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穗穗读诗档案(正文精萃)(1-1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穗语前言

想来想去,总觉得诗人如果一辈子,仅仅靠自己写,而不去读,好好读,深入地读,开心地读,哭泣的读,就不算真正的阅读哦。我在挑战开这个栏目,是想把自己随时随地阅读到的好诗歌,同时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批判、指正。

我一生的梦想,不是成为什么被人万众敬仰的大师,我也没有能力和心力做到。我的梦想很简单:写好诗,读好诗,评好诗!现在这份读诗档案,是我在诗歌报水区涂鸦整理后的几篇,我无法做到每日必读,但是只要读了,感动了,我就会随手记录下来,因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差,我曾经背诵过四次《道德经》,又将它还给了“遗忘”老师,好在经书的一些精髓思想,还能零星记得一些,或许这就是无形的受益,会在自我的写作中,不自觉地运用到,所以一辈子读诗和读书,一定是好事,而随时随地记录,更是一个比依赖记忆更好的习惯和学习方式。

我的这份《读诗档案》只是一块抛出的小破砖,希望可以为大家引来一片“如玉”的自留地哦。穗穗同时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地——提供自己的读诗心得。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诗友的读诗心得,互动的前提:是请大家在你喜欢的某诗人的一大堆诗歌里,找到最好的一首,你自己喜欢的最好的一首就可以,同时写出自己喜欢的或简洁或繁琐的理由和作者简介,然后贴在我的栏目下,同时推荐给大家了。这样就可以丰富大家的视野,因为毕竟一个人的视野是狭隘和缺失的,所以需要大家的补充和甄别。

我的读诗档案,其文字和点评,带着穗穗随性的懒散,它不属于正规的诗评,也不是什么经典的诗话,只是自我这些年来,精读中的体会和瞬间的感动记录。力求简约、真诚、随性、清晰。穗穗先奉茶,谢谢大家的支持和互动。




1)6月26日上午,读:席勒、兰波,选中一首《元音》。


元音

兰波/(法国)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们,
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
A,苍蝇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围着恶臭嗡嗡旋转,阴暗的海湾;

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I,殷红的吐出的血,美丽的朱唇边
在怒火中或忏悔的醉态中的笑容;

U,碧海的周期和神秘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

O,至上的号角,充满奇异刺耳的音波,
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噢,奥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

飞白 译


穗言穗语:《元音》是一首怪诗,长期以来,人们费尽心机,研究探讨其创作动机,考证论述其字母、颜色的来源、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众说纷坛。兰波在《元音》中通过具体可感的描绘,把形状、色彩、味道、音响和运动等要素交织起来,力图“创造出一种足以适应各种官能的诗歌语言”。五个元音字母不但各具颜色,而且还带有音响、气味和动作,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和感觉。

选它,就在于这首诗歌文本的——个性化和独创性。阅读时,有着不可阻挡的神秘气息,迎面扑来,我还会想到电影《音乐之声》那首1234567的歌儿。


诗人简介:兰波(1854-1891),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从16岁(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和比他年长10岁的诗人魏尔兰关系亲密,但后来发生冲突,魏尔兰甚至开枪打伤了兰波。现存的兰波的诗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后期诗作加强了象征主义色彩。主要诗集有《地狱的一季》、《灵光集》。



2)6月25日:阅读艾吕雅、阿拉贡,选中一首《溺水者》


溺水者

艾吕雅(法国)

石头在水面蹦跳,
轻烟不能透入水中。
水象谁也不能伤害的
一块皮肤
却接受人和鱼的
爱抚。

被人捉住的鱼挣扎击水,
发出弓弦般的鸣响,
它要死了,再不能
吞咽这世界上的空气和阳光。

而人也沉入水底
为了鱼
或者为了柔软但始终紧闭的水面
那难熬的孤独。

(罗洛 译)


穗言穗语:大家若喜欢,可以试着读读看。看看他是如何运用诗句中每一个~~出现的词语和意象,几乎没有浪费的,而且通过每一个物的视角,针对水,表达自我“物”真实的灵肉感受。他让人,不是唯一有灵魂感受一切的主体存在了。众生有情,同时孤独!

有人说:震撼缘于经典。觉得艾吕雅的诗作,比之安得拉德、特朗斯特罗摩、特拉克尔更有肌肉和血气。与茨维塔耶娃一样有力。这首诗歌,我读到的时候,的确有一种惊悚的震撼。这技巧,这手艺活,还让不让我们21世纪的诗人们活了?!

诗人简介:保尔•艾吕雅(Eluard, Paul)(1895-1952),法国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法国左翼文学家的代表之一。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歌。主要作品有诗集《诗与真理》、《和德国人会面》、《政治诗集》、《到的教训集》、《畅言集》等。觉得一个诗人的诗好,我才会去注意诗人的名字。



3)6月26日下午,读米沃什、豪格。选中两首,米沃什的《礼物》和豪格的《别带着所有的真理向我走来》

几年前曾解读过米沃什的诗歌《礼物》,今日开卷阅读,重新遇见它,还是喜欢。想着这首很简单的诗歌和自己其后选中的另一首《吹弹集》,可以互为比较,挺好。一短一长,一个简单一个复杂。



礼物

米沃什(波兰)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我曾遭受的任何恶祸,我都忘了。
认为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我没感到痛苦。
当挺起身来,我看见蓝色的海和帆。

杜国清 译



穗言穗语:心态决定人生,而人生的礼物是什么呢?作者已经精彩地回答了:“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要知道这样的胸襟和见识,是需要经历后舍得时,才能领悟的人生境界。“蓝色的大海和帆影”就是他——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比对物,意象传递的所指。

偷了懒,就用早年的阅读体会哦。有时候,读诗的感受,仍是第一时间找到了这首诗歌的诗眼,然后终身不忘!这首诗歌,其实是米沃什自己的人生信念和追求——请忘记一切苦厄,挺直腰身,不媚俗,不贪婪,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诗人简介:米沃什(1911- ),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出版的诗集有《白昼之光》、《诗的论文》、《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中了魔的古乔)、《没有名字的城市》、《太阳从何处升起,在何处下沉》、《诗歌集》等。



4)以饕餮的姿态,走向豪格的诗意厨房


别带着所有的真理向我走来

豪格(挪威)

别带着所有的真理向我走来。
如果我感到口渴就别把海洋带来。
如果我需要光芒就别把天空带来;
然而带来一种暗示、一些露水、一粒微尘,
如同鸟儿仅仅从水里带走几滴水,
如同风仅仅带走一粒盐。

董继平 译



穗言穗语:有人说豪格的诗具有典型的北欧特征,朴质、抒情的语言中透露出深刻的哲理。体现出以事物的片断来概括事物的整体的特点。大家可以反复滴阅读这首很短的小诗,就能感受到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色彩。

于诗人来说,“几滴水”、“一粒盐”就是人类与世界最美好的联系。可以和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相对抗及精神安慰。他的诗,已被译成了数十种文字,主要在欧美影响力巨大。


诗人简介:奥拉夫•H•豪格,当代挪威著名诗人,生于乌尔维克,在那里以种植苹果为生。他一生生活简朴,深受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和启示。他自六十年代初以来出版了《礼物》等十多卷诗作。此外,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翻译家,他曾把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一些英美作家的作品译成挪威语。




