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坛万象] 词作家赵越去世一生尽写黄河情 2016-04-27 03:05:00 来源: 山西晚报(太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0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作家赵越去世一生尽写黄河情
2016-04-27 03:05:00 来源: 山西晚报(太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标题:词作家赵越去世一生尽写黄河情)
今日,记者从山西省歌舞剧院了解到,该院国家一级编剧赵越先生于24日凌晨2时50分在深圳因病去世,享年82岁。赵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黄河派歌舞的主要创作人员,是《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以下简称“三黄”)等民族系列歌舞作品词作者。与此同时,赵越生前整理了大量的山西民歌,改编后得以传唱,为山西的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越,本名赵慧民,1934年12月出生,祖籍湖南桃源。1958年来到山西太原,先后在《文化周刊》《山西文化》《晋阳文艺》编辑部任编辑。1981年调入山西省歌舞剧院艺术室任创作员,1981年所创作的歌词《春天,你是我的希望》获得了全国青春歌曲奖。1983年创作的歌词《矿山的篝火》等五首分别获全国煤乡之春征歌优秀作品奖。诗歌《故乡雨》获山西省首届赵树理文学一等奖,并被选为山西大学艺术系音乐教材,并出版同名诗集。1987年歌词《绿荫里有我的小山庄》获全国农村首届歌曲征集一等奖。同年,任大型歌舞《黄河儿女情》总体设计,创作歌词12首,团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赵越先后担任山西省音协副主席,他的作品以严谨深沉、和谐自由、感情细腻、炽热奔放而著称,他参与主创策划、撰稿、作词的黄河歌舞三部曲享誉海内外。个人曾两次获文化部“文华奖”词作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民歌十大金曲奖”、中国音协“金钟奖”等。担任策划、撰稿、作词的电视音乐片7次获广电部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担任总撰稿的《我的梦》获首届好莱坞国际艺术节最佳艺术片奖。创作至今,共获国际、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73次。
2015年6月11日,本报曾经推出过《发现山西之歌舞黄河派》报道,本报记者在采访昔日主创时,我省著名歌手牛宝林曾特地提到了赵越先生,称当年这些舞台剧的很多歌词、串联词都出自他的手,“当年的那些歌,不仅是唱,就是你去诵读都会落泪的。每首歌都是诗,都有诗一样的语言。”赵越是一位极具灵性的词作者,时至今日,牛宝林还保存着赵越的手稿,“那些手稿没有一张是干干净净的,都是不断被修改的,很多整句被删掉或是重写,他把不断自我否定、又能自我坚持完美地统一在自己身上,让人很敬佩。那时,大家谈想法时,他通常都不吭气,完全在静听,然后把大家的思想用文字升华到自己笔下。即使是下去采风,也大多是别人问他在听。他总是坐在角落里一根接一根点着烟,在烟雾缭绕的背后,偶尔看到他会意地笑笑。当他进入创作状态,会关门谢客。他的歌词凝练、质朴、厚重,特别上口,特别美。他是南方人,却把山西的文化理解得那么深刻。”牛宝林说,“在我心中,赵越的那些歌词至今无人超越,将来也很难超越。”

我省著名歌唱家陕军在《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中担任主演,当本报记者致电问及赵越先生去世一事时,她大吃一惊,“去年夏天,我还在省歌的院子里见到过赵老师,除了觉得他的身体较弱外,没觉得有什么大碍。”陕军与赵越的缘分也是因“三黄”开启的,自此以后,只要她有需要,总会邀请赵越来写词,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剪窗花》,就是赵越的作品。“赵老师奠定了黄河派系的风格,他写的作品真是充满了黄河风韵,既有生活和传统,也有现代人的时尚感,他们这些老艺术家的创作,奠定了山西黄河派歌舞的地位。”
作者:孙轶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 21: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