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燕窝的个人空间 http://www.sglpw.cn/?279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继续访谈手记20140405

热度 1已有 159 次阅读2014-4-5 11:33

又写访谈。写到“自由市场和竞争”,千头万绪。
总归为两类,一类是对“思想类访谈”的想法,另一类是对著作权版权的考虑。
 
思绪1,
1-1
访谈中的结论“进入市场范畴内的竞争,才是真正的良性竞争;也才能保护自由市场。反过来,进入行政范畴的竞争,就是破坏自由市场的。”--------这是没有错的。
这就意味着、对竞争手段的制约。不是什么竞争手段都能用。不能不择手段。
1-2
但具体操作起来很复杂。有几个致命的关键点,会让正确失败掉。
1)比如一定要普及化“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如何保护好真正的自由市场”这一知识。因为默契空间里真是千疮百孔,只能靠自我。自我要抵达什么强度?就象现在根本没有人“吃人肉”,既不把“吃人肉”当作一种快感,也无法和人交流“吃人肉”“为吃上人肉而战斗”的快感。2)回头看:当前人类对于“不顾一切逐利:成为富翁,然后就能当人上人、好几个美女在抱、炫耀谁的东西贵……”有多强的粘附力?非常非常强。而且这正好是等级社会的根本动力。3)所以这世界上仍然是等级体系的国家,朝这一方向转身是很艰难的。且不论全民素质,仅仅是:企业界商界达成共识----------什么样的市场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才会有平等竞争,就有秘诀。比方说,君主制国家在当前土壤里就不是主流,它以中央政府中央集权之力去“独力维护真正的自由市场和它的良性竞争”,约等于把炮火都招揽到自己头上、说不定很快就完蛋了。所以它要走一条曲径,先打理战→说服企业界商界的一部分→然后用企业界协会商会来担当“维护自由市场边界线”的管理执行队伍。4)什么是维护自由市场边界线呢?答,所有不属于“自由市场的竞争行为”的,都不允许用。采取三环节“先告知→中间监督→事后惩罚”。5)同时你要用“企业家思想论坛”“优质企业家排行榜”等做鼓励方向,不要只以“企业规模”“谁最大”为唯一排行榜,这会鼓励“不择手段扩大规模,这样自由市场很快会被破坏掉”。就象体育竞技,一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什么是光荣”的意识,二是更深刻地、让人们形成身心习惯“只要‘属于自由市场范畴内的竞争’,而不要‘跑到行政干预范畴的非市场竞争’,或是破坏对手身心和家庭的竞争,---你拗折人家箭/让人拉肚子、然后你取得射箭大赛冠军,算个屁?”6)反过来说,如果你国家的一堆人始终养成“对强迫力搞成的、诱拐骗搞成的、拥抱几个美女”很有快感,是这样的身心习惯,那你“虽然知道‘真正自由市场是什么’,可你忍不住啊;还是被诱惑过去了,因为快感太大了”。可当代体育竞技精神却朝向“逐渐养成:不平等竞技很丢脸的身心方向与习惯”,------这是指出:好习惯是可以日积月累来培养的。7)同时你要是不做“基本土壤基础动力的改良”,原动力方向快感太大/力量太大了,另一个国家它就不搞“真正自由市场和良性竞争”,每次你培养出优秀企业家,它就加码用“原动力角度的美女/虚荣”把你的成果抢掉,你不亏死了?只有人的快感确实地“爱上真正自由市场和它的良性竞争,对非此道中钱不屑一顾(你玷污我的能力我的光荣)”,这才站得住脚。
当然等级国家等级体系的事,咱就不讨论太多。TMD惹上国际纠纷就麻烦了。
不过行业协会这种事,其实平等性质平等定位的国家是一样要使用到的。
 
