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严家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赶路十月精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05 | 只看该作者
高歌一首


《历史上的今天》

没有伟人或暴君的生与死
甚至没有一颗孽种成功受孕

没有一丝强暴和杀戮的痕迹
草原上甚至没有一头大象踩死一只蚂蚁

没有一项发明或一条真理被人顶礼膜拜
甚至没有一行文字和一句语言风一样掠过古国

没有一桩交易或海誓山盟如愿达成
甚至没有一分钱的浓痰一分钟的娇喘被人吞来吐去

没有一个人在庆祝什么
甚至一切都是闭月羞花


(三言两语)有过历史吗?有过今天吗?也许历史被人篡改过,也许今天什么也没发生,就成了历史。


赵原一首


风刮在风的方向上


那天早晨  终于起风了
落叶都被刮上了天
士兵们的帽子  也被刮掉了
露出扁平的脑壳
风很大  风中还携带着铁锈
和硫磺的气味儿
但是我却没有听到风声
我和我的兄弟  站在人群的外面
这阵闪光的大风  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迎着我们刮过来  被我们的身体
阻挡了一下  转眼间
就刮到远处去了
我和我的兄弟  慢慢转过身
看见那群慌乱的士兵
把明晃晃的枪刺  插进了玻璃中

(三言两语)我不知道趣原想说着什么,也许在道着某些不被人所知的秘密,我们且信;风刮在风的方向上。

灰狗一首


《七月之光》


七月,风很凉,苹果树很高
原野上落满星星,水枯的河床
流浪人睡在这里
七月不远,在九月的后头
你的头上落满太阳的灰
我们总是弄不清 灵魂
是一种什么东西
七月的光在北方
土地里的人拾柴禾
捡起遗失在这个国家的骨头
七月
有人回家
姑娘和小伙子
带着妈妈的信在夜里漫游

(三言两语)七月之光,闪烁着许多繁杂的意象,姑且就算是一种漫游吧!不信,就相象七月之后,还有许多事会发生。




起子三首


一只蚊子的两种形态

起先是我腿上隆起的一个包
后来是我掌心的的一小滴血

而它不堪一击的身子
以及几乎透明的翅膀
根本不值一提



最后的

我们的最后一次拥抱
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或许已经发生了
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察觉到



晚上的色彩课

我的色彩课
被安排在晚上
当太阳在西边落下
收起了光
世界由灰变成了黑
可灰和黑都不是色彩
我走进教室
里面灯光明亮
我说,光
是看到色彩的前提
我又说
灯下不观色
偏差太大
但现在
你们要尝试着在灯光下
画出一些自然光的色彩
直到下课
学生们都在为此努力
当他们下课离开
我关掉所有的灯
突然发现
有一小块月光
安静地躺在画室的一角
原来它一直都在
在人造的光线中
孤独地亮着

     
(三言两语)读起子的诗,是件极为舒服的事,他的诗有生活细节,也有机智灵巧,和诗人极为独特的思考。


莫白四首


这场雪

很难得
这场雪使原本的生活慢了下来
慢到飞机取消航班
慢到汽车变成蜗牛
慢到可以让我把目光移向生活之外的事物
用雪花飘落的速度欣赏雪花
很难得,没有风
这场雪仍将继续
他们漫不经心
沸沸扬扬
旁若无人般地飘落
飘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飘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静静的
散发着来自自身的生动


无题

我一定是病了,我咳出的痰
带着属于我的温度,血腥,还有病毒
我不能继续把它含在嘴里
象融化一枚糖果一样,重新将它接纳
我没有勇气面对
它可能在我体内制造的
一场新的动乱。
我只能把它交给大地
就象吐出一粒可以发芽的种子
我不知道
在这个孕育生机的地方
它们会不会含着怨恨
继续生长


白云


白云柔软而生动
变幻着
不紧不慢地移动
被风吹成什么样子
就是什么样子
被风吹到哪里
就去哪里
依旧那么柔软
我断定
这云也是善良的
心有大爱、风暴和惊雷



拖鞋

我遍寻不到
一只丢失的
拖鞋

鞋架里、床底下
沙发的背后
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地方

剩下的那只
仍在原地,孤零零的
那么委屈

走失的心情
也是如此吧

它们逼着我
继续找,继续找
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


(三言两语)英雄不问出处,我不知莫白是何方人氏,坦言以前也没看过他的诗。当我把十月份论坛所有的贴子翻了一遍后,又回到了首页,我发现了他。写的真好,从容,客观,能把诗写透,了不起。

   
布考斯基诗选(伊沙新译)

《完成》

我们像玫瑰
懒得开花
待到太阳
等不及了
我们才怒放


《献给简》

萋萋芳草下225个日子
你知道的比我多
草儿长久吸着你的血
你成了篮子里一根光秃秃的棍子
这还怎么工作?
在这间屋子里
爱情的心
仍在制造阴影
你离开的时候
带走了所有的一切
在夜里我用膝盖触碰你
抢在一群悲伤欲绝的老虎之先
但你毫无反应
老虎想吃掉我
我满不在乎


《忏悔》

恭候死神临降
像猫一样跳上

我满腹歉意
对我的妻子
她将看到这具
僵硬
苍白
的身躯
摇一摇,然后
也许
还有第二下
“汉克!”
汉克没有
回应
我所担心的并非死亡,而是妻子
家徒四壁
一贫如洗
一无所有的生活
我想
让她知道
虽然
每个夜晚
睡在她身边
甚至无用的争吵
都已成往事
曾经的辉煌
和艰辛
说过的话
我曾害怕
说出的话
此刻正被
说出:
我爱你


《超短裙少女在我窗外读圣经》

星期天我正在享用一只
柚子,在东边
一座俄式东正教堂
上面
她皮肤黝黑
一个东方少女
棕色的大眼睛自上往下
在看圣经,一本小小的红黑色
圣经,在她阅读之时
她的腿一直在晃动
打着缓慢的舞蹈的节拍
读着圣经……
长长的金耳环
两只金手镯戴在双臂上
精巧而又合适
云想衣裳
衣裳拥抱其胴体
肤如最轻柔黝黑色的布
她曲线毕露
黄色长腿暖如阳光……
我无法逃离她的存在
但却没有邪念……
我的收音机在播交响乐
她听不见
但其动作与交响乐节奏
完全合拍
她是黑的,她是暗的
她在读上帝的故事
我是上帝


《下坠》

赤身裸体,在屋子一隅
在早晨8点钟,伸展四肢
将芝麻油抹遍我的身体,耶稣
已经降临
到此了吗?
我曾在黑暗的小巷中作战
你还需要多少年?
多少天?
我的血是肮脏的,一个黑暗
天使坐在我大脑中
缘起缘灭
缘生已空
我顿悟城的毁灭、国的毁灭
世界末日即在眼前
一架小型飞机掠过头顶
我抬头仰望,仿佛它充满意义
抬头仰望
是时候了,天空已经腐烂
不会太久,我们每一个人


《就在刚才》

有多少个黎明
黑鸟在电话线上
等待着
当我在6点钟
吞咽下昨日
忘吃的三明治
在一个寂寥的周日早晨
屋角的一只鞋子
高高站立起来
另一只躺在一边
是啊,总有一些生命是被用来
浪费的



《哦,是的》



还有比孤苦伶仃
更糟糕的事
但它通常需要数十年
才能得以实现
并且十分常见
当你终于想要有所作为
但为时已晚
没有什么更糟糕的事了

为时太晚


《风雨无阻》


动物园的秃鹫
共有三只
十分安闲地坐在那里
在他们笼中的树梢上
在树下
地面上
是大块腐肉
秃鹫们不屑一顾
是我们纳税人交纳的税
把它们喂养得这般舒服
我们移至下一个
笼子
一个男人在里头
正坐在地上

他自己的屎
我认出了他
从前的邮差(绿衣使者)
他全心效力的捷运公司叫:
“好日子”
那个好日子,我也曾做过

(三言两语)“读了布考斯基晚年的作品,我算什么,特朗斯特罗姆算什么,世界主流诗歌算什么,我知道天高地厚!”某夜,在论坛上看见伊沙这话,我心一惊,从这话中,我懂得了伊沙的敬畏,这一点足见伊沙的性情和真实。而布考斯基在中国的翻译极少,伊沙和老G几年前曾有过一个译本,且是较为权威的译本,但对于晚年的老布,国内推介更为罕见,伊沙正在做这方面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翘首以待。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诗选


牧歌

我继承了一座我很少去的黑色森林。
但一天,死者和活人换位的时刻到来。
森林活跃起来。
我们并非没有希望。
那些最棘手的案子虽经过许多警察的努力,仍悬而未了。
我们生活的某一角落也有一个悬而未了的爱,我继承了一座黑色森林,但今天我走入了另一座:明亮的森林。
所有活着的都在歌唱摇头晃尾爬行!
这是春天。空气十分强壮。
我持有遗忘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两袖清风,像晾衣绳上的衬衣。

(1989年)


像做孩子

像做孩子,一个巨大的羞辱
如麻袋套住脑袋
袋子的眼孔闪耀着阳光
你听见樱桃树的哼吟

但无济于事,那巨大的羞辱
裹住你的脑袋,胸部,膝盖
你的身体偶尔活动
但并不因春天而欢悦

闪光的帽子,就让它蒙住你面孔
并从里面向外张望
海湾处涟漪在无声地拥挤
绿叶让大地变暗
(1996年)


里斯本

阿尔法玛区的黄色有轨电车歌唱着向坡上开去
那里有两座监狱.一座关着小偷
他们在窗口的铁栏后招手
叫喊他们不愿被拍摄!

