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56|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蛰伏低处的寓言------再读沈奇《上游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亮上的湖泊 于 2013-7-23 03:53 编辑

                                                                              蛰伏低处的寓言
                                                                              ----再读沈奇《上游的孩子》
                                                                                      月亮上的湖泊

        身为知名诗歌评论家的沈奇,其诗作必有其内在的意蕴。笔者之于诗歌只是爱好,虽闲暇偶有类似诗歌的片言只句,却也仅为爱好的外延浅露。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在更少的偶然写点小评论。
       沈奇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诗歌特有的个性与风格。同时,他的诗歌也折射出了对民生对时代的关注及悲悯。象牙塔里的沈奇,并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人生的独特内视。他既是生活的在场者,也是生活的审视者。他以诗歌的方式表达热爱,倾注关怀,也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外科医师,以锋芒内敛的文字解剖人生、解构时代的肌骨,且不动声色地使用寓言方式,低缓书写诗者的思想与情怀。他早年写就的这首《上游的孩子》,看似平实的叙事,却于这平实的叙述中隐藏着揪心的击打力,如同行走江湖的武侠娴熟的暗器,又如大音希声的乐者,在低音区巧妙的编曲。
       高蹈的诗歌,需要低矮的触须。沈奇的诗歌触角,却能在低矮处探出高耸。他对人生的阐释,形成了诗歌的切入点。 “上游”,是一条河流的原始处,也是漫漫人生的起始部。“上游的孩子”,多么巧妙的喻体。这首诗里的“上游”,是特别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隐含了那个时代印记的非常意象。作者在制作诗歌标题时,就显现了超凡的匠心。而尤为巧妙的是,作者借用寓言的手法完成诗歌的抵达。仿佛一个高明的说书人,唇舌稍张,就把一个人的人生真实演绎。 “上游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就开始做梦了/梦那些山外边的事/想出去看看”。简约的五个短句子,形象地刻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新形势、新事物的好奇与憧憬乃至朦胧的追求。然而,那个时代存在的困惑与惶恐,时不时地会像突来的冰雹袭击探奇人、追梦人,因而使他们在此前的思想与认知的惯性下,生有畏惧、退缩和迷茫。“真的走出去了/又很快回来/说一声没意思/从此不再抬头望山”。每一个嬗变的时代,起初时都会使不少的人群产生惊恐甚至精神的失重-------“从此不再抬头望山”,虽然不是彻底的屈服,却也接近了宿命般的无望。尽管那个年代已经流去30多年,而只要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或多或少的都会隐约记得那时人生的隐疾。阶级斗争年代的阴影,在那时尚未完全消退,而新的变革风向又不是很明晰,怎么不叫人心惊恐畏。
       时代的暗疾,社会的诟病,最能影响的是平常民众。沈奇在这首诗里,仿佛并不满足表面的剖析,而是刀锋深入,逼近神经,让痛感悄然袭人。“眼睛很温柔/上游的孩子是聪明的/不会走路就做梦了/做同样的梦/然后老去”。诗歌里的“孩子”,是普通民众的微缩。时代的阴翳,胜似寒霜,萧瑟的是底层的人民。“眼睛很温柔”,这一句,饱含了多少慨叹,直叫人捶胸扼腕。善良的人民,“温柔的眼睛”表达的是传统的柔顺与屈命。一代人肉身老去的同时,精神又何尝没在悄然湮沉?
       这首诗歌虽然写在30年前,却在一定层面上又显影了当下某些现象和民众的心理。读后,叫人感到压抑,感到憋屈,感到有一个声音想要突破喉咙,形成陌生而有力的波频。
        一首精短的文字,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寓言作用力和辐射功能,确实非凡。也确实值得经典重读。然而,唯一缺憾的是,作者忽略或淡化的文学固有的引领作为,稀释了该诗的亮色,让受众读后难免沉郁。这沉郁,不在别处,只在诗中寓言的灰暗部分。

                                                                                         2013年7月23日凌晨草就   
                                            

附:《上游的孩子》

       沈奇


上游的孩子
还不会走路
就开始做梦了
梦那些山外边的事
想出去看看
真的走出去了
又很快回来
说一声没意思
从此不再抬头望山
眼睛很温柔
上游的孩子是聪明的
不会走路就做梦了
做同样的梦
然后老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06: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26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3-7-23 06:58
学习了

谢谢阅读。不妥处,请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42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7-23 10:41
《上游的孩子》与无韵非诗一样,
生下来就作梦,梦作完了就死了。

难得你如此坚持。且不还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48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7-23 10:45
不但坚持,还需奋斗!
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那你们奋斗去吧。
祝革命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1:39 | 只看该作者
我参与吃饭、睡觉、上厕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3 17:18 | 只看该作者
“眼睛很温柔”,这一句,饱含了多少慨叹,直叫人捶胸扼腕。善良的人民,“温柔的眼睛”表达的是传统的柔顺与屈命。一代人肉身老去的同时,精神又何尝没在悄然湮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23 17:23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7-23 17:22
无韵非诗死去了,(不是诗了),它的文意,思想,精神何偿会悄然失去?

也确实太寂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7:56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7-23 17:18
“眼睛很温柔”,这一句,饱含了多少慨叹,直叫人捶胸扼腕。善良的人民,“温柔的眼睛”表达的是传统的柔顺 ...

谢阅读。你单独提领的这小段,指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23 21:14 | 只看该作者
月亮上的湖泊 发表于 2013-7-23 17:56
谢阅读。你单独提领的这小段,指的是?

我在征评的原帖上,回了两句评在这里找到了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04: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