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2|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什么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写出这首诗心中高兴》,评纪东辉《习惯了一种方向》
《作品中的飞快气势》,评潇潇《树叶在等我》
《诗歌里中国版本的普希金》,评沪上敦腾《冷傲的青年》
《厚积而薄发,体积小,容量大》,评麦园子《麦地上空的月亮》
《诗风格质朴中透着儒雅》,评马背上的黄河《天上》
《写什么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诗人》,评小米《坡上的树》
《这首诗,我们想承认它的唯一性》,评李云《疯子》   
《报告,发现一种新抒情方法》,评泥兽儿《离乡》
《一个现象,掩饰另一个现象》,评邓涛《到陌生的地方》
《谈谈中国的本土诗歌》,评啊班<<海边小镇>>文韦<<山妹子的心事>>

习惯了一种方向


   ◎ 纪东辉
他习惯了一种方向
很自然的一种
似乎只有这一种唯一的选择
似乎只有这样
才会让自己,一吐为快地活着
他习惯了一种方向
就像习惯了一根骨头的选择
只许站着,不许跪着,或者爬行

      这样的诗歌,总有一种经典性含在里面。这种经典性,俱备普遍的哲理意味。从特定角度讲,说它是哲理诗也不为过。纪东辉有这种才能,总是能从人生经验与现象之中,敏锐地捕捉、把握、总结这种东西、并上升到哲学层面。这,不得不佩服个人独特的洞见 、喜恶和有意识、经常性的哲思锻炼。笔者认为,这种诗弄好的话--即形式上更加简短,艺术上更加圆润,范围上更加普适,会出著名作品。像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相信纪东辉在日后的实践中,绰有余裕俱备这个能力。
     总归,纪东辉所写的这类诗,要比那些抒情诗所抒的小情致,小怨气,小感伤,要有价值很多。
     但纪东辉发现的眼光,这种哲思中的心情,也要沉重沉痛很多。


树叶在等我

作者/潇潇  
分手吧,亲爱的
毒瘤、坏脾气看守你
一个星期,六天缺席
我两手空空
这句话收藏了很久
一经出口
心爬满了虫子
美沦陷
如雀斑一样模糊的生活
没关系
树叶在风中等我
感觉上看,这首诗的语言不是那种拘谨的语言。我们在阅读时,它根本没有漏洞。也就是说,在它该出漏洞时,往往出乎我们所料,这让我们的心里不免一阵阵惊诧。它好象是把关把得非常好,什么都想到了,无论是提出问题、说明原因以及以后设想所含着的衔接转换,都没毛病,都似乎是用语言在设卡、在堵露洞、在精准定位、在把关。这样呢,我们在欣赏时,由于语言的精准到位,便产生了一种流畅感,换言之,好像读来是一种气势,飞快。为此也产生了上述的这首诗的语言不是那种拘谨的语言”的错觉。现在想起来,作品中的飞快气势,不正是与作品主人公的心情也有关吗?


冷傲的青年
沪上敦腾
他白皙的表皮包裹着陡峭的春山
他的裸睡是阵雨,拥抱着柔软的棉花
和树枝。拥抱着比柿子还要柔软的女人
睡眠。一个男人的战争,一架战机穿过脂肪的天空
日光的秃鹰叼走黄金下垂的坚果
在秋风的口哨中,稻草拼凑凌乱的浮云
蚂蚁和秒针爬过他的鼻梁,仿佛一片树叶
落入沼泽,他听见骨头折断的声音
街道打着领结,闭口不谈人生。梧桐
脱下外套,都是经典款式。浓稠的夜
该如何黏贴?霓虹灯下要穿紧身衣
雪中得瑟,才配得上青春。上吊,是中年人的把戏

   整首诗看下来,觉得,沪上敦腾这首诗洋气,有一刹那间,觉得沪上敦腾描写的冷傲青年不是中国人,或者是中国版本的普希金以及巴尔扎克笔下的法国青年诗人吕西安,奇异地产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从一定的角度上说,这个青年不是神似而是极象了。
   为什么我们的国度能产生西方青年',可能是与西方全面接规和时代发展有关吧.祝贺沪上敦腾写出了“国粹”,写出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这个新的人物形象是否有沪上敦腾自己的生活)?
   另外一个问题。说来也怪,有什么内容就配什么形式。但沪上敦腾的先天性风格就是这种洋气情调,我们觉得与沪上敦腾讲究语感有关,从而奠定了他不可能与别人同日而语。他的语感和节奏是中性的,这是他一个突出的鲜明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讲究语感的诗自有一种撩动人心弦的感觉。
   其次,沪上敦腾这首诗似乎也易懂一些。笔者曾多次与非朦诗诗人谈过心,他们对那些滥用意象的意象诗不抱有好感,艺术欣赏的第一步是让人看懂,或大致看懂,可许多意象诗诗人抱着孤芳自赏的态度。
    本诗评,为一诗一议。