思绪2,
我委托人不着急,我当然也不着急。
所有书,都是人世间思想的片鳞只爪。但我又不可能写太多“我们没谈到的”,现在超过一些、已经让我挠头(奈何资料不多)。象上述情况,不出版更好哈哈,免得TMD惹事生非,到时可完蛋了。要是作者只有我委托人一个(我很乐意全部送他哈哈),全部他担责,他肯定被会追问“漏洞怎么办”(HAHA),虽然没有法律责任(由采用者自行负责。法理必然如此啊。除非委托人居然跑去行动组当负责人),但思想家是会被追问、被“揪漏洞”的;如果我有名字,我就出一本象《注释红楼梦》的注释版哈哈。要不,就TM口头注释版吧,搞个论坛,以“语录体”出现。
不过委托人当前有另一个让人担忧的:他好象忘了“我们交谈时让他极度兴奋的思想成果”,又跑回他自己的旧思想;现场交谈,是他先谈他观点即旧思想,然后我们交谈:以旧思想为原材料、把合理边界挖出来,得到新思想成果,是这个让他兴奋。---------如果全书要回去旧思想,我靠,我肯定不能署这个作者名哈哈,迫不得己维护事实部分---必须写上我是“原始撰稿人”,那我也肯定会被迫出版原稿。我靠,我那个忍受不了自己名字出现在这些旧思想上啊。它们的合理性那个简陋褴褛,一出街,会被全天下笑掉大牙。
 
 
 
