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地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地书3 j) t3 T% V3 c
奥冬
2 y/ q, H' ~; B7 E' ~* U
2 d; L2 `( O% }  |* r  K$ }1 ]从山里,给城里写信:
7 B1 x) C' e0 [- v5 A柿子苹果,栗子核桃
. y5 X' [( K' m4 r' O4 W" C都已经收获、拉走了
$ X/ N/ w9 s; n2 ?5 V' o1 A山里一片寂冷荒凉
! T: p5 u! n* w1 K1 I; G
2 R9 G  I/ @: `: H2 |从城里,给山里写信:
- K/ m3 Y: X1 k# m7 S0 \! n柿子苹果,栗子核桃
3 d) R; E: z2 Q( S都已经拉来、在市场了
8 ?( Y8 [3 m, r4 y城里一片节日景象6 W% E! q& ^3 y! r

) o8 c6 G1 w4 Y+ ^
, L1 }: v7 Z8 `2 x  |( {
; I' x1 ?1 a8 D. c秋天的来信
! E$ s' o6 S5 l! w6 E$ N金子美玲" r9 E: x- ^! f
; ~) G; X) `& [6 y3 l
从山里寄到城里的信写道:
% I" W+ A2 X) x“柿子、栗子,已经成熟,
2 n) l+ C' Q. z* z: J鹎鸟、斑鸫,开始啼叫,
: `; @2 }$ a5 z! E' ?山里一派节日景象。”
; i7 G8 h$ T9 U- _5 a" b- f
5 \; Q. k5 L6 d$ o9 a& e0 Q从城里寄到山里的信写道:+ j! V7 \; D" Y4 s
“燕子都已离去,
) r7 q4 W( a. x* R柳叶纷纷落下,( n$ h* G4 M+ R6 [: T7 m% k% n! C
城里一片寂寞冷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1-7 11:30 | 只看该作者
直面现实的诗作!从乡村到城市的“搬运”,确实使山里荒凉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碧青姐,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1-9 11:22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奥冬!喜欢这首诗的诗题!直面现实的诗作,难写又不讨好!因为写出诗意很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同仁们的尝试,探索和不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21 | 只看该作者
胭脂茉莉 发表于 2018-11-9 11:22
/ s. c- {* p8 t3 B问候奥冬!喜欢这首诗的诗题!直面现实的诗作,难写又不讨好!因为写出诗意很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同仁 ...

: i- M$ Q7 X& O% V% U% [! Q/ m9 N
远握问好,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14 16:14 | 只看该作者
心动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4:16 | 只看该作者
远握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1-15 16:36 | 只看该作者
嗯,反金子美玲诗意而写。
& i" Z, x) [3 p5 B+ o2 a- _+ V: b+ r3 b, W+ I0 l% j6 ?. |: j
金子美玲的童意诗,很多具有天真的禅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15 19:26 | 只看该作者
两地书——这个题目好,是整首诗的一个亮点。两地书,必然来自有所碰撞的不同的双方!它吸引读者读下去!4 `5 R% h, w+ ]
% H, O& B3 p7 [) [4 ]1 N
其实,这“两地书”所要交流的内容,哪里仅仅限于这些果实的离去和到来呢?这首诗有着更为深层的内在的东西,它直接指向了社会现实。诗人截取了一个点或者面,以独特的视角书写现实,在对于现实的观照和认识,诗人有自己的维度。从这个层面理解这首诗,我觉得这首诗其实正是当下城镇化进程的写照。是对于当下农村状况的一个实写或诗写:拥挤的变得更拥挤,喧哗的变得更喧哗,而寂冷的变得更加寂冷了,荒凉的变得更加荒凉了!对耶,错也;是也,非也!都是时代的潮流,都是利益的驱动。
7 H* E6 _/ n1 V0 |0 P7 z7 R7 l" Z" c% x9 G( U+ F; U
或者,我这样说,是对于这首诗的过度解读,但我确实通过这首诗,想到了这些。诗人在这首诗的结尾写到了这样四个字:节日景象。所谓盛世繁华,莫过于每天的节日景象。但是,日日节日真的就是好事么?# d9 w2 a0 z5 T) _, U& |! o) t9 `5 D/ o
& N  a- \  {. \2 O4 y
那么这首诗的禅意是如何体现的呢?5 {& [; \' _- j
$ t1 B: X% \" w5 H
禅的本意是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安住于当下。不渲染,不添加。事实就是事实。事物就是事物本身,如此的话,那么,这首诗中每一节的最后一句则是带有了主观意味和情感色彩。荒凉冷寂是人的情感,节日景象也是人赋予的描述。而无论柿子苹果,还是栗子核桃,都还是它们自己本身。无论在哪里,山里还是城市,它们都还是它们,无声地走着自己的生命旅程,不悲不喜,不愠不怒!而每个人,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无论身处繁华之地还是荒凉之所在,都要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被外界环境所打扰呢?!
' P0 t" Z/ K* h" [) k& _. B$ U4 B. }  P' |; M& Q
感谢奥冬诗兄的这首诗带给我的这些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1-15 19:38 | 只看该作者
两地书' h- X" @; x3 c5 `: f
/ W/ F: ^2 K! W  c6 f  w$ w3 a
奥冬1 }2 j( U4 |6 e1 x

