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100期)主编:古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8-27 14:30 | 只看该作者
看见
  l( c, R% J6 h5 ^- I! v* h7 n. _
" [  `& T( J+ u9 y/ N5 m作者:伊舟子7 P. b+ @, ]$ ~6 e4 q. b

% T) a2 t( Y0 w& _0 I* I就这样看空了院落——
# M  j& y! U  G* b' r, M月季花昨晚谢了
8 U6 I2 c$ H2 E$ M6 x6 y- Q8 C半夜,还听到风哨翻墙而去2 k* j, u" H- S; U/ f, o
/ ?. ^. Y- C' `, u' Q+ d' v
今晨泼出去的一盆水
; ], C6 Q. [5 c9 n再也收不回来了
& x6 J& _" P- t2 ?( K! N( m——地面锈出一滩晶莹的冰
7 x5 D. Q9 J0 Z0 a' _睁着几瓣碎花眼睛; z7 Q/ |3 p! T
$ }$ C: g" I- d& D9 b" B
推荐人:古石
9 b" f' W2 `& D- M9 u推荐语: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但其空性不变。看破名相,参透实相,把握当下,清欢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8-27 16:04 | 只看该作者
一只扎格斯台湖的天鹅
+ T) A0 o# K5 W# R  W' Y) k$ n' W" q0 C
, c# K! K6 [; ]: f8 Z7 {3 K作者:胭脂茉莉
  ^2 p1 x5 ^: f6 W1 {
$ Q* x4 Q7 Q% _* E$ c天鹅从我的视野飞入一幅画
. I" D! m' y2 b" W) w5 S1 D大草原是底色
* k2 P) B1 B" @" c( H扎格斯台湖才是重点
% J& \2 K. j. R  G" x' B% |天鹅是湖中美的不可方物的公主
* O5 n: q: Q* a( q4 M9 s我的目光没有惊飞它. v2 K, y! f1 w- A( w
这让我深深地感激7 ?$ I7 E$ @1 w! ]
这一刻的虚无
6 b8 V6 X7 V- z% A9 l2 A% Y. y' J1 [9 h" L
推荐人:古石
( V: e( D: W; R: O, v: d" E' N, v; C% i推荐语:人与天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一幅纯朴、宁静、美好的画幅。“天鹅是湖中美的不可方物的公主/我的目光没有惊飞它/这让我深深地感激/这一刻的虚无”,这是实境,也可能是虚境,它可能瞬间消失,变得虚无。感恩自然,感恩这只天鹅吧!但愿人类的目光不会惊飞这只天鹅,但愿这一刻的虚无永远定格在这幅画里和浩淼的时空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8-27 16:23 | 只看该作者
《相安无事》9 P2 f1 v( O* _1 ~  s/ g

5 j, M& O2 h- r! s作者:伍昌荣9 `2 h  U4 S) t+ n, G- A( J" F
4 f, M) \2 I) H/ n2 r" J9 E9 ?
傍晚,下班的小路上4 N# \0 I! l7 z) @' E8 P
风在动
. ~( R1 ]+ y3 k, H草们在动7 I! b7 J2 i; D! y2 \  U1 l4 U
草们与风都不动了
2 y( Z" ~, c* H5 n# ?7 \. t才看清一只小虫子慢慢向前运动* c7 j6 g) G5 C9 D, d" _
一抬头,又看见白云在溪水里飘过8 a! k  K* u. i0 F+ z0 |6 Y
旁边有一块青石,静卧水牛$ [3 @+ G% n& Q. ]% m; D
. B' a, u/ H1 ~' n
推荐人:古石
/ u; \, H5 g3 n% ?  O推荐语: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和谐共生,相安无事,世界大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8-28 19:09 | 只看该作者

* L! K2 w1 E4 {: x《一朵快要凋谢的荷花》. `6 Y0 W$ c/ E8 g4 G
8 ^+ X9 |; J& U, `. @0 O% J# F) B
作者:林荣  |' I/ i2 m( [) Y0 o
/ R. f& t& B8 O0 f
那依然生动
' Z* J$ m% l: z' \有所期待的
; ]- g  [. f  Y7 _; _6 C+ o5 t, u' X. k3 D8 C) Y8 _
寂止
7 U+ V! e* N* A/ i0 l$ @4 `5 E% _  R# T+ K6 w. n6 n7 w: O
有风吹来
1 I+ ~/ s% c$ K1 ?她失而复得的青春律动,越过滉漾的水面1 l) `. B4 K5 i6 o9 C
突然奔来6 o- r7 {) v) g

4 E4 [, n: Y$ @, i从一段生命史跨越到另一段生命史1 l2 m" l) ?; l1 u
她将擎起9 b3 D* k& w8 x# n+ h' k1 s' i
一茎,微苦却养心的莲子3 e( A$ o& w: m7 c- k5 G1 {

