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诗为证#67—83期即时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宫白云 于 2013-5-22 21:57 编辑

  
  #以诗为证#067【宫白云《恐惧》/2013】
  
  恐惧
  宫白云
  
  鱼游上陆地,花斑豹生出黑翅
  突然的一阵心悸,母亲躺在天堂的医院
  身边没有医生
  天使忙着整容,抽脂,二氧化碳拉面皮
  蚂蚁往南飞,成群结队,在挖洞与食物之间忙碌
  无暇顾及,谁是上帝
  
  庙堂中摆放着圣像
  一觉醒来,有人就在前一秒离去
  白药片浮在黑水上
  人间浮在一片白色中,不断攀升的阴霾
  就像魔鬼吐出的呼吸
  
  心未曾想到的罪恶
  眼睛看见,耳朵听见
  被埋葬的婴儿,留下巨大刺痛
  而那场大雪正和凶手一起擦黑而去
  山河变色,一片悲愤
  苍凉中的墓碑
  悲壮得像标点的惊叹!
  (4月19日01:53)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首诗震撼我的是这样两句:“心未曾想到的罪恶/眼睛看见,耳朵听见”。一语成谶,在点评这条微博前几分钟,我目睹了发生在我身边的赤裸裸的罪恶的一段记录。
  
  敬诗公:恐惧的是——人们已熟视得——熟视无睹!
  
  心远地自宽A:恐惧的事正在发生,也许会更糟!欣赏白云警醒之作!
  
  安徽邬云:麻木了的人感觉不到恐惧,感到恐惧至少在在此时此刻是敏感的,比如灵感迸发的女诗人。敏感出好诗!
  
  阿人_aren:敏锐。承当。好诗。

  崔润城“心未曾想到的罪恶/眼睛看见,耳朵听见。”这句话描写当前的社会状况,真是非常贴切。很多普通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接接连连的发生,这个社会,哪里还能找到安全感?
  
  夏欣兴:白云之言语虽平实,诗却亡的悲壮,惊醒梦中人
  
  汤胜林:更厚重深刻有底气的一首诗。
  
  韩献忠:上世纪末的忧郁症搅着新世纪末日的狂躁症,都飞转在同一个无底的漩涡边,白云在惊叹,惊叹会重新唤醒你闻鸡起舞!
  
  秦时月_武汉:喜欢这首恐怖诗,冷竣的笔调,天上人间
  
  
  #以诗为证#068【李少君《虚无时代》/2012】
  
  虚无时代
  李少君
  
  虚无党在全球暴动,手势所指
  从伦敦到纽约,从欧洲到美洲
  新的布拉格之春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发起
  演变为手机短信、推特和微博的起义
  没有口号、没有目标也没有组织
  闪族重演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行动
  只有汽油瓶、蒙面和肉体之躯
  暴走族世家在全城的所有街道奔突
  一场无所事事的青春的本能的力必多革命
  潜伏着被剥夺的愤怒和造反的冲动
  
  我,一个遥远的海岛上的东方人
  因对世事的绝望和争斗的厌倦
  转向山水、月亮和故乡的怀抱
  但我也有隐隐的担心,在新的大跃进中
  青山会不会被搬迁,月宫是否终有一日拆除
  而每一个人的故乡,似乎都正在改造之中
  (4月20日 17:21)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是一首极具现实感的诗,诸如“手机短信、推特和微博的起义”、“青山会不会被搬迁,月宫是否终有一日拆除”,表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忧虑。
  
  宫白云:借助虚无表达真实,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忧患通过讽刺意识的眼睛透视,让我们感到语言力场的冲击
  
  犀神:奇绝的想象力
  
  欢乐钻天杨:娀无时代,毁灭性的建设,是发而不展的悲剧。
  
  
  #以诗为证#069【杨林《雅安,一起颤抖》/2013】
  
  雅安,一起颤抖
  杨林
  
  从远方而来,风在体内回旋,
  呜咽,形成悲伤。有人先我们离去,
  这无法让我们侥幸,
  一切灾难悄无声息,撕裂
  通往下一个季节的门,
  如此脆弱,睡梦随时不再醒来。
  人类开垦的大地千疮百孔,
  挖掘的黑洞,那隐形的墓地,
  暗藏惊悸和末路。伸出去的手触摸另一双手,
  颤栗,苍凉或者温暖,
  我们可以选择紧紧攥在一起,
  度过黑暗,然后重新审视颤抖的生命,
  以及颠沛流离的人世。
  (4月22日03:10)
  
