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包尘诗歌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包尘诗歌欣赏

       读包尘老师的诗歌,大概是自2010年前后,在中国诗歌论坛时就开始了,至今有八九年。他的许多诗歌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尤其是哲理诗上的造诣。至今还记得一首《胡子鱼》,通过五人就餐,该如何分配两条最好吃的鱼胡子的诙谐疑问,对人性和社会分配机制提出了深刻思考。说包老师是网上较早开始系统化抒写人性题材的哲理诗诗人,这个观点并不为过。
       因此,本文重点解析诗人哲理诗方面的艺术特点。为了全面反映诗人的写作实力和风貌,在进入正题之前,以两首抒情诗歌为引子,从《马头琴》、《消失的词语》的欣赏开始。

◎马头琴

马队消失的天边
一把弦子 拉近
长调的草原
        
        简析:《马头琴》的遣词造句十分细腻,字词间的意象纷呈,此意境是蒙古族的经典意境,也为汉人所熟悉,因而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特色意境。
      《马头琴》短短数字,塑造了三个显性意象群:马头琴、马队和草原,三者形成了意象之间的互动,互相辉映:一支马队向天边缓缓走去,就像马头琴的长弓,拉动了天际线这条弦。“拉近”、“长调的草原”两个词语的运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作为一名马队骑手,行进在辽阔草原的情景感。而标题马头琴,不仅凸显了蒙古族的文化符号,也强化了马背上民族的独特意象。短短的文字,汇集了蒙古族马头琴、马队、辽阔的草原、悠扬的长调等独具民族特色的物象,从而凸显了另一个隐性的意象群:蒙古族文化。此诗意境辽阔、悠扬、从容,浓郁的蒙古人生活气息,具有抓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微型诗里的经典。

◎消失的词语

暴雪掩盖了眼前的一切
但我们的内心 仍有一团欲望
将死灰复燃
       简析:《消失的词语》也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该诗运用比喻、暗喻、双关语、转折、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完成了诗情抒发,诗意简练、形象,物象动静结合。诗歌的抒情含蓄,未给读者留下过多的事件性解读线索,因此可以做多向解读。由于诗人大多数作品是哲理诗,笔者在此更愿意解读为励志诗,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某种事业的热情和坚守。干净的语言、润泽的物象,老练的笔力尽现无遗。
       上面两首诗歌代表了包老师抒情诗歌的水平和风貌,但他写得更多、更擅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哲理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06 | 只看该作者
       一、率真、诙谐而富于哲理,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浪漫主义,是诗人哲理诗歌主要的诗情元素,贯穿了他多年的诗歌作品。近一年来,他的诗歌风格出现了微调:人生浪漫主义情怀逐渐减弱,哲理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特征越来越突出。通过下面三首诗歌,可以清楚地体会上述诗情特征。

◎一张牌

出牌快的人
如唱戏般甩水袖
而有的就像握着一枚
沉甸甸的秤砣
       简析:《一张牌》特别能体现诙谐的诗情。中国人会打麻将的大有人在,却很少有人能将这种俗文化与诗歌结合。《一张牌》从标题构思所能指的暗喻,到诗文的生动比喻、形象对比,诙谐之情尽在无声的文字中。这种诙谐是诗人构建洒脱的诗歌浪漫主义诗情的主要基础,融化在诸多作品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和阅读趣味性。

◎暑假

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
看一群蚂蚁
搬运粮食
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简析:看蚂蚁是大多数人孩提时的“必修”功课,《暑假》就描写了一群孩子看蚂蚁的惬意时光。虽然此诗在具体解读时会有不少的小歧义,但主体解读意向清晰,哲意显然,诗意地呈现了孩子们天真的本性,浪漫主义情绪元素十分明显。