\"但这里,\"司机说,像一个不知所措的人嘻嘻一笑
\"这里关着政治家.\"我看见墙面,墙面,墙面
有人在一扇高高的窗口
用望远镜眺望大海

蓝天里挂着洗过的衣服.城墙发烫
苍蝇读着微型信笺
六年后我问一个从里斯本来的女士:
\"这是现实,还是梦?\"

尾曲

我像一只铁锚在世界的底部拖滑
留住的都不是我所要的
疲惫的愤怒,灼热的退让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寂静的房间
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
穿过一座没有装备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


缓慢的音乐

房屋关闭着.阳光从窗口挤入
烤热能托起命运重量的
写字台强大的表层

我们今天在外面,在宽长的斜坡上
许多人穿着灰衣服.你可以闭着眼睛站在阳光下
感受身体别慢慢吹向前去

我很少走入海水.但此刻,我站在这里
在长着恬静之背的礁石中间
石头慢慢后退,走出波浪

船长的故事

没有雪的日子,海
是山的亲戚,披着灰色的羽毛起伏
瞬间变蓝,和惨白如山猫的波浪
长时间在沙岸上徒劳地寻找栖地

沉船在这样的日子浮出海面,寻找
没入城市警报的船主,淹死的船员
被吹向陆地,比烟斗的青烟更轻

(北方有真正的山猫,长着尖爪
梦幻的眼睛。北方,岁月
二十四小时住在矿井里

那里,唯一的幸存者必须坐在
北极光的炉旁,聆听
那些被冻死的人的音乐)


早晨与入口

风暴让风车展翅飞翔
在夜的黑暗里碾磨着空虚——你
因同样的法则失眠
灰鲨肚皮是你那虚弱的灯

朦胧的记忆沉入海底
在那里僵滞成陌生的雕塑——你
的拐杖被海藻弄绿
走入大海的人返回时僵硬


早晨与入口

海鸥,太阳船长,掌着自己的舵
它下面是海水
世界仍在磕睡,像水底
斑驳的石头
不能解脱的日子。日子——
像阿兹特克族的文字!

音乐。我被绑在
它的挂毯上,高举
手臂——像民间艺术里的
形象


复调

在鹰旋转的宁静的点下
光中的大海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
鼻息喷向海岸,并咬着自己的
海草的马勒

大地被蝙蝠测量的黑暗
罩笼。鹰停下,变成一颗颗星星
大海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鼻息
喷向海岸
(1954年)

一九八○

他的目光在报纸上跳跃着移动
波动的感情冰冷,被误作了思想
只有深度的催眠才能让他成为另一个我
他那隐身的妹妹,一个和千百万人呼喊
“绞死国王!”的女人——而国王已死——
一个游行着的虔诚,充满仇恨的黑帐篷
圣战!两个不会相遇的人料理着世界
(1983年)


天气图

十月的海在冷冷地闪烁
和它蜃楼的背鳍

不再有东西回想
帆船赛那白色的晕眩

村庄上空一片琥珀的光泽
所有的声音都在缓慢地流逝

狗吠声的楔形文字
在果园的空气中闪现

黄色果子智斗着树
让自己一一掉落

罗曼式穹顶

雄伟的罗曼式教堂里游客在昏暗中拥挤
穹顶层叠,无法尽望
几支蜡烛在晃闪
一个没有面孔的天使抱住我
用低语穿透我的身体:
\"自豪些,不要因为你是人而感到羞耻!\"
你体内的穹顶正在层层打开
你不会完善,一切都已注定
我热泪盈眶
和尤纳斯夫妇,特纳嘉以及白蒂妮小姐
被推入阳光喧嚣的广场
穹顶在他们的体内层层地打开


风暴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的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06 | 只看该作者
自1979年3月

厌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而不是语言
我走向白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
我触到雪地里鹿蹄的痕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1983年)


悲歌

我打开第一扇房门
这是一间充满阳光的宽敞的屋子
一辆重型卡车从街上开过
把瓷器震得直颤

我打开第二扇房门
朋友!你们喝着黑暗
暴露于日光之中

三号门。一间狭小的旅馆房间
窗户对着一条偏僻的马路
一盏路灯在柏油上跳闪
经验那美丽的熔渣
(1973年)

(三言两语)这肯定是今年国际诗坛的大事,可是在论坛上,没有一个诗人跟贴,是诺奖离我们太远,还是文化背景有太多的差异,还是真正的诗人不被国人所善待,这是一个问题。





袁魁;《读诗笔记》节选



读余怒的《老了,不否认》
  
  
  余怒先生的这首《老了,不否认》,给我的震动相当大,在他这里,没有抽象的情感,没有生厌的套路,也没有单调的色彩,他能尽他最大的可能,将文字的不可预知性及生冷力
  发挥到极致,像从石头上飘起一阵白烟,让你错愕之余,陷入深深的寂静。
  在余怒这里,牙齿与胃,可以用齿轮来代表,关系也是,我能看出,这个关系不是平庸的人能发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个关系,是余怒自己的意思,和别人不同,和你们不一样的,顺着这条线走下去,余怒又挖出了程序这个词,于是整首诗开始自动运作起来,像电饭煲或微波炉一样,酣睡和打盹可以互相调整,米饭也能变成汉堡包,这个就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了,却又觉得很正常,就像陷入余怒的时空机器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分裂,他所要的,只是语言里面最核心的东西,比如光,比如暗物质,又比如夸克,甚至这些,还不是他之所需,像一个矿工,余怒深入到汉语言矿脉的最深处,自由自在的发掘出一些,我们还未能命名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活的,是脱离了正常思维模式的,是开放的,是模棱两可的,又是变化的,令人生俱的。在最后,诗人说:以前我总说“我”/现在我总说“我们”/请原谅我的帕金森和安静。多么有力的结尾啊,让我在一刹那,忘乎所以,只有诗人的帕金森和安静,在我的脑中,静静分着叉,难以调和。
  
  
  
  附原诗:
  
