《史记·项羽本纪》上述记载的字面来看,似乎如此。但历史上的项羽是不是一个根本不学习的无赖子呢?显然不是的。就兵法一项而言,据现存文献记载,项羽不但曾认真学习,且颇有心得,在汉代,项羽甚至还有兵法著作传世。
查《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家”之属有“《项王》一篇。”班固自注:“名籍。”“项王”且“名籍”,出自汉代人的笔下,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项羽。这一记载说明,项羽不但熟知兵法,且有著作传于后世。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共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四类。《汉书·艺文志》对“兵权谋家”的概括是:“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对“兵形势家”的概括是:“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对“兵阴阳家”的概括是:“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对“兵技巧家”的概括是:“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从以上汉代人对“兵家”分类可以看出,项羽本人所精通的是战争中对战略战术的具体掌握和运用。从《项羽本纪》对其一生事迹的记述来看,项羽对“权谋”的确不够擅长。
那么,《汉书·艺文志》对项羽兵法著作的有关记载是否可靠呢?按《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后序》:“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朴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
大家都知道,《汉书·艺文志》所载皆当时的皇家藏书。从上述记载来看,有关兵书的部分,乃经汉初的张良、韩信整理,后在武帝及成帝时,经当时中央主管军政的官员校理,源流叙述如此清楚,当无错讹。据上述可知,项羽有关“兵形势”方面著作的真实性应无疑问。
细读《史记》,可知太史公本意,绝非言项王之不学,言其个性而已。以“学剑”而言,据《项羽本纪》所载,项羽在末路之际,犹“溃围,斩将,刈旗”,三挫汉军,大显神威。以此观之,其少时岂为“学剑不成”之人?
孟子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嗟乎!善读书者,不当如是耶。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17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很多以讹传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4:14 | 只看该作者
南北 发表于 2012-6-17 13:44
历史很多以讹传讹。

真相谁知?.....搞不清...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3 17: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