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52期)主编:冰河入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现代禅诗研究会 于 2014-7-1 16:24 编辑 3 W) ]6 S5 I  m4 d; {9 j" ]3 O. }

2 x7 j' f, k0 c1 w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 a$ E' @1 \3 F4 o
(2014年6月号,总第52期)
* }3 U+ j8 d* c! d
主编:冰河入梦

0 L) r+ J3 K' v6 D
- ]6 y* x) N0 y" n( f【诗歌作品】" \: H3 \  \8 Q9 ]2 B
% G/ B" G: j% m/ k0 x
《马坪关》* Y: j+ A. }0 ?% v3 k) Z
作者:南北) `8 ]$ o0 H+ P; u+ D! C, j

8 ]. R' F  ^( e. o# F7 V: @从沙溪的寺登街出发
* W& ]& m" X7 q# t, N5 f经福寿长村,再经过
3 D9 S9 {/ e9 B. G茶马古道边的现代禅诗院。
  Z4 [5 M! `4 @, ]- I* k# @, i徒步四小时,十五千米0 [' K# z" z4 j7 y" J$ |. H
他们去看马坪关。
2 s# [, S' r3 z) \( |  ~1 f4 X- q9 u
他们到了马坪关。看到了/ E, t- m! v' Z5 c( P  p
群山中的一个白族村落8 f; e% B3 [: F) r! l  c7 N9 H
一座木桥和一座6 Z/ `7 d" r7 k( ?
木戏台。但没有看到; O- z$ N7 ?; B
台子上演出过的那些戏剧。
. A) i  A! b5 s$ e) A9 a2 C
6 e# W" {. s! c- R# ~/ L2014-5-2,半山茅舍。
# i  t' z; K- J  e! C0 ^
3 D- A8 r- k1 f/ ]' L# D: f! h荐者:昌政
& P# _% E5 F  @, X理由:所见不是实相,实相是空。如禅的不可言说,“ 台子上演出过的那些戏剧”,也是无法一一指给后来者看的。读这首诗,仿如目睹米饭酿成美酒的过程。
/ q* y4 o9 ~! a  R0 P0 W# ~3 S! c" j" i, c0 k1 J
《都在这里》$ n' A# x5 X" e# ^! a  U/ W# e$ J
作者:南北$ H1 T2 ]! W; ~9 G: D7 K

4 C0 B3 Z, V; V一棵树枝叶繁茂6 k* i% v5 k4 |4 y4 E7 V: _
花开过。现在它结满小铃铛。0 w. `# S6 t/ f  f! {6 Q; L
" I, v2 b2 V! l
一只鸟隐在枝叶间
! L6 k8 q" `. J1 Q有时沉默。有时大声鸣叫。
+ |6 S8 P; ~  L% g: P2 T3 `2 O0 L9 ?3 y
我坐在茅舍前,敲字
, C. y5 r% Y  X连翘花在陶罐中,一束金黄。
3 e9 ?0 I  h: V9 P' u8 R( k2 p* j% c" [
推荐人:奥冬
- E7 Y: R# A! W- o1 L3 }# M/ P推荐理由:直接呈现的当下,生动活泼的禅心。
, F( S9 P; F4 O8 f
* s" E% Z. l( {/ ~. N8 K
" _( ]$ H! h8 ^《答僧问》
, q' `5 A" P1 {, F9 U3 X( y作者:南北8 W5 ]3 |' m# t- C
- L" t" f4 I5 T$ M1 U
僧:能说吗?/ E+ J+ Q- V7 n. F. J) W
答:不能。
5 @5 R- `! n5 I; [0 H6 |僧:不能说如何还说?6 P) L' Z; c; e+ m# `
答:不说,又如何知道不能说?8 F, P/ @5 g' r5 v4 x1 ^
3 S0 b- G% T" ~$ b- Y
僧默然,而后笑。! l: k1 y, p  ~9 D3 _

/ S9 E) d0 Q. H7 F$ V5 t+ f  H, M2014-5-16,半山茅舍。
4 ?3 B7 p. G/ k2 ]
# x& d, g& V# o% h* A推荐人:也牛) J4 I; o/ ~7 a3 }$ ^
推荐理由:作为现代诗,它也是一首非常精辟简洁的小品诗。而作为一首修为很深的现代禅诗,它呈现了一个迷僧和一个禅宗大师简短对白的公案,细节形象生动。要是学人细心,读到“僧默然,而后笑。”这里,也该悟到了什么?从这一点来说,它又是一首绝佳的拈提诗!
/ [+ s* Y" v0 P$ p% }5 _: |5 G6 U8 U* c$ h& h, K. ^9 U6 G
《古井眼开》
) F  G, X+ F( u作者:也牛5 R, L/ ]! _2 g* B, U
4 S5 m& M) g+ j/ v) w
鸟声未起% J/ O; \2 R9 F
薄薄晨光刚好能够1 ~# _, [3 V- F5 P: X
挂起一扇窗子9 S7 Z( u2 h" ?) S8 c9 s& k+ }

9 D5 |. l1 i) }  j漫山遍野即刻珠圆叶润
. F; N3 _6 H5 H2 N8 e这一刻9 C7 C* W! t0 ]
我独自醒来
9 K& X" l( b0 T: w6 O: O" R: f% h0 D2 |8 Z& e6 b
推荐人:奥冬
, a9 v% Y; X4 f4 g2 k推荐理由:鸟声晨光,圆珠润叶。独自醒来,此时此刻。
( Y5 W4 @1 Z* f3 _5 p% Y4 N
; L& W' H" N0 K4 @《游峨眉》9 T8 {. X, a/ x7 r3 v
作者:也牛
8 A9 M3 ~; M. v, n% J, e. }% f; }
$ m8 ], r8 p/ R# @. u' }8 B
* O: U/ ]1 g, E4 w/ [报国寺。刚刚塑好的
5 ?. t4 B( }0 R# b! k3 m- @1 D: I泥菩萨面前
9 M5 y0 J( D# B% ?% M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在敬香# O+ d* A% Y3 g$ @  O

4 p$ `% k: f$ R! g7 E  i
  g! P! }$ p# t乘中巴车上金顶
! z& x" y2 k3 Y" Z% I去和普贤菩萨见一面:给跑路费九十元
+ g) J8 o) v- W) D- R# K打点门童一百八十五元1 ?$ A, R- J; S# N" L! `" F3 E
% k$ ?* q3 t  R- S2 W& v: Y

) ]1 V* O# m: [2 c" G雷洞坪的厕所分男女
7 x. ]5 M& _; T$ e$ e4 @! L下车时
. u3 s9 w; ?% M还在人间. i  u) |& A% x6 G& H
" A. \7 T* l$ {9 x! p
8 @& S$ r) r& v, H( Y5 s, J* k
索道。起点: {$ l$ o3 c3 u+ z  n. {
是此岸
) `1 i( a) b: o* v终点即是彼岸
* s4 C5 S1 Q# k' ^# R3 w) _6 \2 s; H# {1 w5 \# K( L

# j. {4 m& Z/ L2 o  r' B; w8 l被金顶的佛光一照6 F9 a7 Z- `6 U& e4 E+ d
原来
# i, V! R) t% Y, x我也眼横鼻竖( A/ o# N* G& \# U; S* v3 x

# n( a: c4 }. g% v0 w# b! Z3 }" g9 R6 Z+ [8 g
金刚嘴. y+ x% b' l8 f9 W- T. g
唱断绝壁* V9 d# L* F# Z8 ?
一根弦: r) \4 w% h# g% Y
/ a- o% p0 O' w+ L7 U4 l# ]9 o

1 N/ c, P7 z' Z$ S) B8 W9 z7 I百分之九十八的游客* f1 K( y/ p% \& m' K5 ?6 Q
在佛光直照中,忘了看一眼7 ]: l" t2 p3 b
屁股后面的影子# v+ r. P- `4 y' U+ j
" X; Z0 X& c) T. h
$ }$ f+ _  d2 B: d) q: O
天风横吹
' L$ d  R5 g! c1 E# Z) ^: g: s- N骑白象前来度众生的普贤
3 I0 s9 R4 c0 U$ J身上不著风尘
" l7 u3 j6 {1 l/ y& o  v7 L  X/ J# U% z: p' D4 l
2014-6-79 b8 _' k1 A8 Z: D
! o' X& N' w% R- p# ?
推荐人:冰河入梦
8 u$ D" `; [- z- w- F1 C- w推荐理由:峨眉,佛教名山,仰慕已久。现在随着也牛的诗,游了一回。心愿终了,感悟多多。1 ~) ^/ b0 m2 b; k8 J0 n4 x

