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5|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人真正读懂《爱上一个俄罗斯女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花 于 2015-6-2 08:51 编辑

                                                   没有人真正读懂《爱上一个俄罗斯女人》​
       要读懂这首诗歌,就要知道作者的经历。作者还叫无空,是一名职业律师,2011年——2012年曾以志愿者身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这期间,写过很多描写藏区,牧区风景和人文的诗,绵羊,牧民,草场,星空,牧区的女人,小站,荒凉的村落,信仰等这些地方特有的景致走进他的诗歌,让他的诗歌呈现原生态的美。那段时间的诗,让人耳目一新,似乎呼吸到一股清新的空气,没有浮躁,没有俗气。他也因此在二0一二年四月,获得第四届中国诗歌•突围年度诗人奖。

    回到这首诗歌。我认为这是作者在做志愿者期间的一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在远离家乡的遥远的原始村落。夜晚,大雪。作者孤独,宁静,思维活跃。写诗是这段时间心灵的慰籍,既是慰籍,又是快乐之旅。

    作者是一名律师,能到边远落后地区做志愿者,让人肃然起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做出一个有专业素养人的贡献,为藏区牧民解决实际问题。在他这段时间的诗中,你看不到他描写工作中辛劳。更多的是写景致,自己的思索。平静的叙述,娴熟的落笔。轻描淡写,带给读者的,确是清新的诗风,原生态的美丽。

    思念爱人的夜晚是美的,也是苦的。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自我改造的劳改犯。借着一场雪,给自己造一个劳改营。他的自愿到藏区做志愿者,是不是一次心灵的“改造”,心灵的救赎?他当律师,他更明白世间公正,公平,道义。正确,错误。有时候,辩护案子是不是正确就一定判正确,错误,就一定能使犯错者受到惩罚?

   他的心是公正的。可能写诗的人对于对错都很执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半点虚假。虚假了,就不是纯粹的诗人。妥协了,也不是真正的诗人,诗人,就是正义的化身。所有玩弄虚假,溜须拍马,左右逢迎,假公济私,都不是真诗人。

   暂且这样思考。他做志愿者时的某个将要下雪的晚上,想念自己的爱人。爱人也在想他。为了让爱人看到自己,更表现出很疼惜的表情,他要把自己想象成“病倒,不停的咳嗽”。爱人跋涉万里,坐着坐绿皮车,摇摇晃晃地来,咣咣当当地来。“摇摇晃晃""咣咣当当”这两个响声词增加了现场感,也有他为自己假想的事情偷偷愉悦的感觉,因为病倒是假的,一想到爱人着急的样子,就让人心里甜蜜。不能太快,是因为夜晚太长,孤独嗜骨。让自己多想念一些,让温暖的思念持续久一些。这是诗人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浪漫温馨的思念时刻。“耽搁得越久,你就越温暖。。直到在漫长的途中,你一点一点,变成一个小小的俄罗斯女人”。俄罗斯女人忠贞,勇敢。也说明作者的爱情,坚贞不破。。从这首诗中我看出作者是一个相信爱情的男人,一个心里公正的男人,一个心怀浪漫的男人,一个相信温暖的男人。​