2012年6月26日选录、整理、涂鸦。



5)6月29日早晨7点38分,读:意大利的诗人翁贝尔托•萨巴、美国的马克•斯特兰德,选中萨巴的一首《山羊》和斯特兰德一首《来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

其实萨巴是自己昨天阅读的一位外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有着一种天生的忧伤气质,或许好诗都带着这样的气息。


山羊

萨巴(意大利)

我跟一只山羊谈心。
她孤苦伶仃,拴在草原上。
牧草吃足了,雨水淋湿了,
咩咩地叫着。

那声声凄然的呼唤
仿佛诉说着我的痛苦。
我先是戏谑地回答,
但我终于明白
痛苦只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声音。

孤独的山羊的呻吟
是它的回音。

山羊有着闪族人的脸形
她喊出对一切邪恶的怨恨,
一切生命的悲愤。

吕同六译



穗言穗语:一个诗人,从来是孤独的星球,寂寞的浪子;一个智者真知,从来是将世间的诸多痛苦和不幸,当成自己的胸膛来承接。我想说意大利诗人翁贝尔托•萨巴就是这样一个智者诗人,他的诗作《春天》、《我的心生来被分成了两半》、《二月的夜》等,都表现出作者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他的诗歌语言自然清丽,婉转幽怨中带着沉抑铿锵,于细微中蕴含一种涌动的悲情和雄浑臂力……

《山羊》是萨巴的一首名诗。作者将自然界的生物拟人化,揭示一种的共同命运。山羊凄然的呼唤,或许就是诗人内心痛苦的惨烈呐喊。这里“山羊的脸孔”,象征犹太人的形象,这让世界的读者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诗人的出身,他的犹太民族曾遭受法西斯迫害的悲哀和忧伤。这首诗歌从抒发个人的不幸,直接升华,展现了整个被压迫人民的大众苦难,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选择《山羊》来反复的阅读,是因为我敏感的心,听到了痛苦的回响,那孤独山羊不停的呻吟声。因为世间的痛苦真就是——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声音。这是生命的悲愤,永不屈服的回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之声吧……


诗人简介:翁贝尔托•萨巴(1883-1957)意大利诗人。很早开始写作诗歌,受到莱奥帕尔迪、微暗派和隐秘派的影响。他的诗歌倾注了诗人对家乡和生活的挚爱,他用诗人敏锐的感觉,努力在和他一样饱经忧患的普通人身上和周围的事物中,开挖出真和美。他的语言摒斥雕琢和怪僻,或清丽优雅,或凄丽沉婉,抒情诗曲中常常蕴含悲壮雄浑的力量。萨巴的诗作甚多,全部收入他的全集《歌集》(1961)。



6)6月29日上午9点27分记录:要相信机缘巧合,遇见一首好诗,来源是可以千千万,唯一不变的标准是,阅读中,或读完的第一遍就打动了你,触动了你的神经和机体,让你哭了,难受了,或者让你笑了,愤怒了。总之,是让你动情了,而且是在你“曾为沧海难为水”的情况下,开始冰释和震惊。其实这几天一直都在读,但是没有找到时间来记录归档,我今天先整理一下思绪,把读过的再梳理一遍吧。


来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

马克•斯特兰德(美国)

有人在说着
一些事,关于阴影覆盖着田野,关于
事物怎样消逝,一个人怎样睡到天明
以及清晨怎样离去。

有人在说着
风怎样减弱又重新回来,
贝壳怎样变成风的棺材,
天气却在持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有人说月亮正倾泻银辉
在冰冷的田野上,前方杳无一物
除了更多的相似。

有人提起
战争前她一直居住的城市,房里有两支蜡烛
靠着墙壁,有人跳舞,有人凝视。
我们开始相信

这个夜晚不会结束。
有人说音乐放完,但没有人留意。
然后有人说起行星,说起恒星,
它们多么渺小,多么遥远。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或许我是一个天生重情的人,我无法不喜欢那些发自内心孤独、忧伤、友善、真诚的诗作。它们并不矫情和伪饰,它们有什么就呈现什么。《来自于漫长的悲伤的舞会》这首诗歌,是我在一个朋友的博客里第二次看见和打开阅读。第一次我就喜欢,但是那时没有想过,要做一个精华中选择精华的读诗档案,因此当时只是感动和收藏,并没有想到进一步写点什么的记录下瞬间感慨。

因为“有人”在说着,所以作者在这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上,他的角色始终是倾听者。几乎他没有以第一人称的主角出现,他是隐藏在各种场面里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面容。他用一场舞会涵盖了我们的一生经历,这首诗歌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时空的跨越感,这里面的画面和场景带着琐碎的无奈和承受,我喜欢这个漫长的舞会,我喜欢马克•斯特兰德,缓缓讲述音乐流淌里,记忆的小人书和成人的漫画册。

他什么都说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因为这是一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也是我们漫长的悲伤的一生和一世。所以结尾的“恒星”只能是渺小且遥远的记忆。活在当下,你是否真的知道和明白,生命本无常,无常则忧伤,诗人的忧伤,就是把文字变成了音乐的符号,阅读的时刻,自然萦绕在你的耳边,那忧伤的旋律,让你不忍听又不忍离开,痴迷难舍,倾情一刻。

所以喜欢这首诗歌的赵立宏,曾在转载中留下这样的喜欢感言:“经验、回忆、想法和概念是无法摆脱的,只要我们不去认同它们,全神贯注于当下,虚幻的现实才是活泼和坚实的,才可以从悲伤和无望当中解脱出来。”


诗人简介:马克•斯特兰德(Mark Strand),诗人、散文家、艺术评论家。1934年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其成长与受教育主要在美国与南美。年轻时辗转多所大学学习文学与艺术(曾在耶鲁大学学习绘画,获美术学士学位),自衣阿华大学读完文学硕士后,在美国及巴西多所大学讲学至今。

他著有10本诗集,其中包括获普利策奖的《一个人的暴风雪》(1998)、《黑暗的海港》(1993)、《绵绵不绝的生命》(1990)、《诗选》(1980)、《我们生活的故事》(1973)、以及《移动的理由》(1968)等。他还出版了两本散文集,若干译作,几部关于当代艺术的论著,还有3本写给孩子的书。另外,他还编选了多卷诗文集。自《移动的理由》广受好评后,斯特兰德的创作获奖频频,1990年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桂冠诗人。

虽然他也曾致力于小说创作,但主要还是以诗闻名。对斯特兰德的诗歌构成影响的诗人很多,其中包括华莱士•史蒂文生、博尔赫斯等。他的诗歌冷静明朗,又不乏深度和对语言的穿透力,许多作品富有超现实特点,一方面致力于对梦境的仿造,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将日常的图景引入。如同置于虚实之间的多棱镜,其诗歌透明而复杂。




7)上午10点30分读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选中一首《我失去了一切》,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想哭,但是会忍着不哭。毕竟眼泪不是感动和爱,唯一的通道和表示。我可以在某个时刻,做他的知音、知己,或神交的好朋友,在他的诗句里,重温往昔经典且忧伤的旋律……


