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诗社成员花名册(2013年11月数据):
(按名字首字母顺序排列)
【A】
阿煜,本名王强。新诗典诗人,什么诗社副社长,1994年生于甘肃礼县。2011年接触伊沙诗集《野种之歌》,同年11月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市级[白银市]报刊,论坛,空间。现就读于白银市工业学校。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
【F】
冯谖,本名章谦,男。1992年9月23日生,安徽铜陵人。习诗一年,有作品见于《诗歌周刊》《诗歌月刊》《劲诗榜》《新世纪诗典》。诗观:好的诗歌不是来自写,而是来自遇。想要不断地遇,就得把自己全都搭进去
【J】
井弧,原名潘建国。诗人,什么诗社成员,新诗典诗人。1990年3月生于山东费县,现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第五工作室,艺术创作屡有获奖,从事“微诗体”诗歌写作,有文字见于纸媒。
【T】
仝晓。山西省运城市平陆人,90后争议性诗人,草根学者,什么诗社成员及诗评主笔。入选《诗参考》等刊物。代表作有诗歌《乳》《有女孩问我》。学术代表:《仝晓浅谈先秦诸子》《仝晓浅谈名人名言》《<人在囧途>让我深思许久》《年轻不再有》等。曾接受过《人民网》、《新民网》、《南方周末》、等媒体的采访。
【W】
王晓波。新诗典诗人,女,1991年生,山东聊城人,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打工至今,什么诗社成员。写诗千余首,没散见过各报刊。“很多人不喜欢我的诗/这已经不需要隐瞒了/对于不喜欢我的诗的人/我从来不解释/这就好像/你的诗仅仅是你的诗/而/我的诗仅仅也是我的诗/再比如/你吃饭是为了你吃饭,而不是为了我/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花钱”。
王磊,90后青年作家,诗人。著有诗集《鸟日子与诗生活》《模拟悲伤》,与董东东一起主编合集《陕西90后诗歌选之十二生肖》,在海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过作品。现为西安青年写作协会会长,《诗呈现》报主编,什么诗社成员。
【X】
小苏打,原名张博。什么诗社社长,诗人,编辑。1992年出生。现就读于四川某高校音乐学院。作品见于《诗歌周刊》、《诗歌月刊》、《汉诗》、《新世纪诗典》、《诗潮》、《特区文学》、《葵》、《2013自便诗年选》等国内各类报刊及选本。诗观:为自己抒情的同时,我也希望用诗击打出时代的快感,痛感,和情感。
【Z】朱光明,1994年,四川万源人。作品发《山东文学》,《星星》,《新世纪诗典》等。
最新一期仝晓诗评:
《香烟》
文/冯谖
“来一根吧!”
“我不会。谢谢。”
“来一根吧!”
“我几乎从来不抽。谢谢。”
“来一根吧!”
“好的。谢谢。”
第一支
虎口有了下熟练的颤巍
眼窝有了次做作的泛涌
喉腔有了回不察的异动
第二支
被火光拉拢
被青雾出卖
被长烬定锤
第三支
它像条蜡笔
染肺成黑
染手指到黄
染你复离离
然后呢
事不过三
仝晓诗评:首次看冯谖的诗歌就是这一首《香烟》,我被深深震撼了!里面包含了人生智慧。信者不看,不信者勿看,犹豫者请看!
第一小节很多人讲不需要,以对话方式记录出来的诗歌不是很好。说这话的人绝对是从山沟沟出来的。作者写这段对话是承前启后的作用。给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别人给你让烟,出于礼貌的回绝人家,对方再次热情的给你让烟,你考虑到吸烟有害身体,回绝对方。第三次对方倘若还让烟给你,索性你就吸烟吧,不吸就不识抬举了。
第二、三、四小节讲的是:已经做好了吸烟的准备,开始慢慢感受烟的味道。作者还不忘告诉我们女生不能吸烟,用“虎口”二字代表男士的意思。吸烟已经成瘾了,被火光拉住,被青雾出卖了。烟已经把吸烟者的手指染成黄色。从这段可以看出,第一支,第二支,第三支完全可以理解成:烟龄从一年长到三、五年。
最后一小节短短七个字,转折性很强烈。当你吸烟成瘾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肺部开始慢慢变黑的时候,想去戒烟非常困难。于是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这是最后一根,就这样反反复复出现了无数次最后一根。
总结:人生好比吸烟,在你享受吞云吐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克服阻力的过程。换言之:儿童时,好奇吸烟。青年时,吸烟装逼。中年时,烟不离手。老时,早吸早升天。从懵懂到虚荣到身不由己最后看破红尘。一言以蔽之:吸烟不是把它吸进去,而是把它吐出来。
近期,什么诗社开始启动第一期同仁诗选——《什么诗选》的编辑工作,预计春节期间印刷,欢迎有实力的90后诗人, 特别是口语写作者,申请加入。
什么诗社主阵地:http://site.douban.com/224860/
QQ群:31026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