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芝麻. 于 2017-4-6 23:38 编辑

《死亡之诗》/吕增军

叶子为白昼脱齿垂泪,也为北极熊赢得
一枚铜耳钉。初次托运趾蹼
就像推倒了橡树依靠的暮日
北极熊排挤春夏,它的果实,如是月亮叼住的信物
叶子割碎极光唯一的信笺
令北极熊拓宽它的腹肌,辽阔无垠

【芝麻诗评】:这首诗写死亡,理所当然地要用诗人对死亡的意识形像来切入。当然,理解仍然不是感同身受。读者读到深处就是读心,就是心与心的共鸣。那么,不知《死亡之诗》的生活背景与写作动机,只能文字里找找共鸣。

   《死亡之诗》是运用一系列名词和动词搭建的间隔长的动态画面。并且用了底片放映呈现。这样,物像和底片的光影是颠倒的。
    作者完全运用意像思维,连惯地刻画了生活环境、心境、态度。认为,死亡是必然现像也是抗争失败的结果,死亡蕴含着希望。 芝麻权且这样读吧:

“叶子为白昼脱齿垂泪,也为北极熊赢得
一枚铜耳钉。”
——起。一个初入职场的穿着连身工装的电子工人,为自己的笨拙自责垂泪,也在为收获 能够给心上人买 一枚 铜质 耳钉首饰的报酬喜极而泣。有“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之意。这里说的是白昼发生的事情。“叶子为白昼脱齿垂泪”也可以理解为离开亲人独自在外不分昼夜打拼生活。

“初次托运趾蹼
就像推倒了橡树依靠的暮日”
——承。这是一种独立无依之后空白式的重建意境描写。初次寄托手足情谊,就像一身又臭又硬的少年脱离了,在家依靠的年暮父母,出门在外靠朋友。我见过大别山橡树上的果子,是青涩的粟子。

“北极熊排挤春夏,它的果实,如是,月亮叼住的信物”
——转。可以生动形像地视作车间工人工作的集体样子和集体冷漠心境。各人只关心自己的计件成绩。“北极熊排挤春夏”有生长气候环境不适宜的意思。可以是北方大山到南方打工仔的指代。“如是,月亮叼住的信物”——月亮代表遥远、美丽与思念。也代表黑夜中的希望。有反讽纯洁的爱情与打工仔在车间所收获的成果这间的关系。

“叶子割碎极光唯一的信笺
令北极熊拓宽它的腹肌,辽阔无垠”
——合。“叶子割碎极光唯一的信笺”是《死亡之诗》关健句。也是作者死亡意识中的审美意义所在。有断念之意 。再一次用“叶子”作主语,强调了打工仔飘零的感觉。与开篇的叶子忧伤感觉相呼应。“令北极熊拓宽它的腹肌,辽阔无垠”是不是笨熊一样的人松了一口气,做扩胸运动,放眼未来呢?那么,这是一首爱情死亡书!

芝麻这样读一首90后诗歌,徒增嘴嚼碎冰腮邦子酸痛的感觉……

20150726下午草写
20150727上午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7-26 14:57 | 只看该作者
芝麻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26 15:00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不同的读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5:33 | 只看该作者

芝麻向诗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语乱 发表于 2015-7-26 15:00
每个不同的读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欣赏。

简单芝麻的简单读法,哪比得了你的人性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26 15:35 | 只看该作者
芝麻. 发表于 2015-7-26 15:33
芝麻向诗友问好

上茶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26 15:47 | 只看该作者
芝麻. 发表于 2015-7-26 15:34
简单芝麻的简单读法,哪比得了你的人性复杂!

诗友弦外之音筝筝入耳。在下路过,偶访,谢谢芝麻待客之道。

与诗友从不相识,冒范之处敬请原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5:50 | 只看该作者
语乱 发表于 2015-7-26 15:47
诗友弦外之音筝筝入耳。在下路过,偶访,谢谢芝麻待客之道。

与诗友从不相识,冒范之处敬请原谅。

芝心之口亦无过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26 16:3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有空也给我解刨解刨 我生病了想看看病变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9 01: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