------------------------补充分割线-----------------------------
 
讲一个“只让对的竞争手段进入自由市场,从而保障自由市场……有多难”的例子。
俺是书记的女儿(很小的书记,公司党支部),我父亲是基层干部,建国时他才15岁。他是新一代,没有为“建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对新中国感到很高兴,因为反压迫了,以前中国农村穷得要命,绝大多数人都穷反了。(加注4)
所有这一代干部们,和老革命已经不太一样了。各种小习惯是有的,比如走关系走后门,这现象非常多。他们呈现出极为有趣的两面:一方面有更多的“不良小习惯”,不同于老革命级别的严谨、不与民争利。另一方面他们还是很严谨保持着“我是执政党,我坐江山”的骄傲与保护心理,革命话语那是一套套地。可这不妨碍走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比如说一个小学校长的后门,那可是关系到小孩的大事。兹事体大。中国人望子成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地区就一个好小学,能不走吗?
其实学校有一个公开招生口,校长坐家里接待VS坐招生口接待,有什么不同嘛?
谁知道“走后门”其实是什么意思吗?是指:不要去见校长、向他陈情…………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
而是因为到校长家里的人们提了大包小包、想换取“不一样的选择标准”。推论地说,校长手里握的是“公共领域内的公权力”,他不应该用来换取“个人利益”----哪怕是别人主动的。这一点才是本质,当你“设栅栏,只放对的竞争手段进入”时,要在此处设,而不是拦阻人们的爱子之心(这个东西既拦不住,强行拦住很危险--因为不符合“情”方面的道理;同时情绪情感对民众、或任何人身上的民众生活,是必须保持保护的,它的敏锐度有保障,这社会才健康得起来。当然我们不是指“冲撞法律和道德”的情,但象这样设置合理、从而保障人们情感情绪是必须的。至少仅仅就具体这一条,是这样的)。
结果怎么呢?完整的合理栅栏是通过三点来完成的:
1
如果你是党员干部,你最好不要去“走后门,拉关系”。
你有什么需要陈情的,准备好材料和证据,递给招生处。(加注1)
2
校长手中的公权力不能换取个人利益。
校长的具体处理途径有很多:1)你开放家门口、接待所有人,也没问题。你登记下情况,然后都交到招生处。2)招生处如果呈现为“按地区招生政策、考试入学,还是生员大于编制”,则它一定要做出人为选择的,这时,能知道更多详细情况,是好的。每一家都不同的特殊情况,有些家庭是特别需要在这所学校里上学。3)礼物当然都不能收的。(加注2)
3
第三点是、假设我父亲也去“走后门”,作为党员干部,这不算是最好的举止。但关键是校长守住界限。同理,1)是发生在我父亲手握的公权力,如果他会发生交换、也是有问题的。2)有一个大问题是,假设我父亲手握的“公权力”和学校发生了交集,然后我父亲说,“如果你们不在学校问题给我特权,我就用我手中公权力卡你们的事情!”------这个问题就是不是“不算好举止”了,而是要查办的。查办有很多种,至少你就不适合手握公权力了。3)如果是校长的上级、他小孩的事,他上门去求,怎么计算?答,第一,这事比起“不算好举止”深了点,但当然还不到达“第二种:用公权力来互相交换”。第二,我父亲是另一系统的,他作为普通人、所有家长的一员来出现,这是普通人情,也不给校长带来什么压力;如果父亲非要去校长家里陈情,那么连自身所在公权力系统都不报知,仅仅是“学生家长之一员”,那么是“不算好举止中的最无害一种”,因为有些校长很长心眼,一是听到公权力部门,就记下了,想着学校的啥事说不定也麻烦你一趟。二是相关公权部门、还挺有利害关系,那更不得了。第三,同理,校长的上级,表现为:①公权力部门间的利害关系十分强烈,②展示清晰。这两大特征是无法使上级置身于“普通家长行列”的,所以程度更深。这时,一定要适用美国法庭式的“回避制度”,即当其他党员干部串门陈情还计算为“不算好举止,但校长守得住,则也无甚大碍”,你则计算“有妨碍的不良举止”。
4