《麦地上空的月亮》

麦园子
不点芝麻,也不撒葱花
只要谈话里有些油盐。咬缺了
我会马上和面,摊块圆的
吃吧,麦地无边
麦地下的尸骨,都是清瘦、饥饿的
感动,遍地的黄,长出,我爱的肤色
祝福村庄、亲人:活着多好,丰收多好
今夜的黑,在一条大河的奔腾、咆哮中
凝成我含泪的瞳仁

    感到麦园子这首诗是厚积而薄发,体积小,容量大。转折自然,体现在结尾:今夜的黑,在一条大河的奔腾、咆哮中/凝成我含泪的瞳仁--个人感觉这个转折是很见功力的地方。因为,,有上句,顺延下来的话,可承续很多词义,可以有多种下句。但麦园子却独选这一句,想必必定是为诗旨服务的,给我们的阅读感觉便是周到紧凑,不然何以说体积小、包不住容量大呢?!
这实际是一首难忘苦难日子的泣血椎心之作,作者的哀情自然含在里面。作者并未把这种情愫写得十分暴露,但读者从诗作的字里行间里面,感到作者在唱一首哀伤的歌。
   有时候浮光掠影、暗河伏流也能达到感动人的目的。从特定角度上讲,甚至比浓妆艳抹更加感染人。


天上

马背上的黄河

风在天上,天上有窗
有布达拉,有海拔 八千米的珠穆朗玛,有大昭寺
水在天上,天上有雷,有闪电
有长江源,有黄河源
羊在天上,天上有可可西里
有小蒿草
火车在天上,她也在天上
我看见,她从唐古拉站下了火车,带着一弯月亮,到山的那边去了


   让人遽然一惊的,是这些诗的气势。但凡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未到过青藏高原的人,未能写出有抱负的诗。皆因低黄瓜不上高架子,对吧?!
   此诗除了胸襟以外,还运用民歌手法,在虚无缥缈的天上,虚拟了一位她,从而使诗更加恍惚迷离起来。这种民歌风味,不但使诗有了人的根底,更重要的是。诗歌的本质是离不开人的,哪怕只是民间传说。
   这是最有魅力的一笔,这是充满了现代诗个性化的一笔。犹如仙女,又增添上现代元素的火车,两者相加,美轮美奂。亏诗人能设置出来。
   这说明诗人脑中有这根弦。
   “老师,我还是为这首诗的气势吃惊”?!
   这首诗的风格质朴中透着儒雅,当今少见。


坡上的树

小米
跟着黄昏的光线  母亲
继续老着  在村后的黄土坡上
父亲等她  已有十多年了
隔一段时间
母亲就艰难地爬到坡上去
把一肚子话倒掉之后  又下了坡
住得很高的父亲  变得很低
他用一棵树  踮起脚尖  朝坡下望着
他怕暴躁的弟弟训斥母亲
——父亲已经管不了他的小儿子了
树叶落光了  一棵双目失明的树
还站着  举着一把老骨头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实际,我常常诧异有些诗人的诗,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自家的事情。那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经历与场景,这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诗这种文体并不严格的像小说那样要求典型的场景典型的人物,这该有多么好啊,只要掌握一般技巧--
   这首诗写得深刻感人,可以看出作者心中在流血。没有概念化的桎梏,有的只是独特的家庭成员个况。诗虽然小,却涵盖面宽泛。有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暴躁的弟弟这个人物形象在这二年的诗歌中是少见的,予人特别深刻。其次,诗歌的结尾也很好,不说用的什么手法,而是把诗中的情感推到最高潮,让人深深叹息,并思考。
   最后,最奇妙的是这首诗还有一种电影的味道,这便是诗尾那颗树形成的效果。

  注:写完评浏览诗人的博客。我说呢,原来真是诗人小米写的,这小米不管写什么诗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难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20:26 | 只看该作者

走出新浪网,来结识新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8-10 20:34 | 只看该作者
西翔 发表于 2012-8-10 20:26
走出新浪网,来结识新朋友。

欢迎西翔兄。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11 08:59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西翔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11 09:04 | 只看该作者
诗文相互照应,这正是本网需要努力强化的。欢迎西翔!{: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11 09:4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 西翔   握手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8-11 12:04 | 只看该作者
西翔飞临,此坛增色哦,欢迎为迟!一诗一议,遴选即见识,评点乃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8-11 14:01 | 只看该作者
西翔 发表于 2012-8-10 20:26
走出新浪网,来结识新朋友。

欢迎西翔老师来到流派网!——深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0:45 | 只看该作者
高世现 发表于 2012-8-10 20:34
欢迎西翔兄。握手。

谢谢高兄,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0:47 | 只看该作者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8-11 08:59
欢迎西翔到来!

谢谢风之子,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8 09: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