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明的花朵——《禅对世界现代诗的影响初探》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空明的花朵
                                  碧青

  多年来,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女诗人,用心体悟着自然、社会和生活及生命本身,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温情,歌咏着生命和心灵之歌,绽放着现代禅诗空明的花朵。
  特点之一:对心灵空间的拓展
  以心灵为创作主体的现代禅诗,首先需要拓展诗人的心灵空间。而追求心灵纯粹诗意的女诗人星儿叶子,以直觉思维关照审美对象,其诗呈现出单纯的意象拓展出广阔心灵空间的大美。例如《蝶飞过了花丛》:
蝶飞过了花丛
花香在空气中弥散

蝶飞过了花香
钟声悠远

蝶飞过了钟声
  诗里的蝶,看似自然之蝶,实是诗人的心之蝶。或者说,是诗人看到飞过自然花丛的蝴蝶,当眼睛注视蝶的飞翔诗,以直觉观照世界的心灵,便被蝶吸引了,心凝注于一只蝶,便和蝶同一了。蝶飞过了花丛,花香依然弥漫此在的世界。不知不觉的蝶又飞过了花香,实则是诗人的心从花香里飞过了,更悠远的钟声传来时,这只神奇的蝶,最后又飞过了钟声……虽然诗到此结束,但依稀感到诗人的心蝶还在飞翔,向着比钟声更深更远的地方,亦是向着天地间如如不动的极致所在……
  曾出版过诗歌及评论集《轻轻走过》的女诗人星儿叶子,本名胡彩霞,现居河北涞水。对于现代禅诗,她有着独自的体悟:“现代禅诗表现的是现代生活和事物,它要尽量呈现事物的多面性、多义性、发散性和联系性。现代禅诗的功力不在词语运用和构造能力上,而在于落实到语言之前的发现能力和洞察能力,当它真正表达出来时却几乎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因此现代禅诗的张力不体现在词语意象的繁茂以及结构技巧复杂上,而是体现在事物自身的可能性上,而这种可能性在诗歌中要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星儿叶子《现代禅诗的呈现性特色》)。”所以,她的诗,大多意象简单又直抵本质。诗的精灵像春天蹁跹的蝴蝶,超越了凡俗生活的层面,翱翔在无垠的心空。
  特点之二:诗意的空明和轻灵
  在诗中呈现洞澈而灵明的心性,是现代禅诗写作者永远的追求。多年来,女诗人苦李子依凭着生命本心写作,诗中呈现了空明的诗意。
如《迟开的海棠花 》:
那一次
和你一起
灵岩寺看海棠
江风吹动了静默的青瓦
一朵 两朵 ……海棠花顺着暮色飘落
你说 花总是要落败的

讲经的法师说
花也是有灵魂的
昏黄的光下
那么多的花瓣
在树下 在沟边
在脚下
睡着

那几朵迟开的花
念着梵语
一脸空明
  开放的花朵,总在落去。而落去的花瓣,在树下、在沟边、在脚下、睡着。或许,世间万物,沉睡本身亦是生命的一种飘落。所以,女诗人格外观照了“那几朵迟开的花”。而她们,又是开得最清醒的花。念着梵语的花朵,诠释着皈依的纯净和美丽。《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女诗人亦因心灵的空明,才看出了:
那几朵迟开的花
念着梵语
一脸空明
  那几朵迟开的话一脸的空明,实是女诗人心灵空明又美丽的悟境。
  苦李子,本名李爱霞,现居陕西安康。作品见于《诗歌报月刊》、《陕北文学》、《绿风》等报刊。她善于从生存的现场感悟和采撷意象,体现了“不离世间觉”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另一位女诗人穗穗,则迈着清凉的脚步,出现在现代禅诗探索群体中。穗穗,本名梁文静,安徽芜湖人,现居深圳。曾出版诗文集《行走的草叶集》。诗,是穗穗的生命存在方式。她说:“我不在意诗歌艺术是否时髦或过时,我所在意的是一颗诗心,一身诗骨,一生虔诚,一世真挚,用生命写诗,一生写诗。”所以,穗穗“永远相信远方!相信梦想!相信一个白天与一个黑夜,粲然的骤合。他们交颈依偎,盛大的交欢与交换。以一次又一次练习死亡、消亡自身的方式,拼命地爱着汹涌的对方。现在,灯火辉煌,一颗尘世的星子独自点亮了自身。她的黑夜怀抱着一个正在孕生的白日。思念无边的生长,万物都是它借喻显像的衣裳。”从她如诗的独白文字中,再来看她的诗,就多了一份敬意和感动。她的诗意轻灵、清澈、透明,亦像水一般净化人的心灵和世界。如《梦想》:
一滴雨
在黑夜里赶路
脚步清凉
这首只有三行的微型小诗,仅凭一滴雨这一清澈、清凉的意象,则像太阳般照亮了心灵的世界。那么单纯微小的一滴雨,在黑夜里赶路,脚步清凉,亦像清凉了整个世界。一滴雨容纳了天地间的清凉和纯净,呈现博大的境界。
穗穗的诗,充盈着爱的温度和灵性之光。或许,一个人爱着,生命就会时刻出现灵性的醒悟、激扬和欢欣。更容易进入面对所爱之人、之物心领神会般的生命悟境,生发一种心灵的圆融幸福感。
生命的圆融,亦是爱的心灵对凡俗生活的容纳和领受之后的超然圆满感。而一个人,只有按照心灵的意愿释放本身的智慧、梦想、希望和欢欣的时候,才拥有了真正的自我。
这亦是现代禅诗追求的诗意人生境界。

