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之七:人生的融合和隔离:读郑敏的诗歌(窗内窗外)
郑敏先生的诗歌,总是意像鲜明,带着哲思。特别是到晚年,许多诗歌在死亡这个主题之上游离和飞翔,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也让我的几首诗歌因为先生的启发写出来了,让我也很自得地觉得自己诗歌里也有了一点哲思。
(窗内窗外)是郑敏先生思与无(组诗)中的一首,不是多么著名,但因为其中的意味一再打动我,让我一吟再吟,有所触动。
窗内是一个人生的感受世界,窗外是另一个。如果,赋予它们时空的感受,那么,它们是那么遥远又在心灵里那么贴近,是一种无言的融合,也是一种无奈的隔离。
“窗外的紫丁香,发狂地喷着香雾,花影剪碎了窗户。”也只有青春勃发的力量,才会这么有活力,那些迷濛的青春记忆,是多么狂乱和柔美。“喷着香雾”是一个概括力多么鲜明的意像,不可遏制的活力和生命的芬芳啊。
“窗内的君子兰,悠悠地抽出墨绿的长叶,凝思。”沉稳的君子兰,一个人到不惑之后的安然和成长的意像,再次鲜明的呈现出来,活力内蕴,从容不迫,思考着人生。
“前天的童年洒满了一河细水金色的闪光。”前天,童年,这两个词语的叠加,岁月的急速流逝,美好的迅速开放的光芒,在记忆里永不熄灭。
“今天的暮年带着它的星光流向远远的明天。”今天,暮年,这两个词语的连接,让我们看到了现在,看到了闪烁的人生。
这首诗歌的架构很简单,有着故意打乱的时间顺序,却也是在诗歌的流淌中很合理地遵循了心灵的安排,在诗歌的流程中,是跳跃的,合理的。
在对比中,紫丁香和君子兰,喷着和抽出,奔腾和凝思,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活力的思考过程,一个喷发,一个沉静。
在对比中,童年和暮年,细水和大河,水光和星光,是一个人生发源和归宿的思考,回忆中金色的光芒,和面对未来高远永恒的思索和展望。
两个对比,一个层次是人生的本来,一个层次是人生的唯物之上的思索,所以,是合理的,用简单建筑出了诗歌的建筑美。
我因此引发出的思索是,诗歌的意像应该简单并且准确,有形的诗歌建筑中蕴藏着更多的无形的可以被读者扑捉到的意义,是为好诗。
窗内是一个真实的现在的我,窗外是全部的生命的我,是大千世界,是可以放开想像的所有的诗歌的浪漫的想像世界,是艺术的生长世界。因为与窗内的融合和隔离,才紧密连接在一起,才有着牵引着的痛楚和分解。
我们的诗歌总是这样,拉扯着自己潜伏的疼痛,拉扯着岁月窗户的框架,拉扯着生命的水光和星光,渺小和阔达,无知和有知,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窗内窗外)
窗外的紫丁香
发狂地喷着香雾
花影剪碎了窗户
窗内的君子兰
悠悠地抽出
墨绿的长叶,凝思。
前天的童年
洒满了一河细水
金色的闪光
今天的暮年
带着它的星光
流向远远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