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22期:独孤九《松》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8-13 07:39 | 只看该作者
王爱红 发表于 2015-8-12 23:38
您的解读水平很高。谢谢。刚刚看到您的解读

谢谢您的肯定·~·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5-8-14 15:23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奴性思想与文人的气节

                          文/语乱

    中国封建皇朝历来都是皇帝制,皇上说是,哪个奴才敢说不是?皇上说不是,哪个奴才敢说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就像主人与狗的关系。主人说是狗也只会摇尾巴,主人说不是狗还是只会摇尾巴。跟着主子摇尾巴这就对了。这就是奴性思想。当然,也有忠臣,那是少数。而且忠臣太多数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种奴性思想的具体表现,就是吹捧,拍马屁。主子说好,大家高声齐呼吧,太好了。

主子说不好,大家都一齐来指责吧。

    文坛也是如此,文坛也是皇帝制。主编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编辑摇身一变成了朝中大员。穷书生努力搞朝中大员的关系,拍马屁,想中“状元”。朝中大员玩起勾心斗角的游戏,巴结皇帝。

    这不,文坛玩起“指鹿为马”,皇帝拿出“拆字组词解释”算命先生的游戏,说道:“众位爱卿,大家评评这首诗”。满朝文武一看是万岁爷手中的黄榜,齐呼:“皇上圣明,好诗,经典之作,写得太好了。”

    此时,有个落魄的穷书生听闻此事,想赶时髦弄点名气,上街送诗。“来,来,来。兄弟我送首诗给你。”一老百姓问之,倍感稀奇。于是前问:“兄弟,送诗呀,好呀,我一辈子没进过书堂。兄弟送首诗我回去挂在祖宗的神龛上显摆显摆。”书生道:“兄弟给个字吧”。百姓惊愕,暗想“写诗还要给字的呀,这还真是大学问。”于是随便给了个“松”字。穷书摇头摆尾的高谈阔论起来:“松字吗,有轻松,不轻松之解,我看兄台终日忙碌,是为不轻松;然我观兄台年龄四十有余,定是取了老婆,忙碌之后,晚上尽享床第之欢定为轻松……”这老百姓一听扬长而去:“靠,兄台你这是写诗呢,还是算命呀?你要是写不出诗的话还是回去轻松轻松吧。”

    谈得有点远了,回头说说文人的气节。关于文人的气节就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三国未期的“谯周”。一个是大家熟习的“文天祥”。

    “谯周”此人是文人,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大儒是大学问家,什么都精通哈,挺聪明的。

    这么聪明的人,什么都精通的人,瞧瞧谯周这大文人做了啥事呀。

    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谯周向刘禅说“主公呀,邓艾兵临城下,那是天兵天将下凡,咱们赶紧投降吧。” 刘禅犹豫:“我要是投降,邓艾杀了我怎么办,不如投孙吴吧。”谯周劝道:“魏强而吴弱,魏灭蜀后一定会灭吴的,到时吴国投降了,还不是又要投降魏国呢?投来投去的,还不如一次投魏省得麻烦。”刘禅还是害怕,又说“不如我们投奔南蛮吧,” 谯周劝说:“主公呀,南蛮那些人经常造反,对主公不满,主公是皇帝的时候,他们都造反,主公现在逃难了,那些南蛮子能容得下主公吗?”刘禅叹息“这也不能投,哪也不能投,该怎么办呀。” 谯周劝说:“主公呀,你投降魏国,魏国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因为他们要拿你做榜样给吴国看,这样吴国才会投降呀。如果魏国不好好招待你,我一定去跟司马昭理论理论。”

刘禅晃然大悟:“谯爱卿说得太对了,魏国一定会好好招待我的,做榜样给吴国看,这下我可以放心投降了。”

    瞧,这谯周投降的道理讲得多么头头是道。一点都不为自己做为一个文人丢失文人应该具备的气节而感到羞耻。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钟会的十五万大军被姜维阻在剑阁,不能前进,粮草将尽,准备退军。唯有邓艾出发时带了一两万人,偷渡阴平。走无人之道,滚悬崖。又遭诸葛瞻拼死抵抗。兵临城下时不足一万人,孤军深入,既无粮草,又无援兵,范兵家之大忌。而东边有罗宪防吴的部队,少说也有二万多人。南边有霍弋镇压南蛮的军队,最少也有一万多人。罗宪与霍弋皆为忠义之士,又有军事才能,而霍弋上表回军驰援成都,却被刘禅挡下。不说成都城里的防守部队少说也有五六千,百姓最少好几万。只要有一点头脑的人都会想到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用不了几天邓艾之军自然溃散。瞧瞧这谯周一大书儒干些什么事?是收了魏国贿赂来劝降刘禅?还是聪明过了头?还是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换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想谯周连祖宗都会卖给日本人。

