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白话》+诗路2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白话》+诗路22.   (林长信/2017-10-29/#17C4)
9 f% d+ m4 }) T/ y% b6 w3 o, Q$ C1
# v' T) f& G1 E$ }! n) Y6 e) E5 D幼儿园门口排排队
6 y) Y0 v6 b4 F' K1 {; o轮到我们班给放跑 @韵脚% G$ a) y& j( p6 U' C6 G: `
我会认准村里来的婆婆
$ j# d, o7 R: K" h/ y飞过去,一路尖叫 @& @+ L% S8 Q* i# s
她蹲在地上张开着两臂, s; L) |7 `* {# T% U1 H
有时候会被我撞倒 @
& d$ |0 l, |! r( a2( v/ @0 T+ S: h
妈妈笑这个叫做
9 a# x1 ?. e$ ^1 x% _2 Z" ^- u夸张的行动剧,讲啥咪*?@           *闽南语:讲什么.9 N  k2 w: I, I* F$ w" s' D
婆婆就都讲大白话
1 H) Q; _9 Y8 S7 l2 p2 ?0 I憨(han1)仔!我想死你 @//
; P" T5 Y+ U5 ?+ Z# R9 ]1 N技巧:>把幼儿园门口准点的日演,用童子爱意的眼光来写。6 y4 y+ t+ f- i9 M" M( w2 B/ Z
>7 D6 f+ w! [' @5 w: \2 V  w% r
诗路22.《诗思岂可无理路》  林长信/2017-10-29
/ X% Q5 N7 C9 d# `  I$ s1>& L0 v( B3 e- p1 y/ U
    在台湾受威权教育,我们从小学国语(语文)课,习惯把抒情文/纪念文/纪实文/论说文都一律写成[抒情文];所以,在[论说文]内完全可以丝毫不引用身边伸手可得的事实/事证,宁可选取知名的老掉牙的故事,甚至是荒邈的轶事为全文逻辑推演的基础。没有论据(事实),却有论述?而敷衍出一篇官方刻板的论点。只要论点合乎上(老师)意,于是千篇一律,百人一面,都只剩下乏味的八股就代代传承。0 b; W* ^8 ~3 {* Y6 ?5 z
    -甚而老师于批改[论说文]也止于人身攻击:无聊/没脑袋/没羞耻心/别标新立异/胡扯什么…。却对全文的思路都不能作逻辑讨论、开导。
6 i* y- n) ]- j8 j# c9 X2>
  a. B9 T7 ?( Y% C    因为始自[文艺自由]自小未曾被涵育,便不会去要求[思辨]之训练,只求方便考官批改制式答案之考卷。所以在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建筑…等各方面,学生作品都味道太接近,没有风格,只有庸俗。
0 S, ]% l& ^* {( S; N  n& Y, d: L3>
2 d# o& ?9 k6 V% w/ m    偶尔,艺术界某群业者引用了不少的西方术语:断裂/漂流/跨界/游移/错位/落差/媒合/解构/解码/向度/霸权/指称/语境/麻醉/XX主义/XX流派…,该群业者便以此类术语抱团昂扬,相互取暖,并敌视业外者为不入流。而细审其作品之内容,不论个人也罢,小群体也罢,呈现的却是千人一面的八股复制作品。究其主因是其作品内容没有论据(事实),无法科学论述,只剩颇无趣的论点/主义。
) r# [* F* Y7 s$ Q4 i3 b4>7 d! f5 [4 A* Q
    关于形而上学和哲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将之定义为“对无形事物的认知”,并称之为“第一哲学”、“理论的科学”、或称为“在最高抽象层次的事物”。而逻辑(或称为“分析”)则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是学习哲学的基本阶段,也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被分为:- t, b3 {7 o7 Q' \# a6 I
    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6 v' ~. G; l( s/ z1 G
    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辞学);& `/ n: A( r, k  Q9 w
    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http://zh.wikipedia.org/亚里士多德)
, a' }7 k5 A4 ]2 q& g5>
: X2 M% p/ M0 Z3 @. M9 V+ T+ I    试问:写诗人的[诗思]若无理路=无创造的科学,就必叫读者在抒情文艺的泥淖里淹没窒息。故,暂不谈为引生读者共鸣,光为同情读者的科学大脑,写诗就该讲:大白话。; c. J. C) D/ f9 v  t' ^
    写诗人若只想调动读者的情感,那写诗去指责一个明确的时事罪人,就是再烂的破诗也足使读者的情感被激发。而且,情感的蹦极即是[仇恨],那,写首破诗去臭骂共同敌人,挑起民族主义、非我族类的仇恨,保证效果更是立即而明显,足致写诗人于一夕成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1 06: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