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庆回乡记:中国西部诗歌流派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10-12 11:44 编辑

国庆回乡记:中国西部诗歌流派论坛
                               庞清明
      原本计划与北残兄一起参加9月30日——10月1日在福建漳浦举办的中国诗歌流派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新死亡派发起人道辉、阳子与林忠成主持,邀请陈仲义、周伦佑、张清华、杨克及国内数十位中国诗歌流派代表诗人与会。为此,我将《第三条道路十年十问》修改为《第三条道路十二年十二问》,准备在论坛上发言。并与道辉商量行车路线,交换联系方式。但一个电话打来,说母亲病重。恰逢中秋国庆前夕,我不得不推掉盛会邀请。中秋之夜,我与妻儿一起搭乘CA4365深圳——达州的航班,回到家乡。
     10月3日晚,在达城桑树巷,我与达州籍实力派诗人龙克、游太平、水晶花、邓成彬、符纯云、贾飞、冉涛、邹清平、常龙云、李宗原等聚餐,再到一茶楼叙旧。期间,我们大摆诗歌龙门阵,并将其命名为“中国西部诗歌流派论坛”。因为,参加茶叙的有第三条道路、疼痛诗学、70后诗派的代表诗人,也能凑上一方诗坛。我认为,10月3日的诗人聚会,或许正是对新死亡派主持的中国诗歌流派研讨会的照应,甚至是2005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诗歌流派论坛的一次跨时空呼应。当年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热血仿佛依然在沸腾。我们就第三条道路、疼痛诗学、70后诗歌流派的缘起、发展、现状、关键词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现场不时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第三条道路“独立、多元、传承、建设、提升”五大关键词,更是引起在场诗人的热烈谈论,关于传承与建设,大家认为这是对当前任意割裂传统文化,日益浮躁、散乱的中国诗坛的一次纠偏,更指明了诗歌发展的方向。在这次诗歌流派论坛上,我们采取非正式的形式进行,有思想的交锋,有诙谐的段子,有雅俗的肢体语言,但没有开放媒体采访。在朦胧的霓虹灯影下,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对中国诗歌的展望,并赋予该夜不平凡的意义。特别是与诗人龙克,企业家李宗原等一起,我们畅想达州西部诗歌城、北山诗歌之乡的未来远景。
       诗歌精神无处不再。

                                                                         2012年10月6日  东莞后来居补记

部分诗人简介
庞清明:第三条道路诗人、主推手。四川达州人,现居广东东莞。
龙   克:疼痛诗派代表诗人。四川达州人,现居四川达州。
游太平:70后诗群代表诗人。四川达州人,现居四川达州。
水晶花:疼痛诗派代表诗人。四川达州人,现居四川达州。
符纯云:诗人,四川达州人,现居四川达州。
贾飞、冉涛:80后新锐诗人。四川达州人,现居四川达州。
邓成彬:词人,四川达州人,现居重庆沙坪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1 09:1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09:29 | 只看该作者
庐州男人 发表于 2012-10-11 09:18

问候,论坛时间较短,但依然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与激烈的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1 09:31 | 只看该作者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10-11 09:29
问候,论坛时间较短,但依然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与激烈的争论。

可惜我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12 11:35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挺不错,活跃西部诗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1:42 | 只看该作者
敬笃 发表于 2012-10-12 11:35
真的挺不错,活跃西部诗坛

当日的论坛非常特别,参加者个个激情四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7:01 | 只看该作者
转诗人龙克的回帖:
这年头,大家并不情愿触及“沉重”、“高雅”之类的话题。我召集10余位在达诗人,相会于邓成彬和庞清明两位诗人和兄弟,也不情愿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弄一些沉重的话题出来。
些许是酒后佯狂,抑或装疯卖骚。饭后的香榭啦茶会,我在清明、成彬及太平、水晶花等人的诗意话语中,不断插科打诨。清明对于诗歌及其“道路”是认真的、严肃的、纯净的,或许他从没见过“龙兄”与“太平”、与“南霸天”等诗人的“口诛笔伐”、“针锋相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谈论了“第三条道路”、“疼痛诗学”、“70后写作”、“80后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等。
清明先生面对面地向大巴山诗人、也是他的同乡述及了他的“第三条道路”,阐释了“独立、多元、传承、建设、提升”五大关键词。我甚感他的执着、担当,乃至唐吉可德的诗意壮举。这“第三条道路”是捍卫诗歌尊严、努力救赎中国汉诗的探索“道路”。由此,我等理当赞许,并力所能及地鼓与呼。
因清明先生极力提议,我第一次向大巴山诗人述及了“疼痛诗学”概念的起因、“疼痛”渊源、“疼痛诗学”的疼痛“层次”。太平总说,我的“疼痛”是属于社会属性的多。他说对了三分之一。我的“疼痛”应该属于生理、社会、精神,直至神性的普世的“疼痛”。
我还向大家谈及达州打造“中国·西部诗歌城”、建设“诗歌之乡”的有关情况。
一夜畅谈,风生水起。诗意交锋,难以忘怀。
末了,想向对“疼痛诗学”做出重大贡献的蒋楠先生致个歉。蒋楠前不久回了达州,但因那个全国新农村文艺演展的牵连,繁琐之极、劳累至极,“诗性”和诗意皆荡然无存,既没与他谈诗论道,也没召集诸位聚会一番。只得来日,“待到巴山夜雨时”,详尽心中所言矣。
无论如何都挂念了远在天边的蒋楠和清明先生,以及带着大巴山泥土芬芳的所有达州籍诗人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13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卢俊 于 2012-10-14 10:36 编辑

祝第三条道路在清明群主率领下,越走越宽阔,祝您在诗歌的创新上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同时,知道老人家生病,深表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0-14 02:25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精神无处不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06:40 | 只看该作者
庐州男人 发表于 2012-10-11 09:31
可惜我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哦

自己创造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3 15:1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