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宫白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访谈诗人唐毅(请及时刷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6-7-3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说“立象达意”。即用实物表现情感思维,是一种意识的物化、抽象的具象,目的是增加可感性。诗人在表达难以名状的情绪时,是可以将此转嫁归结到某种“物”上的。作为艺术本身,一种象征物可以替代万语千言。艺术是简约的。象征如闪电,一下子就将天空擦亮,常常是电光石火,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我的“半口语”及“八行诗”自然离不开象征,长诗《十九张机》,象征意味更浓。有评论认为,“那是作者于瞬间求永恒的写作姿态所决定的”。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历史面貌,需要高涵盖、高浓缩,并将抽象的发展史固定在具体的物象上,让读者看到历史教科书难以看到的“细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7-3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在《宋瓷》一诗中,我写到了渔樵耕读和瓜瓞绵绵。这两样东西,是明清青花瓷器绘画中的常用题材。渔樵耕读可以有不同的画面,表现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田园之乐;瓜瓞绵绵则取其藤蔓缠绕、瓜实丰盈,以喻子嗣繁荣、后继有人之意。
还有一种汉砖人物造像,现在看上去有些“古”,在当时,可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曾经,我谈到过孔子的“兴观群怨”。其中,他强调说,读诗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就很有意思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诗歌中是可以有这些东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6-7-3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一些“具象”的东西,喜欢用文字展现其风貌,即所谓“托山寄情,附水写意”。万物只是给了我们诱因,诗歌是来自于大自然的,自然也应该还原到大自然当中去。通过诗写的山水、草木、虫鱼等等被“放还”,便有了灵气,被诗人那么一鼓捣,便被赋予了更为广大的生命意义。
但是,诗歌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应该过分强调某一方面。比如强调鲜活的口语可以入诗,这并没有错,错在泛滥,有的已经到了不是口语而是“口水话”横流的地步。
意象与书面语、口语,皆是我的“半口语”及“八行诗”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中国新诗的表现形式上,我提倡节制、节制、节制!好在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诗人已经在把诗歌往“短”里写了,这应该也是一种自觉,是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开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6-7-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集《十九张机》印行后,不时接到一些诗友的问询,什么意思啊?有点揣摩不透。其实好懂,大家知道《九张机》是词牌名,我不过是觉得这个词牌名好,稍作改动便借来一用而已。
当然,要讲清楚《十九张机》的由来,就不得不说到其中的一首长诗《十九张机》。
去年6月,本市公安文联成立,请我去做一个讲座。我讲到了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化,大意是说,中国历来就是诗的国度,但至今日,新诗不再是“文学中的文学”,让很多的诗写者都不那么自信了,究其原因,与“新诗身份未定”“新诗无大师亦无读者”有关,从来就是世界诗歌大国的中国,中国新诗把诗歌的大国地位给弄丢了。有感于此,我将中国诗歌同中国文化放在一起,根据中国历史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意象,写成长诗《十九张机》。我把自己的这一首诗,视作中华民族的一部“时间简史”。
因为之前创制了“半口语”及“八行诗”,在写这首长诗的时候,我感觉此前对诗歌的研究、尝试,都是在为这一首诗的问世打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7-3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诗《十九张机》为十九章(也可以叫十九个单元),缘于我对《古诗十九首》的喜欢,而在古代汉语中“张”与“章”是“通”的,“机”则有天机、玄机之意,也可以理解为“密码”。实际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份“时间密码”。
这首诗发表在《鸭绿江》杂志2016年2月号上。责任编辑柳沄先生在收到投稿后,打电话给我,对这首诗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他们的刊物未发表之前,就不要给其他刊物了。并在最后连说了三个谢谢,“谢谢你把这么好的稿子给了我们”。
真正写好诗的人,产量不会很多,一年至多几十首,在纸媒也好,新媒体也好,都不愁发表。如果真的握有好诗,还可以选择影响大、专业性强的媒体发表。毕竟奇货可居嘛。我从来不相信“太白斗酒诗百篇”,觉得那更像是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6-7-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是有难度的。