◎尿憋的诗

我们飘扬的旗帜
就像我们高昂的头颅
冲啊!杀!
那时候的干劲
越穷越可以和天王老子干他一场
而现在闷头走路的多
看客多
泥鳅多
乌龟多
总的怕死的多
下了班就溜进一亩二分地
管他天塌还是不塌
       简析:这首诗歌个性化的语言,批判了社会人群里并不少见的利己思想,深情怀念昔日的精神社会。语言虽然略显粗俗,但道理却不俗:虽然我们需要塑造个人人格的社会风气,但这个特点不应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此诗诙谐、洒脱,其浪漫主义诗情主要体现在前半部分,是一种不同于个体的、是集体主义荣誉感的浪漫诗情。《尿憋的诗》很能表现诗人的文字特点,善于用非高大尚的语言,解析具有高大尚意涵的哲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08 | 只看该作者
       二、逻辑性、浅白、叙述语言的大量运用,是包尘老师哲理诗歌语言的三个主要特征。
       1.逻辑性是近代现代汉语诗歌发展最大成绩,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语言技法,尤其被用在哲理诗的写作样式上。由于每个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得每位诗人的诗歌逻辑性呈现不同的特点。
       包老师的哲理诗歌逻辑性线索十分鲜明,有两种基本模式:逻辑反转与逻辑延伸推导。读者可以自行体会这两种模式,在诗人作品中的多种不同样式的运用,或者是凸显逻辑反转,或者是凸显逻辑延伸推导,或者是二者相结合的逻辑叙述。这三种基本模式,诗人都绎出多种不同的具体文本例子。

◎路边

拄拐杖的老太太
在路边招手
出租车都不愿意停下来
老太太也不着急
看到车她只管招手
       简析:这首诗歌体现了逻辑反转的章法线索:①出租车全都不愿意停下来,是第一个逻辑反转;②老太太也不着急,看到车继续招手,是在第一个逻辑反转上的第二次逻辑再反转。全诗利用两个逻辑反转所形成的矛盾,令读者体会到阅读过程中,受诗文引导而思维出现两次改变,增添了读者解读的曲折感,达到运用平淡文字,实现语言奇崛化的类似效果。

◎老羊倌

羊在山坡上吃草
刘老汉坐在石头上抽烟
我问养了多少只羊
他说三十八
又说有四只快生娃喽
       简析:《老羊倌》的逻辑线索是一条直线式的延伸叙述,在结尾句,刘老汉不仅回答了羊的数量,还补充说有四只快生娃了,这是意料之外的逻辑延伸推导。诗人显然没有浪费这样一个延伸物象,用“生娃”这个词而不是下崽、怀胎,表达了刘老汉对羊群的感情、平淡而满足的生活情趣。巧妙的词语(生娃、喽)修辞法,令相对枯燥的逻辑推导章法性修辞不乏润泽感。
       2.浅白的语言,是目前大多数逻辑成诗作者的第一选择语言模式。
       读者阅读包老师的作品,可以明确体会这一点,在此不详细解析诗歌例子。但大多数哲理诗歌作者选择浅白的语言模式,成因却很值得思考:是不是因为逻辑诗与意象诗比较,在中国传统诗歌文化里发育得不够完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明显的语言组合方式?亦或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建立在感性认知为主的基础上,所以逻辑成诗的文本样式和经验不够成熟,导致如此语言组合方式?
       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推导下去,借用数学思维推导,就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必然有一大类哲理诗是用意象成诗方式写作的。比如《结句》,就属于此类诗歌。但这类诗歌语言和写作样式方面的探索,应该不是包老师今后诗写的主要努力方向。
◎结句