原诗:​

《爱上一个俄罗斯女人》

-----还叫悟空

天气预报说,要下雪了。借着这场雪,我给自己造一个劳改营吧

我把我关起来,我让我病倒,还不停地咳嗽

雪下到一尺厚的时候,你赶过来

你不要坐高铁,高铁太快了

你要坐绿皮车,摇摇晃晃地来,咣咣当当地来

雪不满一尺,你就在路上耽搁一阵儿。耽搁得越久,你就越温暖

直到在漫长的途中,你一点一点,变成一个小小的俄罗斯女人





还叫悟空诗选



《落在墓碑上的雪,最先化掉》



城外的小山包上,有大片大片青色的墓碑

覆于其上的雪,已率先化掉



死去的藏人仿佛有历久不衰的余温

每到初春的时候,就释放出来



两只羊不知是上山,还是下山

在那些墓碑中间,来往晃荡



来自什乃亥草原的阳光,经过了它们

在恰卜恰一扇紧闭的窗前,忽然瘫软下来







《恰卜恰城外的草山,开始返青了》



丹增家的羊从这面山坡,一直吃向另一面山坡

山坳处,草长得快一些,绿一些

它们吃得慢一些

因而停留得时间就长一些

那些吃饱了的

或卧,或戏,或干脆隐身到云间漂着

它们应该做一些事情啊

就像我,在午后的这段时间

抽完一支烟,再抽一支烟

就算,站在墓碑上往下瞭望,那也是好的

恰卜恰街头,也有羊只混迹于人群







《离开赛宗寺》



转山的时间还没到。紧闭的大门前

只有一个女人一次次站起,又一次次匍匐下去



檐下的经幡已经破损,它们紧紧缠在一起

好像知道,不久之后就要被换掉



正午的阳光抛下万千蚂蚁,噬咬着我们

直至我们钻进一辆白色小客车里



车子将再次进入峡谷,再次遇见绵羊、牦牛

还有被柔巴和青措视为神灵的石羊



最终,我们将再次回到褐黄的悬崖上

一群乌鸦早就等在那里,俯瞰了我们好久







《在青海的无名小站》



车厢里的光一半来自窗外,一半来自那些早早亮起来的灯

靠着椅背的女人,蜷起乌鸦的脚

脸颊红润的孩子,正玩一只塑料甲虫

他一会儿让它飞,一会儿让它爬,一会儿又让它做梦

戴帽子的男人,不时把帽子摘下来,理一理头发

黄昏时分,一个落难的星球,包裹在露水里

一扇门无声开启,乌鸦、甲虫

男人、女人、孩子湿漉漉地,一个接一个,跳将下来——







《麦田尽头的天国》



风吹过后,麦子、下午五点的云

留下了它的形状

田埂上,老贡布

独自一人走向麦田的尽头

那里一片通明

好像有什么在燃烧

他一直走下去

似乎在天黑之前

就能加入——

那一场遥远、盛大的火焰







《最好吃的羊》



再往上去,就有雪了。总有那么一些羊

喜欢去雪地里觅食,也许雪线以下

草太绿了。贡布说:这样的羊

都是天上的星星转世来的

它们去那里,只是为了找见回家的路

贡布还说:在五月,这样的羊

是最好吃的。天色暗下来了

它们,一步,一回头

重新回到羊群里,我看它们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白色的羊







《野牦牛出没的草原》



从山上走下来的那个人,走得慢呐

牛羊接连超过他去了

越往下走,草越高、越密

有一阵子,老贡布都看不见了

河谷里的青石滩上

是他家的黑帐篷,白帐篷

一头牦牛已经抢先抵达

央金拉姆从白帐子里探头出来

牛角上立着几只苍蝇

这时,夏拉日干草原

已经是一片闹哄哄的昏黄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

那头出走的母牦牛,至今还没有音信

也许,它就藏身在阿玛琼尼雪山

背面的野牦牛当中

在那里,它们才被视为山的一部分

转山的人们,也围着它们转







《恰卜恰城外的最后一座雪山》



从山东开往青海的火车,总是在晚上八点,从运河桥上驶过

蛰伏于玉米地里的雷电,一再闪击芦苇丛中的教堂

那,其实是一只只厌倦了白昼的水鸟——

六月的夜晚多好,喧嚣的河流看不见了,多少面孔看不见了

而此时,我所在的远方,夕阳那么大

仁青卓玛赶着一群羊,正翻过恰卜恰城外的最后一座雪山







《今春的异像》



雨下大的时候,恰卜恰城外的大小山头

看起来,就像一座座寺院

只是在这样的雨天,它们才有这般模样

雨一旦停了,又恢复了山的形状

牛羊重新爬上去,散漫地占据了它们

即便哲耶寺的海螺响起

也不肯抬头看一看

今春多雨,恰卜恰一再有异像出现

老贡布说:昨晚起夜时,看见山动了

本泽一郎也说过类似的话

影子武士,最终被一把饰有鹰纹的刀斩首

现在,那只鹰就在拉及山的云隙间飞







《糖衣空城》



你送我的枕头里有许多小虫子,它们都长着一张羊脸

我有一头浓密的黑发,那是它们几辈子也吃不完的草

快要睡了,这才想起今天是哪一天

印花枕巾下面,再次响起窸窸簌簌的声音

不用说,又有一批虫子出世了

可是,它们在我起床时,就得死去

喧嚣和欢乐,就在一夕之间

我生有六只耳朵,对这间房子里的悲痛,听得最为真切

包括,仁青卓玛十一点半从湖南打来的电话

她告诉我桔子洲头其实并没有桔子,只有一只白牦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8:01 | 只看该作者
tt,z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6-1 18:03 | 只看该作者
悦读如花
也可以说大家都读懂了 就是自己想懂的愿意懂的那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9:42 | 只看该作者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5-6-1 18:03
悦读如花
也可以说大家都读懂了 就是自己想懂的愿意懂的那一部分



谢谢来读。问好。

每个人读后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浪漫气息大过政治气息。因此,解读往政治上靠,稍牵强了些。

我记得有位朋友说到《梁祝》和政治样板戏,在艺术上,梁祝会更深入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9:43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是自由人朋友引用的沙叶新的一篇文字,具体,我记不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1 19:50 | 只看该作者
如花 发表于 2015-6-1 19:42
谢谢来读。问好。

每个人读后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浪漫气息大过政治气息。因此, ...

其实我读诗歌是不想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的 只是看文本 就好比是看出土文物一样 我赞同这首诗是生活诗的成分更大 但那两个词很难绕过去 所以当一点政治诗读也说得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1 19:5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这首诗就应该由女人来解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1 20:01 | 只看该作者
"...  回到这首诗歌。作者在做志愿者期间的一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  
可能是线索之一吧:
青海省 -->青海的劳改营 ... ---> ... 苏联的劳改营 -->俄罗斯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1 20:03 | 只看该作者
向志愿者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20:23 | 只看该作者
浪激天涯 发表于 2015-6-1 19:50
其实我读诗歌是不想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的 只是看文本 就好比是看出土文物一样 我赞同这首诗是生活诗的成 ...

问好啊,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以前在一个坛子待过,读过诗人那段时期的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4 02: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