我失去了一切

翁加雷蒂(意大利)

我失去了童年的一切
我再也不能
用一声呼喊来忘却过去。

我已把童年
安葬在黑夜的深渊
如今,无形的利剑
把我跟一切隔绝。

我记得对你的爱使我欣悦
而此刻我迷失在
冥冥的长夜。

失望日甚一日
生命于我不过是
梗在喉管的
一块欲呐喊的岩石。
          
吕同六译


穗言穗语:不知道隐秘派,是怎样的一个诗歌流派,只知道翁加雷蒂的诗,让我读着读着,就想哭。无论是《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那“忧伤的陵墓”,还是《流浪者》无处栖身,欲觅见一块“干净的土地”,以及他的诗作《请不要再喧哗》,那为“死亡者”代言的愤慨——不要大声喧哗,打扰死者,那“仿佛破土的芳草。欣悦存在于人迹不到的地方。”这里,我选择他的《我失去了一切》来阅读,以便把我多年来积压在胸口的石头,一并吼出来,搬空过去的沮丧!

忧伤的诗人,忧伤的爱情,世间唯有“忧伤”是不可战胜和不可抗拒的无上魅惑,诗人翁加雷蒂,几乎用他浑身的力气,喊出了自己的“忧伤”——我失去了一切!因为童年一去不复返,诗人再也无法用一声孩子般的呼喊,忘记过去。这里的“过去”是充满不幸和愁苦的一切化身,想到这里,我突破明白了什么是“隐秘”派的含义了。我想诗人,就是这样一位隐喻的高手,他把“能指”无限放大的同时,让我们去探寻最终着陆的“所指”,由此你会突然恍然大悟。所以他的诗歌里,处处藏着这样的小聪慧和小心思。

有时我想,读者就是躲猫猫里的寻找者。诗人翁加雷蒂,在这首小诗里,几乎是一个孤僻、不肯认输的老外公一般,他安葬童年,逃避人群,只记得有一份爱,曾让他欣悦,但这最重要的慰藉,也不能抹去诗人眉宇间深深的褶皱和岁月的鱼尾纹。他的失望与日俱增,因此诗歌的结尾处,诗人感慨地斥言:“生命于我不过是/梗在喉管的/一块欲呐喊的岩石。”这样的愤慨非常沉重,让我想到自己曾经的思考——如果肉体不再沉重,灵魂何处栖居呢?

这块石头,虽然沉重,但是会呐喊,并且是梗在喉管里的,也就意味着诗人灵魂的疼痛。他的诗作几乎满目伤痕,墓碑林立。因为他喜欢用死者的身份抒情,忧伤地呼喊,我不知道如今这个喧哗、寻求刺激和享乐等视觉冲击的现实世界,是否还有读懂他心情的灵魂存在着?!或许我还能哭,就算没被淹没和消亡吧。


诗人简介:朱塞培•翁加雷蒂(1888-1970)意大利隐秘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诗集《覆舟的愉快》(1919)、《时代的感情》(1933)、《悲哀》、《呼喊和风景》(1952)、《老人笔记》(1960)等。



2012年6月29日上午归档、涂鸦、整理。



8)能安静的读诗码字,忘记一切病痛和诱惑,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7月2日的清晨,阳光安谧,我从一行行诗歌里收回了视线,抬起了头,想到生之苦厄和繁华落尽,一个人精神的归宿和他的诗歌始终息息相连。即便我们看见的诗歌,都是“最高的虚构”,诗人的诗歌创作,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昨天我读了英国诗人~~伊丽莎白•詹宁斯和美国诗人~~简•赫斯菲尔德,两位当代女诗人的几十首作品,或许是女人的缘故,我们很容易走进彼此。女子的视角,总是细腻、敏感的。

我读诗的姿态,是早晨的大声朗诵,中午的默默沉思,晚上的旁征博引。找到一首有意思、内涵深刻的好诗,是需要沉浸、沉醉中猛然惊喜、忧伤或警醒——然后定格在这一刻。

我翻来覆去的读,在两位女诗人的诗歌里,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两首,献给自己,献给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一首是伊丽莎白•詹宁斯的《想起爱》,一首是简•赫斯菲尔德《使者》。她们都是世间聪慧的女子,一个已然离世,一个尚在人间。但诗歌是不死的,永垂不朽!


想起爱

伊丽莎白•詹宁斯(英国)

那种欲望已经完全消失,
或者说似乎如此,当我躺着,
以天空为被,
想起那些深深的
不为爱人所知的梦境。
现在,独自一人就是
远离孤独。
我可以伸展我的
腿,手臂,手,
并允许它们完全的自由:
没有人需要取悦。
但很快它就来了——
不仅仅是一种
特殊需要的疼痛,
也是一种全身的饥饿,
好像肉体是一座房子,
有着太多的空房间。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不知道大家读完是什么感觉,昨天我在她众多的诗歌里,来回走动,尽管她不是一个第一眼就会让你惊喜狂呼的女诗人,但毫无疑问缓慢的阅读中,我会喜欢她。因为读她的诗歌,我感觉离自己的灵魂很近很近,亲切且迷人,优雅而真挚,她的诗歌,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翟永明、李轻松、伊蕾等一批上世纪的女诗人。

其实许多女人,本就是上帝的一首杰作,她们天生就是诗人。她们和爱、和仁慈、和细腻的思想相伴一生。詹宁斯有一首诗《一体》是献给自己的父母亲的,想来人都有自然而然的寻根意识,首先从自己的父母、血缘和故土寻起,我通过这首小诗,走进了她多姿多彩的心灵,她说:“我曾从他们的火中而来,现在它是不是已经变冷?”这样的自我询问,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忏悔气质。

作为一个敏感多情的诗人,谁能忽略爱或爱情。我不知道《想起爱》这首诗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只知道早晨的大声朗诵里,这首诗歌猛然就跳了出来,它那么的优雅、美好,舒展着自己的小身姿,像我某个时刻,倾情的独舞,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风华绝代……读吧,读吧,以天空为被,枕着青草,让“那些深深的/不为爱人所知的梦境”都化为蜻蜓,红蜻蜓,自由自在地飞翔,追逐花香……

关键是——梦总会醒来。英国的伊丽莎白•詹宁斯小姐,“运动派”诗歌的主力干将,从感性的沉醉和自由中回归现实。于是她做梦的身体,变成了实用的具化的肉体“房间”,而且会疼、会饿且空着。读到结尾处,女性的直觉通感和电流,让我一下子就跌倒在她的房间里,美梦骤醒。这是一个忧伤、疼痛且真实、细腻的结尾安置,我懂她的心——包括她的疼,她的饿和她的空!于是《想起爱》成了我们共同的血肉和感官,桥梁就是爱和女性的身体。