顾城抠出的黑眼珠子
海子把它们碾碎在春天
       简析:此诗以顾城、海子二位诗人,及他们的名作《黑眼睛》、《春暖花开》里的主要物象为物象素材,形成了通感强烈的意象类哲理诗歌。其中抠出、碾碎两个动词的运用,尤显笔力,对全诗构成结构性作用,可谓精准、精到:①两动词可理解为同类动作,类似于加工磨玉米碎工序中的两个相关动作(剥下玉米和碾碎玉米),因而这两个词语在语法上,彼此具有通感、互相串联和相似性的作用;②由于两个动词本身意涵及通感相似性,分别对每句话的主语和宾语形成串联,进而对两句诗文也形成了通感连接作用;③若读者具有较高的诗歌文化素养,就能准确地将黑色眼珠、春天的物象,与其能指的意涵、及其在两首名作中的意涵发生关联,使这两个物象具有了特殊含义、复合含义、而又具象化,成为意象;④读者继而将此意象,与两首名作追求真理和生命自由的意涵融合、并与两位诗人悲情结局的故事背景相结合,构筑成此诗的意境。
不少读者可能认为它是抒情诗,但仔细品味后,笔者认为它更偏向于哲理诗,或者说完全可以理解为哲理也无妨。纵观哲理诗和抒情诗,分类明显的作品是大多数,但此类可以两解的诗歌,数量也不少。是不是也正好印证了上述观点:确实存在意象类哲理诗歌的模式,只是还在探索中。此类诗歌迄今为止的表现形式往往既可以理解为哲理诗,也可以理解为抒情诗。
       《结句》揭示的哲理是深刻的:在当今科技空前发展的历史时期,传统人文哲学面对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很多错位。旧哲学的逐步改进及新哲学逐步普及,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国家建设、人类真理探寻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要借鉴顾城和海子的探索精神,勇于探索和突破,才能找到或到达真理的彼岸。

       3.叙述性的语言十分凸显,几乎占据了包尘老师哲理诗歌作品95%的份额。
       在本文所列举的哲理诗例子,都以叙述性的语言为特征,或者是直观的叙述性语言,或者是复杂化的叙述语言。注意,这里是用“叙述”来描述,而不是诗友们常说的“叙事”,更接近于“陈述”的意涵。“叙事”偏重指所叙述的某个事件,“叙述”则重点在于如何陈述,包括陈述一个事件、一个情感、一个哲理的过程和方法,是比叙事更为宽泛的语言概念。

◎唠嗑

两个女人
说另一个女人有本事
婚离了三次,屋里什么都有了
这两个女人越说越起劲
不知不觉太阳落了山
       简析:此诗十分明显的陈述,甚至可以理解为叙事:两个女人不甘心勤劳而自食其力,羡慕那些歪用社会规则、不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批判了社会上有所逐渐蔓延之势的投机心理及人群。

◎喝杯茶吧

想到某些人
如这干枯的茶叶
要用滚烫滚烫的开水
才冒出一丝热气
       简析:《喝杯茶吧》不是单纯的叙事,重点不在于讲述某些人的故事,而在于揭示他们的性格,采用了叙述性语言为主,虚拟、假设、比喻、夸张、叠踏修辞为辅的复合叙述语言,形成了叙述式的议论化效果,从而实现了人性特点的哲理揭示。和上首《唠嗑》比较,此诗不是比较单纯的叙述语言、而是修辞多样化的复合叙述语言,是一种复杂化的高级叙述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11 | 只看该作者
       三、关注人性,关注社会,关注哲理,是包尘老师哲理诗歌的主要关注对象。
       尤其最近半年,他的诗歌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人性,诗意也出现逐渐明显的骨感,越来越有意识地聚焦在社会学领域。
       1.        对人性的审视。
       由于包尘老师率真的诗情,他对人性的揭示往往深刻、直观,不用高大尚的语言和情操来美化自己的诗歌、吸引读者,而是具象化、生动直接地刻画人性。他的很多人性批判诗歌,批判的对象甚至包括(作为社会普通个体人的)自己。由于人性揭示准确、客观,这些诗文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鲜明个性的诗人形象。
   
◎狮子也挑食

梦见一头狮子
它把我们每个人
从头到脚嗅一遍
然后转身就走
这些都没什么人味了
        简析:诙谐、逻辑反转式的反讽手法在这首诗歌里起到了结构性作用。诗人用狮子不吃人,来展示现代人过于理智、正常的喜怒哀乐情绪都被人们越来越有意识地压抑和消灭,因此比喻为没有人味了。这样的人类情绪结构究竟是喜还是乐,诗人提出了质疑,对现代社会的人文发展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很残酷的说

谁也没有
敲开过自己的骨头
但我们都吸食过
猪牛羊的骨头
美滋滋的
       简析:又是一个复合逻辑反转模式的呈现,《很残酷地说》借我们津津有味啃食牛羊骨头,揭示了两重哲理意涵:①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此诗可解读为对人性私欲的批判。②如果读者哲学素养较高,他还能解读更深一层的意涵:人类为了生存所导致的、对外界掠食的生命本能属性,这是人类社会道德制定的根本准绳。③如果将这个人性准绳放在不同的场合,就能揭示不同的人类社会道德原则及它们的成因,揭示出多种不同具体意涵的哲理。