  即时评论:
  
  韩庆成:面对地震这样的灾难,诗人应不应该用诗歌表达心情?曾有知名诗人对这样的时候写诗给予非议。我想,你不写是你的权利,别人写是别人的权利,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至少是不合时宜的。杨林在这个时候写了诗,他写的,不仅仅是同情、哀悼,他还在反思。
  
  
  
  #以诗为证#070【李南《唐古拉山》/2010】
  
  唐古拉山
  李南
  
  我们祖国的风景已经够美:
  在宣传画册中、在纪录片里。
  千里草原
  遍地是被驯服的牦牛、被阉割的马群。
  你游历过黄河和长江。
  你知道时间与地理的战役。
  
  ——在唐古拉山。
  
  只有天空胆敢放肆地蓝
  只有卓玛才能唱出祖传的歌词。
  (4月23日23:35)
  
  即时评论:
  
  韩庆成:我的印象中,女诗人这样直接写的不多。与“被驯服的牦牛、被阉割的马群”形成对照,唐古拉山的“胆敢放肆地蓝”和“祖传的歌词”(不是强加的),激起我的神往——一种对自由、美好的神往。
  
  诗人薛舟:雄浑之作!
  
  宫白云:“——在唐古拉山/只有天空胆敢放肆地蓝/只有卓玛才能唱出祖传的歌词。”一股神喻的味道,将人带到令人惊异的顿悟状态。李南姐写的棒!
  
  #以诗为证#071【西沈《街头的麻雀》/2013】
  
  街头的麻雀
  西沈
  
  
  走近它们,像走近一群
  摆地摊的农民
  只要你没穿制服
  它们就不会表现出惊慌
  
  又像一群失学的孩子
  被大人驱赶,也不愿散开
  只是闪进肮脏的角落
  捡食垃圾中的食品
  
  它们的羽翅粘满
  冬天的烟灰,掠过眼前
  恍若抡起一只黑色的手掌
  抽了一下我冻红的脸
  (4月27日02:00)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首诗得到当代泰斗级诗人食指的好评,说明干预现实的诗,并不像某些人说的为所谓真正的诗歌所不屑。
  
  宫白云:“抡起一只黑色的手掌/抽了一下我冻红的脸”让人触动无比。
  
  
  #以诗为证#/72【春野《末日的节拍》/2012】
  
  末日的节拍
  春野
  
  车顶上
  窗外的星空
  和公路的凄惨
  一起动作
  喧嚣的图像
  和声响在剥夺
  雨的诡异,有一种
  安宁像手套,在突起
  你,心灵的外衣
  一切和生命关联的词汇
  开始和树拥抱,变得
  像黑夜的大厅,上帝的声音
  只有一种,脚步声色
  搁在车轮身上,你
  运往哪地的愿望?
  (4月28日14:56)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是一幅“凄惨”“喧嚣”“诡异”的末日图景。而“上帝的声音/只有一种”,我想那并不是拯救。。。
  
  宫白云:像看一幅抽象派的绘画,诡异的气氛、神秘的声响与“凝结”的词语扭结一起,而其间上帝踏着“末日的节拍”从苍茫中走来,仿佛空气都在颤抖。诗句虽短,空间浩大,引领着想象力自由的发挥……喜欢的一首。
  
  ———————————————————————————————————————
  
  #以诗为证#073【白希群《法源寺后街》/2012】
  
  法源寺后街
  白希群
  
  
  法源寺的后街是破败的
  像任何事物的背面
  留下一些真实的印记
  或掩藏了一些真相
  
  我行走在蜿蜒的窄街上
  看不见巷子的尽头
  高大的台阶与低矮的门户羼杂一处
  共和国的门牌号码统一了身份
  语录牌和红星隐隐可见
  裸露的电线上站着苟且偷安的麻雀
  
  从后街能远远地望见法源寺的大殿
  鼎盛的香火仍不倦地感召众生
  它的前身——悯忠寺——那些被悯忠的人
  是幸运的。而活着的功臣
  难免兔死狗烹,古来如此
  
  潜伏深院枝头的知了
  不管唐宋元明,兀自弹唱
  声音高过巍峨的门楼
  与独来独往的潦倒诗人惺惺相惜
  赫然在目的一排大大的“拆”字
  又使徜徉的心情索然无趣
  (4月30日 21:41)

  即时评论:
  
  韩庆成:法源寺后街俨然是个象征。那些破败的真相,苟且偷安的麻雀,统一了身份的号码牌,乃至那一排大大的“拆”字,担当着这个象征的注脚。只有知了对一切仿佛了然于心,不管唐宋元明,用一个调子兀自弹唱着。。。
  