  
  《老了,不否认》
  
  
  吃一顿饭,一小时,
  牙齿与胃的关系是
  两个齿轮间的关系。
  
  它们有时不工作,给我们看
  老履带和过期的润滑油。
  程序得调整。
  
  酣睡得调整为打盹,
  米饭得调整为汉堡包,
  锅碗瓢盆,花鸟虫鱼。
  
  以前我总说“我”,
  现在我总说“我们”。
  请原谅我的帕金森和安静。


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夜晚的书页》
  
  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也是最近一些日子的事情,由于诺贝尔的原因,让我知道了这位诗人,来自北欧的诗人,以前也读过,是飞白老师编著的《世界诗库》第四卷北欧卷里,有他的几十首,我都是读过的,整套诗库我也珍藏着,但竟然一时想不起来,这个好像不好。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风我认为还是重意象,沉郁的,思索的,但并不露多少痕迹的(不排除一些痕迹重的,我不喜欢的)。他的文字对于喜欢细密的,阴郁的文字的人,自是很对胃口的。读这首《夜晚的书页》,能让我们领略他文字驾驭的功底与思维深度的一二。可能我有点不太谦虚了,但我觉得,我们从一个人的文字处理方式上,能看出他的思维深度的,一个对意象从来不进行深加工的诗人,很容易被自己的口水淹没,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特朗斯特罗姆。但从技巧上来说,与其色调相近但感觉更出色的诗人,在我们这里有很多,比如余怒,比如宋烈毅等等,同样,能将文字写得白却仍旧好看的诗人,我也能举出许多人许多例子,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盲目像斯德哥尔摩看齐,毕竟这个奖项是西方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西方的犹太人中的一个组织维护并推广的奖项,当然该奖创建者是诺贝尔这个我们都知道的,但办着办着就走样了,这个不多说了。
  在这首诗里,很显然,作者是在说一个故事,好像又是一个寓言,特朗斯特罗姆的笔调一向隐晦难以捉摸:一段宽五十八年/长几分钟的/时间。可以让我们从此猜测,似乎这与二战有关,似乎不只是有二战,还有战后的创痛,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细究这些东西,单从语言分析,特朗斯特罗姆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最后一节里,也有很出彩的细节被他呈现,就像山水画一样,在那节里,他跳脱了具体的形象,却又不离具体的形象,来诠释一个古怪之境。如:如麻袋套住脑袋/袋子的眼孔闪耀着阳光/你听见樱桃树的哼吟。多么棒的处理方式,你可以从这里看出他在意象的经营上,下了多少苦功,好的诗人就是这样,所谓的意象,更多的体现在他对现实的把握及将其发挥上。如果只是把握,没有发挥,没有创造力的呈现出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匠人而已,一个只会描绘山川,而永远无法成为一个随形入物,自在如意的神仙级人物。这个里面除了文字的磨练,更多的还是天赋问题,我在这里还是强调一个天赋因素,有的人很勤奋,一天写多少首,可没感觉就是没感觉,没用的,沙子就是沙子,成不了黄金的,写诗也一样,特朗斯特罗姆的才华就在于他能在某个瞬间,让自己脱窍,在迷蒙间,去直觉地照见事物之间本来的面目,可能有时候并不清晰,但起码他这样去做了,有着这么个方向,而事实上,我们周边绝大多数的诗写者,还只是沉溺在自我的小天地玩弄文字而已,辞藻词汇意象顺序都是可以玩的,只是玩着玩着忘了自己从哪儿来的,来干什么的了。
  在遣词方面,我并不是特别欣赏特朗斯特罗姆,在这方面,我也不想说是翻译问题,好的就是好的,翻得再坏,也遮不住它自身的光芒。我只想说,他是块好材料,也许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得够好,但这不影响他呈现自己的光影,在北欧凄冷的冬夜里。
  还有一个我要说的是,译者李笠曾说,他在力度上,比王维要强得多。我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什么。但我知道,王维是王维,王维的高度,不是随便一个诺贝尔奖的诗人就能超越的,王维的文字,随你境界提升,自然变化,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人,就贬低他法,这个是我的看法,在语言,在意境,在人与自然的融合方面,特朗斯特罗姆远远不及王维,抱歉,即使王维写白话诗,他也远远超越当代99.999999%的白话诗人(包括西方),这个不是概率问题,是天赋问题。不要以为王维只会写山水,山水即人间,从来都是文人诗画的境界,而非割裂开来,会写的不露痕迹,不会写的分这分那,真是搞笑个死人了。
  
  
  附原诗:
  夜晚的书页(1996)李笠译
  
  五月的夜晚,我借着
  冰冷的月光登陆
  花草灰暗
  但芳息绿翠
  
  我沿着色盲的夜
  朝山坡上摸去
  白色的石头
  向月亮传递信号
  
  一段宽五十八年
  长几分钟的
  时间
  
  我的背后
  远离铅色水域的地方
  是另一个岸
  和统治者
  
  那些用未来
  替代面孔的人像做孩子
  像做孩子,一个巨大的羞辱
  如麻袋套住脑袋
  袋子的眼孔闪耀着阳光
  你听见樱桃树的哼吟
  但无济于事,那巨大的羞辱
  裹住你的脑袋,胸部,膝盖
  你的身体偶尔活动
  但并不因春天而欢悦
  闪光的帽子,就让它蒙住你面孔
  并从里面向外张望
  海湾处涟漪在无声地拥挤
  
  绿叶让大地变暗





读水笔的《死无对证》
  
  
  刚看这首诗的时候,被水笔的细节描述吸引了,比如这节:
  “吕桂花模样好是不错
  但年近四十,身上的肉也松了
  村里后生从她家门前经过
  喜欢与她搭讪
  吕桂花脾气好,笑靥如花
  淡淡的雪花膏香气
  让人很兴奋”
  描述的多好啊,吕桂花,看样子好像是个中年寡妇,(在这里水笔没有详细交代,暂且按这个路子分析吧。)或一直没个男人的女人,她长得不错,起码让后生喜欢与她搭讪,她还喜欢搽雪花膏,这个雪花膏,我们许多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在那个年代,不是件容易得的化妆品,要在今天,就是奢侈品也不为过,吕桂花喜欢用它,说明她对美的渴求,一直没有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减少。
  接着,水笔不急不躁的叙述:吕桂花和吴金汉勾搭成奸的一些风言风语,说到吕桂花的失足,掉进水里淹死了,我觉得有点突兀,但这可能是水笔想要造成的一点冲突的效果吧。这个与吴金汉勾搭不勾搭,潜意识里,水笔似乎有意把我们勾入这个村里疯传的谣言里。而这,似乎导致了吴金汉的溺水身亡,地点都是一样的,杨树庄的大塘,据放牛人说:他是低着头,跳下去的。诗在最后一句,来了个疑问:为啥呢?其实,这个疑问是水笔推给读者的,也是推给旁观者的。在这里,我发现整个故事的核心,与吕桂花的美息息相关的,至于吕桂花和吴金汉有没有勾搭成奸,那无关乎吕桂花的最终结局,没有吴金汉,在那个年代,照样会有马金汉刘金汉,会和吕桂花勾搭上,在村子里面,一个没有男人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女人,是对整个村子的威胁,她的悲剧不在于以死去抗争这个疯传的谣言,或为情而殉,而在于在她之后,吴金汉也选择了跳水自杀,这个让大家包括我自己,很长时间也不解。我们可以理解为吕桂花确实和吴金汉勾搭成奸,为彼此双双殉情,也可以理解为吴金汉受不了谣言的压力,选择与吕桂花同赴黄泉。这首诗的魅力就在于此,诗人用细节来描述故事,却用空白来留底,这是一种处理手法,能看出水笔的用心良苦。我在想,倘若吕桂花是真的与吴金汉所谓“勾搭成奸”的话,那他们应该是很快乐的人,几乎不可能选择不归路。这样看来,杀死他们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头脑中的观念,这个观念也是村子里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观念,悲剧就在于此。而所谓的纯洁,贞操,很多时候,都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而我们,就此成为自己的凶手,并难以察觉。
  
  
  原诗:
  
  死无对证
  
  村里疯传
  吕桂花和吴金汉勾搭成奸
  这不是笑话吗
  吴金汉是高中生,见过世面
  鼻梁上架副仿玳瑁眼镜
  二十出头,怎么会做那种傻事呢
  吕桂花模样好是不错
  但年近四十,身上的肉也松了
  村里后生从她家门前经过
  喜欢与她搭讪
  吕桂花脾气好,笑靥如花
  淡淡的雪花膏香气
  让人很兴奋
  干了偷鸡摸狗的事儿
  没捉奸在床,说破嘴皮也枉然
  风言风语因此渐渐平息
  那年夏天,吴金汉金榜题名
  成为全村唯一大学生
  吕桂花上山砍柴
  路过杨树庄时,一失足
  掉进大塘,淹死了
  结果,谣言再起
  八月初一,吕桂花入土
  吴金汉回村,被人指指点点
  说戴眼镜的男人靠不住
  吕桂花头七刚满
  有人发现吴金汉死了
  也是溺水而亡
  地点也在杨树庄的大塘
  放牛的人说
  一个人,低着头,站在塘边
  突然跳下去了,为啥呢
  
  2011.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08 | 只看该作者
读沈浩波的《玛丽式爱情》
  
