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亚平:前沿哲学语境下的跨先锋---元诗学美学论纲(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亚平:前沿哲学语境下的跨先锋
-------元诗学美学论纲(三)


  七、元诗的元文本性,是创造性转换

(1)元文本的过程取向
所有范畴,在知性上都来自主体。而所有范畴的推进与演绎,都是自身矛盾所驱动的。
元诗的元认知是对诗歌对象的认知知识进行再意识修改、评价和控制的动态过程。就是说,诗的认知与元诗的元认知识存在差异的。
元诗的元体验结构-----周瑟瑟元诗分析
表现为,元诗创造者自我主体生产性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的综合结构物,这种个人自足的经验-先验重构生产的认知体验就是元性的,最终可进入意识领域,形成观念驱动和指引的元化诗性场。
示例:“如果你是一个蠢货就无缘接受猪粪给你嗅觉的教育
万物皆臭惟有猪粪香”

元诗的元认知策略-----周瑟瑟元诗分析
表现为,在元诗创造者自我主体认知过程中,确立一种亚诗性转换的源文本取向。具体包括:本我源文本开发、自我源文本反审 、跨我源文本修正。示例:“贫困的年代蝉声辽亮”
周瑟瑟元诗分析

元认知---元体验----思维结构导图

源话---- 源方言----- 拟声思维实录----初始诗态----诗义消歧    时域方言---原型诗文本---- 元诗语素---方言幅度--造词性叛逆    语态对称----地域方言-----表物型诗语体
对应义层-----超限信息-----语际空间----符际空间----语系转换    语群层级转换----语义矩阵
体验域转换------可换对等语义 ------范式对应------语阶受限 元级体验----中枢方言------语境链-----后瞻式解读
原型依赖----语境框架

从以上思维导图可知,我们可以考察辩证法逻辑思维方法运动中的先验关系(先验逻辑)、范畴关系(矛盾关系)、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生成)、主体同一关系(认识-本体论),其实都是主体自选的、从形而上认识论先验意向性结构,转变为先验-经验形而中-下感知经验与社会的运动。
     这个运动,显现了能动态所生成的过程-----超验的对象是在纯粹主体中构成自身,但超验与先天概念范畴,又具有客观有效性的本质直观的经验性思考演绎。一切经验的对象,都包含了先验的主观自我意识活动内所包含的绝对综合的演绎,包括自我直观的意识演绎,自我直观的意向性生成层面。由此,经验的对象通过先验的补充而将纯观念演绎的东西,转变为客观的经验构造。


   “元”的开显,就是包含先验的主观自我意识活动内所包含的绝对综合的演绎,以及自我直观的意识演绎。它是历史的,只能从逻辑界域中超越出来又构造出逻辑界域的生成。元,如果没有对立,它就不能成为元。元的特征是“奠基”,即“开启自身”的时间由来。 同时,“元”自身在本质上具有空间性,元是与子集的关联,空间性的本质就显现为差异与对立。于是,“元”概念,可理解为:空间秩序和时间秩序,先天直观形式的自身分界而又自身超越的无限的有限,表现为超验思辨或先验演绎对经验的依存而又超越。元,呈现出一种场在系统决定另一种场在系统生成跃迁的主观结构。

(2) 元的在场演绎
在这主观结构中,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生成主导因子与生成次因子的关系,第一与第二的关系,本质是思辨的逻辑构造关系中原点、延点和终点,构成了它们相互对立而又依存发展的统一体。
     元的主导本身就意味着差异的存在,就是矛盾本身的存在。这种矛盾关系是存在于我们对“元”的思辨全过程本身思考的本质。这才使“元”从“我思(辩)”的“第一”范畴开始。然后才逻辑化的有了对立的“第二”。这样,“元”在造成一个非元的关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元地位”,使思辨中才能独立的元系统,得以发生系统调整和控制其间的互动。
当生成给定的元量化阶段转向分维领域的次量化阶段时,每一个超验范畴就包含在经验范畴的逻辑关联中,并潜在地预示着在前或在后的范畴。
对“元”范畴的自我演绎,必须依赖先验想像力以一种先验-超验的直观在场,这种直观在场可理解为在卡丘-空间中,将元存在-元存在者的空间维与时间维进行跃迁。因为,元的时间意识的来源与空间意识的来源本身,就存在于先验-超验的思辨“我要、我想、我本、我可、我是、我在”的源初时-空性之中。




            

八、元文本性,作为诗的本源性   


把元的本体性探讨转向诗的艺术完美的感性存在和元方法空间性探寻,最重要的思路,是创建一种与解释学不同的“元真义”和元意识层面上的“元文本性”,它是经验尺度的非同一性方法。元文本性的能动范围:元文本,次元文本。