  宫白云:透视,反讽,刀锋感。不是时代目睹着“法源寺”,而是“法源寺”目睹着时代。。
  
  
  #以诗为证#074【殷龙龙《去国之诗》/2011】
  
  去国之诗
  殷龙龙
  
  我的诗你可以不看
  看了也可以撕掉那一天,随手揉成团
  飞机抖了一下;窗外的云露出牙齿,却掩去伤痕累累的胸脯
  你可以不看她们
  看了也可以让飞机回到机场
  你回到昨晚的火锅中
  我们继续烛光晚餐。那一天太小
  不在掌握中
  
  我回到家Q你
  之前我们坐在酒吧
  体验中世纪,古老,幽暗;这些绝不是杜撰出来的
  我们的样子好像现代人
  吃饱喝足
  还能脚踩两只船
  
  有的人想回却回不去
  他们成了去国者;一直在漂流瓶里
  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多少瓶子
  盛着荒诞的故事
  而那个最不起眼的故事被我塞进硬盘
  被软禁,被逼远走他乡
  
  你跑到哪里才能叫到救护车
  把自己运回襁褓
  那里没有黑头套、便衣、拳头、昏迷、活埋
  感受不到祖国的冰冷
  
  我的诗呼声甚高
  如果回去能在2011年获奖
  回不去就在去国之路莫名其妙地消失
  连同黑压压的文字
  一张纸的文明
  (5月2日23:42)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首诗中的去国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走了,重要的是后来还在走。那些常人想象不到的“黑头套、便衣、拳头、昏迷、活埋”,以及“祖国的冰冷”,“绝不是杜撰出来的”!诗人应当对此予以关注,只是这样的诗写还太少太少。。。
  
  眀彭中央:可诗可证。

  宫白云:不是什么人都有这样对决的勇气“痛苦的发声”,那些摧毁,血泪,无尽的“触目惊心”被独属于殷龙龙语言绘出,不断地撞击着一颗颗麻木的心……去国之诗,振聋发聩!
  
  #以诗为证#075【吕贵品《重读艾略特的诗》/2013】
  
  重读艾略特
  吕贵品
  
  大雪之上瑟瑟抖动一片黄草
  尸体挣扎出几缕长发
  荒原巨大的裹尸布藏不住一颗头颅
  思想从那里生长青青芳草
  
  艾略特在荒原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嚎叫
  死者的葬仪经久不衰
  空心人排队祈祷
  嘴里喷出白色的哈气结成冰霜
  圣经是手里的一块面包
  
  今日都市的荒原上
  稻草人的生殖能力十分强大
  可以不用土壤
  只要见到阴影见到风就会生长
  
  这一群一群的生灵
  已经折断了望向远方的笔直目光
  眼睛只管盯着脚尖顺风而行
  
  衣角暗示有风移动
  旗帜呼啦啦宣告了风的方向
  风就是摇曳的树枝和滚动的沙尘
  所有的风都是一个模样
  
  在万象混沌的风里
  每一颗人心都是这荒原上的村落
  村落的圈里还有几只等待宰杀的羔羊
  心脏流血
  所以弥漫血腥
  
  艾略特这个鬼走进今日都市荒原
  发现那些虽生犹死的人浩荡成群
  而世界并没有告终
  世界终将告终
  世界一定告终
  嘘的声音绵延不绝
  嘭的巨响就要发生
  (5月5日 0:20)

  即时评论:
  
  韩庆成:“这一群一群的生灵/已经折断了望向远方的笔直目光”,他们“虽生犹死”,他们“浩荡成群”。。。艾略特《荒原》中的末世景象和死亡情结,通过本诗作者的重读而再现,只是再现的背景已不是一战后的西方。世界终将告终,我们已经听到“嘘的声音”,我们必将听到“嘭的巨响”。
  