9 n  w) E% N& A; D  s4 \, t《晨》
$ H2 @7 @; n( c) K- p, Q" Z作者:奥冬
( N/ G9 j" f7 ]$ d1 K
  @' j4 a" V) w/ h6 A. r池塘醒来大地的眼( K2 T- F" E- L+ Y
阳光占据露珠的梦
# o) I6 u! I1 F; m. T: N& j5 K6 Y* M全新的宁静,全新的美
2 [/ d1 g" [. ~5 r1 M% h
( u- }) D2 [$ W! F" Y# G. s1 X( Z+ W推荐人:冰河入梦1 S+ `: C2 M. j6 ^
推荐理由:清新灵性,自在圆满。
$ D5 h) Y( X; T' e8 Y$ _% ?1 \( F9 u
《云崖寺》0 U' q. K8 \; ^* Z
作者:朱枫
1 o% F* c3 s; v3 h  ~9 ^( f2 l
& @( ?( l( d9 J+ i4 T寺,早没了$ j( D) u- b4 L7 D2 f+ l4 U
人们还称这里:5 l9 k: P7 p2 l1 n6 n& f. y
云崖寺" F2 G: H# O% c5 k- ]# i
4 w; R. l& R' B+ e, j4 n3 M- j
白云悠悠
; }2 n% O) ]2 ^) u5 V黄崖直陡
3 I  j9 y9 y& X" l+ M) I4 |花自绽开溪自流  t4 I' ]7 f' C0 P9 N/ c, q
. n, S- n- g* y& P
还有半瓦罐的香灰' i2 H- Z4 q5 z
多少风. p2 I- l9 p! Z2 N% l
也没给吹走
5 A& [% U6 ^4 d. f! H. S6 O
) _; c$ h: ]! @) ]4 i, f. w- a; x3 A推荐人:冰河入梦! |/ ~& Z9 }3 ?$ c
推荐理由:写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隐含着禅意。
: r% I! R6 T2 G2 r  _+ `% }3 _2 [# K6 p4 s
《风》1 p3 g2 @4 x3 I0 _6 A
作者:小妖桃桃
( K8 ?5 l& D* ^) ^/ T
& p% t* x# ?5 N6 m+ z整座森林
) F1 k4 o9 c2 \% q7 M3 h  n2 h硕大、广袤,我匍匐于地
* M; b7 W# H  S& w( m) e# D以羸弱的纤枝探寻,生命的起始0 D+ P* |7 i# \% l8 r) l9 o' u

. Y4 o( Z( L7 S1 x3 x' q; m6 [+ ~最初是一缕风衔来种子
9 W1 D. e6 c+ ?' _. N偶然的落在这里,或那里$ ?% W. m! b3 S2 ]/ z8 j% P
悲喜不在,亦无取舍——
8 ?. E. E3 M& g9 x
5 w' _- n6 Y! M" W7 a只是风,将我带来, X2 f+ d/ f5 S5 B) D6 f  e% o
跌入万千实相的泥土
" V9 _/ y7 J+ l, D9 r生长,抑或死亡2 N2 J) k$ r2 E$ r  j

) U  S$ [/ j  y( e2 ~0 x; o; k推荐人:南北
) Z, B$ H* J, h4 H推荐理由:语言素朴,内部节奏强烈。深得无常之趣,实相之味。
/ T" |4 p' o. O# i/ a3 ?' j) ]: ]  d$ o+ d! N
《檐雨》
: U& M9 _4 ?4 ~0 ]# B4 x作者:小桃夭夭
. D2 W0 z; R. B( R, x2 X8 R& I# M$ S3 M6 l/ O0 g/ X6 ^
1) r1 }6 r( @1 f" z; s0 p* e. m$ C( B
渐停的雨; Z5 C0 q/ ]1 b! P2 m5 H" F
又开始落下
3 N( T; J/ M6 C# ]+ H& H* }伫望窗外,屋檐滴沥9 G4 H* g: r! \4 @
5 x, ~9 E* C  W: l) r
清凉濯尘
" ~& D( g: _: Z2 }& M低洼处
  ?: @+ i+ Y% u( f- I) {$ w" Y2 Q缓淌成溪; |% u; j# S. a3 T2 y7 m/ H

" o; L3 [  j2 k; E% x一人静
8 Q+ w; w, J& q: a( V9 o空对一帘雨幕
: y1 o; l3 n0 w3 m" c; k3 r- b: u听歌、听曲
' U. ^$ }7 j5 O6 s( @看分秒
- [; B% ~. \8 A' F3 H从眉心滑过; r( t$ ?: _+ b4 ^* ]5 q$ q4 i" `
5 ^$ A" \) k8 @. \
2
& U" ]5 ~# y4 E' k天色渐渐暗了
1 V7 w1 k' h; e慵懒的雨点,在花台上
2 k5 h3 j. o: h" y* c& W* d击打着
1 J! G1 ]. b; O  I( r/ \单调的音符; c+ r9 d0 e) f" T+ B/ c" R- V. u

7 p/ J. m' n+ j噢,这是多么使人困顿
' c5 |6 n3 ^* a" X而此时,我需要
8 ~( T4 p8 u6 {  Y, z在一滴雨的思绪里
  Q% `. ^7 f9 r5 k  X8 T触摸一些幻觉——+ e; {7 K6 v' o: _  M
6 H( M, S# Q: L) F( C$ o
我,一直在等,等9 T5 E' e% d# E; H  B1 W
从我眼帘中  分解的
3 c7 G1 J: Q+ _某段画面
# x- f* [( m" U2 C以尖锐
7 C- L$ I% T3 b1 l# ^/ c3 w刺入灵魂) R0 F6 [4 u- k; @' Y, l

  F6 w. F9 r5 M/ j3 [推荐人:冰河入梦- y4 }! o4 ~2 _  v  l; P9 e. v
推荐理由:静则生禅。静,无论听歌、听曲,还是看分秒从眉心滑过,都是很美妙的事情。“某段画面,以尖锐,刺入灵魂”,更是惊心动魄。
2 w9 _* e5 o+ g  r: S) y6 I
1 ^) ~) U7 w4 L9 z# S《水流花开》
7 a& ~6 |9 t$ y8 b0 C- B; S作者:长安居士
4 n, {' d. |3 B, s* l
( c, }0 [* y! N( j" l五月将尽,山中兰花独自开
7 D* d" o! ?% u# G7 p溪流潺潺,空谷足音) y2 W  \1 o/ h- T3 d
你来,或不来,一切自在
  O8 x( @, y6 l( ], m/ D年年如是,千秋万岁后
9 _; C- ?- Y. u  a: B  u名利寂寞,如苍老的浮云) w( m  v9 A4 O! D- D3 G! D+ r

% u$ a  ?! ^* a1 [1 w" F& V夏日清芬,林间古木参天$ @5 \2 m2 k1 I) t% D, [
馨香缕缕,空谷幽兰
) j1 }6 Y" i/ P: j4 g你开,或不开,一切自在
* {  E; [+ Q  K' ]2 @) ]4 w6 B4 J繁花落满地,幻象成空, {# }5 u) C4 _3 n) I- z# Z: v
时光之外,水自流花自开3 I( o3 w3 F! r

, M1 V6 S1 F6 n# d4 C推荐人:苦李子
% ^; [8 y) N* a4 F! Y( z推荐理由:诗语安静自然,水流花开观自在,一切都在时光外。
" g) Q& a1 K2 g* {5 Z5 C& O$ [1 I2 G" x; F' e2 c; l6 D* j
《坐着》/ L8 Q9 z/ a! P8 v2 o9 M
作者:芷妍+ [' w1 q" l& O7 d% D
/ f: [8 Z+ Y8 @) q8 l3 u" T) d
钢琴坐着
1 `9 Q- H7 `. l9 e: q琴凳坐着4 a) ]/ j* h  x
藤椅坐着( B9 y$ ]% m: O3 k
黑色坐着
1 B% B, R* P# ~) Y6 |绿色坐着
  m* v, U. ^' I1 l5 K" F白色坐着
! X  g% a; Z9 ~) H- \时间坐空了
( w+ i$ m. J* q* ]; ]! k  M
4 X2 l5 @% e2 E$ }' G推荐人:碧青
) T2 R; N6 |/ u8 Q推荐理由:芷妍的这首诗以直觉思维的方式抵达了空灵的诗境。) g! v8 y4 H" z
% x: U( x1 D5 `
《路遇》
; d7 A+ s% Q! Z' C; ~作者:一滴   
6 n0 Z" M; c6 ?, Y3 A
9 g4 E9 _8 L6 X0 e0 S美妇拉住下山的小和尚合影8 T0 ]7 `- D' u
两张笑脸, 贴得很近' e. y- T' t6 ?# I, P7 Q3 a
拍照结束,小和尚还笑着看着镜头# a3 P0 E1 q/ c. N5 q
小和尚好像没有听到美人4 _2 x9 V, Q2 z$ p4 n
说要亲她一口的话,还是那样笑着
) l* F9 m$ ^% v* f' K$ |看着镜头。直到怕照的那群游客
$ C2 b$ f* J( V- R! n. B哈哈地笑着走开,小和尚# E2 [/ r8 ^/ Z1 F
才笑着转身去追他的师父) [% e5 B! v# _/ v( e/ t/ Z