(1)诗的本源与存在生成之思
从本体之思到本源之诗,“元”进入到自我差异的演绎阶段,就是诗歌话语的元形阶段。作为话语的元形,在自我运作中自身矛盾的演绎出二种诗性质的界面:
(1话语的元面时空构成诗真体。-----周瑟瑟元诗分析
空间与时间是内在于知性概念的因果序列之中的。经验-先验整体的话语之间由于同源的本质的验性,形成了本已的状态空间,其唯一性质是永恒的基质。这个话语存在的空间,具有从自身独立的边界,发展到超验的非独立的语识世界,它成为本真的元诗体。在解释学视角来分析,元语式、元实述、背景说明文献都是诗性之所以能源出而又供意义解读的单位,这个单位可追溯到一个母系主体的经验-先验起源界限。此时,诗真体成为后诗性演绎的母本。它的真性在于经验的原初性。示例:

“炊烟冒出屋顶,池塘里的水在夏日嗷嗷干叫,上昼晒热,下昼渐凉”
它是奠基的前诗状,但释义指向状态及物的实存的经验世界。而这,正式先验—超验的基础。
(2话语的元面时空构成诗性体。-----周瑟瑟元诗分析
经验-先验整体的话语在主体与客体一体化的关系交互中构成意指世界,它成为诗性思辨的意义诗体。这是一个从意义到意义的阐释支配的外在空间。它已经从真体差异化的生成演变到性体,它存在的意义是纯语义的实证。示例:
“属于另一个乡制。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却是异乡”



(2)诗的元境在场与展开

(1元经验展开-----周瑟瑟元诗分析
如果把空间作为精神范畴,以这些范畴给事物进行空间划分,那么,元的界定就是空间秩序的确立。以此可知,诗的元境在场与展开,力图使元初的诗性,成为世界存在本源的一次开显。其开显的诗性的经验结构与实存物理世界一样,是有始序向无序的生成,最初在诗中及物现身的经验场域就是元经验域,在语言上就表征为 “第一经验视域”。示例:“长沙伢子!别把辣椒树扯死了哦。”它始终有上升到先验-超验的“第二先验视域”的潜在空间。由此,才可能构造出:超验自在视野、集体意识视野、当下化认知视野、美域视野、思想结构视野、知识社会视野。
(2元激发驱动-------周瑟瑟元诗分析
通常元经验话语是处于实存能量的最低基态。当元经验话语连接了一个当下化认知视野后,会引起诗体结构内元经验与元叙述的重新排列。这种重新排列会推进到抽象跨验信息的感知力激发态。激发态具有比基态更抽象的能级。示例:“那是一幅少有的和谐美好的乡村劳动场面,我带着本地小孩的好奇打量外来户的幸福”

(3元陈述自律-----周瑟瑟元诗分析
这种没有先验-超验背景的元经验话语陈述空间,不需要逻辑推演与其他经验的借助进行解释,它处于特指个我经验自律的母话语基础中。它与先验话语的对立,在于它的场域性和时间性实体的差异。元陈述空间要求四个要素:
第一,语境敏感。指概念语义中的隐性环境是交互的,很容易产生语境障碍。示例:“水牛赖在团鱼丘的浸水里”。
第二,语义前沿。指语义的概念特征的特殊义段迁移与可及性结构。示例:“胆小的人只能在蛇坡里转”。
第三,可能世界元语义。指动词维度的元结构构成对名词实证世界的超范围认知。示例:“月亮照得蛇山坡心里发慌”。
第四,        元模态。指语义结构系统的原有感官模式特性。示例:“我一生不能忘怀的凉气进了脚板心”。



九、元诗空间,划界关系中的文化范畴   

元诗的元语言意识取决于个体元造、再造、合造语言的特征和运作的意识水准。这种意识水准主要征对自然语。不同的自然元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场。例如,用地域有限态方言来调节诗歌,诗歌就是对象语言,而地域有限态方言则是元语言。 具体内涵以下所示:
(1)有限元造语境交互中的方言语用意识的语体最小性。
(2)有限再造隐语句法意识之句体的不可再分性。
(3)有限引证自控的土话语音意识的话体的不可翻译性。
(4)有限化用俚语词素意识的词体的没生成性。

(1)元诗的时-空叙事,是元化的在场
我们从诗歌语用环境中的叙事语义变异中可分析,诗歌中的叙事机制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两个认知的模式。在诗的叙事形式中,空间的场景面以时间的连接线构成诗情态。元诗也同样是时间叙事中展开时间的空间序列。
元诗的叙事性把时-空秩序性作为交互存在的结构,作为它的元诗性与对象性诗歌奠基的本源设定。元诗虽然减少了空间叙述的描写性,而强调了时间叙述的记录性。示例:“一边嗑瓜子,一边作报告
高音喇叭里传出镇长训斥一个女人的声音――”但同时,元诗的叙事情节也构成一种事件逻辑展开的空间,本源自我与次生的他者,造成了基部与外位的空间性差异。没有两个的元素体能够同时占据同一个位置。这里,空间就成为负载时间中事态扩展的空间经验载体。
于是,叙事结构中的时间词,有着空间的地位。也就是说,连接叙事功能的元叙述,应该是自觉于一种识-空复合体的叙述形式。这样,元诗的“元”才能构成一种空间轨迹的时-空一体化, 即“叙事空间的时间化”和“和叙事时间的空间化”既有不可逆的一维的时间范式差别, 又建立了可逆的空间范式双边的关联。具体包括以下问题讨论:
(1从量词的语法分析语言结构的叙事调整
(2前置受事的语义属性表达的时间演变
(3基准单位和量词的虚化
(4语句空间关系表征顺序的特征
(5空间语言的要素及其对诗风格的作用
(6方言重叠式两字组词语连读变调分析
(7语句时间词的空间隐喻表征
示例:“郎猪行走于田埂,步态雍容华贵,身后抽土烟的主人摇摇晃晃
他拥有一头郎猪,此刻,他是樟树乡一方神仙,配种是个神仙活”   