  宫白云:不仅是读艾略特诗歌的产物,更是真实现实的感受。而最后世界必将悲惨地告终于那声“嘭的巨响”,非常欣赏的一篇警世之作。
  
  ———————————————————————————————————————
  
  #以诗为证#076【丁乂《轧,或车下的草民》/2011】
  
  轧,或车下的草民
  丁乂
  
  轧,这个字不常用,只因浙江乐清那村长被车碾死
  这个轧,便有了出场率,也就有了一些说道
  一个跟头,轧诗里成了主角
  
  轧,这个汉字拆开分解:左车,右乙
  车,大家都知道,有轮子,没心没肺,受人控制
  乙,汉代许慎曾说,是破土而出的草
  车压草。草冤,且不得伸
  
  在我的字典里:轧,就是辗压,没别的意思。而车下
  是草,是民。草即民,民即草。也就是说
  一介草民,不足挂齿
  
  轧,还是象声字。想想那场景:轧轧,轧然,轧拉,轧
  车碾过。嘈杂声中,骨头崩裂,且碎
  此时此刻的我,毛骨悚然
  (5月6日 23:41)
  
  即时评论:
  
  韩庆成:“乐清那村长被车碾死”时,我写了一首诗,贴在新浪博客上,但很快被新浪删除。今天读到丁乂的这首,往事如在目前。我说的诗歌干预时事,就是指诗人应该写《轧》这样的诗,不是写一首,而是只要发生这样的时事,就可以看到诗的身影。我敬重这样的诗人,我也在努力做这样的诗人。
  
  玉珍同学:用诗敲醒社会的良心 
 
  宫白云:用“轧”字联袂现象,把主旨引向“车下的草民”,构成发人深省的尖锐画面与强烈的痛感。这种独有的措词方式,创造出一种真实性的效果,深具反讽与批判的力量。

  
#以诗为证#077【招小波《母亲的眼睛》/2013】


      母亲的眼睛
  招小波
  
  九十高龄的母亲
  眼睛看不见了
  她常用十指
  抚摸她的儿孙
  指尖,成了她的眼睛
  
  年轻的时候
  她曾用一腔热血
  去追寻一颗红星
  很多戎装的战友
  不惜献出了生命
  
  如今
  她却不愿做眼科手术
  她和拥有眼睛的我
  早已习惯了黑暗
(5月8日 23:52)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90高龄老革命今天内心深处的痛苦。她“早已习惯了黑暗”,她不忍再看到一切,包括她以及她牺牲了的战友曾经用生命追求的“光明”。我认为这首诗是振聋发聩的,它撕开了一个集团脸上的狗皮膏药,膏药之下只有两个词语:一个是欺骗,一个是谎言。


衡阳萧振中 :早已习惯了黑暗。有时候人们聊天,会说谁贪污了多少钱,而有人会甩一句话:都习惯了。其实很多事,让我们不得不被习惯,就像这黑暗,但我们又看见诗人的笔在闪着寒光。


宫白云:平实的语言却直入肺腑,特别结尾的“习惯”两字,至为机智,让那些伤口、血痕、绝望与黑暗无处遁逃。张力向最广处扩展。。


  #以诗为证#078【吴投文《南方冰雪之围》/2013】


  南方冰雪之围
  吴投文


  南方的冬季陷落在冰雪之围中
  那么大的雪花从天而降,像没有来历的
  幽魅,一入夜变得更加渺远。沙沙沙的声音
  使世界无法拒绝,旷野里的火车一路孤独向前
  
  我不是刻意停留在途中。火车在一个无名小站逗留
  我读到一本诗集的最后一页,“车窗上布满冰凌”
  我从头读起,开始为诗人的命运感到忧虑
  冰雪塞满我的指缝,一节节地疼到内心深处
  
  还有更疼痛的吗?漫天的雪花一朵朵
  咬痛大地,而大地却没有醒来。醒来的
  是诗集里的象形文字,却被冻住在车辙上
  
  当我再一次读到诗集的最后一页,南方的大雪
  已经停住,而我仍在途中。大地上的沉沦
  使我感到痛苦,我也不配用冰雪捂住自己的心
  (5月10日 23:14)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一次长长的火车旅途,一本让读者连读两遍的诗集,一群醒来却被冻住在车辙上的象形文字……面对没有醒来的大地,沉沦的大地,诗人在谴责,更在自省:北岛说过“同谋”,晴朗李寒说过“帮凶”,吴投文说了“不配”。


  宫白云:写的是“冰雪之围”的绝境,却没有揪住“绝”而不放,而是以独出心裁的方式进入“读书”的境界,让诗集中“诗人命运”的悲剧与实实在在的悲剧犬牙交错,让我们触摸到一种真实无比的疼痛,这样的诗写清醒而又独到,比一般诗写更深更高一层。

  行者西沈:“大地上的沉沦”,绝妙的诗句。


  诗人李荣: 投文兄越来越找到感觉进入状态了!


  衡阳肖振中: 痛在生命深处!



