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85期)主编:古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5-11 15:22 | 只看该作者
买画
& B" F2 F# \% [8 \4 t& X作者;书香
$ g: u% K. {# u- E/ O4 [) a
8 E# \9 r. w& m- v" M! @9 ]书吧里,一幅画
3 x% J4 f' f! G$ A8 ^+ y好久都没卖掉' ^7 M. \8 @0 H8 B

4 k) w: T& m1 U) l6 v% d0 J; F6 f最后,来了个外国人
; n6 V7 ]: T4 z$ p2 _! f毫不犹豫地,买走了4 r( g2 x) U9 l2 @3 a
0 d& i, R: @, e7 O9 a$ @1 m
他说,画里那只禅4 c% ~! r5 I: V( M- L
在祈祷
- C2 p% n2 {' {$ T' a' w; t! p' \* U2 y6 R. Z/ V. Y
推荐人:奥冬& H" D; f9 v# R
推荐理由:自然景物也好,艺术作品也好,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类似于“共振”“共鸣”,彼此才有了感觉。换个角度说,其实是“我”把我的情绪、心态等投射到了外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再进一步,就是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感应。所以,“那只蝉/在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5-12 1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也牛 于 2017-5-15 16:50 编辑
# I1 R5 V% T- L* c
- @( U+ f$ x$ E% b5 M9 K镜中
1 r8 n) |0 N% r/ Y作者:胡有琪( ^% ]  }/ x: V
5 {3 D8 C1 S* {! d
我的白发  被一把剃头刀立案  反复提审
% `6 w6 z( N5 h# K3 i6 w
, b! B: r. R$ i5 T5 E我一句话都不说 最后 摸了摸光头( X6 ~2 a  A: r2 Q- v, r) k0 `
转身  满脸笑容走了
$ P1 g1 G2 B# v0 j
! w2 R1 V4 B. G9 m1 T1 s镜子里  那个年轻的理发匠却老了
5 y# k4 A, l0 @/ C一脸皱纹  还在扫地9 O! t7 H+ a% J# X

* q0 i& D9 T$ u3 W$ B% f. g. d- ^2 |
推荐人:也牛
( Y4 s# r5 T4 r: a. R% m推荐理由:明镜不染,禅者之心。以明镜映现万物,自然呈现,呈现自然,禅即现前。惊叹一个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5-13 10:10 | 只看该作者
《如是我闻》$ S  S9 r! L3 S" P& Y$ Q; T
作者:影沉寒水
% d, Q9 C& r4 h' y- x: C! o4 y& F/ e0 |" I# H
流水经年诲人不倦
; Z3 d/ C' `/ D% l: l唯有石头耐心倾听* {/ C; L8 m1 R5 O  S: P2 ^
沉默于佛
# Z+ j& t: ~! Q; o& D, d/ s# s6 n/ j) Z! m7 \- a
推荐人:奥冬- r  r. {: p. l" M4 R# j: X
推荐理由:有心倾听,耐心倾听,便可以处处听到。沉默于佛,不只是沉默于听佛(讲道),也是沉默于做佛。因为,人人都是佛,众生都有佛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5-13 1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17-5-13 17:13 编辑 5 W/ `+ A+ A' C

- H- Y' K% q' V& C) d  {良药
# U, n. |/ w" G3 Q  ~( D作者:三分山
& O* o1 Z( P$ \$ O8 t( f
6 y. Z+ O* a' S" s& X" ]8 f一觉醒来$ S7 E) N. Y) g8 {# m
鼻腔堵塞: F- Q8 q) }- o% O7 u) y
昏昏沉沉
. g7 s% K* l3 s- _) a$ S3 F$ d% F& V6 G# ]2 E' g
捧一本书到阳台8 M8 {1 X) Q) r- x2 y
在一首《早晨》里
# ^( j) }+ i, ^" ^. A. D) N7 P$ b鸟鸣轻了0 @5 r, r- ^$ }7 Z
阳光轻了5 A/ X; V0 t! p4 w5 V) W: q
风轻了( K- S+ e' B9 X% ]8 R" A