◎一点点美好

儿时的记忆
都埋进了童谣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找到一个好朋友”
“两只老虎”还是“两只老鼠”
管他老虎老鼠
反正都是奇妙的世界
可是后来慢慢长大了
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可爱了
       简析:《一点点美好》是逻辑反转的另一个模式:①前面的铺陈运用了引语修辞,语言凸显了孩子眼里的天真世界。后半部分则用正规的文笔,前后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境,是语境上的逻辑反转;②倒数第二行的“可是”句式,是显性的逻辑反转。③两个逻辑反转的矛盾,以及细节语言的处理,向读者揭示了人性随着年纪增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随着阅历增长,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感受就发生了变化。

◎他懂鸟语

遇到一个懂鸟语的人
我问他,刚才被轰走的那几只麻雀
叽叽喳喳说的什么
他说麻雀们非常气愤,说你们这些狗奴才
就知道欺负弱势群体
       简析:此诗的诙谐夹杂着荒诞色彩,仿佛童话寓言故事,却又具有新鲜感:①麻雀和弱势群体的对接具有新鲜感;②麻雀的叽喳被解读为愤怒的控诉,具有新鲜感;③将自己也骂作狗奴才,具有新鲜感;④不拘泥于语言定式、只注重语境一致,运用隐性逻辑反转章法性修辞,很好地将事件叙述。这是一首融诙谐、叙述语言、逻辑延伸推导与逻辑反转技法等技法,为一体的佳作。
       《他懂鸟语》运用大智若愚、看似平淡却又紧凑一致的叙述语言,形象化地批判了人性的缺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欺小怕大、欺软怕硬的心理。

       2.对社会的审视。
       诗人对社会的审视,基于民众和社会环境两个视角。对于基层民众,他饱含同情和关心,把民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于社会环境的关注,他也是基于平民视角,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他的笔下人物,基本都是基层人物,生活中的常人常事,几乎没有明星、大人物。下面解析《收门票的草堂》等三首诗歌。

◎收门票的草堂

一千多年后
杜老先生怎么想得到
他那几间为秋风所破的茅屋
会成为创税户
       简析:该诗一开始就运用了逻辑反转,“杜老先生怎么想得到”。同时,在标题草拟上,诗人的匠心独具,起到了构建多重意涵的文趣效果:①如果只受标题引导,读者会对此诗解读为:大半生为民写诗的杜甫,故居居然成为现代社会盈利的工具,实在是一个讽刺。②再仔细阅读,关注“为秋风所破的茅屋”一行,必然联想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那句名言,为人民都有居所而请愿的杜甫,在房价飞涨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他的破茅屋也被用来盈利。真让人感叹,那些商人无利不图啊。
       当然,此诗适当扭曲杜甫草堂的门票制,适当强化了对当下房价的反感,是为了形成诗意的矛盾,凸显诗人渴望民众普遍安居的理想心愿。

◎进步

十月一日
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把我所有的诗歌群
全部浏览一遍
发现唱赞歌的明显少多了
       简析:《进步》可以理解为逻辑延伸推导模式(发现唱赞歌的明显少多了),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反转模式(唱赞歌的少了),或者是两种模式的复合,反映了诗人对建立现代社会文明机制的深刻理解。

◎老眼昏花

中国诗歌流派网
43位会员热议“曹伊论争”
我看成了43位议员
       简析:诙谐手法的运用(自喻老眼昏花),为此诗后续的荒诞推演找到了合理的借口(将会员看成议员),诗维或者说章法性修辞线索也是逻辑反转。同时,四处细微的字词运用,堪称巧妙:①“中国诗歌流派网”一词中的中国、流派是暗喻;②43这个数字谐音“生死”;③“议员”与“中国”相结合,暗喻了民众拥有了参与国家事务协商的权利;④热议、论争,暗喻了民众可以合理、自由地发表观点的机会。
       此诗颂扬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开放态度,诗人所期待的政治生态环境已经形成,并正在加速完善中。这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3.对哲理的审视和研究。
       诗人对哲理的审视,是含蓄的,基本都是通过日常俗事、俗物,侧面揭示。诗人所阐释的哲理,有世界性的、中国化的、人性化的、纯哲学观念等等类型。下面选择四首诗歌进行举例欣赏。

