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座小庙,应了佛经中所说的“一切境现唯心造,心性本来离戏边”,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形形色色的现象,全都是心的显现,就像唯识宗所说,完全是心的妙用、心的游舞,是由心来造的。那么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从狭义上说,心即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广义上说,心存在于万物之上,万物皆虚,心也是虚的。我们想看到什么,心便会显现出什么。“飞鸟入林,寂静是把浩瀚的锁”,如果内心淡泊、从容,我们即能看到吉祥的飞鸟、美好的丛林,能看见无形又有形的寂静虽然博大如锁,尘封整个尘世又如何,心不为所迫、不为所动,则万物唯美,于动静之中皆可带来美好与宁静;反之,如果内心压抑、狭窄,我们就会被诗中的意象束缚,会被那种无法突破的寂静之锁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因此说,小二在意象上的运用其实是一种冒险。不过,小二是艺高人胆大,他能给你展现锁,自然就有通达的钥匙,钥匙是什么呢?“顿悟寺像万物唯一的心跳,从草木中蹦出来。”这句真是用绝了,前一句的飞鸟、寂静、锁的意象被后面这一句从草丛中蹦出来的顿悟寺一衬托,瞬间之前对意象上的纠结没有了,整个静态的画面豁然间犹如寻到了突破口,成为动态、成为翅膀、成为路,畅通无阻。由此,更是感叹小二对诗歌意象上的运用得心应手与炉火纯青的诗艺状态。当然,也感恩小二,以他的悲心给予读诗的通达。 精彩仍在继续。“小沙弥扫落叶,也扫时间,连神仙也显得多余。”既然万物都是虚的,那么顿悟寺何在呢?说它有就有,说无就会无。顿悟寺没有,哪来的小沙弥呢?哪来的落叶呢?自然,连神仙也显得多余。最后一节与前两节遥相呼应,更是恰到好处地点题,顿悟寺可能是我们曾去过的一处景点、或者一个梦境、或者仅仅是昨天,这首《顿悟寺》读完,顿悟寺或者仅仅只是一个诗歌意象,让我们瞬间增添了一份感怀与感恩:感谢所有的遇见与温暖,也感恩所有的烦恼与损害,因为它们,我们才有了辗转与牵挂,才有了今天与未来,才有了展望与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