如果你不是女人,但你有爱和抚摸的权利,你也一样能感受这首诗歌经久不衰的魅力哦……


诗人简介:伊丽莎白•詹宁斯(Elizabeth Jennings,1926-2001),英国当代著名女诗人。1926年出生于林肯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牛津,之后在牛津度过一生。从牛津圣安妮学院毕业后,曾就职于广告业和牛津市图书馆,后专事写作。上世纪中期与菲利普•拉金、金斯利•艾米斯、汤姆•冈等诗人一道成为战后英国著名诗歌流派“运动派”主要成员,为上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詹宁斯一生多产,曾出版诗集20多部,主要作品有:《打量的方式》(1956)(此书曾获萨姆塞特•毛姆奖),《世界的感觉》(1958)、《生死之歌》(1961)、《痊愈》(1964)、《精神里有山脉》(1966)、《关系》(1972)、《优雅时刻》(1980)、《新诗全集1953-2001》(2002)及评论文集《每一个变化的形态》等。曾获W.H.史密斯文学奖(1987)及C.B.E奖。2001年在牛津去世。




9)7月2日上午11点20分,夏日炎炎,阳光火爆。我在汗流浃背中,继续深度阅读。

其实,能够选入《读诗档案》中每一首诗,比之过去,自己编辑一些诗人的诗选,要费心费力更多,也难上加难。尽管只是我的视角和喜爱,我却要在一堆又一堆漂亮的诗歌里,只选择一件“小衣裙”拿来展示,以一斑而窥全豹。好在,这件事情——即辛苦又快乐,就好像我是花园里的无可替代的园丁,四处巡视,寻找最美的花朵和叶香,以便献给路过爱美的眼睛和宾客们。


使者(The Envoy)

简•赫斯菲尔德(美国)

某天那个房间,一只小老鼠。
两天后,一条蛇。

看到我进来,
它迅速地将它长条纹的
身体缩到床底下,
然后蜷着,像只温顺的宠物。

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进来或出去的。
后来,手电筒也找不到什么。

我守望了一年,
仿佛有什么东西——恐惧?欢喜?悲伤?——
进入到我的身体又离开了。

不知道它是怎么进来的,
不知道它是怎么出去的。

它垂在词语够不着的地方。
它睡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它的气味既不是蛇也不是老鼠,
既不是肉欲分子也不是苦行僧。

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
我们全然不知的开口。

穿过它们,
那悬着铃铛的兽群随意而行,
长腿,饥渴,覆着异域的尘土。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因为是同时进行的交叉阅读,所以我可以进行比较。如果说,就我眼睛里的两位外国女诗人,我会更喜欢美国大姐简•赫斯菲尔德。因为读她的诗歌,我不仅仅会沉迷,而且会有创作冲动。我说过,能让我有创作冲动的诗人,是诗人中的诗人,她的语言是带着裹胁和覆盖的旋流气质的,你只要靠近她,就会被带入她的思想水域和殿堂。

简•赫斯菲尔德,绝对是一个睿智且对自我要求很高的女子,我把她“看成”自己的另一个模子。因为她,曾经主动离开过诗歌,缘由是:拒绝重复和平庸。1953年出生的简•赫斯菲尔德曾深受禅宗思潮的影响,她在19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后,就暂别了诗歌世界。用她自己的话诠释“如果我不能更多地理解做人的意义的话,我将在诗歌上也不会有太多作为”,她还认为“诗歌并不仅仅基于诗歌,它更基于一种彻底的有生命的生活。”

能有着这样诗歌观念的女子,是值得我来敬仰、敬佩,尊为楷模的诗歌前辈。她从未离开过生活,她的诗歌,也坚守着生命、生活和做人的根基。她随后用了八年时间,在旧金山禅宗中心潜心地研究禅宗教义。由此,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她的诗作,如此具有穿透力,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抵达本质的终极。禅宗教义对她的思想和一种精神的归宿影响深厚。

所以我读她的诗作,会更亢奋和喜悦。她有着更生活化的触角和思想的刀斧,能够更深层次的进入我的灵魂,解除我的武装和抵抗,让我在她的思想里折服。《使者》,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的许多诗歌,我都特别喜欢,因为她的诗作是值得反复玩味和时时咀嚼的。

《使者》是什么?天知道啊。我们来看看这位聪慧的赫斯菲尔德是如何来勾描使者的。开篇,她诗歌的笔法多么简洁、明了。时间、地点和主角——“某天那个房间,一只小老鼠。/两天后,一条蛇。”没有废话,没有修饰,没有多余的抒情和隐喻。然后,我们一路读下去吧。复活作者的思考过程,让我震惊的不是“蛇和老鼠”的隐喻,而是她讲述过程中,诚实的悲悯和缜密的观察,她有一双圣母的眼睛,她能发现人类欲望的进出口。虽然她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进来或出去的。/后来,手电筒也找不到什么。”这种叙述很家常,但你不会厌倦,你会兴趣盎然,继续等候“奇迹”。

而赫斯菲尔德从不让你失望,她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肉体和心灵的细微感受,你不会在的诗句中睡着,你会一直睁大眼睛,跟随她一同历险和跋涉,分享“恐惧、欢喜和悲伤”,诸多情绪~~来了又走了,她的诗歌是“打开的门“,任由你的眼睛、灵魂和身体进进出出,这就是“移情”漩涡。我能在她的每一首诗歌里,找到这种不知不觉的裹胁和覆盖……

继续阅读吧,这样的诗句无须我在多言:

不知道它是怎么进来的,
不知道它是怎么出去的。

它垂在词语够不着的地方。
它睡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它的气味既不是蛇也不是老鼠,
既不是肉欲分子也不是苦行僧。

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
我们全然不知的开口。

穿过它们,
那悬着铃铛的兽群随意而行,
长腿,饥渴,覆着异域的尘土。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是这样精准地描述赫斯菲尔德的诗歌品质:“对于一切生灵的苦厄的一种深刻的神入……”,这种“神入”(Empathy,心理学词汇,指全神贯注于某事物以达忘我境界)或“移情”(也即Empathy,指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的沉思冥想赋予了赫斯菲尔德的诗歌以不同于一般女性诗歌的深度与睿智,使它们散放着一种可贵的宗教的美德光辉……”我在《使者》里感受了,接着我又在《长久沉默之后》、《一首有两个结尾的诗》、《山》里等一一感受。你不会对她的诗歌,轻易产生阅读厌倦,这就是她的诗歌语言,给我最大的阅读体会。其实我可以多选择她的一些诗歌,未来再推荐给大家。

什么时候,她都会是一个优秀的女诗人,我无悔地相信!