◎多大点事

一个人多大点事
一群人多大点事
全地球又多大点事
都在一场麻将的
刀光剑影里
       简析:《多大点事》也是典型的逻辑反转+诙谐和浪漫诗情+叙述语言的成诗模式。①用麻将桌上的比试来比喻全球各国的利害关系争论,显示了诗人对诙谐+浪漫主义诗情的熟练运用;②全诗以纯粹、平白的叙述语言为载体,承载了夸张、排比、叠踏、比喻、暗喻、转折等多种语言修辞手法;③逻辑反转主要体现在“一场麻将”与“刀光剑影”的对比中。虽然是利益纠纷,可以协商,但更需要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才能赢得这场麻将比赛。此诗的意涵十分深刻。

◎满不得

仅仅一天
月亮又开始缺了
所以没什么可惋惜的
唯有缺
才是天地正道
       简析:此诗的逻辑线索很特别,是三个逻辑反转的叠踏串联运用。①标题“满不得”,一个词语就形成了第一个逻辑反转;②第一行和第二行形成了第二个逻辑反转,第三行是逻辑延伸推导;③第四行和第五行形成了第三个逻辑反转。④后两个逻辑反转的运用,令1、2对应4、5行,形成了类似叠踏语言的阅读效果,是此诗语言章法性结构修辞。
       《满不得》用月亮圆缺,形象化说明了大自然“满”不是常态的客观规律,若引申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理解为人间正道是沧桑,也可理解为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之处,满招损、谦受益,等等哲理。一首诗歌能揭示多个哲理,对于一般哲理诗歌来说,是较为少见的。无独有偶,在本文的举例中,《很残酷地说》也具有揭示多个哲理的意涵。