) a) j# {! B0 ^$ k# f7 e" F* a推荐人:南北
4 Y, k( J  e1 h# f6 a# J: v推荐理由:诗真的能治感冒?我还没怎么听说过。但诗能够调理人的情绪,让人平静,增人快乐,当是真实的。当然,患者要读到真正好的诗,与自己的审美情趣相合拍的诗才有用。不过,我推荐这首诗的理由,不是上面的那些。这首诗的好处,是没有“说”,也没有多少‘理“讲出来,作者只是将一些细节呈现。看似不经意的信手拈来,却很恰当的完成了一次艺术的远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5-20 17:13 | 只看该作者
白月光7 B. i* W  h* @/ I' G' q
作者:苦李子
% b( M5 p7 i5 h0 @# v. g+ n+ n0 T2 {6 a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J, p- c+ r: B& B9 m' g  d
我不停缠着母亲追问7 Q: o. h' Y8 {7 B
匆匆拭去脸庞汗水,母亲
" ?, f" ~* a% N指着铺满田野的银色说" p' g6 c4 ?( O9 v
“先有白月光”; l" E; a' h$ \+ R
我的问号更弯了
+ C2 ^  s3 X* z; d9 F3 G4 O1 d1 g2 y( q
白月光,不理不睬% D, C1 e4 w5 c6 \% M/ t
兀自下山凹,越树梢4 V/ M4 u& Q! _- `' n0 r
轻轻抚摸我的额头6 q( }8 Z& Y0 C, A4 M8 c
把老屋的花格窗映的方方亮亮
2 N- G/ d- g# L$ p那一天,母亲
" E1 H) j6 Z) w3 l- I& J忽然变成一缕白月光
# J; r$ }, X# ~5 Z2 M+ p3 D洒在泥土深处( e& |  K( T  d( H
我恍惚若悟7 |. q; N: D6 R" G  S8 a: ^0 j5 \

& B1 h& j2 m: }& c先有白月光,最后; a) q# K2 A7 @) C! M$ ~. M" t
还有白月光+ H% M- c/ i, o2 J0 r
每个人见到都会
" L9 r2 b1 |5 r3 N欣喜,流泪的白月光: v) y9 a" |$ ]1 h4 A
是这世界多么绝妙的佛法啊# b9 ~& j) \- U* A6 o4 H; l
( g5 N- u4 R1 ~) B/ a! l& r) _& {
推荐人:南北. o: {, h$ \4 v8 U
推荐理由:整首诗,就是一则现代公案。如果读过《麻三斤》或《吃茶去》这样的禅门公案,对于理解这首诗,大有帮助。当然,这首诗里面,还有诗人对于母亲的甚深思念在里面,这是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5-25 00:01 | 只看该作者

; Y0 ]- B$ I. h* y4 n; ^. ]1 A作者:伍昌荣8 J. O; I1 I0 \6 s* v
+ b+ I+ g' O- z% r
立在枝头。成为早晨阳光的一部分0 u7 L! T" m" b* l) u( \) [5 U
都是秋天里的孩子
& W# }4 Q2 W7 s6 G) D; Q一片最会唱歌的叶子
' Q" s4 I& p, f6 y. u; n
8 ?( M4 s5 ?, n" s1 d6 t/ G推荐:苦李子。简短几句,一个场景就立了起来,动是静,静也动,鸟与叶,叶与鸟浑然一体,与人与境都如此相合,让人怦然心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5-28 10:29 | 只看该作者
【禅诗选评】4 H6 U9 }2 b1 o

