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短诗鉴赏】《访灵岩寺》/文:也牛(2011-05-23 07:28:3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9-4 08:40 编辑

访灵岩寺

暴雨过后  
进山的苔绿一尘不染
洪水   把一座独木桥
锁在了山腰
头顶上的灵岩寺  
门开着  远远望去
一只白蝴蝶
正飞出来

我知道  禅房前
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

点评:

    《访灵岩寺(二首)》,另一首题目《木鱼》。我觉得要真正领悟好这两首小诗,需要有一些(点)关于佛教以及禅宗的艺术思维方面的知识。譬如佛教的“四谛八苦”;譬如禅的静观与艺术直觉——凝神冥思,穷观极照,能脱尽尘滓物我相通;禅的活参与艺术想象——拈花微笑,迁想妙得,可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此读来便可“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灿灿黄花,无非般若”,山水万物,都成佛光禅影。否则停留在诗歌的字词表面来读,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自然是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但其中诸多意蕴,恐怕会挂一漏万,难得诗歌的真诠。

    诗歌的描述顺序是由近及远,这一远一近,由中间的“洪水   把一座独木桥/锁在了山腰”隔开。我们可不可以认为作者是在用了隐喻象征及暗示的新诗手法?“洪水”是不是就是佛教的“苦海”?“独木桥”是不是就是“泅渡”人生出苦海的“船”?佛教的“四谛”中有“苦谛”,“苦谛”中有“八苦”,“八苦”中有的是人生本身的,有的是来自自然的,有的根源于社会的名利欲。人生苦海无边。“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但是深陷苦海中挣扎的人们,究竟有几人能自拔和被泅渡呢?尽管“独木桥”那边的“门”是开着的。这应该是作者的思考,也引起我们的深思。

    近处:“暴雨过后/  进山的苔绿一尘不染”。我们知道,真正的“暴雨”过后,人们要收拾灾害现场,很难有什么闲情逸致,进山赏玩寺庙的风景吧?那么这里的自然的“暴雨”可不可以是人生中社会灾害的某种象征?比如一场经济政治的利害导致的人际间的倾轧,完全可以让一个人死去活来啊!痛定思痛,觉悟中人“进山的苔绿”那才会是更加“一尘不染”啊!

    远处:“头顶上的灵岩寺”遗世独立天堂般逍遥自在。“ 门开着  远远望去/ 一只白蝴蝶/正飞出来”。这里有意味儿的“门开着”,如果有僧人进出,看得见在情理之中。“蝴蝶”在门口飞进飞出被看得见,就不大符合情理,“蝴蝶”那么小,是很难看得见的。感觉这里是那种写幻觉的手法被作者运用,是作者进而从“庄周蝶梦”的角度在深度的审视着人生。

    诗歌的最后一节就是在直截了当的写“想象”了。“我知道  禅房前/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小诗结尾的“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觉得多做一点解释,才能更深入的触摸到诗歌的最高意蕴。高雅清秀与“自然纯朴”融合在一起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特别是在印度人那里,更非一般草木,而是圣花,是印度人思想的象征:在静默的沉思冥想中获得人生的真谛。你看,那端坐在莲花座上的莲花雕像,宁静安详,似乎在说:让一切都静谧下来吧!诗中对莲花的凝神沉思,是那种内心的反观即穷观极照,也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恬淡之美的赞誉和向往,渴望摆脱尘世的烦扰,跨进超凡脱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禅意的梵我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3 13:4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握手 问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4:51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2-9-3 13:47
欣赏  握手 问好谢谢

O(∩_∩)O谢谢王法老师(⊙o⊙)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9-3 14:52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9-3 14:51
O(∩_∩)O谢谢王法老师(⊙o⊙)哦!!!

老师不敢当。兄弟相称好。问好 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3 22:29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妙评 问候野鹤老师{:soso_e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7 03: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