诗人简介:简•赫斯菲尔德(Jane Hirshfield,1953— ),美国当代女诗人。1953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已出版诗集六本,散文一本及大量日本诗歌翻译作品。诗集主要包括《阿拉雅》(1982)、《关于重力与天使》(1988)、《十月的宫殿》(1994)、《内心生活》(1997)、《赐予的糖,赐予的盐》(2001)以及《之后》(2006)。曾入围全美国家书评界图书奖决赛,获全美诗歌中心图书奖、北加州图书奖、美国诗人学院奖金、国家古根海姆与洛克菲勒基金等诸多奖项。现居旧金山。




2012年7月2日中午12点18分整理、涂鸦、归档。




10)选读诗歌,也如同在一栋古城堡里漫游,一一打开一扇未知的门。我并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房间里有什么,或许我是跟着自己任性的小脾气,有时必须要让自己,找到一件自我认为,很可人、得意或顺手的小玩意,带回去,跟伙伴们说笑,分享自己或惊悚或惊喜的冒险一刻。

7月3日的阅读是断续和头疼的,因为昨夜一直睡不好,估计是这几日一直在一种创作的高峰段里沉醉,由此影响了睡眠质量和正常作息时间。其实自从2006年底不再上班后,我就几乎过着颠三倒四的生活哦,无疑诗歌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毒品。

今天温习了欧美当代诗人十二家——诗选《别处的意义》,是舒丹丹翻译、编著的。选择的大多是当代我们并不熟知的一些诗人,另外我还翻阅了自己一度痴迷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零碎诗集。

忍着头疼,继续在一堆诗歌里,翻找自己心爱的“竹笛和泥埙”,我喜欢的两种声色,一悲一喜,时而高亢,时而低浑……

有些诗人是不死的,只要他的作品还在“发光”,他们就活在我们的眼眸深处、酒窝深处和眼泪深处。

没有选大家都能随手找到,并且比较熟知的——马拉美的诗作《太空》、《夏愁》、《天鹅》、《撞钟人》、《牧神的午后》等。而是选了自己,在一本诗歌结构分析中提到的他的一首诗作《(马拉美夫人)的扇子》,其文本结构是~~十四行诗,写于1887。


扇子

马拉美(法国)

随着如同向天空那样
向语言的一击,未来
的诗句以此脱离出了
那美妙如许的家园

振动翅膀吧,轻轻地,
这信使,这一把扇子,
如果是它,正是它让
你身后一面镜子通亮

非常明亮(之后会落下
被驱散成每一颗粒的那
些不可见的灰,只有
它们让我心生忧愁)

正是它,但愿它总在你
那永不停歇的手中显现



穗言穗语:马拉美晚年有一首非常难懂的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这个题目,给我最大的启迪意义是——阅读一旦开始,同样不能改变偶然。而写作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神奇的偶然,闪电般不可琢磨的“灵感”,会带着你太空漫游和“词场”大冒险哦……你若不信,就自己回味一下吧。

马拉美曾被选为“诗人之王”,是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我毫不掩饰我自己的喜爱之情。我恨自己遇见他的时候太晚了些。他的许多诗作,语言几乎到达了巅峰状态,幽闭、奢华、孤傲、浩美。除了佩服、喜爱和一见倾心,我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惊叹。

十四行诗,结构形式上是非常传统的,是英国流行的十四行诗的形式,其传统的题目是一把女人的扇子。

这首诗歌的阅读效果,非常好玩且有趣,也就是词语和词语之间跨越和断裂,句子的结构被许多的插入语拉扯碎裂,由此造成多义性,也使得整首诗歌,获得了内容上的破碎和解放。马拉美在他的诸多诗作里,都体现了自己驾驭词语的本能,他将词语的无穷潜能作为自己诗歌的真正内容,也就是得当的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衔接,而放射出了语言陌生化处理的纯粹光芒。

我知道自己说得有点绕口,简而言之就是词语的空间和弹性。他的诗歌中,是有音符和指挥棒的,仿佛那些词语都是“长满羽毛的乐器”,能带着我们的心灵,一起起起伏伏、长袖善舞!他和兰波俩人,都是隐喻象征的高手。他的诗歌,既是到了今天,仍值得反复研究和玩味,我们不要关注他词语的表面意义,而是他把这个词语,譬如说“扇子”,放置在一堆的时间画面里,所起到的链接作用。我们熟知的惯常特性已然被剥离。《扇子》的本意,并不是在写扇子的用处和主人,而是“脱离了家园”,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本身的诗歌。

这就是词语的运动,超出原本界定的范畴。好像人类离开地球的大气层,而失去了地心引力,这些词语,由此获得了自由和纯粹的翅膀。

马拉美的诗歌幽晦而神秘,他有自己的魔法语言,能将世间的那些坎坷遭遇,化为自我独一无二的语言的飘逸的舞姿。能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他的诗,才算得上真正的诗,语言美,句法多变,富有音乐性,是真正“自由诗”的形式。而且他的诗歌多种象征含义交汇,有时会导致晦涩难懂;尤其他后期诗作更是如此,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诸多含义,具有深奥的哲理。

马拉美的诗,大多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诗,你必须反复的读,反复的咀嚼,才能破译其中真味之四五吧。



诗人简介: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 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 其中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 (1876)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由外祖母抚养长大。中学时代,马拉美迷上了诗歌。1862年,马拉美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次年回到法国。1866年,马拉美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

1876年,《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也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



2012年7月3日晚11点涂鸦、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2:47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穗穗读诗档案(11-)



11)请跟我来,请把你信任的手,无悔地放置在我的手心里……晨起的阅读,很安静。好似温暖的阳光,融入了海水。文字里的沉醉是美妙的流亡,毕生的流亡,好似文本就是历史,就是回音壁,我能自给自足,收获梦境,步入另一处人生,生活在别处。

继续阅读,心无旁骛的阅读,你的灵魂与我如此亲近。我时而如茨维塔耶娃一样激情、矛盾、忧伤且困惑,“仿佛一个人身上的左手和右手”,一个懂手艺的人,渴望寻找到同样可靠美丽的女友;时而又像“艰涩”苦厄、没有祖国的外套庇护,用“刽子手”的语言写作,始终在思想边缘站立的保罗•策兰,一颗不懂弯曲、笔直呼吸的“白杨树”。还有,还有……在一篇篇文字和诗歌里流连,有时我就是他们!这毫无疑问。

读,捧读,躺着读,坐在读,站着读,安静的读,大声的读,所有阅读的姿态,都是一种“灵魂”的尊重。尘世的喧嚣在窗外,而阳光也同时存在。今天是7月5日星期四,如此温暖的阳光下,我不想谈论虚无和飘渺。我只想继续散漫的阅读,慵懒的活,好似我从未出生,你们看不见我,但能感知……

一个诗人的人生经历、学识、信仰和胸怀,也将决定了他诗歌的语言走向和内容海域。今天我读了太多的诗人,从德国诗人策兰,到俄国的茨维塔耶娃,再到美国的诗人查尔斯•西密克,想来大家对策兰和茨维塔耶娃都比较熟悉,那么我就重点选读这位南斯拉夫移民到美国的西密克吧。他的“黑暗”和“失眠”我确信自己一定能读懂!但是,这轻轻巧巧的几天时光,我真就读懂了吗?就像别人读我的诗歌一般,他们瞬间的感受,真的读懂了我藏匿的诸多小心思了吗……

许多人都翻译了他的诗作,我看过至少6人以上的译作,且不去说谁好谁坏,因为查尔斯•西密克,某个时刻真就是冥界的使者,即便你遗漏了某一处的精彩,你也能在他荒诞、冷峻、凛冽、幽冥的意象里找到他“不休的蓝调”,那是他黑暗思想的家。

我从众人翻译的一堆诗作里起身,绕过了他经典的《肉店》、《挂毯》和《夜晚的野餐》,停在了他的《叉子》和《内在的人》,想来想去,难以割舍,居然把两首作品,都悉数选读了。


叉子

查尔斯•西密克(美国)

