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16: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鲜花从来具有阶级性,花瓶
莫不如是。对老农而言,
花草犹如稗子,与粮食有关
的才是正事。花瓶在古代是等级的象征,
御窑精制的瓷胎画珐琅瓷器,专供皇帝。
至民国,富贵人家用的莲子罐、掸瓶
相比宫廷钦办的官窑已等而下之了。
文革时期吟咏花呀草的,是被人看不起的,
小资产阶级思想作怪。即使当今,
你问生前的杨改兰喜欢插花吗?不啻
对她的奚落。我从来对鲜花警惕,
轻易不买不送。大部分老派中国人
也是有心结的,不敢奢侈。

我宁愿欣赏纸上瓶花,吴大羽的,
林风眠的。最后真正打动我的是常玉,
动辄数千万的拍卖价,使你无法不关注
一个旅法中国人对美,凄切而又高贵
的阐释。深色单纯背景上凸显,
瓶体线条简洁,花枝斜倚,
花色清冷哀婉,打动你的正是苦难
中的幻美,即使一无所有,
你也可以在这样的意境中死去,
独享虚无的慰藉与华丽。感觉与美
已经是无价的了,而花瓶本身,
宋元明清官窑,早已突破亿万身价。

当一所豪宅,物性的尺度占满空间,
只有鲜花配得上黄金。它的植物性
才与生命本身贴近,形与色
之美,才能与金钱一起调动全部
的感官,体现成功的昙花之美。



注释:*常玉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本名常有书,1900年10月14日生于四川顺庆(南充市)的富商家庭,1910年即与赵熙习画,长于书法的他,1917年入上海美术学校就读,1919年常玉与徐悲鸿、林凤眠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
* 吴大羽,宜兴宜城镇人,我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03年生。1922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师从鲁热教授进修油画,他一生的绘画艺术素养,高远博大,他早年创作许多巨幅油画如等,解放后所作巨幅油画等以及大量中小作品,都毁于“文革”期间,晚年所作的等油画和部分草图,速写,素描及艺术心得、随笔、诗稿等得到保存。
*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1]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
林风眠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先驱,他是“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3-18 20:01 | 只看该作者
我宁愿欣赏纸上瓶花,吴大羽的,
林风眠的。最后真正打动我的是常玉,
动辄数千万的拍卖价,使你无法不关注
一个旅法中国人对美,凄切而又高贵
的阐释。深色单纯背景上凸显,
瓶体线条简洁,花枝斜倚,
花色清冷哀婉,打动你的正是苦难
中的幻美,即使一无所有,
你也可以在这样的意境中死去,
独享虚无的慰藉与华丽。感觉与美
已经是无价的了,而花瓶本身,
宋元明清官窑,早已突破亿万身价。

当一所豪宅,物性的尺度占满空间,
只有鲜花配得上黄金。它的植物性
才与生命本身贴近,形与色
之美,才能与金钱一起调动全部
的感官,体现成功的昙花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3-18 20:07 | 只看该作者
提赏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3-18 20:15 | 只看该作者
王美林 发表于 2021-3-18 20:01
我宁愿欣赏纸上瓶花,吴大羽的,
林风眠的。最后真正打动我的是常玉,
动辄数千万的拍卖价,使你无法不关 ...

谢谢美林摘读 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3-18 22:50 | 只看该作者
丰厚的诗,内蕴道理。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0: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品读 致意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6:39 | 只看该作者
野兰 发表于 2021-3-18 22:50
丰厚的诗,内蕴道理。欣赏,问好

谢谢品读 问候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3-20 17:4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6 18: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