  碧青——追求回归自然、还原自我

  回归自然、寻找自我,是上个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种哲学和美学思潮。亦有中国美学家提出人要“回到自身”。现代禅诗探索者,试图通过诗禅双修的方式,回归自然、还原自我、回到人自身。
  以大自然、爱情和母爱为主要诗写对象的碧青,近年来的诗写内容重点表现“回归自然、还原自我”,以诗禅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现代诗歌“回到人自身”的重大命题。
  其实,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呈现着生命存在的真相。源于大自然的万物,原本就在自然而自由地生长着自己。多年前,碧青曾写过一首诗《世上的万物原本在生长自己》:
世上的万物原本在生长自己
像土地生长着土地
天空生长着天空

树木生长着头颅和根须
野菊生长着紫花的美丽
谷穗生长着金黄的籽粒
大河生长着长长的奔流和消逝

天空生长着天空
太阳生长着光明
星辰生长着光辉
空气生长着清新
白云生长着雨水
鸟类生长着羽翼

呵 世上的万物原本在生长自己
就像天空生长着天空
土地生长着土地
  置身大自然,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意,早已赋予了万物不同的形体。每一种生命深处,都有一种蕴满自然天机的内核。天地间的浩荡生机,哺育着万物的神形在天地间显现繁华之象和蓬勃之韵,早已经赋予了每一种生命所独有的“属性”。
  或许,只有人,时常遗忘自己的本性,过度追逐着生命自身以外的东西,比如金钱或权力,并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被内心膨胀的欲望之力而扭曲。所以,现代人最需要停下追逐外物的那种奔波万丈红尘的脚步,消除内心膨胀的欲望,还原自我,认识自己本来的面目,实现生命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人,只有从物质和膨胀的欲望世界里还原自身,才能改变被物异化、被陈旧思想禁锢的命运。人,只有从僵死的理性束缚中解放心灵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还原自我,回到自身,才能让本我的净心照万物,焕发生命内在勃勃的生机和灿烂的光辉。
而现代禅诗作者诗禅双修,像禅者般寻找本来面目,就是“让人回到自身”。“人回到自身”,回到自然的怀抱,人回到爱和智慧的本体,自然就认识了自己,更有能力关爱万物和众生。
  而大自然,亦需要归回它自身。当人类不再对大自然进行破坏性的掠夺时,大自然亦会回归它自身的秩序。天蓝,地绿,河清,空气清新……
所以,我相信,人,是有能力回归自然和回到自身的。人,最终亦是要回归自然和还原自己的。回归自然和寻找自我的终极意义,就是人的还原,实现“人回到自身”的终极理想。
  古代的智者,在回归自然和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发现“万物皆有佛性”,其实,这亦是在回归自然、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找到了事物的共性,认识了自然万物共同的本质性存在。所以,还原,是我们需要迫切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想献上拙诗《还原》:
让梦幻还原为最初的梦幻
让大海还原为最初的大海
让草原还原为最初的草原
让蓝天还原为最初的蓝天
  
让快乐
还原
以人的内心为本原
  
还有什么
需要还原
我们洁净的居所
我们灿烂的阳光
我们现世的土地
  “回归自然”,“还原自我”, “回到人自身”,不仅是世界范围的现代诗歌探索的意义,亦是当代哲学和美学最终要解决和回答的重大根本问题。
  多年来,现代禅诗探索群体亦做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用生命的实践和心灵的体悟,寻找着这一千古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9-23 15:48 | 只看该作者
富有灵性和禅意的解读,贴近自然。很有价值。问好碧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23 15:49 | 只看该作者
精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8: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兰子姐!还是春天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25 16:46 | 只看该作者
那几朵迟开的花
念着梵语
一脸空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25 16:47 | 只看该作者
阿紫欣赏空明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25 16:47 | 只看该作者
让快乐
还原
以人的内心为本原
  
拓展心灵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25 16:48 | 只看该作者
祝福姐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25 16:50 | 只看该作者
天空生长着天空
太阳生长着光明
星辰生长着光辉
空气生长着清新
白云生长着雨水
鸟类生长着羽翼
让万物在爱的怀抱默默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4 19: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