(2)元诗的方言,是元化的物性在场
诗性的本源,应该是对诗歌主体自身,正在进行中的认知过程,并且进行能动的朝向经验和最终超验的整改和调控。也就是,对构成对象性诗歌概念本身的诸多要素进行动态调节,来确立叙述方式本身独立的认知方式标准,从而确定其属性、厘清其边界可能性。
元诗是对个体经验性的活生生地域母源基础上的语体运作。

(1以方言母语,构成特定文化维度的诗叙述原型--------周瑟瑟元诗研判
地域方言在局域地理差别中形成变体的语言分支, 反映出语言支系在地理支系中所对应的分众的文化原根性。这种差异的语言分支,是全域地理中全域方言的一部分。因此,每个局域的方言,都以独立的物之造化的图符,对应着局域日常经验的自然概念。而局域的日常经验就组成局域化的自然词汇的诗性基因与语法。 示例:“一箢箕的现话,因为生活贫困,妇人坐在灶窝里说现话
炊烟冒出屋顶,池塘里的水在夏日嗷嗷干叫,上昼晒热,下昼渐凉”


(2以方言的语境敏感,构成特定文化维度的诗性思维---------周瑟瑟元诗研判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差异的地域语言资源,其合理性的运用,关系到当代诗歌语言叙述方式的发展空间。方言中所存在的说话人自我最自然状态的最原生的非理性思维空间,充分表象了说话人的情态倾向、信念立场、价值评判的主观性。其主观性的个我经验、先验、 认知、感知属性,正是存在的世界的中介,而诗性就是中介经验所达成的实存世界的思想实体。方言的原生性,就在于它主观语义运动过程的主观化偏向,越偏向,就越生动。从而,方言所具有的自然性语感、语音就建立起了一种诗性感知的审美特征。这正是主观偏向性上升到认知层面的本质特征。 示例:“女儿水色好”
“我被甜南瓜吃撑了”,“姨妈家的孩子与我玩得近,”“只是觉得洋猪、湖北堂客与肥胖的胡汉三
都神秘兮兮的,口里夹杂拖拉机的柴油味”

(3方言以产生事物自身的语言,构成特定文化维度的诗性母语------周瑟瑟元诗研判

作为承载事物灵性本质与物性本质的方言,其物像特征更容易进入感官的认知领域,其语音、语速、语感、语式、语汇、语法、语句、语境的物质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之间,具有一种先验的深层关联,但这个物质存在有着自己物性之上的精神性结构。方言就在“言”与“语”中传达物性-灵性的本质,而不是传达语言符号,灵性本质以物性名称—方言向存在传达自身。事物的语言存在
方言的生成,在于它就是事物的语言存在,就事物母源的形式构成。因而,有什么样的地方母源,就有什么样的地方情感母语。从文化的起源上,方言就以地域民俗文化为条件,生成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历史元素。这个意义上,诗歌的语言是一种翻译,是对物性之灵性方言的再翻译,而元诗语言就是灵性的及物纯语言。
示例:“我还以为是鲤鱼泛仔”。“夜色里惊了我一身汗”。“姐姐都要困午觉”



元性,涉及多个层面的讨论,尤其诗学本身不能处理先验思辨的元的哲学本源问题。
若果以空间为精神范畴中的形而上思辨对象,这个范畴就可以在逻辑上给事物进行命名和空间秩序的划分。因此,就可以把元诗理解为一种空间。也就是可将三维静态的空间,纳入到动态的拓扑空间内。在空间化思辨中,意义与场所等要素具有相互的关联性。这种差异的关联,使元诗的元空间化具有位置的特殊性,它既是实在实证经验结构的拓扑空间,又是概念思辨的可能性拓扑关系。为此,我们就能制定精神生产物的意义和场所之间的映像关系的方法。这是一种拓扑条件下的元形之物或元真对象。
元,作为一种划分的空间基质,使我们能认识到“第一”“第二”时空差异划分的总体参照性,从而把观念上的空间与物理上的空间进行并置,使概念的物,能在空间中形成在前、在后的布置。这就可理解:本源性生成的有限世界,具有的开显性。
元诗的空间是真实的界限之内那种基质空间组织的场所显现,反映了各元素在时空之间,面对的一个范畴。它具有一种异质的、思想生产出的差异的秩序,并能通过其具化、元化、异化的在场而被实证解读。
任何论域空间都有属于自己的元语言。


2015年2月14日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21: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