上述还呈现出:如果一个社会结构设置不合理、认知不当,校长不守、而从斩断人们的合理情感联系……去着手,这设置就很成问题了。
我但凡遇到“不高尚”的事例,首先都是查看“规则本身有多大合理度”的。这个说来话长。简单地说,个人力量是有限的,比如一个人不能够选择“他出生、接受的教育、他成长的环境”--------这说明了个人的有限性。一个人类婴儿还能够培养为狼孩,当他吃人肉、他不会讲人话,他一生怎么学、只学了几个单词,完全听不懂人类道德,这是他的责任吗?个人责任,是发生在“一个人基本定性定型后,对他认知/理解/恪守的人类准则,他能执行吗?不为逐利而放弃合理的对的事情——”………………发生在这一阶段。当一个人还是一颗种子,你把他扔进大熔炉里,高喊“看你经不经受得住考验!”-------------你疯了?这种子都还没长出来,他最终生长出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好是你反对的那部分”,而他行为完全符合了他的人生观,根据他的人生观标准、他就是经受住考验的,干吗用你的标准?
所以“是否经受住考验”,总是针对某一个标准而言的。
你不可能在生长阶段说这话。
当前人类社会在这一点上、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我们都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直至18岁,即生长阶段还是覆盖了的。并没有发生极其荒谬的情况,----问一颗种子“是否经受得住考验”。生长阶段先问的是“朝什么方向生长,长成什么样的人生观”,当你是一棵树,你遇风不折,那叫经受住考验;当你是水,遇风扬波,这叫经受住考验。水要是钢铁,我们都不用活了。
所以当一个不良现象出现,一味指责人性,是很不好的习惯。尤其是身为管理者,要善察结构的事情。结构不一定有事,但总归要首先查一下结构。
人性是不能随意指责的。
人类的情绪空间、逐利本质、各种良或不良习性,它养育了人类灿烂文明。不要随便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高尚目标,把人类搞残废了。高尚是存在于人世间的,但它也不是无界限存在的。我们稍后还要继续谈这一问题。(我对“高尚”十分警惕,这个渊源说来有趣)
5
注1,为什么不算好举止?
有人问,“如果有好的合理设置,比如拥有公权力的人守他的门、守得紧,比如校长行为合格,为什么不放所有人去‘走后门’?反正走不成就行了。如你所说,人类情绪是一个宝藏,不要随便砍;为什么党员干部有特殊要求?”
很好的提问。
这里面真的涉及一个“不为人知”的奥秘。当前共和国的社会结构是执政党为核心、来设置的,就算是当时全国人民一起设置的吧、然后交给执政党来“坚守,维护”…… 执政党总归是特殊位置的。
你设置你保卫的一个结构,你不用,你老是走偏门:第1,是否定它,第2,是破坏它、让它不得成立。招生处是正门不走,正门不走,那不是否定?走偏门,那不是破坏?你自己都这样,非管理者就不必说了。
你走正门,该录取的、自然录取了;该陈情的,陈情了;-----说明程序正常,对你自己亲手建立和维护的秩序与结构要有信心,自己要用。
如果该录取的没录取,该陈情的陈情了、而陈情没有抵达“它要到的目标点”,那么,作为管理者,正好执行“政治操盘手”的一项:查看自己结构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线路太长,使信息根本通传不过去?用来处理事情的空间时间不足够,也不足以让合理结果到来?……
管理者自身亲手建立的结构,你去用它,1)它正常工作,则表达你信心,2)它出问题,你正好继续完善。不是有党员生活会吗?大家把遇到的“因不合理而产生问题”都可以当作社会调查报告、谈论一番,一来管理者本相,二来考证一下自己的社会调查能力。