8 C8 g8 i# P8 r. @推荐人:也牛! A4 l' T& N+ d: l6 v
推荐理由:笑口常开是因为心无挂碍,笑口常开是因为小和尚无爱无恨。最后他去“追”师傅一语双关,使整首诗有了弹性和张力。不错!还在于只呈现不点评!一滴的诗已有了岩泉的动感和声响!
( A9 I1 @8 L+ A# |, Y, U7 g# k9 Y4 @( M0 j; V
《清晨六点的时光》
; J6 b: i  G/ G! Y作者:苦李子
! R7 k2 [% Q# h5 S9 D! l
. t& `5 M8 Q" B, W7 I* y最先醒来的是一朵云9 E4 ]7 `! `5 i
仿若大唐慵懒的美人,缓缓
! e7 \* T' `! W4 M) j7 N0 U舞动裙裾
1 _: @* b% P) n% k0 |: r接着是塔松、银杏、棕榈
! i# a# X* [$ `) d4 d叶尖晶莹,一点点倾覆  \9 D7 s3 g* _! w) i0 Y8 B+ `
夜的黑' }" w1 K( g6 X0 t  e
然后他们,盛装出场5 L: H0 s/ W& W8 a5 [
一只,两只,一团,一簇……
5 G# d; y: Z6 r: {- n7 Z  b6 S打头的音质高亢
$ e1 C+ H7 k6 f& e像双溪寺讲经的高僧
: a) Y: M2 l; L  l) c& {  _内力深厚,百音齐鸣
, Q1 C/ h4 t/ b2 c/ [: Y一只有一只的和弦,一只有一只的苍翠
* u; o( g% c, o; A2 Q/ \* F一只有一只的际遇……$ D; [- A5 T7 Z1 Z/ `
+ w5 G* J6 W7 F! _9 ?0 o- s( F
远处,群山逶迤4 f2 {9 `2 [2 Q7 N$ x0 r* U9 Q) f
阳光从山后走出+ i4 S1 e7 X; M7 R+ y4 [" p
明亮的光线中,一只鸟& u$ g0 d3 k# ?  o" K4 X
侧过脸庞,轻轻
% O1 Y5 X7 {, L) `; S2 i! a5 a轻轻看我一眼
7 d+ Z5 h6 p( @  ?……( [9 |  M3 W$ O0 k5 W" e

' d# D9 P+ m3 k2 g* u推荐人:也牛
  k7 l1 |* O0 s! S推荐理由:禅不是顽空和死寂,它是活泼泼的生命呈现。苦李子这些宁静而极具生命感的文字,粒粒清晰,催人上进。读罢,让人感悟到生命之美和磅礴!
* ~; y3 t/ o1 ]2 A6 ?- l$ N1 Z/ L" t
《月亮》7 k/ X9 e# h- {& j; N' }
作者:星儿叶子; z1 ~. s# [$ p, W8 F% ]( A

7 Y' f6 x+ v5 S: ]( E6 l8 m自从遇见你
" V6 ^# B/ T2 g, x. G. `就让你挂在天上
- q1 B/ p- b9 l; T, @  j! R/ ]把你所有的声响用水包裹; S* q- \+ [6 A3 P
推入记忆之海  s. K/ h$ s2 l+ T: d2 Q8 e
这样,于我$ O* }/ }0 u# @  k  m+ |3 ]  [4 p
更稳妥一些,也更随意一些
3 q( b1 m( h- i" C' {/ r0 `1 `, I' a7 V. o' e" x2 P
而你自顾自地在那儿3 M5 B7 p6 I! }
阴晴圆缺+ F4 y: a9 q/ S1 x+ i' ?
悲欢离合
% K2 m8 k5 I# h: V9 v6 B% ?
2 z1 }. ?- r. k推荐人:冰河入梦
) r. t5 G0 D$ b* Y- g$ [推荐理由:喜欢叶子这个月亮。 月亮高洁,凡人不可求。不如让它高挂天上,更稳妥一些,也更随意一些。而孤洁的月,自顾自地晴圆缺也好,悲欢离合也罢,于我何干?能达如此境界,非禅者不可。7 \8 J: i. S8 d) C+ @0 k" G# h
' X6 l# J& ?$ u, w7 c: Z- }" ^" O
《登山》4 H* W( D2 e3 s, Z& z
作者:木萧萧
) K* K, c; s( k# b! k: @* K2 }* w- X( i
面对群山,哑口无言
3 P: g5 h  p' P8 ]也确实说不出什么- J1 I- B' k1 p, y# q4 u; v6 b
它的大,证明我的小
) l, }* K8 E6 s9 z, P7 P( T8 e. \它的高,证明我的矮
+ g1 r: C3 Q  Q0 q它的硬,证明我的软$ w& N) g& \6 ~& X' R. [
它的空,证明我的满
/ S% O4 a: U9 w* v它的青翠,证明我的苍白……8 _) ^/ T& M2 J% t' }
当我气喘吁吁爬上山顶
& J, `/ \% Q  L& r9 ]: R9 i看白云变幻,听清风呼啸
, L4 P* I5 P! l8 c, H回望来时路,也不过如此  ~9 l7 d+ e& ~0 L- g- _' F$ E
饱览了景色,拍够了照片
6 s' @( L- ^# O% h用完自带的食物和水# n2 f( ^! r  x5 N5 \/ `( h& B
再也没有多余的负担+ Z+ y' F2 t3 G/ g3 |; }
沿原路返回,脚步轻快/ I$ X$ O4 ^4 j1 M/ }" i' Q" f
不知不觉已下到山脚# g( h+ G4 T9 c3 G6 l& b6 D
心想下次要从另一条路登山
0 c- V* e' y% [3 d! i& T
" y3 d: j& U! Y0 w0 n5 y* D! U0 ?* Y推荐人:冰河入梦4 @6 |) A& K3 S8 ?
推荐理由:感觉这首很有意思,作者面对群山,哑口无言,而禅意就在这无言中产生了,在这看似随意的笔下产生了,不是吗?9 L. Z8 G! }: i4 @

4 ?$ a! _. y( c# P: J+ x大海9 l7 z4 M+ i  U
作者:影沉寒水  ^3 ^2 j: o6 a
4 t  t9 F# Z" S% l) m
永不提起
' r* n0 |  ~% [! v. Y5 r% U3 y那打水的竹篮
' _7 n- U9 Q# ?5 `  E/ p/ M1 n: }
# }! z3 X, u) O- z2 u1 n推荐人:冰河入梦
7 S" }1 R' ^5 j. g9 |% P% O* {9 Q) w推荐理由: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生活的大海里,小小竹篮是打不到什么的。不如永不提起,还有个渺茫的希望在。何况,世界本是空。
, w, [/ [6 p) z! ?% R. M( C( n' _3 J! E+ y; I4 d2 Z
《露珠》$ S7 Y. N! A6 P" N) I1 q# l+ u/ w
作者:胡有琪
) ^' s' A% p* B. x1 E  }. X$ X7 y9 }# M: I( e
面对黑夜  参禅
1 R# E0 p6 z: ~4 k$ Q心空  一座寺落座% Y4 N2 w6 z" z
9 O1 y4 V2 k% T9 t! Y( _5 P/ t  d
晨  # o- I  N1 D3 k$ o* j2 b
太阳撞响露的钟
( u' y; Y: }  ~4 i+ f- x钟声里游出无数的朝霞
" J# e4 a  \5 f( K拈花微笑; x8 o# P$ i" V3 `
& y3 z! Y* n( {6 i0 n9 E4 ^" h
推荐人:冰河入梦
. d6 a% v8 N4 F  Z推荐理由:无限禅意包涵在美的意象中。! C, s. n9 e, B9 O3 g
9 _" F2 ^- ]% Y4 _: h
《窗外》
: S) X% ?' Y/ t作者:水弦
5 e0 O9 s" L9 l# Z  ?% D3 d8 E8 O4 i
5 [! f3 f  R! T6 C! C我走进了屋子
2 f8 w& @- {  ?窗帘挡不住窗外的阳光! _% S" ?& Z/ B- L( [. b5 v
月色鸟鸣和花香
& V. L/ X3 E( f. Z隔不断绿荫冉冉/ L2 ~6 {0 Y) A! M; U; S" }( g
流水潺潺& ~8 k7 I1 [( y. i7 W
我每天走出屋子  M: O7 Y  [$ v7 K
不停地把风景带回
8 l8 ~5 q  m2 S装进屋子* u8 w4 g' M& g! }2 W6 ~2 u( |. D
像蚂蚁搬家
: W9 {/ w" x7 B1 |我开拓着心灵的空间" E' U2 O' t3 z" k
想方设法把寻求的美种下
( C+ z4 E8 O9 l0 r& t* D然后慢慢打开0 r# |: H) s. I, n: u! [
阅读月移花影/ v' o, s: Z! v) Q4 v
流水潺潺6 K* \  v- K9 r* ^, X8 u4 t
# G) s, T0 h7 ^* g6 t, o% d+ K& k
推荐人:冰河入梦
+ ^! w/ ]- k/ F  M$ N  j, _$ B" \推荐语:非常健康的心境,非常美丽的诗情。
- }3 ]: s: S# R, Q% z
* L0 b0 K2 }$ N3 d. T《一场小雨如期而至》
% C8 o' A  d0 t5 @6 r: T作者:一蓑烟雨: u" a3 V' c" e! T4 ?4 Y) |
+ j2 q% \% f2 V' p3 ^: \- X9 y9 i
一场小雨,如期而至
6 ]( ?9 q! z% C" J$ A# D携来一笺远山的问候
- B& K) X; J! f7 o我去小镇取回春天的快递
/ [* ?: K7 R* q% I# O顺便沽一壶杏花村4 X8 Y1 T0 J9 C" A& ]5 ]. P
你来不来7 ~% L9 X- m& }6 K) ~/ A' P0 G2 z4 F
与我对酌- A' x% j5 M5 e" E. X/ q/ b+ @% W