  
  沈浩波的作品,许多还是很关注当下生活的,这首玛丽式爱情,让我们看到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站在作者角度,或许觉得,玛丽亏了,而他老板,赚大发了,其实沈浩波一直没有发表这个观点,他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说这件事情。而站在玛丽的角度,她或许觉得自己受老板重视,或许她还有点野心,也未可知,总之,她不一定就是受害方,说不定,也是自愿的,享受的。这个作品所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老板利用玛丽的纯真,自以为得计似的说:只要一遍一遍的说,我爱你,就够了。他利用玛丽为他的金钱和肉体服务而已。而玛丽完全可以不干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仅仅只是一句我爱你,这个也太小看一个已婚妇女的智商和情商了。她也是有利益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并未道明,或许,她真的是个纯感情动物,为了爱可以抛弃一切,包括家庭,事实上,她好像也没有抛弃家庭,因为诗人说:她背着老公,和老板上床。这个“背”字,很值得研究。从这个背字可以看出,玛丽并不是老板认为的那样,简单得很,其实她是一个复杂的女人,很不简单,有她的目的,有她的想法。只是诗到这里,就嘎然而止了,于是留个大家一个错觉,觉得这个老板很牛逼,能够随心所欲操控女员工。
  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去看这个问题,会发现没有谁,能操控玛丽的,包括所谓的爱情。玛丽之所以被老板操控,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许,她真的爱上了老板,这个可能性很小。也或许,她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可能性比较大,还或许,她也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总之,玛丽的处境,相当复杂,心理也相当纠结,相对面的老板,则简单得多,由此,作者抽身而去,留给读者相当大的思考空间,或许最吸引玛丽的,不是所谓的爱情,而是红杏出墙所带来的刺激感,在这个乏味的,缺乏人情味的城市里,不只是玛丽一个,而是有一群人,为了寻得内心的慰籍,而不惜铤而走险。荒谬性就在此,从一个空洞,脱逃到另一个空洞,而原先的空洞并没有缩小,新的空洞,也填不了旧的空洞,于是又不得不找下一个空洞。玛丽式爱情的荒谬性,可见一斑。而玛丽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原诗:
  
  玛丽式爱情
  
  
  
  朋友公司的女总监,英文名字叫玛丽
  
  有一张精致迷人的脸庞,淡淡的香水
  
  散发得体的幽香。名校毕业,气质高雅
  
  四英寸的高跟鞋,将她的职场人生
  
  挺拔得卓尔不群。干活拼命,酒桌上
  
  千杯不醉,或者醉了,到厕所抠出
  
  面不改色,接着喝。直到对手
  
  露出破绽。一笔笔生意,就此达成
  
  我承认,我有些倾慕她
  
  有一次酒后,借着醉意,我对她的老板
  
  我的朋友说:你真有福气,这么好的员工
  
  一个大美女,帮你赚钱
  
  朋友哈哈大笑:“岂止是我的员工
  
  还背着她老公,当了我的秘密情人
  
  任何时候,我想睡她,就可以睡
  
  你想一想,一个大美女,驴一样给我干活
  
  母狗一样让我睡,还不用多加工资
  
  这事是不是牛逼大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问他怎么做到的
  
  朋友莞尔一笑:“很简单,我一遍遍告诉她
  
  我爱她,然后她信了!”
  
  2009/6/7


(三言两语)袁魁在这个月发了几则读诗笔记,我节选于此,大家有兴趣可以一看。读诗吗?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也许你的解读,与此相反,也不为怪。


《与面海论没心没肺才是好诗》



法清:哦,今年,我对写文章怎么一点动力也没有。而且觉得在诗里,也不想说话。不想发表任何看法和态度。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点激情。做官也做不了,学问也半瓶醋,诗写的二流,人做的失败,这就是四十岁的我。


面海:操,这几句就是一首好诗啊
《与面海QQ的记录》
哦,今年
我对写文章怎么一点动力也没有
而且觉得在诗里,也不想说话
不想发表任何看法和态度
真不知道我怎么变成了这样
怎么才能有点激情
做官也做不了,学问也半瓶醋
诗写的二流,人做的失败
这就是四十岁的我
面海说,操,这几句就是一首好诗啊

把自己脱光了才能写诗,有任何忌讳都会伤害写作。所以我认为上面的话是真正的诗,内心的诗。


法清:那你就留着吧。我甚至不想在诗里下判断。我觉得没心没肺才是好诗。我说的没心没肺就是去除自我,力求客观,不带感情,不给说法,不下判断,无话可说。凡有所说,皆可能错。只有任何判断都不下,才能以万物为刍狗,达到不仁的境界。
反正我们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可以输出,何不写些没心没肺的诗。但很多人在诗里还在找一个新奇的说法,好句子和深沉的思想。这个世间各种各样的说法,可是太多了,几乎没有一样说法,是切中要害和与真实相对应的。也没有一个说法,能让人记住或者受益,那么我还说什么呢?


面海:可能情况恰恰相反,我们不需要的和反对的,就是一个所谓的能让人记住或者受益的说法,有了反而让我们失去了自身。而且你这个说法,指的就是思想,但诗歌需要的不是思想。诗歌需要的是观察、发现、和呈现,就我们的观察和发现而呈现事物、或者经验。其实诗歌最需要的是表达的语调、语气,这是最个性的。所以写什么(经验)是次要的,怎么写(语调、语气)是本质的。就我喜欢的诗歌而言,我们喜欢的不是别的,就是它的迷人的语调和语气,就像一个人说话我们爱听一样。

法清:我的体会是,过程才是诗,而诗成之后,不是诗。或者叫,组成诗歌的元素才是诗,比如语言,节奏,写的过程,文字,材料本身,这些都是诗成之前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呈现出来,突出出来,就是诗。我是从现代绘画中,知道这些的,绘画给我的启发,总是大于其它的。音乐又说了什么呢?音乐就是纯粹之诗啊。

面海:嗯,我常听古典音乐,而且古典音乐经常没有名字,就是音符(语言)、节奏和由节奏构成的旋律。

法清:也就是只有材料。然后有一个材料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了,就成音乐了。写诗不也是这样吗?那些试图在诗里讲道理发感慨的,岂不是多余?

面海:嗯,大致如此。道理就是思想啊,这根本不是诗歌的东西。



(三言两语)诗真的可以群,看法清与面海的对话,你会得到此观点。至于他们的观点,并不是不可以商榷,关键你也要学会自圆其说。



冯楚;转阿坚写无聊人的一个评。很好的!


1 “无聊人”这个名字起大了

“虽生何聊聊”,曹雪芹有聊么,鲁迅有聊么。无聊对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较大的境界,或者说没有无聊感的人写不出有分量的作品。高级妓女都是无聊的,小野鸡才忙忙叨叨。
无聊是大词,广东廉江这个沙哑嗓的农民后代的诗人,何德何能称自己无聊人。我管无聊人叫小无,是希望他从小做起(绝无“从做小起”的意思),从谦虚开始。甚实“无”这个词也不得了,涉道太深。也许小无洞事不浅,大道了既,偏顶起“无聊人”这个大名,怕是要干一番壮举,以不负天将降大任哉。
这个名字太有野心了。我们要警惕他的诗歌。


2 能不能把下流话憋成上流表达

谁的睾丸后面没有二两汤呀。小无的若干首诗直抒写性事,加上语感好,拒读是非常艰难地。像射一般抒情泄臆,却让读者如我这样的人难得智性上的深味。小无大多性诗,没法把玩。不应把淫给秽下去,应把淫给荡上来。
小无和不少八零后诗人反对装逼。装逼这个词挺生动的,一种意思是把逼装起来,即不要写的太直露,要遮掩,要含蓄。小无诗里的逼,不装,都露着,这里按下不评,要看这种露逼的诗里有多少诗意抑或多少逼意。我读过逼意十足的诗,好诗,逼意升腾,快活到人的思想——这哪是逼,分明是世界呀。而小无的此类诗,小了,胡同了,能通过的东西不多。
想起鲁迅在京,二十多年无性事,坐在阴凉里抄古碑,却写出那么多酷酷的文字。我并不主张非得把精液憋得上升成思想或脑汁,但我觉节制,限制,制动一些淫逸,能让文字出口或出笔前就受到冶炼锻打。所以,小无写性且不装的诗,骚劲不够,既然已经动用了性这个隐秘武器,就应让交之战更加出彩出色及香味。见逼是逼,这不够,得见逼不是逼,然后再······
曾不自量,我年轻时打算与一画家合作,做百逼图的诗配画。工程到五分之一时,遇一高人,他说,你们见过一百个么——没有吧,你们真是不自量力,那种东西深了,你们别把想过的逼当成看见过的。我估小无见的不多,深入的太少——就算写的有刻度,也是其文字自信超过了经验。

