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下来才能继续写下去(80后诗人、作家阿北谈写作路上的点点滴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1: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北,原名张传奇, 80后诗人、作家。阿北从11岁开始写诗,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作品》、《青年文学》等。阿北写的诗集有《流塘·小事件》,长篇小说有《易翔的王国》、《心理咨询师》等。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他为人低调,他说:“写作要沉下来,不张扬。”如今,阿北在公明街道办事处上班。昨日,他与记者分享了有关写作的心路历程,他说,十几年前,某作家前辈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前辈一句话点醒阿北
谈起何时爱上写作,阿北回忆说:“我11岁开始写诗歌,当时想法很简单,就觉得写诗很好玩。老师认为我写得不错,就拿我的作品去投稿,发表了还有稿费,我觉得这样挺好的。”阿北认为写作就是他孩提时代最快乐的休闲方式。
2001年,阿北高中毕业,开始做一名“流浪者”。那一年,无学历、无经验、无背景的他只身去到西安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北来到一位著名作家的家中拜访,作家在书房接见了阿北,他倍感荣幸。就在那一天,作家给阿北上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阿北当时向作家请教了一个问题:“请问我要怎样做,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呢?”作家答道:“小伙子,你要先活下来,再写下去,才有机会像我这样。”
“你要先活下来,再写下去。”就是作家的这句话,如同春雷一般,唤醒了阿北。“作家的那句话,影响了我一生,他点醒了迷茫中的我。是的,我必须先活下来。”于是,2002年,阿北南下来到深圳,开始不断地学习,努力让自己活下来。
两个月内“五连跳” 在深圳活下来
2002年,阿北初到深圳,他回忆起当时找工作的一件趣事:“有一天我看到某工厂门口的招聘启事——招啤工(注塑机操作员俗称“啤工”),我没想太多就去面试了。面试官问我知道‘啤工’是干什么的吗?我说是跟啤酒有关的工作,我喝啤酒很在行的。”面试官一脸无奈,对阿北说:“像你这样的人我请不起,你另谋高就吧!”这件事情让阿北感到羞愧,也让阿北懂得了很多东西不能望文生义,要虚心学习和了解。
后来,阿北去到了一个工厂当杂工。在当杂工的三个月内,他加班加点地学习,逐渐了解到仓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后我到了另外的工厂做仓库管理,老板是个唯才是用的人,他破例让我跟着科长级以上的领导们外出培训,在培训后的交流晚会上,我的发言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便让我到写字楼上班了。”两个月内,阿北从仓库管理员升职到科长可谓是“五连跳”。2005年,阿北已经是企业的部门经理,他认为自己具备了活下来的条件,便重新执笔,回到写作的道路上。
首场80后诗人朗诵会
多年来,阿北坚持边工作边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生活经历是阿北的写作素材,也是灵感来源。他异于“闭门创作”的文字风格,长期的一线工作和实地生活体验为他提供了深厚的积淀。如2009年出版的新诗集《流塘·小事件》,作品短小精悍,以小见长,以大都市中一个日夜更新的城中村“流塘”为背景,反映城市的变化,该诗集大受欢迎。
2008年4月19日,在深圳市荔园会馆举行的“诗人之夜——阿北诗歌专题朗诵会”是阿北一直以来都引以为豪的事,那是在深圳的首场80后诗人的朗诵会。阿北感到十份荣幸和感恩,“当晚‘浣熊’台风也没能阻挡各位嘉宾的脚步,倾盆大雨没有浇灭诗友的热情。在每首诗歌朗诵完毕之后,都有深圳市社科院的诗歌评论名家进行现场点评。”
评论家金呼哨曾对阿北作了高度的评价:阿北是正在前行中的中国打工诗歌的缔造者和书写者,他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现实人生,从追踪青春潜意识到直面理想生活,即有异乡人漂泊的悲壮感,又有新都市人自豪的飞翔感。
阿北在路上,希望他能够更精彩地活下去,写下去!
■2012年10月09日 宝安日报记者 练洁雯/文 管强/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0 10:17 | 只看该作者
活着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47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2-10-10 10:17
活着是硬道理

活着并学习着还写着是诗人的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1 08:54 | 只看该作者
“写作要沉下来,不张扬。”
--------确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11 09:2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12: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