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论诗 (三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论诗 (三首)





诗 道
文明华夏五千年  华语诗词相映红
诗骨韵魂意衣裳  汉唐宋明继祖宗
几度风雨几潮汹  千脉百流任繁荣
密码符号牛马风  东影西形唯朦胧
(重阳JM)


诗 魂
平平仄仄千百年  几多痴顽夜难眠
涓涓细水润大地  隆隆春雷震九天
极目五洲风云卷  胸怀四海波浪宽
高堂大雅侧颜过  布衣草履遍山川
                (重阳JM)

新 韵
旧律旧格旧时宜  新声新韵写新词
春风化雨润桃李  秋实如硕连理枝
形随意合诗文美  自然巧成绝妙辞
盛世盛诗韵律改  新韵大业始于斯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59 | 只看该作者
诗 道

文明华夏五千年  华语诗词相映红
诗骨韵魂意衣裳  汉唐宋明继祖宗
几度风雨几潮汹  千脉百流任繁荣
密码符号牛马风  东影西形唯朦胧
(重阳JM)

   “文明华夏五千年,华语诗词相映红。”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华夏是我国的古称,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特别是诗词相互辉映,光照千秋,在世界文艺宝库中闪耀着璀灿的光彩。
   “诗骨韵魂意衣裳,汉唐宋明继祖宗。”就诗来说,形式是骨,没有诗的形式,也就不成为诗。韵是诗歌的魂,没有韵,诗就死了。也如重阳说的:“韵是诗的魂,韵是诗的根,韵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内容是衣裳,每首诗都有一个特定的内容,表达一个特定的意象或意境。不可在同一首诗里有各种不同的混杂的内容,而成为乌合之众。衣裳是有领有袖的。有了领袖,才能统领诗意,也就有了思想,也就有意义。清代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连用了比喻,而且比得十分形象。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种新的形式的出现,都没能离开老祖宗。这是规律,也是必然。
   “几度风雨几潮汹,千脉百流任繁荣。”从诗的发展史看,当然是曲曲折折,风风雨雨的,不可能一就而成。一种新诗体的产生,须经几百年的时间。“千脉百流”,几经沧桑,繁荣倡盛。从产生、发展、成熟、衰败,又有新的诗体的诞生。就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白话自由诗而言,近一个世界来,自由体,新格律,新古体诗,朦胧诗,新韵诗,反反复复,起起落落,事实不正是这样吗?
   “密码符号牛马风,东影西形唯朦胧。”东方悠久的文化,汉语言的诗词,具有着中华民族性。那些外国的密码一样的符号,与汉语言的方块字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根本不相符合。有些人死搬外国,照抄外国,甚至搞全盘西化,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朦胧诗运动,更给中国的诗歌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这首有关论诗的诗,涉及了中国整个的诗史。从中到外,从古至今,特别是对当今诗界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严重问题,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喻,作了有力的批判。(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5 11:46 | 只看该作者
新韵诗三首


诗 道
文明华夏五千年  华语诗词相映红
诗骨意魂韵衣裳  汉唐宋明继祖宗
几度风雨几潮汹  千脉百流任繁荣
密码符号牛马风  东影西形唯朦胧
(重阳JM)


诗 魂
平平仄仄千百年  几多痴顽夜难眠
涓涓细水润大地  隆隆春雷震九天
极目五洲风云卷  胸怀四海波浪宽
高堂大雅侧颜过  布衣草履遍山川
(重阳JM)


新 韵
旧律旧格旧时宜  新声新韵写新词
春风化雨润桃李  秋实如硕连理枝
形随意合诗文美  自然巧成绝妙辞
盛世盛诗韵律改  新韵大业始于斯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8 11: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