这个奇怪的东西一定是直接
从地狱中爬出来的。
它就像鸟的爪子
缠在食人生番的脖子上。

当你把它握在手中,
当你用它扎进一块肉里,
可以想象那头鸟的其他部分:
它的头如同你的拳头,
巨大,秃顶,没有嘴巴,双目失明。

王伟庆 译


穗言穗语:这样的叉子实在少见,能将一把叉子,一间肉店写出诗意的人,唯有西密克。对于西密克的诗歌,《哈佛评论》的一个评论家曾如斯说,“在今天的美国,很少有诗人对新奇抱有如此丰沛的欲望,具备如此无穷无尽的彰显诗歌气质与姿态的诗艺……。西密克也许是我们时代最令人不安的诗人。”

我想这位评论家至少说对了一件事,那就是西密克创作诗歌时,新奇的视角和迷人的诗艺。他象中国的孙悟空孙大圣,有72变,能轻松地变换视角,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主观返回到客观的物世界里。

《叉子》就是这样一首视觉独特,具有穿透力的诗作。开篇一上来,诗人西密克就用一种肯定的语气,先行框定了“叉子”,他把它直接定义为——从地狱中爬出来的某种怪物。乖乖,一把金属叉子,在作者的眼睛里首先发生了魔术,活了!而且要命的是,它还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奇怪东东。于是“它就像鸟的爪子/缠在食人生番的脖子上。”这是多么鲜活、形象的比喻,不过短短的四句,我们已然看见了诗人惊人的才气和语言掌控力。

如果我们都能这样仔细的观察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细节,我们就一定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尚未开发的诗意元素。作者用一个冷静且幽默的~~客观者的身份,第二人称“你”的感官体验,来描绘日常“叉子”使用中,那有趣的一幕。这时的“你”,握住的不仅仅是叉子,也不仅仅是用叉子“扎进一块肉里”,而是你和叉子两者之间,已经在作者不经意的叙述中,彼此成为一体,通过“想象”的画笔,握紧的手,也就是拳头——变成了叉子“鸟”的头,所以它“巨大,秃顶,没有嘴巴,双目失明”。读完全诗,我想拍拍西密克老先生的肩膀,我想跟他说:嗨!我喜欢你,喜欢你这些奇奇怪怪的类比与联想。不过,这些可爱的、荒诞、有趣的“小伎俩”,我也会哦,什么时候我们PK一下吧……呵呵,当然这只是一个梦或同样荒诞不经的玩笑吧。


■内在的人

查尔斯•西密克(美国)

它不是哪个
陌生人的身体。
它是另一个。

我们以同样
丑陋的嘴脸
向世界凑近。
我抓,
他也抓。

有些妇女
声称拥有了他。
一条狗四处跟着我。
也许是他的狗。

我安静,他更安静。
于是我把他忘了。
可是,当我弯腰
去系鞋带,
他又站了起来。

我们投下一道孤单的阴影。
谁的阴影?

我很想说:
“他刚刚开始
他就要消停了。”
又没法肯定。

夜里
我坐下来
打破我们之间的默契,
我跟他说:

“尽管你说的
每个字眼都和我一样,
你终归还是一个陌生人。
现在你打住吧。”


杨子 译


穗言穗语:我不是不想解读《肉店》,也不是不喜欢《挂毯》和《夜晚的野餐》,包括《恐惧》《西瓜》和《一首无题诗》等。他的诗歌我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所以我才会如此沉浸的阅读,细细地品味,我曾将网上能收集到他的诗歌译作,全部收集、整理起来,做了一本穗穗的《查尔斯•西密克》诗选,其中有7位朋友的译作,我曾反复比较他们翻译的同一首诗作,然后大声地朗诵出来,体会每个人译作的节奏、语言和由此形成的诗境和气场。

这里面的差异实在太大的,不过可喜的是每一位翻译者,都有自己翻译的不错的诗作,这里我就不一一比较说明了。我想说阅读和赏析,本就是个人的偏好和心境,所以我选择了《内在的人》,来进行一次小小的阅读之旅,内心世界诗意的小约会。这首诗作,适合于夜深人静的时分阅读,譬如此时此刻的子夜时分,万籁俱静,我冥冥之中,似乎能听到自己血液的声响,它像身体的空调机,循环的冷凝系统,能发出低分贝的噪音……

若能见到西密克其人,我想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幽默且绅士的人。他的确常常去探究世界荒诞的另一面,他奇异的想象力、幽默的意象、简明的句法等,可以作为他诗歌创作风格的醒目标签了。

我喜欢“内在的人”,喜欢他创造了自己,“另一个”自己,于是他们的确有着同样的嘴脸,向世界靠近……此刻我正对着镜子,模仿诗句中西密克描绘的场景“我抓,他也抓。”,其后作者幽默的本性,再次觉醒了,我怀疑16岁就从南斯拉夫移民到美国的西密克,是否也沾染了一些异国的痞气,好似俺们中国的外地人,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城,别的没学会,首先学会了贫嘴和打趣。(呵呵~~没事打个岔哦,开心一下,调剂一下阅读的紧张气息)

这个被西密克创造出来的“他”,被某些妇女拥有了,好玩的是一条四处跟着我的狗,却是他的狗狗。这就符合了分裂的自我,存在于同一具肉体里。所以诗篇的后面,我们都能很好地跟随作者的目光,一路行进。

我不得不佩服西密克敏锐、细致且独到的观察力,那就是“内在的人”,另一个自己,有时通过“影子”的投影,在黑夜里显形。作者知道这是谁的投影,却假装疑问,这里面就形成了一种自我的叩问、诘问和疑问,三者合一的“我”和“他”之间的交谈过程。直到结尾处,西密克才“打破”了这样心照不宣的默契,于是他斩钉截铁地说:

“尽管你说的
每个字眼都和我一样,
你终归还是一个陌生人。
现在你打住吧。”

这结尾,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遍遍的读着,就像作者曾经的偏执和倔强,总想通过自己的视角,反射到诗歌和文字上,来探究人类的悲剧、脆弱和愚蠢的根源。现在的阅读感觉,的确应了那句话——在他舒缓、从容、平静的叙述语言的表象下,深藏着可以感知,却难以道明的意义和所指。难怪他的诗作,会被众人认为是“深度意象诗”的典范。

我无法形容自己,读到《内在的人》诗作结尾的复杂感受,结合题目来理解,就更加难以捉摸,难道他仅仅是要那个分裂的“我”,也就是诗作中的“他”,成为一个陌生人,拒绝承认其合法存在性,同在一个肉体里的某个捣蛋鬼!呵呵,这就是“内在的人”所获得的最后地位和悲惨结果吗?哈哈~~我不得而知,这就是西密克的魅力,别问我——最终的意义何在!

