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蹄音
文/戴永成
草原,绿了一张纸。蹄音,醉了一张纸——
野性的风景:格桑花开在草原深处,一种馨香氤氲着草原湖畔的马群。野百合,开在马背上,伴以绿色的鸟鸣与马头琴拉响的蒙古长调。
一匹马的蹄音,三匹马的蹄音,八匹马的蹄音,万马奔腾的蹄音……桀骜着,血性着,纵横着,风行着,奔跑着,跳跃着,嘶叫着,在一张纸上,留下一串串岁月、历史与故事。
所向披靡的蹄音,一种声音,洞穿马的战场。马背上的男人,一种姿势,挥舞刀光剑影。蹄音,奔跑的是天骄风骚,落地的是社稷疆土。
蹄音,是从中国历史最深处跑出来的。蹄音因此深邃凝重,蹄痕因此悲壮雄健。
蹄音,是从一个马背上民族跑出来的。日神因此被人膜拜,马神因此被人敬仰。
马背之上,有血。蹄音之下,有风。
奔马的蹄音,踏碎月光,踏碎篝火,踏碎草原风与荒原狼的狼嗥。
蹄音,是草原的心跳。一往直前地奔跑,是草原心潮在涨。蹄音宁静的时候,便融入草原湖的涛声中,或者融入草原女人的梦中。
没有蹄音的草原算什么草原,就像没有雄鹰的天空算什么天空?
草原女人最懂马的孤独,就像最懂马背上的男人。
马的家在哪里?
马说,我的家在我的蹄音上。
蹄音滴落于纸上,总是激荡着一种灵气,草原诗人把它叫做灵感。蹄音,诞生了唐诗的雄浑、宋词的豪放与清诗的婉约,也诞生了粗犷的牧歌、燃烧的酒歌与野性的情歌。
纸上的蹄音,一首诗的奔跑,草原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