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夜19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点评] 【《诗歌培训班》同图002期】作品汇总及点评帖(7月28日截止)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7-24 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边边 于 2012-7-24 17:26 编辑 - \- v' `  {3 o
- ~: G% r" ?6 n- [6 @; W; |7 g9 W
014#:海边边《我会安然的离去》4 \. E* g  n* \! f$ {) E
; h5 O7 s# Z; E( p4 {! \5 d

3 u. a& d% L3 j$ }9 f+ S
  c; {5 T& c8 b2 H; Z% m; e1 b# x
一个世纪的等待2 ~" Q/ Q  q- |7 k' Z
源于这片贫瘠的土地
" ?( t# f$ L. I2 e源于一片海
" p  C  W; p/ c# B( F. ~+ ^源于一次,你在我的发丝上插上的那朵红花
7 D0 c8 T' i# A7 D6 f
% I5 m" E; f, d2 |$ @就这么轻轻的一插
4 H. F1 M6 C3 P; z$ Q依然为一个世纪的守望  g( L: J$ K8 q9 c
记得那天你出海的时候. s5 Y! C# H& C0 d% p
我就一直伫立在这里. R! j* s& d& K
面朝大海
% M4 E9 u1 N$ v' Z  Z; T8 O1 q( n# b- }4 v1 C7 j! i
越陷越深的身体
- [7 H  U" F7 Y3 l: n现在,我只能以躺+ v' n) {; ?# i5 g* ?7 w0 r: F
或仰的姿势* |* O# q+ o# {. {* F
奉上我仅存的一缕青丝
/ ~. m( f7 u0 H0 S渴望你再次在我额头上插上
$ l% |6 l" ^8 Z! x那朵曾经的向往4 ^9 y( W5 \! i0 |/ t; z5 U
--------------------------------------( e. v! B5 W7 u$ e$ j; F
     创作思路;以图的视觉来看,一棵古树位于海边,犹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守望出海打渔多年未归的丈夫。从创意的角度来说;新婚之日,新郎给新娘发丝上戴上一朵红花,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然而,为了生计,新郎出海了,一去不返。由此,新娘每天站立海边,渴望丈夫的回归。可是这一等就是千年,由一颗青涩的小树,站成枯黄。枯树弯曲的模样,是否像躺着,或仰望?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想着那朵红花,一个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再次戴上那朵爱情的花朵!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5 A; r0 q: b' A% h$ p" O

) Z$ d6 d! R/ g/ x
001#:念旗《生命之重》
   这首诗的立意不错,作者是从环境遭到破坏,并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创作的。突出了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以及植物的生存面临威胁。整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但叙说的成分较多,没有突出诗意。个见,问好念旗,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 m# u) r9 B' K' O
& n2 E5 ^4 ~3 `. ?2 t0 V5 T  F( \" d9 u3 i!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26 07:25 | 只看该作者
豫姝 发表于 2012-7-26 02:40 + o( a# s# L* f
001#:念旗《生命之重》风的肆掠浸透到了骨骼只有翠绿的头颅尚在昂扬我不想在呻吟中倒塌最终却用匍匐在地的 ...
% R9 U% C, N+ N
谢谢豫姝点评。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26 07:26 | 只看该作者
张运江 发表于 2012-7-24 09:23
# B4 @9 R2 N5 |+ F  ?1 E" c" j, p  m4 h【创作小结】看图,我看弯曲的杜松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把他与人相对比,用人的个性来赋予杜松,从这个点展开 ...

( x/ S8 ^# ]' @. I谢朋友点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26 07:27 | 只看该作者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2-7-24 12:55 # U. t$ n- K: S5 A
【017《生命的歌唱》创作小结】因为看到此图时,已是截稿的当日了,所以匆匆而就,围绕着看到图首先跳出来的 ...