3 Q& F% I4 t$ ^6 k. F
% j, S+ Q# _  B. q( W邱红点评:诗人由花写到果,递进一层,诗的基调平和自然,莲子微苦养心,这何尝不是人生(女人)的生命历程。众生不易,谁人心里没有一潭苦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8-28 19:13 | 只看该作者
《秋山行》
% i8 k/ v5 \0 w
: U: g' B2 J8 M: ~$ x作者:朱枫
$ l1 i" _- c, C, u, y
8 i" A3 J/ q# Y3 Q3 p* F6 m穿行在林中
* y6 y+ j+ Y' j这些老松树不认识我
7 ~7 ?, u0 b3 j: R! |/ h7 C3 E这些红蘑菇不认识我
  c' q4 @6 C; D# n2 s7 r( o- X这些秋蝉不认识我
+ G- I* x9 [! h2 _' I& B0 x( E8 k4 Z4 ]' `+ p$ ^
我捡回家几块
2 Z3 N3 `7 Q. R0 t# ^, e- Q8 R, @, H$ g象形的陌生石头
$ ?" Z+ @. _; X7 `它们慢慢会认识我吗
: P( v3 A" L; f7 M* M0 s  e6 N$ Q! _9 |  z" m$ o8 Q
推荐人:林荣  ~$ N- K" T0 b
推荐语: 这首诗用否定和设问的方式在写万物有灵,万物心心相通。无论否定还是设问,其实都在肯定一个事实真相:万物一体,同悲同喜。事实上,诗人当然明白这样的法理:万物是否认识我们并不重要,只要我们自己能够认识自己就好!
/ w- u4 G2 N( D$ ~- j' b: }6 }$ {1 u6 c
      这首诗同时也在写人对于世间外物的慈悲之心,对此,诗人选取了对于几块陌生石头的爱——他把它们捡回家,它们慢慢地会认识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8-2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石 于 2018-8-29 17:00 编辑 9 A5 T7 C! e2 Z( m# x