3 不要把小圈子之事当成世界的

因媒体,世界越来大了,圈子越来多了。像霍金和他演算宇宙的圈子,随便写个名字在文章里,肯定重要。像郭敬明及其著名粉丝文里提到一个名字,也还小圈(但是人数众多)共知。我觉八零后口语风格的诗人,可能互知者过千,但这圈子小。小无诗里多是连我这诗人也不知的名字,他又写的好像很多人都知道,真是把自己的熟人当成媒体的名人了。
我是就诗而把说,也许作者的某些非诗歌文本的事件,在某圈子里是新闻或惊闻(也不排除骇闻),就一般的诗歌读者,不懂垃圾派及口语诗的人来说,还是有“笔下有鸿儒 谁不知谁傻”的自我抬举,爱己及乌之嫌。
我会处理简单,把诗中得名字换成“情人”“性幻想对象”“好姑娘”都可,或带名也行,比如“春树”就说'“老春姑娘”或“小树妈”得了。不要把感觉在文字里夸大,比如“灰尘”就叫“小尘”或“灰女”也好,没必要写的如喊——显得那姑娘那么有名。像我这种以诗意而不以芳名取胜之人,见过若干,好过几个名女人,他们入诗了,绝无其名,可能我善用她们的特点现起得外号。

4 语速,节奏,俭句,诗之小要害

小无的15行以下,每行10字以下的诗都如上小标题。他的语感不错,似是不经意,也许真没当真。《国风》里面的这东西太少,它长在韵致。
诗歌的语速,因其这句的意思及主谓宾动状补搭配而致,如作者不诵,我们默读时会有所通。小无没问题。诗的节奏与上条有关,重要指平音仄音或轻声搭配符合听起来舒服原则。小无肯定不懂语音学(而我是去过大学里教过的),竟不很离谱。
小无的俭句,俭而不厚。不能怪不很熟诗经、古诗十九首的他。

5 给妹妹的十多首,真泪真疯假文字

读之,我难受。妈的,小无写的是我们大家贫苦又被上一代惯性折磨的一个少女,是我们穷诗人共同的妹妹,是大家的酸痛。
允许一个疯妹妹的半疯哥哥写下了不匹伦理的句子。读它的难为情不敌于对这真实意思忘乎的感动。
我也有胞妹,我也瞥过不该瞥的地方。我一愧惭,就拧巴成了一首风雅又隐美的文字。
这组诗,要完整的读。就像读金斯堡的长诗《祈祷》,不能只着眼于金母与他的那种性意思。
这种诗是撒不得谎的,决不能妄语。

6 底层的文化无赖

从小无若干诗中,我看出了这个范畴。
我也是接近这样的人。我写过很多这类的诗。但我觉,小无的无赖诗技巧不行,即此类诗写得“特别无赖是因为无辜,特别操淡是贬己为世”。
大无赖者,时世高妙也。比如济公、让·热内、叶塞宁、高更、维尔伦,无赖要当大,小的就毛毛虫了。
不过,又底层,又写诗,是反差大而可能通协的。越底层,越诗高,也相当的难。小无有关底层的诗,还不能更得到青睐,也因他把握的视野有限。
要防止,自己在诗中言自己无赖之人,其实在生活中他并不及。写自己无赖,费不了半斤勇气。

7 起点不低,进步嫌慢

读他07年至今夏的诗,我有上面小标题之感。据说他刚出道的诗,好评如连续喂你的最爱吃的东西。这也挺自然。一人刚写作,就在无记名投票中获得了荣誉,紧张感就丢了一半。
我起点低,一直在点滴的进步或半滴的进步,我没受过宠,是我的写诗之运,我至少没在退步。
瞎说以下小无进步的可能:读一读翻译体的诗;看一看非诗类的文化,社会,艺术的书——据说他在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里面写的跟便条集似的,我估小无10条里能读一条而思。

8 诗歌文本是铁证

我听说过小无的很多事,有的挺传奇,我懒得议。我仅对诗而说——诗歌文本是铁证。如你多年后牛逼了,你的轶事才值钱,甚至悄悄浸入读者对诗本的领会。
写出一首公认的好诗,加上一百个流传的轶闻,就使那首诗乘以一百不止了,前一难而后百易呀。决不能用你的轶闻来绑架你的诗歌。
写在纸上才是确凿的,传之有据。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闹多少佳话、笑话、操淡事,流于风中,并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08 | 只看该作者
9 具体议几首

“你反了吗”:大意义,处理成小意思。写的太轻率了,可惜。好好的重写,这标题值钱。“我为什么不是精神病”:几乎每个诗人早晚都会涉及这类题材。小无胆大,思路超前,先立下标尺。写的比较狠,思想雄厚的人,我不担心他口出疯语;小无玩的是,底儿掉,不留后路——所以前者是狡猾的。
“混吃等死”:这诗完全可以为大纲写一篇哲学文章,或小说。揭示一种大命运的,是这标题。
“乱花钱”:干净,痛快,且基本形成了公式,即这五行诗的每行前两字不变,后面的字随便写,举例如下
原诗:越是穷途
      越是乱花钱
      就像在赌桌
      眼看着就要输完了
      索性一把全压上
公式:越是
      越是
      就像
      眼看
      索性
“其实我是想日逼想疯了”:我觉得这是一首比较抽象的诗,完全不是所写的因想日而疯,因花钱日而郁,它写的是一种空灵的悲凉,一种实在的虚无。这首诗超越了它本身。若让李白的后人(好像小无也姓李)改成绝句,可入《三百首》。

10 把诗写成日记精选是没有难度的

通过小无诗歌已披露信息,假如他把集中一段以日记体诗写成“与诱拐少女的炽情与败坏”,应是一部纪实,那就更没难度了。
从小无诗的笔势来看,流畅,快捷,直捣,咣咣咣,放。我怀疑他在文字劳作上是怕困难和麻烦的。
有人写诗像顺势打炮,有人写诗却像费劲的勾引。两者我都爱看,而后者更让我肃然起敬。就像玩性游戏一样,先得不饿了,才对高级玩法有馋劲,到那时,怎一个逼字了得。小无的诗,还在饥饿线上,玩得是馍加肠,不急吧。其实我也没多高级,有时想写大风骚,结果写完一看却像老虎被猫操,光痒痒了。还是小无的诗般配。
谢小无的诗让我大放破话,我挺痛快的。
                                         2011 8 28 于楼下小亭子

(三言两语)这是行家的文字,可以成们某种诗歌教科书的一部分,我也爱读,所以把它挑选出来。




《水槽·杨瑾诗选》出版

                             
                 水在水槽里流
                     ——《水槽·杨瑾诗选》

日前,《水槽·杨瑾诗选》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据了解,该诗集共有诗歌237首,是在诗人杨瑾自2000年以来10年间写就的一千余首诗中选出的。杨瑾历来提倡“无限制写作”和“诗到意为止”,而这理念(观点)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呈现。虽然杨瑾的诗“妍丑”兼备,但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禅意。这种禅意不是标签式的对禅宗的图解,而是盐溶于水式的对禅宗的理解。杨瑾的“禅诗”不是传统型的,而是现代或后现代型的。读杨瑾的诗,不论你是喜欢诗还是不喜欢诗,或者不论你是懂诗还是不懂诗,你都会被其吸引,从而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水槽·杨瑾诗选》有380个页码;封面是250克的超感蛋壳纸;环衬是110克的米灰手揉纸;正文是60克的轻型纸;封面进行了凸印和UV工艺处理;诗集的规格:高250毫米,宽150毫米,这种窄型本,使得诗集十分的别致。
诗集定价为每本50元,需购者可把款项汇入——
工商银行卡号:
6222021502008209334(秦春)




《水槽•杨瑾诗选》目录

001  诗是一种奇迹(庞华)
005  最东方,最西方(法清)
016  杨瑾:先锋刀片上的诗歌之舞(彭华毅)