#以诗为证#079【王征珂《模仿》/1999】


      模仿
  王征珂


  在华山的山脚下,有人模仿
  万岁爷,有人模仿宫廷医生
  万岁爷打喷嚏,小的们
  屁股朝天,马蹄声碎
  
  启程的时候正当阳春三月
  我祖国的美景缤纷涌现
  那个主,模仿一个大英雄
  轿夫抬他上西岳华山的山顶
  
  站在半山腰上,“啊啊”
  抒情的那个主,模仿诗人
  也模仿:拥抱蓝天白云的
  大雁。有人捏着一把冷汗
  
  昨日尚在西安,今日已抵达
  国色天香的洛阳城。那个主
  开金口,赏鲜花,眼前无数
  花中仙,呵,牡丹,我的宝贝
  
  而我蒙混在这支队伍中,为什么
  一而再,再而三,装聋作哑
  不听纪律警察告诫、劝阻
  一个不合群的人,注定了要孤独
(5月12日 22:04)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国人的奴性有着复杂的成因,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体制的根源,还有文化的流弊。这不,什么不好模仿,偏偏有人要做皇上,有人要做小的,恨不得弄假成真,梦回唐朝。也有清醒者、“不合群的人”,就像前几天的茅于轼,出长沙记,“注定了要孤独”。。。

行者西沈: 一个无法归纳整理的人,是独立、自由的,也是孤独的。

肖振中V: 乱象之中诗人孤独地清醒着。

诗者夏兴 :真实孤寂的诗歌

郑州大学小牛 :群观中的惊醒

  宫白云:诗不复杂,文字简单,基本属于口语;形式也简单,但读起来却惊人的震撼,这是诗艺与冷幽默产生的效果。不仅对“模仿者”进行了深刻的嘲讽,也对无奈的“不合群”者寄予了同情。




#以诗为证#080【望秦《静物》/2012】 


  静物
  望秦


      碎镜片反射着压抑的灯光
  一块白帛盖住肉身,灵魂已经散佚
  
  这夜,在破碎,烛泪和烟灰
  在斑驳的墙角,越缩越小
  回到母亲的泪腺中去了
  睫毛遮住无暇擦去的尘埃
  
  天黑的比以往更早,登门的乡民
  围桌而饮,久久地沉默或者叹息
  黑暗使死亡的气息蔓延
  失去光泽的水草,被遗忘驱逐
  
  静静地,他们躺在白帛下,不再走动
  自此,他们和尘世走散了
  下落不明,中秋月悬在窗外
  冷寂的光芒无人敢于触及
  (5月14日 16:02)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整诗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把一个走向末路的尘世定格在我们眼前。是“黑暗使死亡的气息蔓延”。。。


  诗歌周刊 :末路的乡民

  行者西沈:透出让人窒闷的气息


  宫白云:面对残忍的死亡,选择“沉默和叹息”远远比探寻死亡的原因要容易得多。这就是“乡民”或者说国人令人悲哀的所在。尽管这首诗充满了人性的渴求与对麻木群体的厌恶,但最后只能悲伤地让死亡成为“静物”。这是社会还是个人的悲剧?正是这首诗引发的思考。


   前身是僧:油画感很强。


#以诗为证#081【纪开芹《丢下书本,她用双手抠出黑土》/2012】


  丢下书本,她用双手抠出黑土
  纪开芹
  
  丢下书本,她用双手抠出黑土
  抠出煤的沉默
  闪着幽光,在黑得只剩下牙齿的煤厂工人手中
  接过书本以外的教育,发黑的汗水
  浸湿那些年的寒窗苦读
  ——它们已经远去。琥珀生活
  被囚禁在遥远之地
  现在,只有风呼啸而过
  
  她在城市中心,像一个沉思者
  看颤抖的霓虹从出租的茅屋顶升起又落下
  落下又升起
  属于她的那一部分,遗失在巨大暮色中
  遗失在被狂风卷走的书页中
  遗失在哀伤中
  遗失在时代洪流中
  
  城市是一张网
  每一条道路上都有光在颤动
  这颤动的光,不能映出她的面貌
  不能照亮她的智慧和梦想
  她的面貌属于原野
  属于祖先遗传给她的,沉默的土地
  属于行走在低初的小草,属于落叶
  属于阡陌,含笑的谷物
  属于太阳,躬耕的脊背和汗水
  (5月17日 09:19)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一个“沉思者”,在“城市中心”思考着我们以及我们的时代所“遗失”掉的东西。“她”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以及对乡土的依恋,实际上表现了狂飙突进的城市化扩张对乡村以及乡村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农民利益的伤害。


   肖振中V:多少个他(她)在风中颤动。


  宫白云:写的至为感人,意蕴深邃。欣赏开芹力作!