$ @; n& S0 V8 m/ {. `- O5 c" G( q4 i在这个心里长草的季节
  v% G* Z+ N& I3 T" y) l最适宜饮酒或者
: X' a% \! l0 d  d5 s3 J* }  l- M+ {谈一场恋爱。所有心动% H7 _7 Y" W$ [2 C
皆因一滴雨珠儿% |# D5 i' a0 I/ T; K
吻在脸上
) v' U. c0 c1 J" u2 x刹那而起
* A8 h. q8 ~- {9 S: j9 G0 E( Z
" x  w+ e6 |9 w2 b1 U3 H1 ?6 \) S# Q一串跫音和水滴
  e1 i2 ?4 d& P% s9 h都能弹响青石巷
# k. {6 [3 o+ e7 g) e; b1 O: I3 q5 c唤醒丁香  满眸芬芳0 ]( D" o# I, P8 d9 Y1 O! K
半掩羞涩,躲在- c& `5 @( Z- A$ J( e
锈迹斑斑的7 C% X1 _# j- r6 j
门后$ I' f) e2 M% d9 @, b, G
. u% c$ p, D, j5 K7 q) H
小雨如期而至的时候
( o- k% R# J3 U$ }; \# e; {8 @有没有故事相约而至! K# C6 j6 s* B8 y! g- K" ]
酒壶不知道
, s+ e6 B; W5 |, r' ^$ B3 n" I! r0 A" {丁香不知道
/ c& d6 w. V, Q. W! ~小雨却悄悄地笑了——
3 O/ y4 q# O! Y8 T
- J  I& Y' k, m# w6 t5 N当雨巷尽头3 D- ?1 x- K7 F" D6 ~# ]" o
飘来一朵红裙. X9 a' o4 I( F" S; z; I2 M2 S3 e
脚下的卵石竟纷纷" m  w* ^0 @% A6 o
长出了2 E9 v6 l  R! {( s* u! z
小手般的嫩芽
1 {' Y0 W( ?$ A( H) h  _$ J) m* |0 y8 B3 D. o6 b6 L+ g
推荐人:冰河入梦! a* S# g+ g4 O6 z3 ?
推荐理由:诗如丝丝春雨,洒在心田,感觉舒适极了。推荐。
3 t, X( @* o* ]5 m. J' D. u2 |. @: I/ K% a! k: x
《枯竹上》
6 a) d( N9 s8 l8 K! D+ e作者:白芷
: K) s  k7 b. d: r0 h+ @
0 J9 }, D4 j( |/ v) P麻雀的飞鸣1 G- s- n$ c+ {; y1 m  x5 Z
让较着劲的藤蔓; G4 T" Y6 T6 M8 R# ~& e
慌了一下 : }8 K" F# ?$ K$ D! n) d% ~

; U7 }# m9 b% b  N8 ~7 G推荐人:冰河入梦
4 r( S! v, J  C; V推荐理由:动静结合,灵性微妙。
  s% _1 d, Z3 z+ D2 G4 o  ]( J; ?: z) q, \3 N+ h+ P& q+ O2 f
【访谈问答】/ l8 w  \4 ^$ g

7 g8 {! w8 g2 K1 m* V5 f, E现代禅诗答问录(之三)0 Y/ N; {$ ~( X" ~4 z
答问:南北4 j- A5 M8 H( }- \
* K5 `! U1 W8 y
15 ?1 d) E: X: O! D& f
问:禅意诗与意象诗如何区别?% ?& d# f2 g  h# C- m" w% o" J7 E
答:禅意诗当然是先要有禅意,也就是禅味禅趣。这个禅味禅趣,似乎还是有点含糊,令人不知所以。其实也就是一个观照角度的问题。这个首先你要知道禅,知道何者为禅?然后用禅者的目光观照事物,当你观照的事物化而为诗时,便是所谓的禅诗了。而这禅诗又是合乎现代诗的形式和表现方法,也就便是现代禅诗了。
+ \1 V  A) f1 w- t而意象诗则是源于英美的一个现代派诗歌流派,主张主题和形式取材于现代生活, 注重心象的表现和抒写。所谓意象,词典上的解释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 ^& f5 d3 ?9 V- W3 `& X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根本不同。现代禅诗在写作时要求包含意象诗的现代写作手法技巧在里面,而意象诗则不能含裹现代禅诗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理趣。9 }/ G# @/ G/ |! V+ O