019  隐侠
021  雨中的城市
022  鲁智深
025  停电
026  啤酒
029  我的几件烦心事
031  我热爱一只青蛙
032  厨房
033  包法利夫人
035  我渴望和所有的美人都有点关系
036  对一个女人肉体的抒情
037  2003年1月1日的元旦
038  冬日午睡
039  甜苹果
040  我可以正式入眠
041  老人与海
042  钢管秀
044  溶雪的时刻
045  切割蒸汽机火车头
047  高僧
049  初夏
050  我迷恋这个城市里的每一条巷子
051  晚饭后小憩了一会儿
052  空酒瓶东几个西几个
053  小芹坐在家里
054  泼妇骂街
056  夜晚,我在雨中奔跑
057  我买了一顶红色的棒球帽
058  喷泉
059  夏天浴场的溺水者
061  深夜回家
062  卓玛
063  爆米花是怎样做成的
070  钢琴独奏
071  愤怒的乳房
072  我喜欢一个人吃饭
073  早晨感恩诗
074  这些脆脆的苹果
075  牧羊人
076  油漆匠
077  磨刀
078  杀猪之夜
079  一伙以装修为名义的暴徒
081  杀机四伏的房子
082  拔萝卜
083  素描与石膏像
085  红色砖头的声音
086  守灵之夜
087  新娘
088  裸木之香
089  完美的阿尔茨海默症
091  铁匠铺
092  绝望
093  喝易拉罐可乐的男人
094  颤栗
095  掏淤泥
096  照镜子
097  乌鸦饮水
098  最后一根火柴
099  虐鸡
101  夏天的时光
102  拧紧水龙头
103  绿豆汤
104  渡河
105  一击
106  少年合唱队
107  真好
108  猴子爱上咖啡馆
109  贫民区的姑娘
110  打猎
112  乞丐
113  画家的苹果
116  雪花飘呀飘
117  工农兵医院
119  滨海之城
120  沉没
121  扑克
122  2004年的雪
123  掷球者
124  击壤歌
125  三个人
126  彝族舞曲
127  早晨
128  我看到了月亮
129  男女双人花样滑冰
130  七匹狼
131  我想在月光下举起一只石狮子
132  草原上的舞蹈
133  夜航
135  猪
136  等待天明
137  冬雨
138  或徐或疾敲打着键盘
139  鹤
140  斫轮老手
142  烟花
143  冷兵器时代
144  春天的喷嚏
145  灰尘和瓶
146  厨娘
147  最好的写作是什么
148  素壁
149  西部无人区
150  鸟鸣晨
151  一喜
152  夏天
153  今年的冬天没有下雪
154  秋风啊秋风
155  潘金莲什么的
157  麦地
158  一堆碎玻璃
160西班牙功牛
161  旗影
162  声讨雨天不带雨具的人
163  南丁格尔小姐
165  圣水
166  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叙述
169  修行者
170  为女儿梳头
171  老头的伴
173  睡莲
174  拆
175  最牛X的旗子
177  游艇
178  幸福的人
179  帕丽斯•希尔顿
180  孤独的鱼
181  孤独的公鸡
182  荒凉,荒凉,还是荒凉
184  孤独的水鸟
186  跟我有关系的一个人死去了
188  某县城
189  穿过草丛的人
190  早班公交车
191  运尸出城
193  拣豆子的人
194  庐山含鄱口的水珠
195  水槽
196  不解
197  我的床
198  睡莲
199  面对汶川,我的愤怒远远大于悲伤
202  一盏路灯
203  汇盛大厦
205  言志
206  闲着没事,我想粉刷一堵墙
207  空空,上上下下
208  秋风又起
209  乱采花
210  单工宿舍302号
211  写给好朋友庞华
213  冬天,我去看一座桥
214  喝汤
215  吴带当风
216  让我们来练习卷着舌头说话
217  水槽系列
221  这么多的牛要去河边饮水
222  黑与白
223  好大的雪
224  荷塘
225  牛二
226  一场没有觉察到的雨
227  佛陀坐在树下
228  鸡蛋
229  一头在雪地上撒野的牛
231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232  一夜无尿
234  夜过桃花村
235  漂木入海
236  遣怀
237  果岭
239  春天也会落叶
240  春天也会落叶(2)
241  写个鸟
242  写个鸟(2)
243  啊,春天
244  盲人摸象
245  这个冲浪的女人
247  树木葱茏
248  雨夹雪
249  梅驿
251  古兵器
252  歌唱家蔡琴
254  秋水
256  空空的房子
258  红烛
260  庐山小住
262  长夜行
265  镜中的圣人
266  水中的鹅卵石
267  旗手
270  夜晚抱着玻璃的人
271  下雪了
272  城乡结合部之夜
273  水塔
274  赤日炎炎似火烧
276  播种的人
278  稻草人
280  空姐
281  破沙发
282  野生大鱼坊
283  悦来客栈
284  致某女护士
285  爱呀爱
286  柔软的春天
287  啊,姑娘
288  在火车上
290  观看早期女革命者的照片
291  手机又快没电了
292  镜中的圣人
293  睡觉的女人
294  母鸡下蛋
295  睡觉的女人(2)
296  红旗啊红旗
298  拖鞋
299  排泄之爽
301  空荡荡的房间
302  无题
303  春韭
304  旗袍
305  锋利的寒冷
306  未融化的雪
307  挑水
308  卧听春雨
309  独行侠
310  三月桃花
311  洗青菜
312  弘一法师
313  无题及其他
314  拯救一只苍蝇
315  无题
316  困惑
317  夜行列车
319  春天,猫在穷人的屋顶上

321_366  诗论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0 | 只看该作者
序言

诗是一种奇迹
——写在《水槽•杨瑾诗选》出版之际

文/庞华
很多时候,我都感到语言的无力,就像很多时候感到诗是一种奇迹。正是诗的奇迹不断出现,才吸引住那些热爱奇迹的人。杨瑾就是一个无比热爱诗的奇迹的诗人。他通过经年累月的写作不断感受着诗的奇迹,而诗的奇迹也就经年累月地塑造了他。他信赖诗,所以诗也信赖他。
多年以前,为了写诗,他去到石岗镇当一名中学老师。在那里,他完成了个人的初期写作,风格杂陈。回到生养的城市,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同时又投入到他的中期写作,风格粗放、优美;这一时期他的写作与当时互联网中雨后春笋般的论坛交织在一起,使他广为人知的论坛主要有诗江湖和无限制;后一个论坛正是在于他积极参与策划才创办出来的,并为此著有《无限制写作大纲》,充分展现了他的写作理念,以及表现了他对“狼奶”的提炼,使其诗既体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锋性又饱含了本土文化艺术的神韵。
杨瑾的初期写作风格暂且不赘述。在此只略论他中期写作的部分特征。迄今为止,纵观杨瑾的中期写作,可以说并未呈现为一贯的风格,大致又可以分为前中期和后中期。前中期粗放,后中期优美,而又不乏两种风格交杂的佳作。但不论风格如何,总体上,杨瑾的中期都贯穿着“诗到意为止”诗学理念。他深知语言不能穷尽“意”,又深知必须依赖语言而“达意”。意,依我浅见,表现了杨瑾深入东西方艺术之后的一个硕果。那不是媚外,亦非固守,而是恰当地结合了其自身的气质,丰富了现代的以及后现代的诗写风格。毫无疑问,诗是为人而写,那么所写就必然关乎人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灵魂和人性。但是杨瑾似乎永远不提这事。他在《诗歌七杀》中说“在诗中要闻到水果和女人的气息”,“赋予日常生活和细节以神奇性,陌生性和荒诞性”,在《无限制写作大纲》中说“提倡诗歌扁平化,即诗歌尽量不要有深度,更不要承载重大的主题,竭力维持诗歌的‘空’、‘无’的状态”,甚至更加说道“从最没有诗意的地方着手”,就像故意要使自己平面,浅薄起来。然而,我却以为这正是杨瑾的过人之处,正是他彻悟了生命的结果。他所呼唤的难道不正是我们一贯对个体生命的忽略和蔑视吗?难道个体生命的一呼一吸一定会比所谓的“重大”题材更不重大吗?至此,我们应该理解到杨瑾所要竭力维持的空和无不是说不食人间烟火,而恰恰正是要促使我们去尽情地投身人间烟火。甩掉了“重大”,才轻了起来,才飞了起来,就像一只鸟的翅膀上不再绑缚着沉重的“黄金”。细读慢品其诗,相信读者都会越来越多感受到杨瑾对人性和灵魂的更加关注。也因此,他才在《诗歌七杀》里说“诗意大于词语,不要着意于一词一句,而要着意于整体效果”,才在《无限制写作大纲》里说“诗歌既不指向什么,又要指向一切……”。其所意,无不指向真正永恒的人性和灵魂。其所意,无不处处关涉着人性和灵魂那些看似粗鄙,甚至被大多数人熟视无睹的奇迹。
写一首诗是相当容易的事,但写好一首诗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写出一首好诗不会太难,但一辈子都写好诗无疑不可思议。杨瑾深谙此理。他不怕写坏一首诗,更不怕写不出好诗。他很单纯。他决不言败,也决不沾沾自喜。他认准了诗。他相信真情,相信诗如鱼真情如水。就像我曾经说过的,“唯一长存的就是真情”以及“真情才是最后的技巧”。因此,我在这里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地说真正的奇迹就是真情,而杨瑾正是诗随情动,情随诗真,“无限制”抒写天地,抒写个体生命的律动,剥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意”,更多地默默进行着独立诗写。
诗无达诂。因此我不想在一篇短序之中去细读杨瑾的诗,因为我有充分理由坚信每一个阅读其诗的读者能感受到其诗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勾引。没有愚蠢的读者,只有自以为是的作者。杨瑾热爱诗,更热爱生活,从不空穴来风,从不枯坐象牙塔。面对纷繁尘世,他越来越从“静”中感受着本土的历史文化精华,加以咀嚼,溶于血液,在诗外又继以禅武之道、书法之艺,更多汲取传统中可为己用的一切,正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历经沧桑变化,灯红酒绿,我们蓦然回首,他还在阑珊处。
在当下的大环境之下,人们似乎远离了诗。或许这是一个现象。但是我不会,杨瑾也不会相信人类不需要诗了。像其他文体和艺术种类一样,诗对真情的需要有过之无不及,是完全直指性灵的一种语言艺术,依然可歌可泣,可舞可群,是人类“依于本源而居”的高尚行为,无需“名利”佐料,只需首先对自己的个体生命去充分体认,只需给自我灵魂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而同时又把“自由”带给了其他一个个生命。一个人的自由不是自由,大家的自由才是自由。杨瑾多年来就像一个“独行侠”行进在“诗路”上,那无异于一条“天路”,不论是日出日落,风霜雪雨,以及世俗俚情,在他诗中无不发而呈现为“天地大美”。
斯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杨瑾有好诗而不欺,夫复何求!因此,我必须就此打住,再一次沉浸于其诗中,进入他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境界……
                                           2011年6月15日于乌苏戈壁