% u9 `4 ?$ V; I& g1 e! \  [0 U6 D一时佛在5 B1 ?1 V) Q( c

/ c3 b5 S- G6 ]) S7 H- z8 q3 D9 t* J作者:南北! M- ~8 ]; q7 C' F& B

. b) I2 G# B, G浮上座升座后说:“如是我闻——”
+ O9 i) H" |2 \9 W: u# z( H然后叫一声:“陈尚书呵”: A( R2 Q% [8 }, ]- j
尚书应诺。久久
8 @+ Z' [! l2 Q4 K8 U$ }浮上座又说:“一时佛在”。而后
" d7 A) p5 S; i5 g7 x! o9 J& o( b再无声息。1 n( ~  \: R+ Z* y: u0 u) r' P
# H* R7 ?2 R' [
此时,我坐在一株绿萝下$ p/ A: z0 T  T7 ^5 X' x
看着圆寂的他。以及
' z: s# {$ o; q. r- I合十的他。
3 q  K( T* B) F4 y5 J  F" n如是我闻呵,一时佛在
- N# w, N: w$ q: _清明后的一个
. Y/ c* }- c/ M# K2 g& \雨后黄昏。' x, S: U. |: A; r2 k& D7 ?% }
1 t8 y5 G# }: q4 g* R* w! g
推荐人:古石. W( b0 S( _  E6 t. Y" v5 _/ t
推荐语:第一节说的是一则公案,是浮上座给陈尚书讲《大般涅槃经》的故事。浮上座一生讲《大般涅槃经》两次:一次于明了前,一次于圆寂前(即给陈尚书讲这次)。第一次滔滔万言而唯惹禅者一笑,第二次仅寥寥八字却千古流传,这八字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浮上座在给陈尚书开始讲法时说了“如是我闻”四个字。在陈尚书应诺浮上座的召唤后,浮上座沉默了良久,然后又说了四个字:“一时佛在”。随即便“再无声息”(圆寂)。浮上座这是以身教代言、自在涅槃的方式开悟陈尚书。浮上座的身教代言不知是否让陈尚书得以禅悟,而“此时,我坐在一株绿萝下”,穿越时空,正“看着圆寂的他”,仿佛他就在当下就在“我”眼前,仿佛我就在当时就在他眼前,“我”与他心意相通,佛心相连——“如是我闻呵,一时佛在/清明后的一个/雨后黄昏。”8 N9 y* W9 a  x3 c7 x$ f. I3 N
       佛语云:众生本具佛性,本来涅槃,无需再求。佛说法之时,若能当下认取,再不疑惑,此一时便是真修实证时,便是入涅槃时,便是与诸佛无别时。2 Y4 V& P- v( H. |
       是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当下认取,不生疑惑,你就是佛啊!佛无处不在!佛无时不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8-29 11:40 | 只看该作者
【林荣读诗】
* H  R! L+ p, N* I2 b) }2 b0 X0 |; y# T! w# G9 p* O) x
林荣读海恋禅意诗(3首)
' i1 g9 X. I  r" I# @
$ c! y3 X+ ?9 g  E! m1 ~龙华寺秋行
/ O2 e# s3 |. E                 ) y8 z3 U& Y6 I/ b& X) J
进山的路很平坦,拐过一道山梁
% b/ I6 ?: \% {# g- K* o9 F就远离了曲曲折折的人世
4 K; j3 ?# ]: o' X0 o+ I三叶草在石板路两旁打坐; E# D$ y; `! m: ^% t7 m: y9 U' e
越往前,山溪的吟唱越接近缭绕的香火- {9 v4 t2 P; n( s
  c# u% k# P2 U2 G: X7 Q0 ?
我把宿梦 忏悔 拿不动的爱和恨
" U: `% L& p; ?0 ^& V6 M% S: T全部堆放在佛陀脚边
$ K& ^% Y$ v' Z; |. c2 A, [1 T
3 u$ P" F/ H) i1 A0 y: U抬起头; B2 G+ t% x" x; Z
一朵云正停靠在飞起的檐角上1 ]; ^/ t2 K+ \
" {0 K; l  {8 z7 O4 i  l
推荐语:尤其喜欢这首诗的结尾,空灵的画面升华了这首诗的主旨:释然、向上、向善的心灵自有一方安静、自由的栖息之地!; P7 T' m) ?6 {2 G# ^
9 n# X/ l  m/ Z# {& z6 @& Q
这首诗写得从容、通透,天然去雕饰,且深富禅意。一个在大自然怀抱中彻底放松心灵的诗人形象可感可触,细细品读,感受着一个远离人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诗人的情怀。  
$ [3 u, S* Q$ X" v" a5 d3 P5 X" f: S! z  ^$ `1 g$ B7 Y4 D
时光有相
0 x* P& h* o7 C, J- o. J$ S0 N/ h3 U1 D; A6 [
立秋那日,天空朗润
  m6 Y$ `% U6 M$ y大丽菊和向日葵同居一圃; D9 {) a! t8 i+ X( G
有风执帆,芬芳一浪一浪
* X. c1 C9 ]: o0 Y; B5 K$ \驶向袅远的季节之滨7 i) g: z" J$ L9 b! _
我给父亲打了电话! f. P6 H6 E7 m1 U7 V/ [/ S
他正在树荫里下棋' N( P. ]6 B2 s
我仿佛看到阳光的金粒子
0 A) g, s! e' ^4 |/ L! }跳过树罅,在他的脊背上滚动
, f6 G2 F! D1 A6 \! i秋凉尚远,蝉在叶丛里安静地呐喊! g& g; J" T4 h

/ C1 }( s; d+ n% m推荐语:读这首诗,很自然想到了佛经上的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谓层层递进的关系。所谓“寿者相”亦即是时间,是指是于“过去、现在、未来”时空上所呈现的一切物象,所建立的一切观点。海恋的《时光有相》写的内敛而开阔,沉静而大气。从诗人舒缓的叙述中,读者或可体悟到上述种种“相”的空与有、住与不住。无论芬芳的香气,还是阳光的金粒子,乃至于在叶丛里呐喊的蝉等等这一切,无常才是它们的本质。
, Z3 c+ @3 h( }/ b& L, s3 w4 ?% Z7 B, U9 m) @
他们,在故乡
$ Y/ ?9 b' U9 U) j& {& v: K+ {) y: v1 T$ x
母亲在阳台上侍弄花草
% \% B( Z" Q* X/ A- p阳光被她筛成细小的沙粒
- D# T; [% D, P' I* Y掺进泥土。铲子翻炒出五月的香& T2 \0 W" |5 @6 N' I
月季开了两大朵,灯笼花孕气十足/ ?- ]5 P5 U' D  F
父亲提着两大桶水,恭立等候
9 n) X7 ^* k5 g2 Q母亲说花草都有仙气,要虔心敬奉/ Z- p% ~& I5 g8 Z+ o1 q# b' I
父亲盯着母亲的背影) w$ f% y/ L- W/ a# w& z. \
像在膜拜那些花草
9 ~8 z  N$ p0 N( `) Q- v4 K1 x5 ^# ?, Y: r* a, t
推荐语:一首形象生动、温情脉脉的短诗。相亲相爱的亲人在故乡。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哪里有家,哪里就是故乡。
# S) |) O5 u8 F+ M同时,诗人更是在阐明一个事实真相:万物同根,万物有灵,万物有情,万物相亲相爱。- p: b+ W5 Z- E8 V0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21 1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