  M9 C& h# ?, I6 c@一树蜡梅都开了
8 i% K$ `+ E& [2 K* d- c5 _" O
; X: `7 B" z7 S平日也在门前过( z. ]' P& r1 D9 }% s* n" A+ j
不见有梅3 M7 }4 D; ]: O2 ?. G" Z
只见杂树棵
9 W' p- e# C4 N/ i- m3 W8 s
1 t& s5 f9 D, O: R9 {; u% j如今一开才知道
" f' {8 J) r2 i7 g3 p* b0 u你不是你* S  k0 i5 ~4 i. Y
我也不是我
  `% P3 C" R/ x) m5 {. k% c" }) k
+ B$ }0 C: N1 D! F0 Z6 {欧阳白云点评:此诗写出了我的顿悟,缘于一树腊梅的盛开。其实 ,腊梅未开时,它就在那里,只是我视而不见,以为眼前尽是杂树棵而已。事物的表象,往往导致这样。但诗人顿悟之后,更有深悟:那就是花开前的腊梅和花开后的腊梅已然不同了。所以诗人面对花开后的腊梅说: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在宇宙,人和物,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 T1 ^! }; J* B: f: ~9 M( {8 s) X+ |# o. ^" _8 L* E6 K+ C
( y- f# i$ n& l: L9 y9 t1 I
@胡芦
, i& W4 g5 n# j: @8 h: ?- H- k) B- Z. S4 |& {4 y
从一粒种子出发) H4 A5 t. O( o6 r& g
在阳光星月风雨晨昏中
9 p4 N  x; i) w% M一路爬行" T6 ^" p% J6 n3 q$ q) |/ k" ~8 B
6 h* v% G: l6 C/ g2 y3 O
终于在一个月夜$ C7 d0 W" Q, w0 Z% x! c
花开后, H" o+ ]& o9 @5 x
将一颗愿心挂在了塔顶
4 T0 e1 Q0 H" m7 ?/ B) B% O0 E/ o! F7 F% o7 j8 g" V+ T# a  j
欧阳白云点评:这只胡芦可以看作是一个成功的修行者。他从一粒种子出发,朝向心中的目标,历经风雨雷电,不舍昼夜,一路爬行,终于云开月现,花开结果,一片光明,将一颗愿心挂在了塔顶。物即我,我即物,物我同源。# H, @  s8 n6 X

0 o* W- p! @9 c* }" c; |/ i4 }. K" n8 Z  @& ~# c- G6 X$ f
@铜风铃
! J6 ~: M: i( ^2 o- L2 o
2 b8 F, S7 B- {* {8 Z昨夜,有一串铜风铃" C! h# J$ f/ F5 K. |7 A
从大理古城,沿着文献路: {& l9 O' Q+ `# {
跟我回家
" b/ x4 ]: X0 T4 h7 a2 y' {  A* J8 T% P( V- s
而我所说的家,就是
# s- ^/ t5 I  c: L  q: l0 E一把租来的钥匙,打开一扇
9 M' V* g! O6 ]0 B此刻由我开关的门: G( H! c$ N6 E$ r$ ?  i* g! u( o

: }+ q6 z0 z" E欧阳白云点评:对于禅者而言,所谓的家就是肉身自由出入的地方,就是灵魂自由飞翔的地方,足矣,舍此何求?家这个身外之物,乃生命之必须。2 X8 P) l2 k/ @: i

: Y' ]( l, p) m/ J2 h' D+ F
* M) `/ {; B5 q/ X* m@清晨
  y% _; o  y3 v# \
% |3 j- \% w0 ^4 h" ?起床。洱海上空的启明星
4 k; G- e9 c. d: R! D% Y  n还亮着。我对自己说——
8 I& ]5 z7 h: Y" Z& V这是生命中新的一页,翻开它6 F+ e6 d6 B) h, s9 m4 F
$ ^% I: K5 I# M  M& ^" j% u" W
哦,我竟然有一阵小小的激动6 _2 q9 o! g, h4 A, ~) U
今天,我依然可以读书、写作和散步% I" y; _; l4 a/ s4 w
依然可以看蓝天白云
0 \( F( J  N2 T0 g+ r2 T! n: q! m/ a& g6 d" M2 W6 I
欧阳白云点评:生命从何而来?宇宙从何而来?茫茫宇宙里,最后,我们又去了哪里?这些可以都不去想,我们只需顺其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从早晨开始新的一天。感谢上苍,我们活着。我们活在今天,活在当下:读书写作散步看蓝天白云……这是一首抒写生命的赞歌,这是禅者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K& i, F8 L5 F9 R( i
1 y! W/ p1 o! S! v; J. j' k