缘于对长诗《十九张机》的喜欢,我把自己的诗集也命名为《十九张机》。
现在颇流行一种人文地理写作,我当然不是说流行的就是好的。诗集《十九张机》里的确有那么一些写地域的篇章,比如《红海》啦,《涂家庙》啦,《龙凤古镇》啦,既是地名,也是篇名。
我认为,每一位写作者,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身边”开始的。出生的地方、工作的地方、游历的地方,都是“身边”。甚至可以这样说吧,如果一位写作者对“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很难说他对于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兴趣。
是的,我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做《遂州八记》。遂州是我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遂宁的古称,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历来就有“川中巨邑” “文贤之邦”的美誉,灿烂的涪江文明孕育了陈子昂、黄峨、张问陶等著名诗人、文学家。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们当然不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薄”上睡大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7-3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方圆几公里的地域便可成就一位作家或诗人,有的甚至只需一朵花就够了。还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我想说的是,方圆几公里的地方想必也承载不了太多的作家或诗人。就像金字塔,有塔底和塔身,能够站上塔尖的人毕竟不多,但塔底和塔身是基础,没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氛围,要产生伟大的作家或诗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还是在南京的“中国新诗论坛”,那次论坛的主题为“诗歌写作与历史资源”,就此,我讲到:“人文地理写作不能沉溺于‘自娱自乐’,如何找到其文化特性与人类精神的共性?使‘地理写作’一跃而成为‘普世写作’,具有一种人所共仰的精神境界。”才是最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7-3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技艺上,我相信“异秉”的存在。而更多的技艺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学会。比如书法、金石,天赋非常重要。比如自幼写得一手好字,有人说是“手风好”,其实就是所谓的“异秉”。
我庆幸自己有这一方面的爱好,且自认为“鉴赏水平高于实际操作水平”。也就是说,要识得金石、书法作品的好与不好,往往需要常年浸润其间。而我呢,不过是偶尔为之,不时自稿纸上抬起头,放下写作,在砚池或印石间跋涉一番,既可以是一种休憩,也可以是一种运动。如您所言,艺术是相通的。书法的浓淡枯湿,金石的抱残守缺,这些对于文学的审美,都是可以有的。在此,我要再一次用到“养”字。审美观也是“养”成的,所以有修养、学养、涵养这样的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7-3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自成一体”,同写作一样,要么不写,要写就要与众不同,要有自己的风格。书法、金石,可能更直观,特别是书法。书法是视觉艺术。现在大家都在说,诗歌的同质化严重。那么书法呢?我曾经讲过,所谓颜柳欧赵,学任何一家,如果不从临帖中“走出来”,学颜字,写得再好,也不过就是所谓“颜真卿第二”。我所希望的好诗,就是蒙住署名,只读诗,也知道作者是谁。对于书法,我想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书法要“有体”,可以像别人,又不能全然像别人。
古人云:“等闲识得东风面。”有了金石、书法的审美情趣,回头再看诗歌、散文、小说,会有一种“通灵”的感觉。我一直认为,作为中国人又特别是读书人,把中国字写好,乃是应尽之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6-7-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元旦前夕,在抚顺与辽宁的李犁先生小饮,也曾谈及书事。他说:“写字啊,任何一幅作品,只能写第一遍。那些墨迹,是完全本真的流露,写错、写漏字了,都是本真的。写第二遍就会刻意,刻意就是装,就是做……”
他的话似乎并未讲完,但我已经听懂他要表达的意思了。
我最近抄自己的诗,每一首诗都只抄一遍,如果不满意,当天便改抄其他的,至少要在次日,才又抄之前没有抄好的那一首诗。
所谓书法,就是书写(这里指写字)的技巧和方法。有人说,这就像一个人学做旧体诗,还处在学习音韵的阶段,只是在朝着做成一首诗的方向发展。一个一直在学习阶段的人,怎么可能是什么家呢。只有写出好诗的人才可以称作诗人,而一个只会一点音韵的人不是。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什么一辈子都在练习技巧的“家”。有人进而得出结论:“世间本无书法家。”
如果说,在孩提时代,初识汉字,学学习字的技巧或方法,那应该是可以的。也许,有人会说,学无止境,人家一辈子就做这个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07:3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