象“党员民主生活会讨论什么内容”“回避制度”这些,1)不属于自己级别的,是下级向上提工作建议或意见。比如一个普通党员没有实行“回避”、去拜访了校长,第一,说明他没有“规则”意识,因为这一点就还没有成为规则嘛,上级没交待下来。管理队伍的一个重大特点是纪律性严格,但不是思想性强大,它主要是执行纪律。所以规则以外的事情、它不合理了它不合格,首先要针对高层管理-----你制订规则不够及时、合理。第二,管理队伍的主体、其实主要还是普通人构成的,多了一份“由职业岗位打造的意识与机械性,并主要表现为对纪律的高度执行”。管理队伍的越高层、才越是“思想性和纪律性都突出,能处理应对多种不同情况”的人们聚集地。一切国家机体,它的管理队伍都是这一结构:大部队(中下层)是纪律性为第一性,越高层越突出“思想与能力”之重要。否则,越强纪律朝错误方向走,错误越大。所以:对管理队伍的严格,必须限定在“已有规则已知规则”的范畴内;对决策者的严格,是“能察”与“察了后能正确决策”的严格,是决策能力的严格。这一块属于“如何保住自身管理队伍的团结凝聚力”的问题。
呃滴神哪,讲得很深很宽了。先说明,俺不打算搞什么党派。我也不是研究“一个党怎么建设”,对我来说,它属于一个社会机体的管理问题,并不存在党派分别,哪个党都应该知道的一点基本知识。
第三,这党员拜访过程中,感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当,并研究,在第二天民主生活会提出“回避制度”的建议。第四,就算不是他自己提出的,有人反映到上级那里,上级一调查再决策,搞了个“回避制度”出来。那么“规则在后,行为在前”,按理是“规则前的行为”不予处罚。有特殊情况、要做出处理的,也是先承担“规则设定”“结构设置”“决策”类的责任。
6
注2,有人问,“如果是学校呢?不是校长个人拿公权力换礼物?”
不错的问题。
第一,是的,许多学校有赞助费,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学校受到上一级教育单位的管理,如果政策规定是、不能够以“学校的好,来换取学校个体的利益”,那么学校也不能搞赞助费。第三,因为“学校的好”是两重含义。第一重,它主要源自于“政策给予的支持:更好的师资力量给予,更多的财政拨款,更好的地段”等等,第二重,如果一个学校的好,是好在“整个学校的管理做得好,使师资队伍在有限素质上、不断提升”,那么这好是“学校自己生长出来的”。第四,鉴于两重性,允许一些学校“拨出一定的入学空间”、收取赞助费,以奖励第二重性质,理论上是可行的。就是实际操作有麻烦,因为很难划界限。第五,所以这事想做得更完善,需要更多举措,比如对“第二重的好”给出一个质量评比机制、竞争机制之类,等等。
7
什么是人民?什么是“做一个高尚的人”?
我出生和接受教育时,首先,所有人对我都是人民,这是一个实际情况。最有趣的是,改革开放是“劳动致富光荣”,所以我概念里从来就没有“富人资本家不是人民”的问题。(恰好我在访谈里写到“剥削阶级”的问题。呃这类工作也是我深入思考一些事情的推动力)其次,我既接受了“建立共和国是为了人民生活得好,更好”这一概念(而人民造反也是因为之前人民过得不好),又接受了一大堆“高尚的人”的教育。
这二者关系十分微妙,对很多人来说它是内含巨大矛盾斗争的。
但我从出生就生长在这一悖论浸泡液中,一切自然而然养成,它至少会形成,①“艰苦朴素”不会独立成为什么好东西,因为本来就是为了“生活得好”。②高尚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是人民)过得更好”才是有意义的。你不能为了高尚本身、去剥夺一个人过“好的生活”。③不高尚,恰恰是“为了自己过得好,就剥夺了他人‘过得好’的空间”。④高尚是、……而人民造反也是因为之前人民太苦太穷,最终跟了“用自身的自律,来给予他们好生活”的一个政党,这政党不把“拥有枪杆子的强权”用来谋求自个队伍的利益、不强取豪夺,强权是用来维护一个“人人平等,有效合理,有智慧的社会结构”的管理体系。
在这一意旨下,开始了对逻辑的安排与梳理。
且不论更多更深的具体与矛盾如何解决,反正我这一代人:高尚不是第一位的,“过得好”才是;高尚是为了“过得好”而服务的。
从这一点来说,我父亲这一代绝大部分人的小毛病、对我思想的深刻化是有好处的。虽然不是“所有处在这些小毛病中的人们”,个个都深刻了;但如果把守规则做到了“机械化,完全不发生矛盾冲突,不需要思考”的程度,失去这一推动力,我到底怎么样、还是不是“由于需要思考、需要想通一些问题,而有更深刻的看法”……就不得而知了。至少是不一定。
扎根最现实的土壤,对于思考者是有利的。尤其象“高尚为了人的生活更好”这种复杂悖论哈哈。
 