) s3 ^% c3 ?/ ?@下午五点半
2 H2 d7 h- h% ~8 \! U
  |1 x) `. K+ `: X空气中
  e, l: h6 R7 n7 e: K3 d% N弥漫着焚烧稻草的气味
( k" \. p; W. l+ ]$ q夕阳下,苍山被裹上一层轻纱
* Q" e+ Y( ^& g  v  ]
+ v2 Y! A+ Q( j- K) |$ z! A$ z% T+ s我经过田野8 Q- ^, q  S: o  \3 Y1 W8 x
看到一个农民在烟雾中
8 n6 M2 T7 I8 C; ^9 e+ P来去像一只黑鸟* x+ E3 @% O4 R" p( g' o  n2 Q2 l
7 V0 t5 v  C0 ?7 I$ b; L/ k# n- e
打开院门。一缕斜阳被烟的颗粒缠绕6 o& C  b( c, C6 v5 I
南瓜在墙边的叶蔓下7 F7 b# Q( s6 c% C- _4 w9 D
静默无语
* a. t1 j! }  k3 N) {. Y7 h
8 L+ i) M2 M* m! }# D# R欧阳白云点评:这是诗人日常生活中某个下午五点半一刻的呈现。我经过田野,所见所嗅即为永恒。物在其位,人活当下,繁衍生息,和谐无碍,万物静美,舍此何求?3 g$ K5 t7 v5 ]% b5 ^4 [
5 ^! o0 ]% i+ z4 _% `4 M
; `( K; g% W: \+ T0 U4 \% U
@须菩提
  G- v: u5 y* X( X  |& I6 {+ c! \. G
在佛陀归来的路上
" m9 i! L0 e. Z) \" Y5 B8 b6 |, H9 {弟子们蜂拥而至,真相迎候9 {: d1 V* K" m" n1 y
最前面的弟子对佛陀说:# H$ f$ O3 U6 {0 n7 k
世尊,我是第一个迎到你的人啊; N" l$ J$ C3 b: |; \7 g7 d7 }: F
佛陀笑了:哦不
% e8 c1 o7 W$ |9 o2 O" ^第一个迎到我的是须菩提
% W! T& S: S: ^! {% H4 n& x% i" w  @! @
而此时 ,须菩提在洞窑中$ {# N% L7 k4 W6 K
打坐。他只是深入定中- k: T; c) U' q7 _
在一朵云边与佛陀相遇# [2 D8 U6 ?$ b5 ?6 r) `) n8 @. o) D$ v
: l, Z% P% @0 c9 D
欧阳白云点评:蜂拥而至的弟子迎候的只是佛陀的肉身,那自然是着相了。而佛早已幻化为万物,礼佛的人,只须打坐,深入定中,就会和佛不期而遇。有时候和佛相遇了而不自知,当是化境了。% n) i1 X& U2 N. G

: T5 C) n3 D' X7 q% R
: c! V+ J! R$ O: }! [6 c7 q@下了一夜的雨- w: g, K, t, e
. H, }  h- A  Y: N
下了一夜的雨,现在停了
* i" m5 u  u! n打开庵门,看到两只松鼠
. @5 B8 e1 r6 n0 ]  k从桉树的枝梢追逐到揪木树上
2 W) `/ Q5 c7 ?3 u它们的尖叫惊动了一只冥想的山鸡3 I' u, U% `% A9 j( b) ~
% w' m& h4 Z. m6 e9 q( Y( t
雨水洗过的山路,还没有打印出
8 A- l, s, A  z# q! |' Y# _( c人或兽的足痕4 N& P' s) p) L$ B8 N+ x, u1 v6 e- ]
这说明半山之上,就只有我一个人
& ~8 H! h" [' c4 k0 _站在薄薄的云雾里/ Y9 _0 z4 i7 Z9 l9 Q) ?

! {. o) G5 r3 O2 c欧阳白云点评:此诗写了半山之上雨停之后清新怡人的画面,活脱脱的现量镜。云雾轻绕,动静相宜,生机勃勃,爽心悦目,令人妄念全消。诗人此时的所行,所见,所闻,无不都是在修行。修行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不能替代。而且是向内修行。因而我认为,山上山下都行。静心无念,无为而无不为。& n! R: r( k* ^( q8 G9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6 04:5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