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8期:卢利斯《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8-4-1 20:58 | 只看该作者
韦笳 发表于 2018-3-31 22:43
对身边生活的诚实表达
——微评卢利斯的《形象工程》

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铿锵有力!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18-4-1 21:24 | 只看该作者
诗人何为
-----再读卢利斯《形象工程》
文/梦的门

在现实中,说起“形象工程”,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某些政府官员的作为,社会上对这些做法,也早有一些议论,甚至定论,普遍认为是不好的,这自然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在诗里,我们也很知道,诗人的说话,往往有弦外之音,既然“空心的灯笼”可以作为一种象征,“形象工程”自然也不例外。我们都晓得社会上的工程是工程,岂不知,我们多数人一辈子所努力做的事,我们所要呈现在人面前的,也是一个不小的形象工程,何况参与的人更多,耗费的时间更长。

这样说,似乎是我在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也许作者本没有这样的意思,但是读到作者诗里的这两句:“昼  似乎很红火/夜  依旧很黑暗”,我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句古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心的灯笼,在晚上也是发光的,而空心的灯笼,到了晚上就和夜一样黑了。在这里,我感觉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社会的形象工程,引申到个人精神层面的形象工程,映照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从集体到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表象到本质,弄虚作假表里不一的无信仰状态,这正是让人痛心而又使人感到害怕的地方。

诗人在这里,面对挂满大街小巷的空心灯笼和“黑暗的夜”,除了痛心和无奈,会不会也给自己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诗人何为?诗人因为太注重内心的感受,常常被人认作是唯心的,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信奉唯物主义的时代,唯心自然是不好的,也被认为是无用的。那么,诗人何为!

诗人所能做的,或许就是像作者这样,让自己变得更晶莹、更剔透,像一个实心的灯笼,在满是空心灯笼的黑夜里,把自己点亮,发出那一点点光,让星星从远处也能看见,这地球上还有人活着、醒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18-4-1 22:40 | 只看该作者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2018-3-17 16:58)


读诗人卢利斯的诗《形象工程》
文/远航小诗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看来这“形象工程”
做得浩大而辛苦。
只是可惜了:是“空心”的。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真是莫大的讽刺,
这“形象工程”
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18-4-2 15:11 | 只看该作者
云朵 发表于 2018-4-1 20:58
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铿锵有力!学习

谢谢云朵诗友点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8-4-2 15: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诗友来访,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18-4-2 18:51 | 只看该作者
“形象”与“窗口”
      “形象”是每个人都注重的,不知何故,“形象工程”这一词中,将“形象”与“工程”结合在一起,却出现了负面效果。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情绪,
      “工程”应该与质量,与效益挂钩。而在现实中也与官员的政绩瓜葛上了。官员升官,从场面上考核有指标,GDP、重点项目……。这样,地方官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刻意制造显示政绩的工程,对此,老百姓痛斥为“形象工程”。
      当然,适当的,符合民意的,符合现实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形象工程也是需要的。
      卢利斯微诗《形象工程》中,三行小语,挞伐的是为了达到个人升官目的,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勾勒出形象工程无处不在,无官不为的社会现实。
      那句“空心的灯笼”的描述十分精彩,揭示的是为了“政绩”“升官”的形象工程是不干实事的面子工程。而且文学意义类比于“花拳绣腿”“绣花枕头”,点赞。
      而形象工程后面的隐秘,则以“红与黑”“火与暗”的对称,跃然纸上,直戳案底。
      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个词,“窗口”。而且常常大言不惭地出现在官方的文牍中,成为半官方语言。那么窗口收拾干净了,居室呢?不会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吧。
2018/3/26

《形象工程》
文/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18-4-2 21:04 | 只看该作者
写好了!近日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18-4-2 2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过,学习诗人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8-4-3 2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色海洋 于 2018-4-10 08:48 编辑


    《具象  意象  形象  现象》
 
   --------评流派微诗《形象工程》
         
             文/金色海洋
 
        微诗《形象工程》读来给人感觉简洁有力,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意蕴生动。
        很明显,诗中“空心的灯笼”应是指表面光鲜,温暖喜庆,但内里为空的红灯笼。作者把它意象为的“工程”,应是指那些不切实际,脱离百姓,华而不实,无视民生的项目或一些决策行为和做法。这里的“工程”可以是一座建筑、一条公路、一场活动等等;也可以是一个规划,一项承诺,一种保障等等。这些“工程”看上去气派壮观,美不胜收;听起来引人入胜,让人憧憬。在作者看来,这些“”灯笼工程”在现实社会已随处可见,甚至到了“大街小巷挂满”的地步。但是这些红灯笼一样好看的“工程”,因为没有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没有诚信和科学的支撑,也就是说它们没有内在的、真实的、能被燃亮的心灯,所以都只能是“空心的灯笼”。尽管白天看上去显得“昼  似乎很红火”,但是到了晚上,“夜,依旧很黑暗”。“空心的灯笼”并不能驱走老百姓心底的阴影,也不会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更谈不上惠及社会和民生。
       作品现实主义情感较浓,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作者通过把“空心的灯笼”这一具象事物意象为“工程”,然后进行由表及里的透视,从而形象地揭示了某种不良社会现象,表现手法可谓别致新颖。另外,该诗思考冷静,行文从容,语言叙述也比较稳定。不足之处是小诗题目较显直白,特别是“形象”二字先入为主,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读评者的赏析空间。
                                                                                                              2018.3.31

附: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18-4-3 22:56 | 只看该作者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2018-3-17 16:58)

读诗,先读,再品!抛开标题,“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实写!过年情景,随处可见,灯笼是却是无心的,违背灯笼本质——古时用来照明,与姜太公钓鱼有异曲同工之妙——沽名钓誉!“大街小巷挂满”,意欲突显一个“多”,“空前绝后”!“ 昼  似乎很红火”,白天,看起来非常红火,到处是红色的灯笼,塞满眼球,领导的领导喜欢,群众的群众欢喜 ,一派喜气。“似乎”一词用的绝妙,带讽刺意味。“夜  依旧很黑暗”,夜晚,仍然漆黑一片,没达到照明效果,也根本看不见灯笼的存在!
然回头看看标题,差点两眼飙泪:《形象工程》。寓意仿佛腾空而出:大街小巷挂满的是无心的玩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或外表光鲜,然空有臭皮囊;却在白天得到“红火”的赞美。一句“夜  依旧很黑暗”,表达作者满腔的控诉;夜里的世界,正进行着肮脏的交易,有的人中饱私囊,有的人加官进爵。什么是诗,含蓄而不点明,懂得人懂,不懂得人不懂;一语双关,似是而非,避其锋芒。再看语言技巧:昼与夜相对;红火与黑暗相对。形成反差,色彩感分明,给读者眼观强烈;正反的妙用,如“大”与“小”,“昼”与“夜”,“红”与“黑”等。小小的一首诗,内含量极大,着实值得一品!

评者简介:蓝天一嘘,男,江西吉水人,就职于江西赣州,南康区作协会员,发表《梦》散文诗,《心情读写》,《钓源诗话》《捧读巴金》散文,《寻梦》诗作等,辍笔多年,现主攻小说,偶也写诗,古韵深厚,咀嚼诗之光辉,凝练成句。《柳叶迷情》连载起中文网,曾连载新浪,已发35万字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12:1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