' Y6 a: [1 }7 S* Q6 ~谢谢云友点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0:17 | 只看该作者
水木 发表于 2012-7-26 07:27
1 [. w$ n. }1 c1 o% N8 @9 \0 s谢谢云友点评。问好

/ e. b3 L3 x) ~6 R. b5 `4 h; D注意看主贴要求,群内点评帖不允许回帖,只写创作小结合和点评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26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 于 2012-7-26 20:04 编辑 6 o7 S8 I: S4 W& M) [

% z6 C: f, I! e7 L' Z005#:水木《树佛》& A: ^% C. Q3 ^2 G0 n
1 }: a( x5 k) G  o9 F# j0 K
横卧顶巅。你& I& p$ O9 B3 n/ X9 {
是得道的高僧
8 E. @, f% v% W! `" @# z4 r枝头簇拥的绿叶
$ N0 z; ~$ _. K9 Q. W5 E8 o2 D6 P5 ?, o+ R4 }) g
是根植厚土修成的正果; V' q5 ]  e8 S+ R% q! E

  x3 i8 l) j" y. a7 U, W% r, X" q/ \$ ^( F

% }* E1 N$ f+ B! t3 F: d放低姿态。任
. m1 U; c- f0 m0 z' w
9 j) y5 t. f0 X3 r- [岁月的年轮千转百回
/ n2 V. Y; ?5 f% x8 c( a. B1 y1 E* n1 q9 r2 M' e
悄然绽放智慧大美
5 F6 d' y3 {5 @) |, l
. O% o6 y" Q( P% x一棵树,倒地成佛# Z  }5 N% i* b" X' G, q" e* o
6 b5 J0 G+ f9 [* h2 H- |1 f

5 X8 e) N5 M3 T: b6 y, E) N009#:盆盆《恰好》
- H0 N; S1 Z, d- q; s: K
* g$ z" p. ~& I# i- ]( R对!我是驼背,
+ S0 b/ ~$ _. k* \/ k. \+ J
$ a; J9 t: j% t; H; S已经一千年。& S$ p) n. o1 I4 O( o: e
9 w/ _7 d, g- I

! q8 t. W5 r5 p7 F/ b) K+ C1 A+ h, F7 C4 Y
就以这个姿势―――尖锐的角度,
9 h  J5 G% T  }* v$ V
8 S: \4 u5 D& h8 C背离了最初的愿望。2 H( |6 [; k" Y- t9 v  I8 a

! \; g& [, m) N2 ^# u" u3 i1 K& `1 d$ p; K  o

& h" @2 r5 O- ]" k5 J, t4 [* q& n7 R呵!恰好," T3 E' W" `5 Z' E. R

5 a" o, ^9 A3 z/ j3 S9 R整张脸都能! t. _/ g6 c8 ~

! C2 F. U" c* l; `/ Y+ M% ^" U面朝大海。
, A6 {- k( h: t1 r% b1 K* O* D) i3 P# [9 n1 d  `, W) H

* F5 f: F) _# V3 ]6 v5 a/ [# J4 T0 y, S. u/ r
010#:夜1969《松之舞》9 q/ F+ u3 L2 B" Z- u- y& L

/ o- R- b2 r* r  ]+ x$ t% A/ h  `8 h
/ P8 R/ K6 m9 o" f, W6 j
; |. O6 w; m  |! {3 @; q, c
# z9 `- x2 G* z, r: Q' O: Q
要如何样艰难/ r+ ~: _9 P- u
才能舍弃刚直的灵魂2 }3 F* d3 s- H& {+ P& p8 p
要如何样不屈
, Q$ m7 @7 p! Y* v; P2 F% U! l才能舞得这样恣肆6 ~( ]( S' d* p' H, ~3 d

% h- r6 }& ~6 J. q( F& h' D那来自撒哈拉的信风5 \9 j, t: h, O6 d: f; I
没有摧垮你的信念: z5 L/ p# X  a) m$ k
却雕刻出了你的铮铮铁骨1 m, ~. O" `! |: V

