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听见你庄严优美的管风琴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译。
这个翻译版本, 似乎比下面的版本有所逊色:

我听见你,庄严美妙的管风琴

我听见你,庄严美妙的管风琴,在上个礼拜天我
    经过教堂的时候,
秋天的风,我听见你在高空那悠长的叹息,多么
    悲伤,当我傍晚在林中散步的时候,
我听见完美的意大利男高音在歌剧院演唱,我
    听见女高音在四重唱中高歌;
我心爱的意中人啊!通过你那挽着我头颈的手腕,
    我也听见了你的喁喁之声,
听见你的脉搏昨夜万籁俱寂时在我的耳下摇着
    小小的银铃。
                  李野光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18:49
诗人说了五个听,是诗人的感同身受,依次由远而近,与诗人的关系也由远而近,由在教堂外听到里面的琴声, ...

用“听见男高音”可能不很合适。 用“听到男高音”比较好。我觉得比“听男高音”要好。这个 heard 是贯穿全诗的。其含义是前后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5 21:00 编辑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18:49
诗人说了五个听,是诗人的感同身受,依次由远而近,与诗人的关系也由远而近,由在教堂外听到里面的琴声, ...


原作里用 ringing little bells,  而不用 ticking, 应当是有意而为。 脉搏确实象滴答声。 但惠特曼不会不知道。 他有意用 ringing little bells 来描写滴答声, 而比喻脉搏声。而事实上, 钟表的滴答声并非bells ring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22:04
关键是对little bells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停的微弱的铃声,但理解为一些小的银铃就不妥。这句我可以改为 ...

翻译为滴答是可以的。 但没有表现出原作的语言出奇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21:59
只要理解是诗人直接听歌剧,而不是间接听,那么表示过去时,汉语也是说成“我昨天在歌剧院听了意大利的男 ...


用“听了”也比“听”好。原因是我说的一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22:21
hear:to receive and understand sounds by using the ears.
四个听主要是receive,而一个听,听歌剧主 ...


诗里的几个听都有understand 的成分。并非听歌剧那个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6 11:21
我昨天听一场音乐会
我昨天听了一场音乐会
没有什么区别

区别不大。 只是试图保持通篇的一致。我的翻译用“听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6 11:38 编辑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6 11:31
新英汉解释hear:听见,听,就是区分receive和understand二者的不同,听见,侧重的意思是听到声音,而听, ...


所以我翻译时没有用"听见".  原作的几个heard 没有什么区别。 至少作者没有表明这种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5 21:59
只要理解是诗人直接听歌剧,而不是间接听,那么表示过去时,汉语也是说成“我昨天在歌剧院听了意大利的男 ...

昨晚的音乐会上你听到“青藏高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6 11:55 编辑
林水云风 发表于 2016-1-6 11:46
hear的receive和understand的区别,是要读者根据文意去理解,就像bells,要根据文意理解为铃或铃声。


原文没有表明的,翻译没有必要去额外诠释。 额外诠释是属于译者的。 不属于原作。各种诠释可以留给读者去做。

当然, “听到”也可以说是一种诠释。 但这是heard 最常用的意思。  很重要的是,我的翻译保持了通篇的一致。 理由是原作没有去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16: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