———————————————————————————————————————————————————————————

诗人简介:查尔斯•西密克(Charles Simic,1938—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1938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1949年随父母移民美国。1961年入伍服役。196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1974年后在新汉普郡大学执教,现已退休。西密克著作颇丰,自196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草说了什么》以来,至今已出版六十余本著作,其中诗集达二十七本之多。1990年散文诗集《世界没有尽头》获普利策诗歌奖。1996年诗集《黑猫走动》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曾获古根海姆奖金和麦克阿瑟基金。2007年被授予美国第15届桂冠诗人称号。诗集主要包括:《古典交际舞》(1980年)、《诗选1963—1983》(1985年)、《不休的蓝调》(1986年)、《上帝与魔鬼之书》(1990年)、《失眠旅馆》(1992年)、《地狱里的婚礼》(1994年)、《稻草人》(2000年)、《夜晚的野餐》(2001年)等。除诗歌、散文创作外,他还翻译了许多法国、前南斯拉夫诗人的诗作。




2012年7月5-6日作



12)读诗档案12,三位诗人:丽塔•达夫、赫尔曼•黑塞和安徒生


A)8月26日夜,晚上10点48分,阅读美国桂冠诗人丽塔•达夫,还有茨维塔耶娃……反复阅读中,目光停留在达夫的一首《调情》和《石头中的鱼》,又经过反复比较、取舍,仅遴选《调情》来品读,感觉其中有丽塔•达夫异域的魅惑和温情,在词语和舌尖~~默默流淌,她写得含蓄而激荡……


异国魅惑,那风情万种、魅力无边、不可阻挡的“调情”


调情

文/丽塔•达夫

毕竟,没有必要
一开始就说出

什么。一个橙子,削了皮,
分成四份,张开的果肉

像朵郁金香开在韦奇伍德瓷盘里。
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屋外的太阳
卷起了她的毛毯,

夜晚已在天空中
撒盐。我的心

正哼着一首
多年未听的小曲!

冰凉的果肉静静的——
我们嗅一嗅就将它吃掉吧。

有一些方式
能将这个时刻变成

一片修剪过的树林,
好让快乐

从中穿行。



译注:韦奇伍德陶瓷,英国的一种有白色浮雕的蓝底精致陶瓷,原系商标名。


穗言穗语:据说世界上有一种无脚的鸟,它永远只能飞翔,不能停留,不管这个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每回我一想到它,想到它一生不得不——不知疲倦的飞翔、飞翔,我就会默默的流泪,好像自己就是那一只命定的无脚鸟……在诗歌里不知疲倦的飞翔!

这是诗歌赋予自己的蛊毒,今生没有解药,唯有无尽的阅读和沉醉。“一种忧伤而感性的美”是我与生俱来的孤独所营造的,而这种连着肺腑、带着体温的感性之美,曾赋予许多女子,惊人的语言魔术和词语幻境。生为女人,我从不回避性别的思考和差异,我并不像许多女子那般,在文字里有意隐藏女性的本质和天性,而女性独特的美感体悟,这是许多男性诗人永远无法抵达的情绪天堂……

我记得,在舒丹丹一篇《丽塔•达夫:我相信语言会唱歌》的文章里,看到美国黑人女诗人丽塔,面对媒体的询问,曾这样表述:“很显然,作为一名黑人妇女,我关注种族问题……当然不是我的每一首诗都会提到这个事实:我是黑人。它们更多是关于人性的诗,而且有时候,人性恰好也是黑色的。我不能逃避,我也不会逃避任何真相。”

丽塔•达夫,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非裔女桂冠诗人,1993年获奖时,时年四十岁。作为一个黑人及其女性,能在种族差别仍未实现平等的美国,丽塔的诗歌能被美国诗歌圈高层肯定和推崇,一定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光芒、性格脸谱和诗歌标签。这点,我想毋庸置疑,大家只要平心静气,好好读读她的诗歌,就知道了!

一首《调情》的诗作,让我昨夜一宿难安,翻来覆去的念叨着、回味着、窃笑着,这真是一首风情万种,魅惑难挡的女性佳作。如译者舒丹丹所言,不过是——寥寥数笔,道尽其中~~种种微妙与暗示——“冰凉的果肉静静的——/我们嗅一嗅就将它吃掉吧。”全篇叙述看似松散、随意,却是内敛、含蓄,在不经意的言辞间,展露矜持的风情,时而令人莞尔一笑,时而让人掩卷神往……呵呵,这首诗作,会让诸多的目光,为之侧目并沉溺其中,不知归。

仍记得自己第一本诗集《女人书》里的一首诗作《风骚歌》,也和调情有关联吧,当时写得大胆、激情,同时也含蓄、无畏,将自己某时某刻遭遇的真实心境,描绘出来……6年前的一首旧作,也贴来看一看吧……


《风骚歌》

她跟着风,一路放荡,仗剑走天涯
将路敞开,坦荡成一轮贞洁的明月
可以跟沿途的风景,调调情
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荤笑话

天生要做尤物,柔情似水
有时是易碎的唯美,小心点,轻轻放
有时她像席梦思,柔韧风骚,富有弹性
爱慕和情欲一推即倒,她风情万种
回眸一笑

“调情是不兑现的性交许诺”
她将一双真实的手,推出交叉的轨道
风过,雨却未落


比对阅读之后,我更喜欢丽塔•达夫——语言纹理的细腻和质感的反射,她能将一些家常的生活细节和趣味性,自然贴切、天衣无缝地融入到诗句的表达中,从而展现并关注女性敏感细致的内心世界、及其命运、遭遇等。

这首《调情》的诗作,非常好读,无须我来一字一句的剖析和剥离,你只要将目光投射到诗句里,把手放在心口的位置,然后大声地朗诵出来,感受肺腑里发出的共鸣声,你就能读懂它、领会它、喜欢它、珍藏它……全诗,每一句都朗朗上口,前后呼应,读到后面,你再想起前面,就会不由自主的会心一笑,想着,这个聪慧、柔软、细腻,有点调皮娇憨的小女子啊,原来有那么多层矜持把守的小秘密,风情展露,芳华魅惑……这是让人不可抵挡、心甘情愿的沉溺和“调情”!

读完全诗,我还在想着丽塔•达夫~~诗中的话,她想用一些方式,将某个“调情”时刻变成“一片修剪过的树林”。这是多么好玩的一种情趣游戏、家常功课。而我的理解“一片修剪过的树林”,这一意象的出现,毫不突兀,是为了让“快乐”像闪电或小鸟一般,更自由的穿行其间……

而昨夜沉醉梦乡的我,却不想,将清晨——此刻心中的欢喜,变成“一片修剪过的树林”,我愿意它保持原始的模样,是远方的他——喜欢的从未涉足的秘密峡谷、自然地貌。它在那里,无欲无求,等待着热爱远足和探险的有力臂膀与黝黑目光……当然,这样的快乐,也仅仅属于我一个人、一个人!


