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南山匹夫的个人空间 http://www.sglpw.cn/?5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八十年代的读书生活 _“野鸟”来了

热度 1已有 1222 次阅读2012-1-6 20:23 | 读书

八十年代的读书生活  _“野鸟来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中国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也有舆论称当时的宏观经济为计划经济的市场调节。

那时在就业方面还实行着计划经济模式,整个社会的就业渠道显得很狭窄。那时所有的行政企事业工作单位招工进人都实行国家统筹,单位没有自主权。在城市,私营企业还没有兴起,城市的待业青年就业,除了高考以外,尚有当兵、顶替、以后又有了自然减员和读技校的道路。那时除了高考以外,当兵转业实行的大概都是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说得直白些就是从农村来的还回到农村去,城市来的回城市,但原则上都是回到父母所在单位。所以考大学成为农家子弟跳农门的唯一通道,也是一座进入城市的独木桥。而城市人,在城市居住着,天生就有了优越感。

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农村子弟来说,的确不假。但对于城市人来说,就不一定了。那时的高考是精英教育,百分之八的升学率不仅仅是一座独木桥,而且毕业后基本上没有选择。服从分配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城乡差距和分配制度上的限制,考大学的愿望,相对于城市青年来说,就不是显得那样迫切。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大城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青年更为突出。

那时提拔干部主要还是靠领导培养,搞的是传、帮、带。这种选拔方式不仅面狭窄,透明度也不高。但干部和群众在经济上收入差距不太大。大学当时实行的分配制度是讲求平衡的,所以读了大学被分到小城镇、落后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考大学对于当时生活在大城市的城市青年来说,不仅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可以从跟本上说就是缺少吸附力。所以当选拔干部以专业化、知识化、年青化为标准的时候,城市青年们大都选择先找个就业的途径在城市安顿下来,然后再去补文凭。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留一条入仕的尾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人都是政治家的时代后,解放思想朝前看让八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新时代,那时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象洪水一样涌进了中国的国门。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下,开始对各种意识形态上的文化进行反思,记得那时人们在书店门前排着长长的轮子,争想购买《存在主义》、《梦的解析》……弗罗依德、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们也成为文化青年最时尚的话题。

同所有想留居城市的青年一样,我也通过父母所在单位办的为解决本单位职工子女就业的学校过渡后,在父母所工作的单位驻留下来。

虽然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必须找点事干,而不至于成天碌碌无为。

于是便找些唐诗宋词来充实自己,情绪来了的时候,也试着胡诌几句。

在那个理想主义泛滥的时代,愤青们开始奔走在公众场所。那年国庆,我同邻居到枇杷山公园游玩。恰巧碰到李家沱的民间诗人在搞征友活动。那时我刚工作不久,觉得上班很枯燥下班又很无聊,在这座城市里正过着很迷茫的日子,出于好奇,所以也试着同他们一起交流。记得当时认识了杨家坪的邓昌玉,歌乐山的贺阳雪,李家沱的朱建……这应该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同他们在一起,我似乎有了一种紧迫感。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那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相互学习和探讨,杨家坪的梅堡经常成为我们聚会联络的地点。而在单位,图书室订的《诗刊》几乎成了为我独享的期刊。就在那年,我还加入了《诗刊》的刊授学习。

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我在参加《诗刊》刊授学习的同时,星期天也到枇杷山公园去参加那些激进社会青年的聚会。后来红岩村、抗建堂、南温泉等地的活动,也一个不漏地加入。同时为了丰富视野,我还订了安微的《诗歌报》。参加了安微未来作家文学院的学习。

八六年《诗刊》刊授学习结束后,刊授学院为学员印了几大本通讯录。七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邀请函。发函的人叫许建,也是刊授学员,他向在重庆的刊授学员发出邀请,在枇杷山公园组织了一个刊授学员聚会。

聚会参加的人有几十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出谋划策。最后决定出一本打印诗集,由工作方便的同志代劳,让大家的作品有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且所有工作都是无偿的,没有任何报酬。

诗集很快便出来了,发放诗集的事务工作由热心的同志无偿代发。于是一干人又聚集到许建家,商谈组织出刊及聚会问题,因事情发生在七月,于是便有人建议成立流火诗社

流火诗社组织涣散,到枇杷山公园去聚会的人也越来越少,诗集也出不出来。住在沙坪坝的小蒋邀沙区的同仁在区文化馆小聚,结果只来了红岩村的老潘和我。

没过多久,伍龙骧给我来信。我和盆地一干人便到储奇门小聚,岚海自购了油印机,由他独资赞助出刊野鸟。在这受邀的一干人中,有沙坪坝的梁恩胜,茅草根,九龙坡的张强,北培的柳远,万盛的静宁,湖北的沈革等。

静宁是老诗人沙鸥(是方敬还是沙鸥?我记不清了。)的远房亲戚,趁去看望长辈的时候,静宁带上《野鸟》向老诗人赐教,诗集中的不少诗都得到老诗人的首肯。

野鸟制定了章程,决定成立诗探索同盟,还定期在文化宫聚会。诗刊在一定的范围有了影响。南岸南星诗社的老张也邀我们去作客。

《野鸟》的坚持,也使流火诗社的涂国进来了,还带来了彭逸林的诗,还有潮老的诗也由朋友托送过来。

南山匹夫

 

20111229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形上人文 2012-1-21 05:49
再次重温到了那个久远的阁楼上的故事,我至今还保存着“诗探索同盟”87年新诗展的一张同仁合影。我已很久没有回重庆了,在此借韦仝老弟的一方宝地,向原野鸟诗刊的同仁们问好,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南山匹夫 2012-1-23 19:00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朋友记得那些往事。在此恭祝形上人文新春吉祥,事事顺心。
回复 形上人文 2012-1-23 20:20
知道我是谁了吗?
回复 南山匹夫 2012-1-24 09:43
可以感觉到你的存在,但不敢肯定。长我6岁的诤友。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9 20:0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