/ e5 Z- S/ N6 p8 N6 O% z5 d' K2- O4 U' d. ~1 E7 M4 l
问:现代禅诗和冰心体的区别何在?3 k7 _2 r- t5 H4 S6 G3 z, z; r
答:大概对于中国新诗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冰心的诗歌语言清新易懂。以她的《繁星》为代表的小诗,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年轻写作者模仿的样本。但这种诗体却不是冰心所创的,而是她仿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当然,我不知道她是读的翻译体还是英文原版的泰氏作品。不过,冰心的最大贡献在于她的诗歌语言。她没有像20世纪初的大多中国文人如鲁迅等那样,文白夹杂,生硬拗口,而是将日常口语与翻译体的欧美文体相糅合,形成了很清新的一种语言风格。
4 o. M8 x  b) b3 x现代禅诗在语言风格上,还没有成型的定例。但在我的写作中,是基本采用的冰心那样的语言态度的。不故意用拗口华丽的词语,不用必须加注才能明白的典故。尽量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和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 {+ u2 {& r4 M
应该说,现代禅诗和冰心体,无论形式上还是语言上,都没有什么必要进行区别。我的主张是汲取冰心体的风格到现代禅诗中来。
# c1 A1 j9 T( c! G( Y* O9 E1 o
3
* |! a4 M$ o) W% q! [: H问:如何定义现代禅诗?; F  ?4 ^, b1 j/ `0 \. S; x6 A
答:现代禅诗就是用现代的诗歌形式和手法,来传达古老而新鲜的中国禅的思想和意趣。
; H+ d; F: E8 r7 q* A* s具体的,在此我就不再重复曾经说过的话了。可以看看我随笔里面的“现代禅诗一瞥”和“现代禅诗和新禅诗”等部分,基本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Y8 s; w$ h; T3 ]6 X/ A7 G' H7 H% @- y$ r/ }3 m+ F
4
+ h) |3 r* a( l. d; B- s1 Z问:有人说,您所阐述的“现代禅诗”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雷默等人“新禅宗诗”或“新禅诗”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请问您所倡导的“现代禅诗”与雷默他们的“新禅宗诗”,到底是何种关系?9 `* J! i1 n* ]/ O% D' `
答:我在《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二:现代禅诗与新禅诗》里面,已经说明过这个问题:“杂志……里面的栏目,却是以文学样式为主,其中一个栏目就叫‘新禅诗’。”也就是说,我所说的“新禅诗”,只是当时(1996年)释永信以“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名义所办内部刊物《禅露》创刊号上的一个栏目名。我所作关于“现代禅诗”与“新禅诗”关系的论说,也是针对该刊所提“新禅诗”的,而与雷默等人的“新禅宗诗”毫无关系。因为,当时我对于雷默等人的“新禅宗诗”从没听闻过,更不知道雷默、张子清等人在南京的事情。而对于雷默的稍微了解,是在十年之后我在乐趣网办“现代禅诗探索”bbs论坛后,他到论坛发帖,才知道他们此前曾出版过一本《新禅宗诗》。但,除了雷默在论坛贴出的两篇短文,我没有看到他们对于“新禅宗诗”提出过一个比较成型的的理论框架。不过,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尽管他们在当时及此后都没有在诗歌或文学界造成影响,但毕竟是有过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而当年《禅露》创刊时,设置该“新禅诗”栏目的主编者,是否听闻过“新禅宗诗”,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雷默在《禅露》上发表作品,那应该是《禅露》创刊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I4 p) S6 S# S0 r+ e) m  `) B
至于“新禅宗诗”后来怎么演变成“新禅诗”,我不太清楚。但无论“新禅宗诗”、“新禅诗”,还是我们所提倡的“现代禅诗”,只能说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大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包括台湾),都开始了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但不存在谁影响谁或谁在谁的基础上形成的问题。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网络传播,搜一下就能遍知天下之事。个人电脑更是少之又少,信息要比现在封闭得多。如果有人非要这么毫无根据的去假设去推想,我想大概不会是为了诗歌或艺术本身,当然也不会是为了什么学术研究。
% u6 s. @, `/ Q  a4 i- U9 c) D* f* k! M; ^, `: V2 ?/ e8 U# W  g
53 o+ T1 L! I" P# Y
问:我还注意到在《新禅诗的隐默探索者——网易轻博LOFTER官方推荐诗人雷默专访》中,雷默引用张黎《崛起的现代禅诗》一文说:“对现代禅诗流派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的三个人:洛夫、北岛、雷默。”张黎曾经是现代禅诗流派的重要成员,也是对于现代禅诗发言甚多者,您怎么看他的这个说法?认为确当吗?2 ^! r9 J( C3 S( x2 X
答:如果这个说法确实出自张黎的笔下,我觉得她完全是在信口开河。
5 C1 f* G9 s$ m9 c洛夫由“诗魔”而皈依禅学,又受台湾“现代禅诗“之风气的影响,有部分晚年的作品呈现禅意,说对现代禅诗流派成员的写作有所影响,还有可能。但张黎曾经写过一篇《浅谈洛夫对禅文化审美的背叛》,是全面否认洛夫作品中有“禅味”的。而北岛,我似乎从来没有听闻过他对于现代禅诗有过任何哪怕只言片语的言说,其作品也根本与现代禅诗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扯不到一块去。至于雷默与现代禅诗,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我在1996年开始思考现代禅诗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这个人。直到2005年我在乐趣网开办《现代禅诗探索》论坛,他到论坛发帖,才知道原来他曾经写过“新禅宗诗”。但这与现代禅诗有什么关系呢?
+ Z+ G' \( t; k6 w, H3 P, b) ~2 {: Z7 _1 V0 |7 o, H
6
5 o  R+ F9 v% o8 @# y  X3 O# q( Y问:我看到一些欧美的研究报告称,禅具有某种心理治疗的作用,被用做精神治疗的方法。现代禅诗既然是以“禅为根本”,那么,是否也具有治疗人们身心疾病的效果呢?# S' }! J. B! H0 ^2 m1 A2 S9 |, c8 ~! p
答:是的。这方面的文章,我也读过几篇。
- }2 c; Y! P. Y& k3 e7 w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是思想家,同时也被称为“大医者”或“大医王”,也就是说,他是能够看病治病的。当然,他不是传说中用什么符咒或什么灵丹妙药治病,而是用思想治病,是治的“心病”。禅是佛学中的一脉,所以就也传承了这个“医病”的功能。但其功效,也就仅仅是在“心理治疗”一途。因为,人的很多疾病,都是“心病”或由“心病”而引发的肌体上的病变。
7 [2 H7 k7 t: n0 w1 [4 J& w心理治疗,是只能作用于有缘人的。对于根本不接受禅理旨趣的人,是没有用的。也正如一个病人,医生虽然确诊了他的病,并且给他开了对症的药,但他拒绝接受服用,也就还是毫无用处。
$ s( r' K' ~0 u) f3 `, w" p1 i
" g! ?3 b' E, G$ y. e(2014年5月30日整理)& V- c4 Q) `, J6 J! @
  q) n0 y" ~/ a: t

9 K7 ^# Y7 x1 \6 p& o  N$ {# z推荐人:冰河入梦
: R& D7 L+ W7 t8 d$ N推荐语:南北先生首倡现代禅诗并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有益探索,使现代禅诗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影响,来之不易。先生这篇关于现代禅诗的答问,如一场及时雨,厘清了某些人对现代禅诗的模糊认识,有利于现代禅诗今后的健康、良性发展。
, z; ?% I' z" _5 T% k- H& D
/ Q( K4 q  Y, ?" p! q
1 @0 U0 {- p+ @/ M9 D【驳正考据】5 T: R: @& r: u8 e$ j0 r
4 k  R( O+ d- d7 t" B5 k) I+ n
现代禅诗正名:考据辑录篇6 N0 G4 W8 l* w7 U% ?; ~
文/何兮) @, a3 @  a1 _" t
$ a5 }9 p: H5 T
缘起:+ S% e- g$ n7 r- h. o. h. R0 M& a  y  G+ a
- A& {5 D: O0 ?3 |, l$ V8 m
自种自树,自开自花,自收自果。果实再甜美,也是由于耕耘者的用心和用力。凡事有因才有果,乱嫁接因缘,颠倒事实,罔顾真相,以此瓜分和夺取耕耘者的果实,这就非真正诗人禅者所应为了。6 c2 Y6 T' {' ~: a
一个流派不是几句话说有就有的。她的形成和发展,必定是因为一些写作者的缘分,同时在写作美学上有共通的追求,从而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从单力量到多力量,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为人知到为大众知悉。一个成熟的流派必定是有核心凝聚力的群体。随意谈诗歌流派是很荒唐的事情。/ u% X  \1 ?  ~% F) V- i/ d8 f
诗歌写作本是比较个人的事情,但是诗歌研究是学术问题,有非常严谨的要求。任何论点都要经过论据严密论证,结论才可靠。首先不能违背事实和常识,二是要经得住逻辑的推敲,这样才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学术史是一系列事件的时间序列,事件可能被一些人隐藏或者时间顺序被错乱颠倒,但是真相都是经得住时间的推敲的。% s" t3 b( `( a
从今天开始,放弃“好人主义”。作为学术研究,当然,囿于资料缺失,不知道真相,也来不及考证,匆忙为文部分观点不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评论者”,为出名罔顾事实,颠倒前因后果,这就属于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一个写作者本来应该安静踏实写作。但是笔者作为现代禅诗探索早期的会员之一,当本来很多人和事与现代禅诗流派无关,但是当被强词夺理罔顾事实混淆在一起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实在有必要做一些正名了。以讹传讹,无有了时。于是不得不说一些话,不得不认真做一些尽可能的考据和辩驳,把所知道的事实尽量写出来。现在是不得不说了,虽然说了可能正中某些人的下怀。笔者不愿也没时间和不顾事实不讲道理的人争论。如对以下考据和论证有更可信的资料和更合乎逻辑的解释,感谢提供资料,笔者也愿闻其详。
' u' R8 D* i; {1 I/ |8 h8 q
5 `* S  e# L5 J) b9 ]3 W9 ^% @3 E
* `7 ?8 E4 \8 T+ }) k# t. d" }6 V# \. z( w  J
引文:1 M# I; h( \8 N& I! T
& Q. B( M5 B( P* O7 p
附截图如上
$ |; n" u/ X4 K' f" C! q5 E3 e6 U6 p/ t& |
    新禅诗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所谓新,一是形式,是现代白话诗的写作,而是内容,与古代的禅宗诗歌相比,新禅诗具有当代生活元素。$ q7 V7 v) j+ o3 V0 n/ t
                                                              (来源:百度百科)
/ R4 A7 Y/ d4 S; y& J2 h# ^) g5 n9 R% w# V
考据:
* S2 T0 G8 Q- B    此词条创立于2013-04-26,且文中有一字错误,可见创建词条的匆忙。词条提到“新禅诗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众所周知,80年代是诗歌繁荣、民刊众多的年代,笔者孤陋,但是依然认真查阅了相关现当代诗歌史、民刊研究资料,未发现“新禅诗流派”。既被宣称为“新禅诗”流派,那么就应该有关于“新禅诗”清晰的概念和理论阐述,以及成员组成(注意:流派是一个在共同主张和理论旨趣指导下,有排他性和凝聚力的群体,这是基本常识),成员作品,成员对此流派的认同情况,成员交流情况等等最为基本的资料,在此词条解释中以及相关资料中笔者未发现任何相关群体资料。同时词条目录只介绍雷默一个人。这不太符合学术规范了。
& X2 z/ Y1 {( y: m( h3 }) D- D( ^. ~" L# m. v+ U1 `
2 g, f5 Q5 i0 c! ~( ]. @0 k
$ H3 ~# D0 r/ [' z0 j
引文: ' v% t: U/ R4 ]: g
雷默,中国当代新禅宗诗派的创始人,代表人物。《佛教文化》,《禅露》、《禅》、《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以及美国《新大陆》、《TALISMAN》(英语诗刊)等杂志都介绍过他的诗文。现居南京。雷默被称为对中国现代禅诗发展做出贡献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北岛和洛夫。8 X( A' N7 w5 [
                                                              (来源:雷默轻博)
; M9 r6 P* m/ |考据:
  s% k' `; f& L' y3 b* G  K$ H
8 E; }) K+ ?$ W参照考据一,依然没有发现“中国当代新禅宗诗派”的资料。“雷默被称为对中国现代禅诗发展做出贡献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北岛和洛夫。”,此句话是张黎在《崛起中的中国现代禅诗流派》一文中下的结论,但是结论轻率、主观,经不住推敲,根本就是信口开河,胡乱杜撰。同时相信,洛夫和北岛也不会认可这样的结论。张黎这样做,无非是想拉洛夫和北岛做虎皮,来抬高雷默。雷默也假此妄断大量炒作自己,自称“中国当代新禅宗诗派的创始人,代表人物”,笔者无法考证到中国当代新禅宗诗派是否确切存在,到底有哪些代表人物,也没有见到相关的理论阐释。且雷默又自称“中国当代“新禅诗”的首倡者,探索者”。笔者无法考证“新禅宗诗”又是怎么演变成“新禅诗”的。雷默写过短文:《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关于禅宗诗歌》,但是这和“新禅诗”有什么关系呢。笔者作为现代禅诗探索早期成员之一,能考证的是雷默和现代禅诗毫无关系,更谈不上他对现代禅诗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什么贡献。不实在的吹捧又被被吹捧人拿来装点自己,很荒唐也很轻浮。/ J: ~! T+ U" o+ ^
新禅诗、新禅宗诗、现代禅诗是三个内涵与外延都有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5 C+ s: Q) L2 J2 E" S5 K. Q! |$ }! [3 R8 [7 B; X, I: ~

