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语言”——浅析林紫的《半张脸》第三首
◎玄荒
正文: 三
家乡的蛙声
被贩到城里的菜市场
三十块钱一斤
读到这首诗,感觉有话想说。不为别的,是这首诗的语言非常好,我很欣赏。像这样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作出来的,是场景闪现的瞬间,在诗人内心又瞬间转换成了句子,诗人只是把它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罢了。诗人也是一个好画家,去旁枝末节或忽略次要的部分而抓住重点,艺术地取舍。
当然这也是诗人长期的学习,思考,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这些交集到了一起,对眼前场景的一次思想与语言的精准爆破。自然,流畅,毫无作的痕迹,不动声色。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简洁,自然,生活化。我们说大道至简,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诗歌应该像风像行云流水一样,它们是自然的诗,诗的自然。这是好诗典范!好诗就是灵感里的轻风,行云,流水。
这首小诗的诗意来自于首末两句,“蛙声”与“三十块钱一斤”,产生新鲜的张力,也是文本核心。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又充满酸涩,三十块钱一斤的乡情,需要购买,这也是时代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无奈与伤心。
当然,这首诗如果把“蛙声”改为“蛙鸣”或许会更好。更有现场感!带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