* A+ o. h* A9 }, n% |7 s从山里,给城里写信:
+ s) l' N: Y, Q4 u柿子苹果,栗子核桃0 ?  w/ B( P" t6 q9 D- w4 N
都已经收获、拉走了
/ K* x( O8 C! P# P山里一片寂冷荒凉
2 }3 w' |' v3 h  ~2 l) D  W% r' [1 S
从城里,给山里写信:; Q% S$ w' x2 Y( T% X; W
柿子苹果,栗子核桃# W& R% o; P) C$ g* M; u$ S
都已经拉来、在市场了
9 [# _1 s' c- X' ~0 B+ }1 U* Z城里一片节日景象) \* H6 d  U3 ^6 I& Q% z( ]: E
# n2 Q* y; ]( B+ |/ i
: ?) k9 i# W! r, b. I
林荣读诗:两地书——这个题目好,是整首诗的亮点所在。" p" J; t! c. u8 f; e! ?
所谓两地书,必然来自有所碰撞的不同的双方!它们是如何互动碰撞的呢,这个题目很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有了这个题目,这首诗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虽然这个题目曾经被人无数次用过。
6 V) {# N) [2 P5 a5 g: |; A9 g% a- t. Y) R
其实,这分别来自山里和城里的“两地书”所要交流的内容,哪里仅仅限于这些果实的离去和到来呢?
3 V4 d0 E9 q( A8 j显然,这首诗有着更为深层的、内在的东西,它直接指向了社会现实。诗人截取了一个点或者说一个面,以独特的视角书写现实,对于现实的观照和认识,诗人有自己的思考维度。那么,从这个层面理解的话,我觉得这首诗其实正是当下城镇化进程的写照,是对于当下农村状况的一个实写或诗写:拥挤的变得更拥挤,喧哗的变得更喧哗,而寂冷的变得更加寂冷了,荒凉的变得更加荒凉了!那么,这正在发生的变化或者变革,对也?错也?是也?非也?如果说这是时代的潮流,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追求,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这也是利益的驱动,对于幸福感的非理性认识呢?# {, a  J& z6 ?7 z) z5 c

% h# T) b% F1 J* A+ N也许,我如上所言,是对于这首诗的过度解读,但我确实通过这首诗想到了这些。  q7 c( {3 ^# h; M) E
* E9 e2 }( c8 U
诗人在这首诗的结尾写到了这样四个字:节日景象。所谓盛世繁华,莫过于外在的节日景象。但是,节日景象真的就是好事么?
( U$ J' Z' M2 K7 a5 x5 e
. r3 ?% ?/ o+ E4 O' j* w# V' j那么,这首诗的禅意是如何体现的呢?
, O5 }" }" u( I1 m$ s+ t8 G5 H2 H2 [
禅的本意是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安住于当下。不渲染,不添加。事实就是事实本身。事物就是事物本身,如此的话,那么,这首诗中每一节的最后一句则是带有了主观意味和情感色彩。荒凉冷寂是人的情感,节日景象也是人赋予的描述。而无论柿子苹果,还是栗子核桃,都还是它们自己本身。无论在哪里——山里还是城市,它们都还是它们自己本身,它们无声地走着自己的生命旅程——不悲不喜,不愠不怒!而每个人,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无论身处繁华之地还是荒凉之所在,都要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被外界环境所打扰呢?!
& M5 B3 K% e9 o! O$ Y  z  a6 @
; r% Z9 Y- |  |/ ^: I感谢奥冬诗兄的这首诗带给我的这些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8-7 06:3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