! A( X% P; E4 Y/ e' S- n8 B
0 w# Q+ g6 m/ b6 _; i1 D9 W7 h引文:
' ~) c' R+ p& ]    对于南京的雷默先生,以前虽然不曾接触过他的人和作品,但是对于他的名字,我却是很熟悉。并且,与他的名字相连的一个概念——新禅诗,我也是熟悉的。因为,由南北先生  倡导的现在被广为人知的现代禅诗,就是建立在他的新禅诗概念基础之上的一个理论主张。* z8 e* T, ]( e, ]  _
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佛教杂志《禅露》有一个栏目是“新禅诗”, 雷默等人的诗歌作品就经常发表于此,而当下诗坛现代禅诗流派的发起人南北先生,则是早年《禅露》杂志的编辑之一,因此可以说,南北的现代禅诗与雷默的新禅诗是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的。只不过,正如南北在自己的理论随笔里所言,他之所以在后来否定雷默的新禅诗概念而沿袭洛夫的现代禅诗概念,是因为他发现禅与现代诗歌的结合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象。
3 g5 r* N; U6 |4 v5 I4 ^    ......而最早提倡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相结合,并以新禅诗概念加以推广的雷默先生,他的主张和诗作,也必将会被中国诗歌史记录下来的。
+ b6 ?0 o. R* J, p6 i
2 S. q3 j8 g2 ?- e9 F% o# Z+ x          (来源:张黎《主张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结合的第一人——读雷默先生的新禅诗》); D; U5 S6 t( t# `6 s
; w, r# @9 o0 n' L5 ^
考据:
  V& ~1 ^5 ?: f8 F& q
7 G% K3 t3 }  w9 L" Q% n( \  Q1996年5月《禅露》创刊,此时就已经有一个栏目叫“新禅诗”。创刊号就发表了署名“南北“的《诗二首》和署名“王新旻”的《幸福在心》一文(王新旻曾是南北身份证上的本名)。而且,1996年底《东京文学》也以“新禅诗”为题,发表了南北一组现代禅意诗,里面包括《布谷》、《苹果》等最早写作的几首六行体,算是最早发表的现代禅诗作品。
9 x8 ?! I, t1 c9 H/ b5 `. b" Z. u* ]! ~1997年7月,李诚、银须、万顺等人编选了《嵩山少林新禅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笔者看过此书,内文其实是古体禅诗,这里的“新禅诗”应该是指今人写的有现代意味和内容有区别于古代禅宗诗的诗歌。可见,“新禅诗”三个字早就有了,而雷默在《禅露》发表诗歌作品是创刊好几年之后的2001年和2008年,仅两期。同时2002年夏发表了《语言,禅与诗的障碍》短文,内容也并不涉及“新禅诗”的理论阐释。5 C. ]1 P6 E; H; v2 s8 o" W. p
2005年,南北在乐趣网站开设“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后,雷默主动到“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发表作品,才知道他这个人。笔者也是“现代禅诗探索”早期成员之一,那时候也没有听说过雷默其人,更没有看到他关于所谓“新禅诗”的理论阐述,并且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新禅诗”的理论主张。而南北在1997年就发表了《现代禅诗一瞥》,明确提出“现代禅诗”的概念并进行介绍。所以,“由南北先生倡导的现在被广为人知的现代禅诗,就是建立在他(指雷默,笔者注)的新禅诗概念基础之上的一个理论主张”,“因此可以说,南北的现代禅诗与雷默的新禅诗是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的”这样一厢情愿的主观结论简直一派胡言。“南北在自己的理论随笔里所言,他之所以在后来否定雷默的新禅诗概念而沿袭洛夫的现代禅诗概念,是因为他发现禅与现代诗歌的结合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象。”,笔者查阅南北关于现代禅诗的理论随笔里面,从未有这样的说法。且南北提到的“新禅诗”是指1996年在“禅露”上面的“新禅诗”栏目,在《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二》里面,也是这样记录的,这和隔了差不多十年才出现的雷默,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好,南北《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早已经白纸黑字的刊发在那里。张黎故意扭曲事实,别有用心,在此就十分明显了。(参见南北《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 N# t  ~9 _6 y4 I4 R: T
至于“第一个主张将禅与现代汉语诗歌相结合的人”,笔者认为就现有可以查到的资料而言,应该是废名。雷默作为一个60年代出生的人,怎么可能?这似乎是稍微对中国诗歌史有点常识的人都可以明白的。
9 ]6 G, V$ N, V* R  u    “最早提倡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相结合,并以新禅诗概念加以推广的雷默先生”,这一结论笔者也觉得没有什么根据。自从有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有禅意的现代诗歌早就出现很多,雷默根本不是“主张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结合的第一人”。如果这样毫无根据的妄断成立,那么废名以及台湾诗人周梦蝶、郑愁予、商禽、杨平、洛夫、非马等一批诗人的现代禅意诗作品摆在那里,又该作何解释?这只能说明作者写作的心态何等浮躁。还有“以新禅诗概念加以推广”,也毫无根据。推广必然有行动有理论阐述,笔者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确切资料可以佐证张的这一说法。7 @7 k6 s7 u6 B