——————————————————————————

诗人简介:丽塔•达夫(Rita Dove,1952—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诗人。1952年出生于俄亥俄州阿克伦。1973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曾获福布赖特奖学金赴德国留学,后又在爱荷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以诗集《托马斯和比尤拉》获普利策诗歌奖。1993年当选为美国第七届桂冠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街角的黄房子》(1980),《博物馆》(1983),《托马斯和比尤拉》(1986),《花音》(1989),《母亲的爱》(1995),《与罗莎•帕克斯在公车上》(1999)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第五个星期天》(1985),小说《穿过象牙门》(1992),散文集《诗人的世界》(1995)及戏剧《地球较暗的脸》(1996)等。现执教于弗吉尼亚大学。

丽塔出生于俄亥俄州阿克伦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化学家。她的家族在祖父母一代经历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历史上南部乡村黑人蜂拥而至北方工业城市谋生的“大迁移”,她的父母则是各自工人家庭中第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祖父辈们的奋斗给丽塔创造了较好的成长环境。

丽塔从小生活在书香中,很早就显露出语言天赋。她与她的兄弟姐妹们自幼就被鼓励以学识来赢取尊敬。丽塔也不可避免地从祖辈和父辈身上感受到等级与种族偏见带给他们的艰难。为丽塔后来赢得巨大声誉的诗集《托马斯和比尤拉》即是以丽塔外祖父母的生活为原型,以动情的诗歌形式将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完美编织的成功之作。

丽塔曾说,她所有作品的目标就是力求“将历史事件与令人顿悟的诗歌品质相结合”。诗集《托马斯和比尤拉》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在提倡叙事诗的当时大受好评。平凡卑微如托马斯和比尤拉的一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影像,因此得以从“历史的底部”翻身而出,永远地留在与诗歌读者的亲密接触中了。这部如编年史诗般的作品大概可以视为丽塔与她的家族之间珍贵的相互赠予……



——————————————————————————————————————————————————————————

B)7月11日下午阅读赫尔曼•黑塞的诗歌,还有西班牙的几位诗人。

弄瞎我的眼睛……

赫尔曼•黑塞(瑞士)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
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
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
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
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
象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劳,
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
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
我就用我的血液将你承受。

钱春绮 译

穗言穗语:读读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士诗人赫尔曼•黑塞的诗作《弄瞎我的眼睛……》,我们就能感受到诗人胸膛里——今生不灭、永远燃烧高歌的精神火焰。

瞎眼、塞耳、无足、没嘴、折臂、揿住心跳、放火毁容等等人世间最残忍的肉体折磨,作者依然有满腔的血液,奉献给诗歌中神圣的“你”。这个“你”,蕴藏太多的能指,可以寓意爱情和心上人,也可借喻人生信念和不懈追求,更可以归类于某种不羁、百折不挠的精神信仰和创作理念。

匆匆而读,只在感受其中强烈的情感火焰和理性光芒……

————————————————————————
资料: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所以他的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其次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也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黑塞逝世,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续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席特哈尔塔》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国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队也取名“荒原狼”。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楷模与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东方同样受到读者的爱戴。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称“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他的作品在那里深受读者欢迎,读者还成立了赫尔曼•黑塞协以系统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给黑塞的信中告诉他:“我越是读它们(指黑塞的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现在我相信,最了解我的人是瑞士,他总在注视着我。”

黑塞作品在我国的评介始于二、三十年代。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西斯与哥尔孟》(今译《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单行本--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遗憾的是黑塞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对他作品的翻译评论中断了十年。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奖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黑塞热”,然而在中国黑塞却没“热”起来,对他的关注只是个别现象。当时的文学期刊上只发表了为数不多的黑塞作品译文,大多是从世界语转译的。

———————————————————————————————————————————————————————————


C)7月19日下午4点15分——到处漫游,翻出一首很老的诗歌~~《茅屋》

读安徒生的小诗一首《茅屋》,感受丹麦吹来的海风。这个名叫安徒生的家伙,地球人都知道哦。他为孩子们创作并奉献了一生。而他不仅仅是童话作家,更是一个优秀的无可置疑的诗人。这个十九世纪丹麦的童话家,一生仅写了一百六十余篇童话。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重新阅读过他的童话。

我想说,若诗人灵感枯竭时,不妨就去读读吧,那些童话,不仅是孩子们的兴趣书籍,也是诗人最好的课外读物。因为他的许多行文走字,本就是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思想深刻……

读他唯一一首诗歌《茅屋》,感受灵魂的安逸和简单的幸福。


茅屋

在浪花冲打的海岸上,
有间孤寂的小茅屋,
一望辽阔无边无际,
没有一棵树木。

只有那天空和大海,
只有那峭壁和悬崖,
但里面有着最大的幸福,
因为有爱人同在。

茅屋里没有金和银,
却有一对亲爱的人,
时刻地相互凝视,
他们多么情深。

这茅屋又小又破烂,
伫立在岸上多孤单,
但里面有着最大的幸福,
因为有爱人作伴。

周 枫译


穗言穗语:这首诗作,挪威的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曾把它谱成著名的歌曲。这里所录的,就是可供歌唱的译文。它不复杂,尤如清水芙蓉,不事雕琢。

全诗共四节十六句,叙述简洁,能指明晰,它把生活最本真、本质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眼睛。它让我们相信生活中,处处都有闪光的爱和平凡的美好。

一切幸福的来源,不过是心的回声。你要什么,不要什么,都明明白白的在其中回响。茅屋又小又破,但是并不打紧,因为破小的茅屋里,有心爱的人儿,相守一生,忠贞一世,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哦。

嗯,作为一个常年的异乡人,我常常不得不搬家,每一回搬家我都会感伤或沮丧。换种想法,只要能有爱着的人相守,哪里不是天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2-7 14:10 | 只看该作者
溺水者——这个的确好,描述方式与沈天鸿的《海的解释》类似。摹状似浮萍揽槐,有一束悠然升起的芬芳在荡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2-14 11:32 | 只看该作者
很用功,辛苦哦。待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2-14 17:2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加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28 15: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生的梦想,不是成为什么被人万众敬仰的大师,我也没有能力和心力做到。我的梦想很简单:写好诗,读好诗,评好诗!现在这份读诗档案,是我在诗歌报水区涂鸦整理后的几篇,我无法做到每日必读,但是只要读了,感动了,我就会随手记录下来,因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差,我曾经背诵过四次《道德经》,又将它还给了“遗忘”老师,好在经书的一些精髓思想,还能零星记得一些,或许这就是无形的受益,会在自我的写作中,不自觉地运用到,所以一辈子读诗和读书,一定是好事,而随时随地记录,更是一个比依赖记忆更好的习惯和学习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28 15:56 | 只看该作者
《元音》是一首怪诗,长期以来,人们费尽心机,研究探讨其创作动机,考证论述其字母、颜色的来源、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众说纷坛。兰波在《元音》中通过具体可感的描绘,把形状、色彩、味道、音响和运动等要素交织起来,力图“创造出一种足以适应各种官能的诗歌语言”。五个元音字母不但各具颜色,而且还带有音响、气味和动作,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和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28 1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3-28 17:17 编辑

读穗穗推荐的诗歌,以及穗穗的《每日诗话》,读到了一位纯粹的诗歌分享者,读到一位诗歌的受益者,真希望诗人们都这样沉醉地活着,岂不是活在人间仙境??!!真是非常的羡慕,穗穗在青春时代就获得诗歌的如此真实而巨大的福佑。而本人只是挣扎了几十年,才终于回归到这个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29 19:34 | 只看该作者
嗯,作为一个常年的异乡人,我常常不得不搬家,每一回搬家我都会感伤或沮丧。换种想法,只要能有爱着的人相守,哪里不是天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 07: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