◎听得懂琴的牛

一头牛怀孕了
就有人对它弹琴
牛高兴得要死
人真好
知道我有小宝宝了
他们把什么事都放下
专门对我弹琴
等我生下了小宝宝
我一定感恩戴德
把我的肉给他们吃
       简析:这首诗歌再次体现了诗人对现代社会管理机制改良的深刻理解。由于科技的空前发展,很多旧的国家管理策略,需要逐步调整,使大多数民众具有平衡社会管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懂得知恩图报就够了。这样让民众逐渐树立的国民精神,正是中国构建的新时期新国民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13 | 只看该作者
       四、综合上所述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包尘老师诗歌所具有的几方面特点:
       1.风格元素:包老师是短诗能手,很少诗歌超过10行,基本都在50字以内。他善写哲理诗,大多数作品都是哲理诗;他的抒情诗数量虽然较少,抒情诗精品却不少。本文以诗人的哲理诗为主要对象,进行了各方面艺术解读,对抒情诗的评介没有展开。
       2.诗情元素:是由率真、诙谐和浪漫主义为基础,尤其是诙谐手法及其演绎手法的运用,形成了诗人哲理诗歌鲜明、饱满的意境特色(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意境只属于抒情诗歌)。诗文所展示的无羁、自由思索的思维倾向,是包老师最骨干的诗情线索。在文中已有详细解析,不再累述。
       3.语言元素:逻辑成诗、口语化、叙述语言为主,辅以多种修辞,是其语言结构性要素。①诗人的逻辑成诗模式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逻辑反转和逻辑延伸推导,及其各种演绎模式,包括二者的各种互相套用、复合。如此单一的章法性朱线索,能满足各种哲理揭示的写作需求,可见包老师对其研究之深、心得之多。②口语化诗歌在前辈诗人的开创下,经过伊沙、澧有兰、包尘、韩庆成、神青赶等等师友们的继续努力探索之下,已经蔚然成军,形成了多种写作样式。如今相当流行,究其原因,大概有:逻辑成诗、哲理诗的兴起,导致了口语化诗歌的兴盛;由于哲理诗歌、逻辑成诗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发育不全,也由于诗歌进一步走向大众、塑造民众新的文化素养基因、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当下的逻辑哲理诗歌写作模式,不自觉地走上了口语化路子。而不少诗人在口语化逻辑成诗写作时,也开始了艺术流逻辑成诗的探索,比如包尘老师的《结句》。③诗歌语言类别,大体可以划分为议论语言、抒情语言、叙述语言和意象语言四类,但包尘老师的诗歌,却能以极其单纯的叙述语言写就绝大部分作品,不能不让人称奇。④诗人貌似平淡的语言中巧用修辞技法的能力,是其另一个重要语言特点。正因为多种修辞语言结合口语的运用,与诙谐、率真、浪漫主义的诗情相揉和,令相对简单的逻辑推导风格、枯燥的哲理揭示、单纯的叙述语言等三者形成有机组合,构筑起盎然文趣。
       4.哲学元素:以人性、社会环境、哲理三方面揭示为主基调。①对人性的揭示着眼于个体人和社会人两个视角,着重于在社会群体生活背景下的社会人的人性揭示。他对人性的揭示大多用批判的眼光,体现了诗人深刻了解社会管理的困难度和复杂性。②对社会环境的揭示,诗人是站在爱国、爱民立场,客观地审视,表达了富国强民的理想。③对哲理的揭示,重点在人文学科领域,承载了诗人对世界和平、人类可持续发展、国家繁荣的寄望。④包尘老师的诗歌没有高大尚的说辞,极少直接的赞歌,他擅长从批判和建议性视角,对人性的弱点进行直接揭示;用客观、真实的具象反映时代的现状和变迁,诗意含蓄;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哲理的揭示重在其内在机制成因,往往一首诗歌能表征多个哲理,意涵丰富。
       5.发展方向:从上面的解析可以看到,诗人对社会各种表象的审视之下,根本性的写作基点是揭示某种社会或人性现象的机制化原因,即我们常说的机理。例如下面的《豹子》、《胡子鱼》,通过举例解析,大家就能明白诗人这类诗歌的写作用心所在。

◎豹子

一头凶猛
且跑得快的豹子
又能怎么样呢?
撞到一群鬣狗
还不照样成为
人家的一顿美餐
       简析:《豹子》依然是逻辑反转模式。如果读者被豹子和鬣狗这两个物象的外在形象一个美、一个丑,所误导,就无法发现其中真正的哲理所在。当阅读聚焦在“跑得快”这个词,及其反义“跑得慢”,并且正确解读豹子和鬣狗的实质性暗喻通感,在于一个是单独的,另一个是群体的,才能理解其中真实的含义。比如某人某方面能力出众,但他不善于与其他伙伴沟通,就容易导致其他伙伴的不理解。理解到这一层,读者就可能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人性现象?这就引导读者透过现象对本质进行思考了,也就是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和揣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14 | 只看该作者
       五、结语。
       本文对包尘老师诗歌作品进行了力图全面的解析和学习,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是网上较早系统化直面人性批判的诗人,其抒情诗歌、哲理诗歌均有很高的造诣,值得作为典范介绍给诗友们。
       通过阅读包老师的诗歌,诗友们能感受他对人生的豁达、对人性的了解、对社会复杂性的深刻认识,对哲理的深入理解,对语言的敏感和巧智处理能力。这样宽厚的写作基础,未来必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佳作。
       本文在解析中,注重对诗人作品主要线索的把握,少量作品解读可能与创作原意并不十分吻合,请包老师多多指正,请师友们多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1-2 09:5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秋编赏评,敬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1-2 10:56 | 只看该作者
诗歌都一首一首欣赏了,确实很赞的,值得细心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21:14 | 只看该作者
包尘 发表于 2018-11-2 09:54
感谢秋编赏评,敬酒

感谢包老师光临、认可,祝包老师佳作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21:14 | 只看该作者
四月薇 发表于 2018-11-2 10:56
诗歌都一首一首欣赏了,确实很赞的,值得细心品读……

感谢四月编辑光临,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1 21: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