/ |& d& A8 j' @/ P. J) C
! |# v9 p& A' e5 ]+ C4 J
# T" b" A8 X, n; O" S引文:5 F9 P3 o5 k0 y  c; d- ~5 b$ L0 Z3 |# a
    在介绍现代禅诗流派之前,我先介绍一下近一二十年,对现代禅诗流派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的三个人:洛夫、北岛、雷默。
6 p+ d+ b5 h& ?" @9 i) [5 v    洛夫先生是中国现代禅诗的启蒙者。但是,由于洛夫先生一生致力于对西方诗歌的学习,对于禅文化和传统诗歌的理解实在有限,他自己诗歌里所谓的禅,也就是对生命本体的一点点觉悟,而对于中国禅所体现的审美,以及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学说,他是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的。我之所以要否定他所谓的现代禅诗,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完全建立在以西方诗歌为本位的基础之上的。而成熟的中国现代禅诗,必须以中国人的思维和审美方式为基础,体现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质!
$ t  ]: a: G8 J1 u. t" j    近两年来,北岛先生已经确定禅与现代诗的结合,是东西方诗歌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他在香港2009年底组织的一次大型的诗歌聚会上,邀请来的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以写现代禅诗闻名的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还有,他不仅在今天论坛开设了“文言旧邦”版块,他更要《诗意地栖居在香港》,看来,他正在一步步地接近中国传统文化,接近禅。
  L: h/ L  l8 h    南京诗人雷默是“新禅诗”概念的提出者。早在1991年的春天,诗人雷默与他的朋友们就开始了对禅与新体诗问题的探讨,并把诗与禅结合的这种新体诗命名为“新禅诗”,而且,于1993年选编了一本新禅诗的诗集——《新禅宗诗》。后来,雷默和他的朋友们的作品不断见诸于报刊,佛教杂志《禅露》还专门开辟了栏目发表这一类的诗歌,于是,“新禅诗”这个概念就逐渐在公众中取得了一些认同。
  N) D! j8 r. O: M; ^' S) [0 B% g' |/ B, g/ F: d& {' o4 d
                             (来源:张黎《崛起中的中国现代禅诗流派》 ). V& D) G5 M0 F  ]4 I
考据:
5 F/ b. @+ w' ~- C% [) ^; C8 k' U' l* \: y
1、
- ~$ ~" O, K# `6 g    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虽然他本人写过禅意的现代诗歌,但是这和现代禅诗流派又有什么关系呢,禅意的现代诗歌许多人都写过。同时洛夫本人对禅的理解,也绝对不是如张黎说的那么肤浅。1993年,洛夫:《超现实主义的诗与禅》(《江西社会科学》10期,页70—72)。2003年,台北天使学圆文化公司出版《洛夫禅诗》。这是笔者发现的仅有的洛夫先生关于禅的资料。但是洛夫先生从未提过“现代禅诗”这一概念,所以张黎的否定就显得不着边际了。且为大众所喜欢的《金龙禅寺》,也是被人称为“现代禅诗”。而这些诗歌的写作过程在洛夫的文章中有提到过,“最令我自己不解的是,有时我会在极偶然的情况下,任意挥洒出一些‘无心插柳’的作品;这就是说,这些诗往往是我自己不以为然,而大多读者却给以出忽意外高的评价,《独饮十五行》《金龙禅寺》《有鸟飞过》,以及《裸奔》等即是如此。”(来源:洛夫《我的诗观与诗法》)。“这些诗通常是未经苦思,遽尔成篇,好像它们早就隐伏在一不自觉的暗处,呼之即出。诗贵创造,而创造当以自然为佳。所谓‘自然’,大致就是像一株树似地任其从土壤中长出,因而宇宙的秩序,自然的韵致,生命的情采也就都在其中了。”(来源:洛夫《我的诗观与诗法》)
3 B) S. ~+ }" Q在洛夫看来,诗和禅是相通的,“诗和禅都是一种神秘经验,但却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我对禅的理解是:从生活中体验到空无,又从空无中体验到活泼的生机。诗与禅都在虚虚实实之间……”(来源:洛夫《我的诗观与诗法》)3 D1 G$ _& K0 y' `& `, K
我只看到过洛夫在早年提出过“横的移植”这样的一个“现代诗”的概念,从没有听说过他提过“纵的继承”,这又完全是张黎为了讨好名人,移花接木的行为。2 \7 u/ b. @- N3 {" o
她对洛夫和北岛,都是先骂后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张黎自称“禅诗教主”。真是毫无原则底线和评论者应持的操守。5 |8 P, G1 N/ Y- i: E9 {
2、
( z; R. Y/ o7 M1 Y8 b; [+ q北岛和现代禅诗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张黎说,“北岛先生已经确定禅与现代诗的结合,是东西方诗歌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不知道下这个结论根据在哪里。且看北岛自己的原文:“在香港办诗歌节的念头,和我这些年在海外漂泊有关。自1985起我就参加全世界各种诗歌节,大大小小加起来至少有几十个吧。我觉得诗歌节这事儿挺好玩的,能把全世界的诗人凑到一块。目睹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一来二去,觉得要是有机会也不妨亲自试试。我在美国做过一次。2004年秋天,我在柏洛伊特学院教书,那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总共只有1100个学生,我和我的美国同事(英语系教授、诗人)一起策划了一次国际诗歌节。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只请了5位外国诗人。我打算做进一步的尝试,就是在香港办一个真正的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于2009年11月举办,获得圆满成功。我们请来的诗人包括像加里•斯奈德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他是美国“垮掉一代”的精神之父,当代最重要的美国诗人之一。”(北岛《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8期 ),北岛邀请加里•斯奈德的原因如上,观者一眼明了。北岛邀请加里•斯奈德,以及在“今天论坛”开设专发旧体诗的“文言旧邦”,这些与现代禅诗有哪门子关系呢?真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啊。
" ^& F0 Q4 V2 K. {* y3、
+ u7 \  _5 S' Y+ H, h, Q" Q    张黎写过抨击洛夫和北岛的文章,先全面否定,后又强词夺理和现代禅诗扯上关系,对此二人又一厢情愿罔顾事实强词夺理莫名其妙的吹捧,前后矛盾,这实在早已经和学术无关了。
& F0 [3 k' a: J4、
- ~% V2 J' C5 F' w5 G1 t《禅露》1996年5月创刊就有“新禅诗”栏目,而雷默在创刊后多年分别于2001年,2008年才在上面发表诗歌作品,而雷默在《禅露》发表作品之前早已经有很多人也在上面发表诗歌作品了。根据张黎的表达,好像《禅露》开辟“新禅诗”是受雷默的影响,且专门为此开辟栏目,这完全颠倒了时间顺序,也颠倒了事情真相。在张黎妄断的结论下,更有其他评论者也不经考据事实真相,就跟着以讹传讹。另外,《新禅宗诗》为自印书,因未正式出版,所以笔者到现在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另外新禅宗诗、新禅诗,虽然一字之差,依然有很大差别。说南京诗人雷默是“新禅诗”概念的提出者,目前也未找到确切可信的资料佐证这一说法。且雷默写过两篇短文:《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但是这和“新禅诗”有什么关系呢,既没有概念阐述也没有理论阐述,这两篇文章内容也实在看不出和“新禅诗”有什么关系。
" \+ V4 t  Z; I" z0 l5、' m* B# G1 _1 L( N3 j  C
笔者研究张子清教授的资料,他是英美文学研究学者,他是在研究美国当代文学时偶然发现美国禅诗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他写过美国诗与禅宗结合的文章,如《美国禅诗》的研究文论(转载于《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71—80页。),翻译过〔美国〕加里•斯奈德等十位诗人的诗歌,汇集成《美国禅宗诗选》的文章,但是也没有正式出版成专门的诗选集(《美国禅宗诗选》一文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3期)。《新禅宗诗》也是由张子清教授编选,1993年自印,并非正式出版物,所以笔者到现在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雷默在此编选本里有《关于禅宗诗歌》的文章。但在有强大搜索功能的谷歌与百度上检索,都毫无踪迹,说明这本自印诗集,传播范围多么有限。
" u. i4 g0 {* R6 E. c
& r; ?- i: ~9 |9 N$ ?. o5 v+ `( q1 ?- S! ?& q7 m. Q- n4 A
  C) F) ^3 `$ u1 H1 X
, N  r5 K) r6 U; F: P3 b
引文:
' N) O: W* ?* B5 v4 W, _" V- h
# }2 d- e8 P/ a% N* m. k    80年代开始写诗,90年代初首先提出“新禅诗”的概念,并尝试新禅诗的写作,其新禅诗作品陆续在美国英文诗刊以及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汉语诗刊发表。二十年来,新禅诗概念影响深远,少林寺的著名杂志《禅露》创刊后就设立了“新禅诗”栏目,国内不少诗人也开始了禅宗诗的探索,直至21世纪初出现了现代禅诗派。
$ ?  M- ]1 j6 Y, `6 F) U(来源:阿翔《<诗歌研究>影响并不深远,但实际上《诗歌研究》推出了一位重要诗人:雷默》)2 ^! }0 T2 V- D1 R; K

) c& D$ ~# |+ Y9 }考据:: U" i! S6 r/ q$ i8 A0 v( ^
    “新禅诗”是1996年5月创刊的《禅露》上的一个栏目名。而雷默在创刊后多年后才在上面发表诗歌。这是有据可查的。如果《禅露》设置“新禅诗”栏目因雷默的“新禅宗诗”而设置,那么,为什么在创刊号及其后的几年内,都没有向这位“创始人”约稿呢?这似乎很难解释吧。8 W5 g# Y* |7 R  ]/ v
说雷默“新禅诗概念影响深远”,太一厢情愿。目前无论是纸本还是网络群体,都不见“新禅诗”群体的存在,也不见理论方面的阐述。凡事都有因才能有果,现代禅诗流派的形成是有人倡导,有具体的理论主张做引领,然后聚集了一批有相同审美追求的诗人汇聚在一起的结果。果实再美,也不是可以乱嫁接的,就可以明目张胆瓜分和掠夺的。笔者信口表述,明显是人云亦云,完全颠倒了《禅露》先有“新禅诗”栏目,雷默才在创刊多年后才在那上面发表东西的时间顺序和事实,同时也把目前日渐影响深远的现代禅诗流派的成绩直接归功于这个当时“隐默”不见的雷默了。而实际上,现代禅诗流派和雷默有什么关系呢。不经过考证,这样去轻率下结论,就不是做诗歌研究的基本态度了。即使互相吹捧也得稍微靠点谱吧。这与禅的精神更是背道而驰了。
3 Y4 v$ O5 ^+ a4 s1 ?8 P    阿翔、王贤芝等许多撰文者,包括雷默本人,基本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张黎的谬论中一路走下来的。雷默是别有用心,其他人有的是讨好吹捧,有的是人云亦云。* t/ h; V5 T7 P$ h
  \0 t6 {/ X: f) v+ n7 I