最东方,最西方
——评《水槽•杨瑾诗选》
文/法清

开篇先声明二下,免得好事者提出奇怪而愚蠢的问题。这第一个声明就是,我所谓的东方和西方,就是大多数人通常所以为的东方和西方,东方大约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辐射到的地方,西方大约相当于是欧美。东方和西方,都是笼而统之的大概说法。如果你想较真,我不怕你,我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学问,我们另文较真。第二个声明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准备过多考据和引用,说到东方艺术也好,说到西方艺术也好,都是就其大致特色而说,也是凭我的印象而说,并不进行深入骨骼的论述。如果有人觉得我对东西方艺术的特质说得不对,想较真,我还是不怕你,我有的是时间,我们也另文较真。有了这两个霸道且偷懒的声明后,我们才好对熟人下手,来评论当世中国最重要的两个诗人(杨黎、杨瑾)之一杨瑾的诗。
本文的方法论是先总后分。我对杨瑾诗的总的评价是:杨瑾是东西方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是东西方艺术精华相结合所产生的精华。既继承了东方艺术的神韵,把东方艺术的意味推到当下汉语的一个新高度,是东方哲学的当世艺术文本和东方写意派的新掌门,也是西方现当代艺术,特别是后现代艺术在中国土壤上生出的没有扭曲的诗之大树。杨瑾的诗,最东方,也最西方。他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艺术观念的冲突与矛盾,融合了东西艺术的精华,是成功解决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诗歌范本。
近百年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个争论不止,没有答案的问题。拥护中国文化者,要么是还在写“国体诗”的遗老遗少,要么是清朝的没接触过西方坚船利炮的王爷山民,要么是出国考察过的官员(思考一下,为何他们也反对西方文明?西方文明一引进,他们就没特权了嘛。笨蛋蛋)。否定中国文化者,要么是留洋的人,要么是革命党,要么是现实人生的失败者,要么是随大流人云亦云者。百年风气以否定中国文化为牛B。而且,学界风气影响到不学无术妇孺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不能理解其精髓,浅薄地否定者,仍然多。而能够承载和承接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之精华者,近百年来,不见一人。前段时间,看到当世大诗人韩东把“诗到语言为止”修正为“诗到汉语言为止”,感到他已经意识到,中国艺术,终归要回归“中国特色”,而不是西方的翻版。而杨瑾的诗,已经在文本上,呈现出了东方意味和神韵,把中国艺术的精华,用新的汉语诗歌,给表现了出来。杨瑾自称禅者,对中国武术,也有独到见解。杨瑾对佛佛道道,中国书法绘画,都有涉猎和彻悟。杨瑾主张“无限制写作”,他在《无限制写作大纲》里对自己的诗歌观念,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他说:“所谓‘无限制写作’的核心,只有五个字:诗到意为止。所谓‘意’,就是意味、意趣、意绪、意思、意义、情绪、感觉等等。‘诗到意为止’之说,直指诗歌的死穴,也在最大的程度上,张扬了中国诗歌的气质。试问,中国诗歌的艺术精神是什么?不就是‘得意忘言’、‘舍弃文字,直指性灵’吗?千百年来,诗歌这个简单的秘密,再次被杨瑾一语道破。”他在文章中还特意提到“无限制写作”在哲学和思想上的传承: A、庄子之说——自由、混沌;舍生忘死;得意忘言;无序生存。B、老子之说——无为而为;处下;和光同尘。 C、禅宗之说——顿悟、妙悟;舍弃文字,直指性灵。……E、中国的文人和写意画……留白。……“无限制写作”在诗歌上的传承:A、《诗经》 B、《古诗十九首》C、陶渊明D、王维 E、其他在此省略(见杨瑾《无限制写作大纲》2004、8、19)。杨瑾基本说清楚了他的诗歌传承和观念,这些传承和观念,都是东方艺术的精华所在。东方艺术,特别是写意派,注重神韵和意味,对“气”的关注,大于对“质”的关注。我们就以杨瑾的三首短诗为例子,来看他对东方艺术特质的继承与发扬——
《渡 河》

阳光普照
涉水渡河的人
来到河中间时
驻足不前了
风吹来
水波荡漾
渡河的人
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水面上晃动