    难怪王夫之如此痛恨谯周,“周之罪通于天矣。”

    王夫之:“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阉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

    而与谯周相样是文人的文天祥,却留下了让后人尊敬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的诗句。

    文人的气节与奴性思想是有内在的联系的。丧失文人的气节必然沦为拍马屁的奴才,才会在文坛上演“指鹿为马”的好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5-8-14 22: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5-8-15 11:22 | 只看该作者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再将这些词语组合会是一首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5-8-15 12:24 | 只看该作者
李庆贺 发表于 2015-8-15 11:22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再将这些词语组合会是一首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5-8-16 05:59 | 只看该作者
《松,是一种敞亮》

文/张 雷

      诗,是不是自言自语?凭着我的理解,诗肯定不能沦为文字游戏。
      拜读孤独九的诗作《松》,我忽然突发奇想:松,应该是一种敞亮,应该是情感缱绻的淳朴再现。
诗作《松》,形式看似松松垮垮,其实匠心独运;行文看似不枝不蔓,其实情思缜密交融;内涵看似蜻蜓点水,其实大义内蕴隽永。在遣词中营造意境,在造句里酝酿感情。提拔的松,可以是墓志铭。活泼可爱的松鼠,可以是时光流逝的见证。及时的松绑,可以让肉体享受一刻的轻松。放松的姿态,可以生命的尊严在人生的长河里自由驰骋。松散的落叶,可以随风堆砌记忆的城墙。松紧裤带和帽子,可以视为对仕途与命运的抗争。作为日本人的松井,可以是历史波澜不惊的涟漪。禁不住时光的销蚀,每个人的身体都会越来越松……汉字在说话,小说在言情,历史在倾听……
      松,是一种敞亮。松,是生活的一种。《松》,是一首结构严谨的好诗。《松》,是大气洒脱的人间抒情!悦读好诗《松》,我向诗人孤独九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5-8-17 15:51 | 只看该作者
语乱 发表于 2015-8-8 15:33
诗都写成组词及词语解释了,

难怪那么多诗人都要跳楼。

流派网的诗神们就倡导这样的风格以及玄虚派风格!这是韩韩喜欢的一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8-17 15:51 | 只看该作者
陈克 发表于 2015-8-8 19:49
经营词语也是诗。这首玩味得好。想起欧阳江河的一些,但更具后现代气息。

后现代是不是未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5-8-18 21:12 | 只看该作者
一切变化都是环境
一切词语都是行动
松紧有度方是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5-8-19 23:47 | 只看该作者
诗评:在诗歌的第一节里的 我的墙 的意像,也可以理解为心灵人生,更好的理解是白纸。
在人生的白纸上往往太多的是涂鸦,理由生活缺乏诗意。所以给人的感觉比较缭乱,是人生的本质。
而梦是人活动后,睡觉时在大脑皮层里别一种活动。这个活动是把原生活的活动重组后的表达。
为什么说是表达,因为和我们的一些诗歌创作有很大相似。诗歌是梦中呓语。

这个诗歌只是在表现人生的白纸上的东西,说绘画,是不实际的。
那么从开始有了个字,后来有了许多的词,词又造了句。

最后一节里,将这些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会成为一部小说。
在这时我开始反对,小说是清晰的,是个人生活的提炼。
而后说历史,历史也是有清晰的脉络的。只是个人性上人生也许像梦呓一样缭乱着。

添加上更多的汉字,会不会清晰了,也许吧。
那这个诗歌的意思在哪里了,也许是对人生的总结,用了一个松字,后来生成的是世界。
出生的时候,母亲需要放松。这个松就是作者,或者松井,或者更多。
这样才是,延续不止的历史,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这个松的意思是生、人生、生存、生机、生怕等
而在造句的时候却取了对立面的死亡的现象。
生与死的关系。在字与词的阶段是生,而在造句阶段造成了死亡的现象。
从这里理解的话,作者是在生与死的度量上择词,选择了松作为中间单位。
而更多的字或者历史都是中间单位。

总结:诗歌的度量和意像是有效的,诗歌的组织是有宏大整体感的,诗歌的开头与结尾是清晰的不缺乏诗意。
诗歌的中间造句的缭乱是有作用的,并非失效的。
整个诗歌诗意生死间盎然,诗境远大深邃,诗性平滑,词性丰富。
生---松----死。生与死的中间或者就是松,或者期盼性的希望松到自由自在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5 19: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