 
 
 
-------------------继续分割线--------------------------
呃……这事和写文章是一样的:把弧圈拉开了,得兜回来。
普通文章,“删除”用作为兜回来的一种手段,圆满就行;思想类观点类,常常被揪住一个“此处省略500字”的概念,“你丫TMD给我说清楚!” @@
 
如何看待管理者的纪律性(它伴随强大的机械性,负作用表现为教条化僵化)?如何用它的好、避它的害?
答,从两方面去考察。
1)它在一个国家机体社会机体中的作用。
2)这种机械性对个体的作用(当然是管理者个体)。
◆◆◆
握有公权力的管理队伍、拥有强大执行力,它负责保护一切“命令它保护的”。所以,把“公民的合理权益空间”设置入它的保护范畴,就是机体角度、对它机械性的利用。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这么简单。操作起来真不容易。因为要和“管理队伍奉命保持的其他项目”衔接,首先要从理论上处理掉“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思想战了;规模多大,要看机体规模多大、处理多大范畴内的关系、处理得多深多远多细致),其次需要“理论指导下”不断训练管理队伍、提升它的能力:对边界线有更高辩识能力、对混沌的处理能力,包括一些辩识的设施设置建立---------比如计算机中心能接收这类求助,及时获得更高能力专家的解答。这样,在“一部分自行处理,一部分求助并在求助中学习”,从加减法学到微积分,是有希望的。现代科技就应该这样用、用到这些地方。再者还需要做“能处理VS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轻重缓急”间的衔接,包括原则与机制的探讨认知、对应的设施设置、也仍然有队伍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建设与提升。
◆◆◆
机械性对个体的作用
1)事实上,需要一个管理者能解决“集权三角度论证”的时刻是很少的,这类已经属于开创性思想,开创的强度很大。一般情况下,管理者使用“所有已知的管理知识与能力,道德能力,职业素养与心理条件(含态度)”来处理管理事务。在这方面是不机械的。
很多管理者热爱他们的工作。有一种叫“管理者天性”或“管理者禀赋”的东西,在运作他们的身心。
2)呃……我不是管理者、不怎么搞关系,原因1、这是文人本色。文人很讨厌阿谀奉承、很讨厌低头的哈哈。是的,不是只有一条途径通往“不走后门,不搞关系”的,还有别的途径。原因2、年轻时没有“搞关系的能力”。这真需要能力的,和保险员推销员差不多,需要勇气和相关能力。很年轻时,谁有?年轻、又是有点文人气质的害羞性格,难有。原因3、后来有能力了,但我生活观已经改变了、我的知识也不一样了。有能力而不去搞关系,因为这在我价值观里已经不把它视作为“利益所在”的方向了。
对比看我父亲,他有三个特征,①热爱做事情,做事业,特别是管理方面的活,和大家一起为某一目标而努力、充满干劲,觉得“活着”真TM有劲。②纪律性+教条化的一堆杂烩,看政治问题和社会管理问题时、就是央视新闻联播的台词。套路化的观念。③普通人的人性表现。包括为儿子读书的事、去拜访校长之类的事(HAHA)。
什么是普通人性?答,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来。对中国人来说,望子成龙/后代的教育/教育中又以读书高……确定了明显强烈的利益方向。
因此只要这方面没有明确规则,加上社会级差强大压力下,很强大而且面貌端庄的这一利益就一定会凸显、表现出更大的拉动力。纪律性的教条化但不思想深刻的特性,这时会明确体现出来。
有人说,“执政党有一个口号:吸收最优秀的人,这怎么办呢?你怎么解释你不加入?”呃这还真是个巨大问题。
3)首先是,怎么样算是“管理成功”?管理者取得什么成果、算是一种成功?
我给两个答案,一是更多党员,二是你按照理想所建立的这个国家,在党员体系之外、普通公民里诞生“一大堆优秀的人”,---------你不认为后者是成功?
明白了吧。
提问得当,就回答了一半了。难道你在“第二种巨大成功”面前、由于不认知这是一种成功,然后要因为“强迫人(尤其是以不合理手段)加入队伍”,还要闹别扭?那样再巨大的成功都会由于不断做错事、烟消云散。
当然有“一大堆优秀的人”当中有两类,一类是专业领域优秀,但政治理解力很差,在种种原因下、走向反对党式的角色,……那么你想让人加入队伍、还是可以理解的。另一类有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你还是一样态度,这不是给自己找茬吗?公民就不是自己人?傻不拉叽的。是公民,你不晓得怎么用了?都是这国家的公民所创造的财富,你就想不办法、合理正当愉快地合作?----------咄咄怪事。
4)注4是谈到一个人“有三维”,包括“他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教育/成长背景或环境”这一维。也可以用它来考察第二种成功。假设我也出生在“救国救亡年代里,亡国亡家,没亡时也是深受压迫极度贫困的人们之一”,我也造反;并且因为造反者的生存环境太艰难,要养成严格的纪律来保命、保障战斗胜利;一开始这是强迫的(首先是环境强迫你→你强迫自己),当几十年过去后,由于这几十年你身心结构朝这一方向去生长发展,你就变成主动的。这是发自你身心结构的一种主动行为。
但解放了、和平了、建国了,还有这环境给你养成这样的身心结构吗?
所以每一代管理者不一样。每一代“非管理者的普通公民”也不一样。
在级差巨大的社会环境里,一个普通公民能意识到“平等”的重要、意识到管理队伍在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拨开这么多的浮沫式小错误、看到大本质)、意识到“平等的复杂内涵”包括级差,………这当然是一种成果,并且它不可能是个体的独自成果。换言之,没有“基本平等、基本保障的环境”,我个人再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认知。我恰恰处在了一个“有利的十字路口”:我是在基本生存、公民基本权利有保障(需要国家机器的平等定位、才能这样保障一个普通公民)的情况下,秉承“所有人都是人民”的意识,出入了各种环境、查看人性,以及人性与社会结构间的冲突。如果是一个不断压迫你到家破人亡的社会环境、而且普遍出现这一情况,一个人要保持点客观、真不容易。
即老革命一代有强烈的阶级仇恨意识,也是事出有因的。
5)什么是管理者天性或禀赋?
讲到这个,一定要公平对待各意识形态的管理者。梁启超的父亲和祖父,在天高皇帝远的封建体系里,自觉担负起了“本乡公务员”的角色,还有乡里人的“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它都说明了“人类只要结群、必然诞生出‘对管理者的需要空间’;因种种机缘,进入管理者座椅的人,他在处理公众事务的责任中、不同强度地表现出忘我/自我牺牲/考虑公义公众事务在先……等等特质”。
这就是管理者天性或禀赋。
和“个人三维”是同理的:人的道德倾向、素质、心理属性和行为习惯,它的形成与环境有关系;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越大,也越趋近于“形成某一种特质”。一般来说,各种规模的“人群中的头羊”--------这种环境国力量都很大,连少年都一样。以基本意识和交流能力具体为划线、让一个9岁或似上的少年进入这一岗位,他要养成“对应的头羊意识”。许多人更早,6岁7岁的都有。这一情况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管理者禀赋的形成,只要这期间负作用的减分力量不是太大。一般情况下,再大都不妨碍“这一禀赋形成后,它不再消失;你可以重设环境来提取它”。比如一个管理者受太多挫败、心灰意冷,在队伍里消极过日,但只要再次给环境,他的管理者禀赋能重新激活。
6)所以我父亲“爱做事” + 管理者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做“集权的三角度诠释”这种事、而是梁启超父辈做的事情/管理者们都能做 + 有一种叫管理者禀赋的东西让他们热爱与信仰………………
这就很好了。
这是一般管理者的“成功感”所在;再加上对“YV这种人也是一种成果”的认知,成功感足够了吧;第三级阶梯是、晋升通道仍然是有的、在的,只是录取比例低。当然了,中高层和高层是领航工作,决策责任在身,如果你不能“纪律性思想性”同时做到一定强度,选不到你;选到你也不是什么好事,晋升的愉快就一两天、而决策痛苦是长期的,连中国古人都晓得“德小才小,不要当头羊”。中国历史有痛苦得“连皇帝都不做”的事例。

