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之痛:着意下降的翅膀——纪念《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八周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主持人
徐敬亚  韩庆成  向卫国



八年之痛:着意下降的翅膀
——纪念《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八周年

徐敬亚


  2004年春,《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栏目创办。至今已历八年。
  前两年:《读诗·十大批评家联席阅读》2004-2006
  先有王光明、沈奇、李震、陈超、陈仲义、周瓒、耿占春、徐敬亚、唐晓渡、谢有顺等十大批评家加盟,后有臧棣、李少君加入阅读。并由诗人伊沙、徐江、沈浩波分别开设《伊沙目光》、《徐江目光》、《沈浩波目光》等三专栏。
  中四年:《读诗·十大版主联席阅读》2006-2010
  先有周瓒、藏棣、桑克、燕窝、木朵、阿九、李元胜、湖北青蛙、小引、AT等中国网络诗歌十大版主参加,后有朵渔、姚风、小树大人、周公度四位加入阅读。
  后两年:《读诗·十大诗人联席阅读》(2010-2012
  先有安琪、清平、宋烈毅、李以亮、赵卫峰、朵渔、桑克、小引、胡桑、李笠等十位诗人参加,后有小引、子梵梅、程一身、丁燕四位诗人加入阅读。八年,足够进行两次世界大战,或一场民族战争。
  八年中,共有3个批次、40位中国著名的批评家、诗歌网站版主、诗人在《特区文学》独家开辟的这个“读诗”栏目中,进行了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次集结式阅读。

  读诗八年,一直欣喜、苦涩。
  在这个特有的平庸年代,这些受邀的朋友们,甘心情愿、一年又一年、一首诗一首诗地默默埋头细读。
  八年前《读诗》开篇的几句话,我们一直默默秉承:
  细读,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日益缺少的乐趣,也越来越成为诗歌批评重新取得诗人与读者信任的必须。……诗歌批评家最本质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普通的诗歌读者……读诗,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
  感谢莱耳先生。她在2006年的加入,使我多了一个同道,多了许多只眼睛与手脚。是她,把众多更年轻的朋友们召唤起来、聚集起来、阅读起来、书写起来。是她一期又一期把十多条小溪收集成一条条小河,汇入了一座八年之湖。六年来,我们两个月、两个月地跳跃着前行。我们读过的好诗,像鲜花铺满了这个不美好年代的忧郁时光。

  之所以创办《读诗》,是由于我那几年忽然非常讨厌学术,非常讨厌写文章。
  在写《重新做一个批评家》前后(2003年末-2004年春),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通风口。《特区文学》主编宫瑞华先生的远见与卓观,成全了我反学术、细读诗的愿望。
  有心的读者可以看出,“读诗”的学术翅膀,在一天天着意下降。这种下降,仿佛命注天定,仿佛暗循线索。
  八年意识,学术步步退却,原创步步抬升。
  最初,我为“联席阅读”定调是“批评”。“试图通过不同批评家同时在场的联合阅读,恢复诗歌的阅读弹性,展示诗歌多义性的无限空间,最美好的希望是使一种东方式的“现代诗话”出现可能。”我显然是画了一个比我们自身本事大得多的圆圈.一种风气成为时尚,谁也没办法立刻扭转它。
  果然,沿着这个路数,我们走了两年。鉴于对当代批评时风与包括我在内的批评家自身现状的不满,我果断地、过早地休止了那种诗歌学院教授亲戚式的阅读。
  八年中,一段最美好的阅读,发生在中间六年——即“十大诗歌网站版主”时期(幸福感的来临是因为奢望一天天降低。当无奈也无奈地分泌出愉悦,证明无奈已经成为某种时代标记)。一批六、七十年出生的诗歌网站权威义工们,以新鲜的视角与活力,超越了前辈的著名批评家。我后来才明白,他们一个个都会写诗,当然就会读诗,当然就会评诗。他们的小型评论,一点也不比那些著名家们差。首先他们能看到老牌名家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同时他们也不乏文字功底、学术常识与审美修养。
  奇怪的是,那六年当中,反而是我不满意情绪表述最多的时期。六年中我写了十多篇试图“拨乱反正”的“主持人语”。在夸了他们几期、习惯了他们的优点后,我开始滋生不满。我发现,一种被我称为“西方深刻病”的文化传染源,也在侵染着学术界之外的后来诗人们。评了半天,文化了半天,最后读者也不知道他是想说这首诗是好诗呢还是坏诗。用我1995年就说过的一句话是:诗歌批评界到了香臭不分的程度!最典型的,就是我实在忍不住地写了的那篇《一篇1576字的莫名文章令我如此惊奇》。(使用了1576个汉字,对一首题目为《先知协会》的诗,几乎没有一句货真价实的评价、评论、评议、评说、评讲!)我真的不明白,人们怎么了?
  不满的感觉一直困扰着我与莱耳。后两年我们干脆请来十位诗人。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越来越清晰。它何止一人二个人,何止千军万马,何止冰冻三尺。撼山易,撼时风难。
  还不错,第三批“诗人阅读”,仍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这又让我与莱耳高兴了一阵。然而,或许是诗人们的某种倦怠,或许是机制的异变,大家玩得不太起劲。八年了,一种再新鲜的模式也要老化,再好喝的汤天天喝也腻。2012年底,我与莱耳共同说出了一个字:变。

  2013年伊始,《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改版。
  这一次,“读诗”与“中国诗歌流派网”合作,创办与中国网络诗歌联系最密切的《网络诗歌抽样读本》。
  在玩儿了整整八年后,读诗,终于被迫地、着意地把自己的学术翅膀降到了最低——从脚平面起飞。
  这,已经是最低、最低的起点。
  飞还是要飞,更加贴紧地面,更加贴近原创,更加贴近年轻的生命。

201313

(本文刊于《特区文学》2013年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 00:23 | 只看该作者
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悲壮,一种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 0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读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 00:39 | 只看该作者
下降,从来都是另一种上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1 09:06 | 只看该作者
旗帜是从卷缩状展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1 09: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1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有特色、个性、品味的栏目,以前没注意过,得马上去补订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1 11:44 | 只看该作者
飞还是要飞,更加贴紧地面,更加贴近原创,更加贴近年轻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1 12:41 | 只看该作者
飞还是要飞,更加贴紧地面,更加贴近原创,更加贴近年轻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1 13:31 | 只看该作者
下降,从来都是另一种上升!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4 01: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