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界之境与无界之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辛音 于 2012-5-14 13:59 编辑

       好久没有谈到诗歌了,但在灵魂深处,总有一朵火苗在蠢蠢欲动。我知道,这是一朵人文论理(伦理)与镜像的火苗,不时在咀嚼和吞噬我生命的旅程,就现实状况而言,我不乐意如此,但内心深处,愿意这样。因为我知道,冥冥中每种艺术的指向和标的就潜藏在这中不知觉的现实和理想交界的意思里,它一会儿强大,一会儿弱小,这就是艺术的生命,当它随思绪蔓延开来,会有那种所谓笔到自然成的奇效,当然,这种爆发,需要时间酝酿,需要场景作为条件辅助。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汪奇景先生了,这位教育有成,两个孩子定居美国,深谙汉语言文学的老先生,他对中国历来的文字狱居然很在意,在他一切完美交代,忽然悠闲下来时,因为这个原因,他欣然封笔,显然是国内外教化不同,也难怪他了.
       艺术文章,大都如此,弄得精妙的,都是一个主题,而围绕这个主题的场景是无界的,这个也就是通常说的写文章要大气,在《赠美女云志》一篇中有这样的句子,
只为看见你   
走过峻岭崇山
恰如站在内陆省看海
你可是
海的波涛
       种奇妙的想象符合了把诗歌作为一门艺术的要求,无界之境。作为对一个美丽女人的感受,显然,这只是表达一种真正的美感,这种美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她广阔无垠,内涵深厚,这种表达方式,在场景布置上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宋玉在《洛神赋》里面说,“增之一分太长,摘之一分太短”用在此处,也恰到好处吧。
       无界之境与大胆的想象空间有着密切关系,作者必须具有处理场景布置平衡和谐的超常能力,需要超越常人想象,有着超验和超越的本质,在诗歌的六个境界里,同时具备了第二和第五境界,因此有这一条暗线编织的诗歌织体,会更加结实和紧密,更加温暖和柔韧。
      本篇题目提到的两个问题,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大凡上乘作品(就文学艺术本身而言),都符合这类景象,庄子《逍遥游》《鱼双》之类篇什,之所以能够千年来为人传诵,经久不衰,正是这个缘故,许多没有达到无界之境的作品,虽风靡一时,终将长江后浪推前浪,淹没在浩瀚的艺术历史时空。
   无界之境是文学艺术的一个高度,作用于记叙文、散文、诗歌皆可,而将要谈到的无境之象将为神秘的诗歌打开一道天籁之门。我们都知道,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在于,散文需要意境,而诗歌更上一筹,需要意境中有象,诗歌像一面镜子,在诗歌写作中,文章的主旨应该有具体的像,有的凸显在(主题),有的影藏(内容)。譬如我在《两只船》中写道
有人说我脚踩两只船
一头是城市一头是乡村
其实啊  
城市和乡村都有我的情怀
    两只船是这首诗明显的象,全文随之展开,但我们不难发现,它和卞之琳的《断章》比较差之甚远,因为我这首诗的象是有界的象,这种象给读者的反应是回味,但是并没有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断章》一篇的象是影藏的象,我们只是觉得有象,但象在何处,这首诗在新诗赏析中解说平平,这首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诗,在我中学时觉得赏心悦目,我青年时忽又觉得他的句子充满跳跃和张力,当我中年,才发觉,距离行间无不写满自豪与心酸,虽然我用明月装饰的梦打开受众的心灵之窗,这是多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啊,然而,残酷的现实能给予我什么哪?这和陈子昂《登幽州歌台》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哪?该诗中的桥表示人在旅途,居无定所,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现实生活,都有积极地意义。楼已是安居乐业的象征,或是更高的生活状态,由此精神的热情和现实的孤寂构成了该诗的张力。
    我忽然发现没有什么是神来之笔,不需要步骤,计划的写作方式,当无界之象成为你写诗的潜意思时,触及世界万物,都会浓缩成一条写作惯性,而这种惯性,会不顾你的安排,跳出樊篱,妙笔生花,有这样的境界意思。那么,哥哥,你成了。当一首诗歌能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产生新的思考演绎时,会更具生命力。诗歌写到如此,已是高深莫测,我的诗友汪奇景先生还在担心什么文字狱哪?
    呵呵,蒙顶山下栽葱,乱挖几锄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5-20 23:13 | 只看该作者
嗯,无界之境与无界之象很好,值得深入阐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21 10: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6 04: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