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勺子 于 2017-1-4 15:06 编辑 2 N7 v4 r& c" a. [7 ~3 r+ W ]6 X
+ D" s, X. C: t; J! n$ k% a
花语; |9 |7 h/ u: a. M; j
; n" ~* W' Z, H: E4 a
作者: 伍昌荣
; f: I0 Q4 R; D
- [! G5 c, Z" b* |' J是谁,袒露内部的秘密花园?
# r" N; s+ M/ q: u9 M9 d
5 d$ y+ \% K! d& Q5 g/ m! t——一条小径,通往幽静的山林; w0 o8 O. V. b$ L R
还有一条,走向无边的蓝。
: q1 _& N; `6 E* c7 a
' r; v; }; n7 v/ _(说话的是路边的野花、蝴蝶和蜜蜂!)
. n" z+ D% w0 O5 z! j% c' \9 N' z% `
* P6 `5 v3 u# z' f+ n1 Q, ]) z% q女人赤足回家;陶罐内部空空,储满雨季
! _; V* k) g" m1 ?, R# ~晚上又回到天上:行月和数星星……4 g& h3 W6 E* _* L7 e
9 k* ~' n, u2 j, R# s
有时下雨,我们不曾看见8 e! U' F9 K: }# E- F* U. i
只见眼前,一片苍茫。$ P) ?1 R" l) I, i
' @1 _- \, P1 W8 c
(小勺子/精心整理)
; P8 D7 c+ I- E: T" U5 j' U. X# S+ @1 `/ S
9 ]! c( B( u0 K7 `0 e1 A2 [' |推荐者: 小勺子# ^* Q% A% q, B L- Y. @$ w- |' z
推荐语: 这首诗实在太美了,且美得十分隐秘!我们先看诗题:“花语”,这是一个非常唯美、富有感性魅力的中国词语,体现了汉语一种独特的诗性功能,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句浓缩的诗。《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道家那里,真相事实是那样。而诗人,浪漫终究是他(她)的天性。他(她)的浪漫在于,要把那“不可言说”而“言说”,用诗的艺术、诗的方式!呵呵,“花语”,理解为花的内心说话肯定是不对的、狭隘的。“花语”,在这个诗里它是庄子的“天地”、“四时”、“万物”之语,而花,本身就非常玄妙且有象征美好之意。. w$ m# d& s! } D- p+ K
6 K5 K- y/ T/ c: y
诗的开头,诗人非常巧妙地用了一个反语:“是谁,袒露内部的秘密花园?”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有疑问就不是禅诗,不是禅,这话实在是太偏颇了。在禅宗公案里面,常用反语启悟学人的是大有例在,比如《一丝不挂》、《驭马高手被驴踢》、《烦恼是菩提》等等这些都是了,然而在一首诗里呢?反语的艺术手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往往,它能够引人入胜,诱人根据他的所指而生发联想、奇思,且可以增强言语句子的情感效果。哦,说远了,我们再看诗,反问一句后,运用间行跳跃紧紧承起的第二节:“一条通往幽静的山林/还有一条,走向天边的蓝”。是谁?袒露内心秘密花园的是谁?——答案,无疑是“天地”了!这里,一个“通往”,一个“走向”,足以见诗人炼词之用心。: _# U% T8 b+ D: j
3 L; t1 d/ t1 r" R
“(说话的是路边的野花、蝴蝶和蜜蜂!)”——哦!是万物在说!这里括弧号的补充,体现了诗人以他的美感、他的浪漫听懂了万物的语言,且机智地避开了“我”之主见,轻易地做到了无我而“在我”的境界。
# B* F6 E. I N8 x* u5 R. A; M: ]9 g# f' z( T
“女人赤足回家;陶罐内部空空,储满雨季/晚上又回到天上:行月和数星星……”。——啊!太奥妙了!诗人再一次以他的浪漫和美感,进一步向我们揭示:天地有大美,四时、万物有神奇!只是有时,因为“下雨”,因为我们没有静下心来,被各种私欲、成见、常情常识所蒙蔽,不曾看见,而“只见眼前”,苍茫一片!
5 P9 T8 b- K: p; | t& e/ ^6 E! H4 N( ]) {
这首诗,构思奇特,结构严谨,内涵深蕴,语言华美却不失诗性,同时还包含着禅思与自然哲理,看一遍,令人久久回味!0 P! B/ r0 g: f
9 \( c2 S/ F; Q. Y- e" E- n7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