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毛虫 于 2014-10-18 23:24 编辑
第一章(第三节)基础篇(3)从好声音到好焦点(b)
【改诗】。闺女出嫁,父亲当用心作嫁(第三节•基础教学类7)
关键词:诗歌建行;命题;聚焦
刀小蜻
方木白◆小蜻前辈 就以这首诗帮慕白评下改下 慕白洗耳恭听
蜻◆这诗的原始材枓很好,若干字句清灵高妙,
但整体而言,抽象字仍是太多,我以小蜻体,立马瞎编帮你重写过,
你参考下,我拿掉哪些字句,挪动哪些字眼,加入哪些意象。
一千篇空洞评文,说了一堆道理,都无法让你明白问题在哪里,
唯有具体作品示范,才能让你明白「同样的材枓」别人会「如何处理」。
原版。《最初的感觉》。方木白
…………………………………………
第一次见你/是在金色的季节
我还记得/澎湃的心情/和沸腾的血
漫漫旅途中/你陪伴我走过了/北国的风雪
在你的身影裏/我找到了最初的感觉
别笑我/作为一个江南的游子/
想寻找一朵宁静的雪花
好在归去的日子裏/能伴著一轮晶莹的月
小蜻版。《诗眼的惊蛰》。蜻◆改写
…………………………………………
第一次见你,在金色的季节
你陪我走过北国的风雪
你身影如诗,擦亮我的最初
最初爆出诗眼的惊蛰
一朵宁静的雪花,引我来此
我是江南游子,未见雪花落字
归去的日子,雪花已入诗
永远插花在我窗边的月瓶子
◆◆◆修改说明◆◆◆
◆诗题须慎重◆
……………………
原题《最初的感觉》太老套,流行歌词里一堆这种词。
所以我改成《诗眼的惊蛰》,这样比较不落俗套。
我写诗的过程,都像父亲苦心培养心爱女儿的气质。
发表诗,都把它当成「闺女出嫁」
诗题,有如闺女(诗)相亲,是给夫家(读者)第一眼印象。
第一印象是若很俗,这闺女可能被抛弃(弃而不读)。
所以「诗题」要用心想,不要乱编一个交差
很多人写诗,懒得想题,都自我美化「无题」
偶而一两首「无题」无伤大雅,若是太多「无题」
我都觉得作者太懒,连亲生闺女出嫁,都不愿替她妆扮
弃爱女(诗)幸福於不顾,实在是个狠心父亲(坏作者)
◆分行の问题◆
……………………
原诗分行太散,新诗被讥为「支离破碎」其来有自
原诗15行,我合并精简成8行,去掉一半
原诗采一段式,一路写到底,层次不明,读来辛苦
我8行诗,以2行为1节,诗分4节,
4节之间,各留1行空白,有如书法「飞白」
让你读诗至此时,强迫停顿,喘口气,回想一下
然后再继续……
你仔细看我如何分节,分行。我的分法,都有道理在
前2句分行,是为了末字音节:「节」「雪」。
3.4.句分行,是为了造成「顶真」技法,
以顶真强调「最初」这重点字,
这是你原诗题《最初的感觉》的重点字。
5.6句分行也是为了音节,让「此」「字」押邻韵
6句「我是江南游子」之后用「,」逗点,也是为音节
为了让「子」成为句中韵,呼应句尾「字」成韵
同理,7.8句分行,是然了「诗」「子」呼应成韵
第7行前句「归去的日子」后用「,」逗点
是为了呼应句尾「诗」,造成邻韵
◆冗句の问题
……………………
原诗有不少抽象冗句,拿掉了其实无损原诗
例如这几句:
「我还记得/澎湃的心情/和沸腾的血/漫漫旅途中」
这些句子,都是散文,毫无意象比喻,
若置於诗中,就像清水倒入醇酒,会让酒味变淡
全诗意象若浓厚,偶而掺水一两句无伤大局
但最好尽量避免灌水,以免水份太多,淡成了散文。
◆化句&转化
…………………………
原句「在你的身影裏/我找到了最初的感觉」太抽象
完全是散文白描,当歌词OK,当成诗就会被K。
你看我如何依你原意「化句」,以意象转化散文成诗:
你身影如诗,擦亮我的最初
最初爆出诗眼的惊蛰
每个写诗的人,都难以忘怀最初爆诗眼的惊喜。
当这种具体心情,去比喻「最初」初恋的抽象感觉。
原句「最初的感觉」我改写成「最初爆出诗眼的惊蛰」,
刻意用了「惊蛰」来呼应「诗眼」意象,是有深意的。
惊蛰=24节气里第3节气。=春雷惊醒冬眠万物。
惊=惊醒;蛰=躲藏(鸟兽鸟虫冬眠)。
惊蛰,暗喻春天来了,别睡了,都出来活动筋骨吧。
我的爱苗,也该勇敢爆牙冒出头,不该再冬眠躲藏了。
作者是「江南游子」到访「北国的风雪」
意欲寻访「一朵宁静的雪花」,幸运地找著了
这朵雪花,就是诗中的女主角……
既然找到真爱,心潮澎湃必如「惊蛰」春雷惊动小鹿
一时天雷勾动地火哈,然后是「少儿不宜」画面……
(啊,度娘别来坏人家好事哈……)
◆逻辑跳跃+联想切断(蒙太奇)
……………………………………
原句末节5行,其实已经很好了:
别笑我/作为一个江南的游子/
想寻找一朵宁静的雪花
好在归去的日子裏/能伴著一轮晶莹的月
但我天生挑剔,若你不求我「评改」,我会客套赞好
你既有心更上层楼,我就以小蜻体斧砍重写给你看
归去的日子,雪花已入诗
永远插花在我窗边的月瓶子
这是我以你材料,转化,重炼,重写过的
你参照看看,我如何用同样花材,重新插花
我写「雪花已入诗」暗喻已找到真爱
真爱的身影已深植我心(已入我诗)永远与我同在
这是委婉曲折诉相思,若写成三流歌词,就是:
「我很想你,永远想你,永远爱你……」
我的末句,不只让「雪花已入诗」,还让它入花瓶
这花瓶还不是普通花瓶,是月亮做的花瓶(月瓶子)
雪花如何能入花瓶?当然这是诗人的想像
此时的「雪花」已非一般无生命的大自然雪花
而是有生命,有血有泪有笑有爱的「爱人花身」
分手之后,我在窗边看著月儿,都会想到爱人
你就像一朵雪花,插在我窗边的月瓶子,每日伴我
…………………………………………………………
用散文来写,要用逻辑来解释一堆联想,
咱是诗人,不抢散文家饭碗,不做灌水的事儿
咱把逻辑跳跃过无趣的说明,联想切断芜藸蔓杂枝
只留精彩意象,不留半句散文
於是我末2句,写成这样:
归去的日子,雪花已入诗
永远插花在我窗边的月瓶子
|