《一 击》

这一日他挥锄整理后院
荒草快要把竹林间的小路埋没
他的锄头碰着了一件物事
那是一块瓦砾
他弯腰拾起它
随手一抛
咣当一声
瓦砾击中了竹子

《击壤歌》
我把我的土壤打碎
我要掩埋我的种子
我把我的土壤夯紧
我怕风把它吹走
我把我的土壤垒高
我要让大水远去
不冲垮我的房屋
《渡河》和《一击》,既是写意,又是直承禅宗。《击壤歌》,就是《诗经》或者《古诗十九首》的现代翻版嘛。江西诗人温咏琪也认为,杨瑾的诗,最中国化。广东佛山评论家任意好在《杨瑾:被忽略的杰出诗人》中写道:“概括杨瑾诗歌特点是有难度的。难度在于他既非‘口语’或‘知识’,也不是‘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既在‘传统’(包括了‘中国古诗词’和‘西方诗歌’)和‘先锋’(你们所说的‘牛逼’的近义词)之外,又似乎和它们都有点关系。”“杨瑾推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诗境界。而古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正为他的坚持作了很好的注脚。”
大致说完了杨瑾诗的东方性,我们再来说他的诗的西方性。杨瑾谈到其诗歌传承时,六条中有两条,是西方的。这两条是:“ D、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艺术》之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F、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绘画——拼贴。”西方艺术,特别是新绘画艺术,在19世纪,对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艺术,进行了突破,出现了马奈、毕加索、塞尚、凡高、杜尚等等一大批创新大师。20世纪,又出现了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以及后来的装置艺术。小说领域中,出现了法国新小说派、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美国的垮掉一代。戏剧中出现了《等待戈多》及萨拉•凯恩的《崩溃》等新戏剧。音乐中,从爵士到摇滚到黑人说唱音乐(斯特拉文斯基以后的现代音乐、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后现代音乐)。建筑艺术最先出现了后现代风格。哲学中,出现了对“语言、身体、他者”为主要领域的研究以及去中心化的反系统的去主体的后现代哲学。所有这些,大致形成了西方艺术中的先锋艺术(凭印象而来,没查资料,不对的地方,你笑笑)。因杨瑾在谈到其诗歌还传承自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绘画,我们就来看几个西方绘画大师是怎么说的。马奈观物审画,时时刻刻维持着仿佛无所准备的“一眼看去”,是全然此刻、当下的迎面注视。他在每下一笔都把持这醒豁的、当下的注视。他说:“只有一个真实,那就是把你看见的事物立刻画下来”。他又说:“成功就成功,不然就从头画起。别的,都是胡扯。”毕加索说:“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个孩子那样画画。”“新绘画呈现的不是绘画,而是对于绘画的立场。”(陈丹青语)波普艺术大师A•沃霍尔说:“我的画面就是它的全部含义,没有另一种含义在表面之下。”“你仔细想想看,百货商店就是一个博物馆。”A•沃霍尔喜欢完全取消艺术创作的手工操作,经常直接将美钞、罐头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贴在画布上。他的画,几乎不可解释,“因而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和空谈来填满它。”(罗伯特•休斯著《新艺术的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1 | 只看该作者
看罢了西方先锋艺术大师,我们再来看杨瑾。杨瑾说:A、一切皆可入诗。B、从最没有诗意的地方着手。C、尽量回避形容词,多用名词。……E、提倡诗歌扁平化,即诗歌尽量不要有深度,更不要承载重大的主题,竭力维持诗歌的"空"、"无"的状态。……H、简单、随意、朴素、集中、笨拙,是诗歌的要义。 I、诗歌既不指向什么,又要指向一切,它呈现的状态就是若有若无,它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见杨瑾《无限制写作大纲》2004、8、19)。在诗歌“七杀”中,杨瑾又说:1,有意味。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贝尔在他1914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指出:“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诗歌也是这样的。很多大诗人参破了这一点。它是诗歌的必杀之技; 2,可感性。好诗不需要读第二遍,它在一瞬间就能带来审美的愉悦和震颤;3,简单。复杂的简单,它不是字多字少的问题,它是触及诗歌本质的问题;4,食色性。在诗中要闻到水果和女人的气息; 5,诗到意为止。诗意大于词语,不要着意于一词一句,而要着意于整体效果;6,赋予日常生活和细节以神奇性,陌生性和荒诞性;7,诗是无限制的游戏。
对比杨瑾的说法和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大师的说法,你会发现,他们有惊人的一致性。如果你对西方新艺术有所了解,如果你仔细读杨瑾的诗,你就会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发现,杨瑾的诗有很强烈的西方先锋性。我们也找三首短诗为例子——
《沉没》
垂死之象
用最后的力气
  走向沼泽地
灰黑色的象
要在灰黑色的沼泽地
沉没

  一群首尾相衔的马蜂
  在象的头顶盘旋

  在下沉的象的周围
  沼泽地像两瓣巨大的阴唇
  它们迟缓地张开
  
  《扑克》
  
  我真羡慕那些不论走到哪里
  都随身带着一付扑克的人
  我确信在他们之中
  有人能用一张扑克
  把一个苹果一分为二
  我是一个笨拙的人
  连一付扑克都不能洗得哗哗作响
  所以我同样羡慕那些能把一付扑克
  洗得哗哗作响的人
  我一个人的时候
  我也尝试着洗扑克
  我喜欢洗新扑克
  我总是把一付新扑克
  洗得满桌都是
  地上还掉了几张

《喝汤》
我在喝汤
你们在干什么
不管你们在干什么
只要不是在喝汤
不如来喝汤
汤有点烫
慢慢喝
有的是时间
你可以看到,杨瑾的诗,有这几个特点:十分准确感、写意画面感、艺术隔离感、刚猛硬朗感、无所不能感。总之,也就是说,杨瑾的诗,既是最东方,也是最西方的。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再去读读他的诗集《水槽•杨瑾诗选》。而这水槽里流动的,是东方艺术的神韵和西方艺术的先锋。
最后牛B一句,如果让我给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推荐一个中国诗人,我如果没推荐杨黎,那我就推荐杨瑾。反过来也成立,如果我没推荐杨瑾,那我就推荐杨黎。


杨瑾:先锋刀片上的诗歌之舞

文/彭华毅

杨瑾居住在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这个中国武装起义的第一城,如今像一颗硕大的充满甜汁的草莓,新鲜、性感、时尚和气派。当然这些对于他来说并不能构成长久的诱惑,他只是蜗居在城市繁华深处的一隅,过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平凡生活,却拼命三郎似地写诗,这在那些趋炎附世的人看来是很不识时务的。但他无所谓,人各有喜好,你有你的风花雪月,他有他的日落日出。他的前世今生也许是宿命的审判,那就是和语言打一辈子甚至二辈子的交道。
盛夏的某一天,杨瑾突然说他要出一本诗集,书名都取好了,叫《水槽》。他说这是他在新世纪以来十年间写的新作,可能有四百多页码,我真为他激动。但激动完了一阵子之后,还真没什么可激动的。看看网络诗歌论坛,看看报纸杂志,写诗的人,真是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据说现在自称写诗的人有上百万之多,写出的作品更有上亿首。天呀,简直淹没你的眼睛,简直要泛滥成灾了,不过这种灾不是爱滋病的病毒,没有什么可怕的。本来嘛,中华民族乃诗之大国,泱泱诗行也曾独领过无限风骚,只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变革年代,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精神的青睐,而让日益肥胖的肉体挡住了艺术圣洁的光亮。
杨瑾把诗集叫《水槽》。一开始我觉得费解,我不懂什么是水,什么是槽,更不懂水是如何从从容容地流过槽的,但我知道一首首诗是怎样痛痛快快流成一本书,再从书里流向爱诗人的心坎里的。当然水本来是野性的,野性中隐藏着刀片一样的锐光。但水一旦进了槽,它就更具备了雕琢的美丽,它就能娓娓地流动,沿空沿无的方向流向天涯海角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杨瑾的用意!
杨瑾写诗是勤奋的,写出的诗是与众不同的;他不停地写,激情地任意奔泻;他早出晚归地写,但写得越来越有杨氏烙印,他追求的是这种“大逆不道”的写法。有人写表象,他写内核;有人写理,他写意;有人抒情,他偏把抒情碾碎;有人认为太阳必将照耀黑夜,他却以为黑暗一直囚在光线里,并将擦亮一切。所以读杨瑾的诗会使人印象深刻,当然也会让更多的人质疑:诗怎么能这样写呢?这样不是误入歧途吗?可他就是这么写,这是他一贯的顽固,他也深悟国学大师陈寅恪老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珍贵。在创作中他愿意沦落成一个孤家寡人,坚持自己的写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而不管别人是否能慧眼识珠,哪怕自己的写作是一场梦或一场恶梦,也是一笑了之。
呈现在眼前的《水槽》是非常先锋的,先是时代之先的先,锋是锋芒毕露的锋。当年诗江湖把杨瑾推上江湖棍客的宝座是当之无愧的。《扑克》、《钢管舞》、《包法利夫人》、《南丁格尔小姐》、《对一个女人肉体的抒情》等诗作都是让人眼睛一亮的脱离低级趣味的先锋诗的扛鼎之作。我再三强调过,先锋诗真不是刻意地要把诗文本搞得面目全非,而是一个诗人与生俱来的储存在气质里的欲望经纬,在创作中渲泄出来的语言之舞,也是人本能的白日梦的精彩翻版,最后达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
时代越来越工业,市场越来越嘈杂,爱也越来越虚假得像泼妇的海绵胸罩。作为朋友、文友我和杨瑾一直在同一条道路上摸索着滑行。我相信诗歌永远不会像恐龙一样灭绝,而只会在爱她的人心中越来越蓬勃发展。写诗是痛快的,它决不是漫长的苦役。我想杨瑾写诗也是痛快的,他乐意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乐于在先锋的刀片上把诗舞得更狂、更刺眼。





(三言两语)肯定要祝贺;老杨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又是在一起写诗的哥们,大部分作品我都在第一时间看过,诗到意为止,在他这部诗集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诗集出版后,老杨第一时间告诉了我,可惜我还没拿到,拿到后,我会仔细拜读,也许集中阅读他,我又会有新的发现。



本贴由老德于2011-11-1 3:47:16在〖赶路论坛〗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1-2 1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1-11-2 19:00
镜头3:特写

出于一种神秘的旨意,分流的开水

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的教科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一切皆可入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2 20:20 | 只看该作者
能把一切都入诗的人才能称之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8 03: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