. i2 @, j% ]5 q) ^7 e内心所有的向往7 L( \/ D4 E: f3 w$ R) n! g' w
此刻已化作狰狞的舞步
% ]/ _/ A* _1 w. G- p# b以不可能的姿势! ]! ?: P- X. p0 S+ p1 I- z
完成对大地和天空的拥抱# M& L+ g' P; U6 s/ B: G

8 \/ c% V1 P2 @4 j( [! X
以上三首最妙。个人感觉诗意最浓的是005,信息量很大,语言很流畅,升华了原图。009在语言上张力很足,气势高涨,已不易修改。010作为一首诗是较为成功的,诗意饱满,唯一“狰狞”一词煞风景,不足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3:51 | 只看该作者
西湖 发表于 2012-7-26 20:02 : q1 ?4 s  j" J$ D5 T
005#:水木《树佛》
8 V* C# L  I' e3 U- G4 }6 W( u5 X3 ^5 F- {0 W% f  C% t
横卧顶巅。你
7 l2 A, Y% I0 y. Z/ l+ J9 v7 c
已经有好几个人都提到了尾节的“狰狞”一词,认为不妥,我就破例在此予以回复说明。6 g% k* Q( f/ ?- [* h# _; `/ H( _
记得在此诗脱稿发表之初,我的好友就指出了“狰狞”一词,那时我也有过动摇,并做了相应改动。朋友走后我又斟酌再三,觉得其它词语在此处都无法完全表达和升华出我内心的感受,还是“狰狞”一词最为妥帖。为什么?1、“狰狞”是图片所展示的,杜松的客观生存形态;2、“狰狞”是大自然恶劣的气候环境之破坏力的必然表现;3、“狰狞”是杜松在与大自然搏斗和抗争的过程中,克服大自然巨大压力的外在表现。有压力才有反抗,压力越大反抗就越激烈,而要克服大自然超级恐怖的破坏力,反映在杜松的生长情态上,就必然是用尽全力的抗争,其求生存的舞步必然是“狰狞”的,而非优美的。在诗的前半段,叙述手法上的压抑和限制,所努力制造出的也是一种爆发前的情境,这和杜松的生长环境是一样的。而在收尾时兀然出现的“狰狞”一词,才是它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和释放,现出了他为生存而“舞蹈”的本来面目。! x/ C8 k- C; ^* a; u
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试着用其它任何词语来替换它,看看有没有能够替代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27 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 于 2012-7-27 18:15 编辑
5 [% j# t0 q3 i! M( K
夜1969 发表于 2012-7-27 03:51 - C! E0 Z/ G3 ]8 ~" G" z
已经有好几个人都提到了尾节的“狰狞”一词,认为不妥,我就破例在此予以回复说明。
4 U1 q$ k+ P- T记得在此诗脱稿发表 ...
  `6 S# H5 y5 Z" a

4 l( ?1 e9 Y: [+ m* n" z这一次你真的不能说服我。呵呵。不争论了,保留“狰狞”吧,你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28 07:29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7-23 21:58
* v4 V) x+ g) ]; X3 A* ?; r  `4 S请其他成员各自占楼,每人在自己楼层发表创作小结和点评文字(没有时间或精力全部点评的,允许点评部分作品 ...

% d& Z$ ^% y" R夜兄点评认真到位。取宁静佛之意,在原稿作出修改。请批,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7-28 0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木 于 2012-7-28 12:09 编辑 " N; _5 b2 E/ E8 F9 L1 w
夜1969 发表于 2012-7-27 03:51 9 W/ X( K# z4 U8 a, E
已经有好几个人都提到了尾节的“狰狞”一词,认为不妥,我就破例在此予以回复说明。, j9 k1 C& ^1 k' E# T
记得在此诗脱稿发表 ...
$ O1 w" S; i# i  t

" a$ J& @1 G) x% I从整首诗的语境上读,觉得“狰狞的舞步”改为:“铿锵的脚步”妥贴些。个见,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17 18: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