   #以诗为证#082【唐诗《海边疑问》/2013】


      海边疑问
   唐 诗
  
  站在这海岸,我如同站在波涛汹涌的自己中间
  这是下午,天空已慢慢地
  向西倾斜
  夕阳如一些古老而零碎的花瓣
  撒得很乱
  巨浪奔涌,呼啸,撞击,把我的疑问
  一个个地逼了出来:这是
  谁人的浪?这是哪个时代的海
  飓风如何把航线
  吹偏?海底沉没着多少珠宝同悲伤一样重的船
  蓝鲸喝下多少吨闪电?海鸥
  每天要把博斗的歌
  高唱多少遍?我已忘了风的方向,只顾翻腾
  我疯狂地张开双臂
  披发向天,吼出
  新的疑问:谁来为我清除文字的暗礁
  平息旧怀抱?谁来
  打开惊恐,捞起水中渐渐下沉的落日
  谁来削去波浪状的悬崖
  斩尽漩涡的藤蔓?谁来止住风暴
  把海平面真正放平……
  (5月18日 16:40)


  部分即时评论:


   韩庆成 :站在海边,诗人遭遇倒逼,发出了“这是谁人的浪?这是哪个时代的海”的疑问。“波浪状的悬崖”、“漩涡的藤蔓”,不平的海平面,现实世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逼迫人们发问,如果你还保有良知,如果你还残存正义。。。


   宫白云:诗人站在海边看“巨浪奔涌,呼啸,撞击”,它们如同他自身的思维,于是关于浪潮、时代、方向、沉沦等一系列疑问冲撞而出,语言强势,层层追击,几近囊括所有层面,特别结尾的追问,有种驾驭万物让所有“疑问”在“风暴”中爆裂的呼啸之感,体味到的是心灵主体与客体的强烈对抗与灵魂深处的深层拷问。


   行者西沈 :就交给海鸥吧。


  肖振中V: 让伟大的诗歌精神去回答吧 。



#以诗为证#083【西棣《这是,这不是》/2012】


 这是,这不是
  西棣



  这是末日,我的棺木修葺一新
  这是尖利的钉子
  忍受着,来自人类不懈的打击
  
  这是秩序,这不是钢筋
  田野上矗立的水泥
  持续渗出人血
  
  这是医院,这不是我曾经鲜活的身体
  来,委身于它
  听玻璃在体内撞碎的声音
  
  这是寒冷,这不是理性
  这是冬日的太平洋
  是鲜红肉体的压力,更是精子巨大的建筑
  
  这是钱币,这不是解放
  谁的肺叶还能在他自己的血中
  尽情地搅拌
  
  这是铁,这不是自由的星星
  这些带着尖角的父亲
  向你敞开,国家灰色的内脏
  
  这是医院,但不治病
  这是病,但没有医生
  这些果核一样小的脑袋里,生长着结石
  
  这是鲜红的监狱,这不是肉色的铜壁
  它渴望摸,但没有手
  欲望的子弹已经上膛,而枪早已烂在水里
  
  这是黄色的皮肤,这不是故乡
  这些热爱犁的田野
  却从未被人犁过
  
  这是白色的恋人,不是雪
  她从巨大造雪机上飘下时
  她不再是她
(5月22日 01:12)



即时评论:


  宫白云:从“是”与“不是”中窥探真相,从热血中体味寒冷,从反向中逼近现实,从绝望中夺取希望,从隐喻、反讽、悖论、变形、象征的手法,抵达张力与深厚,从异质性的语言,取得震撼性的效果。极富异秉性的气质,让这首诗成为独一的那一个。


  静静融化中的火星人: 读完回味悠长,要好好静下心来品味一番,感觉甚好。欣赏诗歌独特却生活化的构思 简单,却有力量,有高度。


  行者西沈:在是与不是之间,我看到了悲哀


诗者涂涂:这场虚拟的葬礼不恐怖也不浪漫,始终充满疼痛,运用是A,不是B,是....但.....两种句式对现实无情的揭露。真相是我们无法理解,不愿意看到的。这是情感的渲泄,是思想的昭著,是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是希望与绝望的对峙。我们可以放弃的是肉身,却放不下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的心脏与灵魂。


  西棣:痛提醒我们还活着!谢谢朋友们!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26 17:0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收藏{: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7 19: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