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金陵十二钗(四、五、六)》
文/章校中(浮山雨)
题记:《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4)贾迎春
一幅画:一条恶狼,张着血舌大口,追扑一美女;女一脸惊秫,用帕拭泪,凄凄然然。
画款: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原来画中美女是贾迎春,肌肤秋月,温柔春风,腮凝新荔,观之可亲。
原来画中恶狼是东郭先生救活的一条中山狼,为贾府世交之孙孙绍祖,贾迎春的丈夫,一个忘恩负义之小人。
贾迎春,不谙世事,天性懦弱,木然处世,人称木讷的“二木头”,戳她一针也不知嗳吆一声。
但她纯洁如雪,期期艾艾,委曲求全,活被父债的绳索捆绑,幽幽送进了中山狼的口中,一年残月破阳,魂消魄散。
贾迎春,一个淡淡的女人,在大观园的风情故事里,只不过是,一节节伤感穿插的断章。
淡淡一步声,淡淡一轻咳,淡淡一心事,淡淡一哭诉,都在淡淡的来去中而淡无,就是死了,也没有一丝涟漪。
又一声叹息,于大观园紫菱洲的小屋里低沉回旋。怕是预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惨局。
(5)贾探春
大观园中。秋爽斋。案前。一管羊毫淋湿了“日边红杏”的风景,飘香的翰墨,释放出不尽的春思与向往。
以一阕瘦词与流觞的古诗词,弹拨心底锈蚀的琴弦,挥笔写出:一地瓣香谁来拾?
这是大观园女子书法家,有画为证:修眉俊眼灵,文采飞精华。
美丽顺着墨香,幽幽地轻展在你的脸庞;
心机坐在藤萝的秋千上,抿紧桃红的嘴唇;
决断斜一朵带刺的玫瑰,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执着一棵墨竹的铁青色,彰显铮铮骨节的棱角。
凤姐病了,治理落在了瘦弱的肩上,兴利除弊,改革创新;
根治内部,抄检大观园,责打兴风作浪、犯上作乱的小人;
很快,坐吃山空的大观园,被改造成生产性的种植园,自给自足,使捉襟见肘的贾府有了点点生机。
开门看雨,朝也潇潇,晚也潇潇;听一片蕉声,还有末世贾府,那摇摇欲坠的呻吟声。
三姑娘爆发出了悲惨的呼号,那临帖的素手,捏一管长笛,吹响着一首颤抖的曲儿,铺满在大观园的每一个角落。
低吟怅恨歌,情系一梦遥。一叶风筝高高远远,断线了,放走了,落得个远嫁海疆的结局。
一地瓣香,谁来拾?谁来拾?
(6)贾惜春
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合起来是,“原应叹息”。
大观园里的第四声叹息,是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贾府的四姑娘,贾惜春。
这是一朵独特的利己之花,寒艳冰心,凝冻小嘴。为保自己,她不惜咬碎冰齿,狠心撵走了毫无过错的小丫环。
小小年纪,怎么就在心上打造出了一座冰封的城堡呢?她不管外面刮什么风,只是紧紧护卫自己的孤僻冷漠。
大观园的一个冷美人,当该绽放美丽青春的时候,她的心却残了,死了。
曾经过,那墙上的画,那摊开的文稿,都是她天真的梦幻,美丽的萌芽。
秋月的乐趣,是她静坐窗下读书的倩影;开心的感动,是她唯一的遗作意韵《大观园行乐图》。
都只是春阳来临的刹那生机,就被贾府大厦的倾倒,和“三春”姐姐的不幸结局扼杀了。
现在我为她作一幅画:一所旧庙,一盏青灯,一位美人,独坐看经。
冷了,倦了,看破红尘;悲了,愁了,勘破姐姐的人生。
抛弃吧,曾经的女儿红装;披上吧,黑色的僧尼衣服;
凄惨着,孤寂着,手捧着经书,于一盏青荧的灯火,伴冷于古佛身边。
信手写诗一句:红尘看破芳心冷,独守青灯已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