) ^. w, h6 S5 B# w& g0 b3 R& }; ~
+ a/ v+ ?4 m3 G引文:+ Q  N( X# u4 G& T0 J" d* o- @
    表现在文学诗歌上,近几年来,诗坛上已然出现一部分致力于禅诗写作的群体,并具有了流派的性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南北为首的“现代禅诗”派,现在正处于新兴阶段。而雷默所代表的“新禅诗”群体虽然是最早发起禅诗写作的,与“现代禅诗”派有着相同的血脉关系,但现在除了仍保留“新禅诗”之名外,已然汇入“现代禅诗”派的大流中。
3 N& x; b, H" ^9 [6 @; E4 O$ \8 C    ......以上是“新禅诗”之名得以正式面世的始末。此后,以“新禅诗”为名的系列作品便不断见诸各种传播媒体。佛教杂志《禅露》甚至专门开辟了“新禅诗”栏目发表这一类诗歌作品。“新禅诗”之名在公众眼中也获得了一致认同,而且它也不仅仅是指雷默等诗人群关注与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更多的禅意诗歌,直到南北对此提出新的看法。, _; Q- J. M- W! u# O
    严格说来,“新禅诗”与“现代禅诗”是属于同一阵营的,后来虽因诗人内部存在观念上的分歧而各执其名,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南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也是“新禅诗”写作群中的一员,“新禅诗”的代表人物雷默也参与“现代禅诗探索”的一些建设工作,并被列入其中的成员之一。现在,“新禅诗”与“现代禅诗”之名并行于世,一般人往往把二者视为一体,并无严格区分。, v; x2 e1 Y1 A1 ~% ]& V/ p8 B% L
                                          (来源:王贤芝《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 n: N& ?9 p' [* s/ G4 _* Y! B3 ~/ X2 H# J1 B% R
考据:9 w: w5 W8 `) q$ {8 l
! F& ~, K$ ~0 j- w" T+ @' c
1、+ u+ O; Y: ~2 W" {9 e' ^( Z
    雷默所代表的“新禅诗”群体严格来说首先是不存在的,因为流派成员得有相同的美学追求风格的作品。而雷默罗列的那些成员,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都没有从事过“新禅诗”的写作以及探索,说明了什么?同时雷默也不是最早发起禅诗写作的,因为写作是个人的选择,许多人的诗歌自然有禅意,孔孚、废名的诗歌都有禅意,台湾的洛夫、商禽、非马等,更在很早就有这方面的作品面世。雷默所谓“新禅诗”和现代禅诗也无任何血脉关系,且也从未汇入现代禅诗流派的大流。因为研究会成员里从来没有雷默这个人,大多流派成员也不知道这个人。“新禅宗诗”与“现代禅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又何谈“内部存在观念上的分歧而各执其名”呢?% q8 T2 C) J6 |2 S$ \' q
2、' f0 i6 M( e! B
    如前面所述,《禅露》的“新禅诗”栏目在1996年5月刊就有。雷默是创刊后好几年后才在上面发表作品。《禅露》开辟“新禅诗”栏目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事实上和雷默扯不上关系。南北2005年后在乐趣网开设“现代禅诗探索”论坛,雷默到论坛发帖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南北关于现代禅诗的理论随笔《现代禅诗一瞥》在1997年就发表问世了。
% p- K  i: P$ D, a0 z! |    南北也从来不是什么“新禅诗”写作群的一员,所谓“新禅诗”的代表人物雷默也从没参与过任何“现代禅诗探索”论坛的建设工作,他连研究会成员都不是。他只是到论坛发过帖,仅此而已。
& b' C0 U$ }4 b" Z: }3、
# n& ]* Q( x) b( J0 H作者原文较长,由于引用了张黎失实的文字,以及雷默单方提供的资料,许多内容缺少考证,所以出现上述经不住推敲的结论,很多结论与事实严重不符。6 E" i( E" e9 ^9 O
4、7 ^" g9 U7 H# Q2 x
    王君说雷默是什么“隐默”的写作,其实完全也与事实相反。雷一直很活跃,一直在到处炒作自己。不过,在现代禅诗之前,他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就开始借助张黎、王贤芝君等人,开始炒作得有点顺风顺水了。这真是笔者没有想到的。这个人很能混啊。移花接木,把水搅浑的功夫,也很了得。互联网时代,也给了他这种方便,可以无根据,无限制,无底线的利用了网络来自我包装和炒作,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
2 l4 a) v2 C; k. k0 `; K4 c5、% \3 U% R  b$ f9 M  _
   “佛教杂志《禅露》甚至专门开辟了“新禅诗”栏目发表这一类诗歌作品。”王贤芝君的这个提法,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提法,毫无根据。因为,《禅露》创刊,南北先生就在现场。如果是因为雷默而专设这个栏目,为何会没有他的作品?而是许多年之后,他才投稿过去?
7 G4 q  c" a! V: Q, D: z: N1 ~6、
+ w6 _2 e. N6 e2 B* `2 v" D    王贤芝君是我的朋友,此回应笔者是以做学术的心态,同时笔者以现代禅诗研究会早期成员的身份,做为一个知情者,做事实陈述和交流。' O8 ?$ {  m, g8 `& F; h
2 ]$ k% r5 r5 |$ u5 I1 ?

4 p# Z- e$ Z( {. v5 y$ F
" |1 v2 k) ]6 [  s7 m& \* G引文:2 P. n: J9 F8 W9 F) G- n
    “现代禅诗”最早是洛夫提出的一个诗歌概念。号称“诗魔”的台湾诗人洛夫,其前期诗作具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晚年却重视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的结合,提出“纵的继承,横的借鉴”的创作理念,并将中国禅宗思想作为资源之一,倡导将西方魔幻主义与中国禅宗相结合。, P: u1 U6 O- Z) _" q
                     (来源:张黎《“诗魔”能瞬间变“诗佛”吗?——读洛夫的诗》)
8 r0 W4 r# h% Z) n- ~( [考据:
! r. N- }8 ~' H! B& E5 C( p    笔者只看到过洛夫在早年提出过“横的移植”这样的一个“现代诗”的概念,从没有听说过他提过“纵的继承”,这又完全是张黎为了讨好名人,移花接木的行为。" t9 K& |+ l2 s$ M
    张黎对洛夫和北岛,都是先骂后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毫无原则底线,着实可恶。% q5 [6 r& L( {# T# U
笔者研究洛夫的出版情况(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作品)以及散篇发表情况,没有发现任何纸本资料能表明洛夫本人提出过“现代禅诗”的诗歌概念,更无论理论意义方面的阐述。洛夫晚年也没有做“将西方魔幻主义和中国禅宗相结合”的倡导,不知道张黎是根据什么作出此种结论的?
5 o7 N* G4 M( q+ u- w6 Z很多谬论,一经论证,便成笑话。可悲可恶的笑话。, R) I; V0 m* f5 a  a7 m

' T0 g* s; I% \4 R* P% Z                                        (2014年5月初稿,6月4日定稿)" Q5 m! D- M6 O4 z

6 q( ?7 e  R0 F! |/ E# e2 ]$ x- m5 ~推荐人:冰河入梦7 U# F9 C6 `- u# w
推荐理由:作为现代禅诗写作群,对现代禅诗进行考据是必要的。虽然我本人更看重诗歌作品本身,但对理论功底深厚的写作者一直怀有崇高的敬意。感谢何兮的考据,真理在辩论中会越辩越明,现代禅诗也会因此深入人心。9 b, q4 q* x; l% S. h8 x9 X

" M$ z0 [) r  E6 X$ [/ w0 ^$ S8 Y
2 P6 ^. \% k$ d* [- x# p【重要消息】. F% n0 J9 L+ d
% i4 ]# e+ Q5 t) P: P
1
7 k& [& p4 ]: L/ ?' S4 c# x《世界现代禅诗选》终于接近出版发行,马上可以给大家寄书了。这是我们现代禅诗研究会编辑出版的第一本公开发行的诗选。* X0 V$ Z/ g2 Q5 U
2
& p0 ?/ p) D  ]  q. ?) c《现代禅诗》丛刊(总第五期)编辑完毕,进入征订阶段。) G0 b! ]( a# i$ O" X& I
3
3 ^" T3 [- A3 G/ _3 h& {1 V《抚河》杂志继上期集中刊发现代禅诗同仁作品外,今年第三期又刊发了碧青所写《让恶魔微笑的微笑—冰河入梦现代禅诗读感》的评论文章,这是碧青为现代禅诗同仁所写长文中的一小部分。- h& |5 N2 H7 G) P3 n! G

% x5 I2 [7 A; I, H- |5 c. t  S5 F1 a2 ~! V) S% Z; F# U
【主编手记】
8 p8 T" c3 [2 M. \0 _! q0 m  a- a% a1 \1 p0 N1 Y1 O2 x
按照年初安排,本期选刊本应由古石兄担任主编,但他本月有事,故和我作了下调换,我值6月,他值7月。不巧的是,本月我因工作变动,杂事、烦心事也多,故参与论坛也少。好在有大家的照应,论坛也不至于太冷清。今天是月末,特地请假一天,拜读了论坛上近一月来的新作品并对感觉好的进行推荐,也算作个小小补偿吧。(冰河入梦于2014年6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5-6 00: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