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乐冰的个人空间 http://www.sglpw.cn/?550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乐冰:大爱之作

热度 5已有 931 次阅读2012-5-1 12:41

 乐冰:大爱之作

——简评周瑟瑟的《松树下》

一个懒散的人;一个吃啥都无味的人;一个对生命麻木的人;一个缺乏阳刚之气的人;一个不想自甘堕落的人;一个还想建功立业的人……..

我邀请你们站在周瑟瑟的《松树下》,仰视这一棵松树,哪怕这棵树是老的、丑的、矮的,你必须仰视,领略松树对你的教诲。

周瑟瑟是一个血性诗人。我注意到这首诗是2007年1月2日写的,此时正是新年的第二天。寒冷的空气可想而知。诗人的内心不受外界的侵袭,在怦怦跳动,热血沸腾。我们读这一首诗,即便是在寒夜,也能感到温暖。听得出诗人的骨头在铮铮作响。

“冬天事多,心中的怒气,平静进了深山。我的头颅在鸟声中洗了三遍。”世俗的东西太肮脏,怎容得下诗人高洁的头颅。山中的鸟鸣衬托出山的幽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还要把“头颅洗三遍”,多么生动。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松树下”这片圣洁的土地。松树是什么?它是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可不割断的情结。尤其在这个寒冷笼罩的季节,松树的精神更觉可贵。

但这是不够的。“清洁三遍”,还愧对松树,诗人内心自责。他要“在松树下裸体”,甚至“做爱的念头都没有了,做人的念头也淡了。”这说明松树在诗人的心中位置何等的重要。诗人宁愿化作一棵松树,才能安心。在诗人的眼里唯有松树,连“做爱”、“做人”都没有意义了。多么深刻啊!

即便有这样的情怀,还不能完全表达诗人的崇高理想。他在诗里接着写道:“清风的教诲,松树的恩情,我不可能全部领悟,但我发现我的须发全白,痛楚全没了。”通过在“松树下”灵魂的洗涤,即便与松树浸润久远“须发全白”,才达到“痛楚完全没有”,情感升华,超然于世,一切都是平常心了。

结尾也十分精彩:

“只有爱,只有爱的浮云

在山谷呜呜奔跑

好像我是个负心郎

人世间的不孝之子。”

诗人通过在松树下“头颅清洗三遍”,“裸体”,“清风的教诲”,“松树的恩情”,现在,心中“只有爱”了,这是一种大爱、博爱,它在“奔跑”,在传递松树的品格,人间的正气。至于最后一句“好像我是个负心郎,人世间的不孝之子。”这是正话反说。应理解为:忠厚之人、诚实之人、美德之人,有大德大爱的人。

(2012年5月1日上午 乐冰)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月牙儿 2012-5-6 23:36
欣赏了,问候
回复 迁安阿紫 2013-4-13 17:03
诗人通过在松树下“头颅清洗三遍”,“裸体”,“清风的教诲”,“松树的恩情”,现在,心中“只有爱”了,这是一种大爱、博爱,它在“奔跑”,在传递松树的品格,人间的正气。
精彩的解读,赏析……赞!
回复 邓海华 2013-9-18 13:53
支持,友善的推荐。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 09: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