◆◆◆

不论是“以有效栅栏来圈定真正的自由市场和竞争;而栅栏是通过‘对竞争手段’的限制来完成的”,还是“管理者执行自己的秩序与轨道,不论是验收通过还是发现问题”,它们都指向另一关键:

修订通道,要在“避免工作轨道因修订安排不妥当、而不能正常进行”“避免人心陷于崩盘、而不是向前迈进”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不管不顾做修订、而破坏两个避免,和“不择手段的竞争破坏自由市场”是同理。

所有合理性,都是有条件存在的。这种“夹层性质”很常见普遍。

 

◆◆◆
给昨天帖补充一个小总结:

对于生活在平等体系里的优秀者,他们要知道两点:1)有一支强大管理队伍维系着:人人的平等公正,并且是在级差巨大的社会中维系这一点。2)这种作用不是直接作用在优秀者身上的,而是作用于“他们生存的环境”。没有这一环境,他们在级差巨大的等级社会里,既未必能优秀得起来(你是天天为生存做苦工,能行吗),甚至生存和健康心态是个问题。
而管理纪律作用在“管理者个体”身上,是直接作用。所以他们相对地严谨、教条化得多。这是纪律性的伴生作用,常见病。
但管理者个体如果没有纪律性,想拥有一支“能在级差环境里、维系一整个社会的严明公正平等”-----------是不可能的。推论地说,对于非管理者的优秀人们来说:严格的管理纪律,它不直接作用于优秀者身上,而是一种间接作用,它打造优秀者们生存的大环境小环境。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5 10: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