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雀》诗歌季刊总第十二期简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俍画 妖 (外两首)

第一声嫣红的啼哭
我便把母亲的心吞食了

我以天使的颜貌示人。但,
在任何人看不见的暗处,游弋着
诸多妖的行径。
我掌握着母亲骨血的密码,可以随意
通行她全身的小径。
我把她的珠圆玉润脱骨,薄成揉皱的丝绸
把自己喂养成长发三千,腰肢柔软

对于这一切,母亲一无所知

一场重病袭倒她。暗夜里,
我给她递水,发现她的眼睛有金光。
我心底惊叫一声"悟空"??


戏看

水磨腔已退回到水贼草的最低声部
戏台的灯光暗下来
最后一次谢幕,
她把脸谱下的所有角色放在脚边
莲步轻移,一声细小的破碎
她一脸轻松
在一张红木椅子上,
用"赠板曲"的节奏卸妆——
油彩与海绵的摩擦,响着孔雀收屏的回声
把吊眼梢还给桃叶
长长的丝缎水袖在灯火里乘着菊花而去
长江与黄河笑了三声

她用句号的表情呼出春天
一个拈花指,摘下窗外一枚绿叶
她退回到最原始的一滴水里


怒马

祖父病危
香雾缭绕里,一枚签儿直直站起
荷枪实弹。
蒲扇后面先是吟,继而唱
最后是一声断喝:跪

父亲扑通一声向下
铁骨铮铮的老军人
带着一列火车的冲力。
魅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作为入赘女婿的老铁道兵戛然收蹄
在"孝"这一声军令前。


编后语

    三年前,《麻雀》在桂中大地悄然出世。当时,《麻 雀》还是懵懵懂懂的,对于"麻雀"诗群的年轻诗人来
说,诗歌的天空是太大了,太深邃了。他们还没有能力树 立诗歌的使命,也缺乏思想、知识和诗歌技术的足够准 备。但他们只管飞,一直很安静地飞,甚至扑棱棱胡乱地 飞,飞到哪算哪,这倒很有民间性,符合他们所生活的柳 州、来宾这两座城市大大咧咧、无拘无束的特点。 这本诗歌民刊,编到这一期,整整是《麻雀》创刊三 周年。在这三年里,《麻雀》发表了一千首左右的诗歌作 品,集结了一批桂中地区最有实力和潜力的优秀诗人,形 成了60后、70后、80后、90后的写作梯队,同时将一群"准 麻雀"的有生力量吸附在《麻雀》周围,保证了《麻雀》 的可持续发展。本期新推出了二位诗人。女诗人俍画,先 前是写散文的,刚学写诗不久,但她写诗几乎不需要学 步,那种天生敏锐的诗感和语感,不逊于多年写诗的人。 研究新诗的在读研究生李路平,具有很好的诗歌潜质,他 富于现代意味的诗与他的抽象画形成很好的互补。《麻 雀》的血脉在良性延续。
    三年里,"麻雀"诗群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年轻 诗人们完成了一轮现代主义诗歌的集体洗礼,诗歌写作从
自发逐渐转向自觉,在大量的阅读、写作、交流活动过程 中,拓宽了现代诗歌的视野。对于大多数年轻诗人来说, 文本质量显示出脱胎换骨式的进步。最可贵的是,"麻 雀"诗群的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一以贯之,使《麻雀》保 持着应有的纯洁性。这种纯洁性的漫延,让这个诗群里洋 溢着一种诗歌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
    未来的《麻雀》是一只什么样的鸟?这,需要时间和 翅膀去证明。
               执笔人  刘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4 11:03 | 只看该作者
来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4 22: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