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网诗评】(左拾遗专稿)林溪诗歌:《给舌头带上枷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2-7-6 16:32 编辑

林溪诗歌:给舌头带上枷锁

       诗歌是情绪的倾泄,是痛疼的默片,是心灵的创可帖。林溪似乎随时随地手上都在抖动着一把手术刀
,毫不留情的解剖着自身和人类的情感。著名诗人简明说过:“诗歌其实是这样一种文体,它的神奇和玄
妙就在于:只要与它相遇,注定被它打动”。

       画家讲究留白。诗画同源,林溪也是留白的高手。“她已哭得不可收拾\泪水浇湿了整个花园\连同那
些赏花的人”。女人的泪水是天生征服男人的武器。那么,是什么样的一种伤害让她的泪水打湿了整座花
园和赏花的人呢?我们读过杜甫的“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在这里,林诗与杜诗有异曲同工
之感。诗人不着一词,尽得风流。林溪将伤口掀给我们看,至于伤口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诗人留够飞白
,让读者想象或发挥,把伤害无限放大。

       和《伤害》在处理方法上类似,林溪在《赏雪》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单身女人的孤独形象。“那个
单身的女人\就会悄悄地起床\抱着枕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下着大雪”。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
经历,深夜失眠,一个人起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直到电视节目都结束了,银屏上出现雪花点点。一个寂
寞的女人深夜看雪,这种现代女性孤独的背后社会原因,让人深思和探究。
   
     《沉默》一诗让人对林溪诗歌更加刮目相看。诗中意象尖锐,思想极具深度。“所有言辞和解释\都
用目光和注视代替\然后让它锋芒毕露的思想\刑满释放”。

     “诗歌之精要,就是一个字:减。把“一篮子”水果摆上桌,则“一篮子”是对果园之减;取一只
苹果、两枚香蕉、几颗草莓,制成果盘,则果盘是对“一篮子”水果之减。诗的技法就是十行去九行。智
力不够的人,才将事情搞得很繁复。”(张德明语)。林溪这组诗短小精捍、栽剪得体,是一组难得的好
诗歌。

附:林溪诗歌

◎伤害

不要碰触记忆
更不要和陌生人
客套地寒暄并谈论过去
她已哭得不可收拾
泪水浇湿了整个花园
连同那些赏花的人

◎赏雪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那个单身的女人
就会悄悄地起床
抱着枕头
坐在沙发上
看电视里下着大雪

◎沉默

给舌头带上枷锁
让她在狂风暴雨中
变成一个丧偶的少妇

所有言辞和解释
都用目光和注视代替
然后让它锋芒毕露的思想
刑满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34 | 只看该作者
一组佳作  一篇精评  谢谢 拾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35 | 只看该作者
高亮  引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9 12: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  彩虹阁美体会所{主营:减肥,丰胸,祛痘,美体,美容产品} http://caihonge.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11 0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2 15:19 | 只看该作者
董大哥的解读太漂亮了,比我的诗得要好得多,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7:13 | 只看该作者
林溪 发表于 2012-7-12 15:19
董大哥的解读太漂亮了,比我的诗得要好得多,非常感谢。

握手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6:27 | 只看该作者
豫姝 发表于 2012-7-12 22:38
◎伤害

不要碰触记忆

心有灵犀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7:41 | 只看该作者
豫姝 发表于 2012-7-13 06:58
王老师 为何一些意象稀缺的诗歌
营造的意境 反而比一些注重意象的诗歌 更容易感动人呢
是否这种写法  ...

诗歌是否容易感动人,不在意象设置的多少 ,而在于诗歌的 立意、结构、思想、语言、技巧以及生动细节的运用。握手问好   欢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7:49 | 只看该作者
豫姝 发表于 2012-7-13 07:47
受教

客气 了 握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18: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